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据2017年葫芦岛市五里河排污口及其邻近海域水质监测结果,采用单因子评价方法确定该排污口和邻近海域水质超标污染物,然后通过等标污染负荷评价、超标率评价和污染程度的评价得出该排污口的排污状况综合评价,并采用E指数法对该邻近海域进行富营养化状况评价。结果表明:该排污口主要污染物有粪大肠菌群、COD、石油类和镉,存在着高排污负荷、高污染程度的主要排污特征,对海洋环境造成的危害或潜在的危害很大;五里河入海口邻近海域水质污染状况季节性差异较大,5月份水体未呈富营养化状态,8月份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水体呈轻度富营养化状态。  相似文献   

2.
自1999年以来,对汕头市近岸海域进行环境质量监测、赤潮监测监视,对主要海水增养殖区生态环境和养殖生物质量、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的海域环境进行监测,对陆源入海排污口、江河入海污染物总量进行定期监测。这些监测点基本覆盖了汕头市近岸海域、重要的渔业水域、主要海洋开发  相似文献   

3.
根据"十二五"期间福建省海洋部门陆续开展的陆源入海排污口监测结果,统计分析了厦门以外区域主要陆源入海排污口的排污状况和主要污染物类型。在分析中作者提出热电厂和垦区排污口排放的污水主要由海水组成,排放的污染物中大部分并非陆源,在统计陆源排污量时需要进行优化调整。最后分析了各类污染物排放趋势变化。结果显示,调整前,5年内污染物总量为2.16×10~6t,工业排污口污染物入海量较大,占80.4%;悬浮物入海量最大,占85.5%。调整后,污染物总量为5.31×10~5t,排污河类型排污口污染物入海量最大,占46.8%;悬浮物和化学需氧量入海量较大,分别占48.46%和48.30%。部分排污口如晋江石狮11孔桥排污口、晋江陈埭乌边港排污口、宁德市蕉城区市政排污口、罗源松山排污口因排污量较大,造成其邻近海域环境存在多项超标污染物,需要严加监管。"十二五"期间,连续监测的37个陆源入海排污口污水入海量年度变化较小,化学需氧量入海量逐年降低,氨氮、总磷、油类、重金属也呈下降趋势,悬浮物入海量逐年升高。  相似文献   

4.
日益严重的海洋环境污染成为沿海地区不得不面对的迫切问题,于2015年8月,针对三亚市镇海村、三亚港、红沙港、后海村陆源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共选取20个站位进行水质调查,分析其主要污染物,采用水质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法对监测海域的水质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福建省10种类型陆源入海排污口的邻近海域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提出了把排污口的特征污染物作为海域水环境评价的主要参评参数,使评价结果更客观,有利于管理者了解排污口排海污染物对邻近海域水环境造成的影响,从而更好地进行监督和管理,避免盲目性。  相似文献   

6.
高山 《福建水产》2007,(3):43-46
本文通过对石门澳内一个综合陆源入海排污口及排污口临近海域水质因子调查,表明陆源入海排污口存在较为严重的超标排放,但该海域水体交换能力较强,监测海域的各项指标均值优于二类海水水质标准;该海域主要污染物项目为pH值和无机氮。海底沉积物监测指标均达沉积物质量一类标准。  相似文献   

7.
杨琳 《福建水产》2010,(2):50-54
根据2005年6月与9月福建省9个重点陆源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水环境监测数据,在比较单因子评价法、综合评价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的基础上,考虑最大权重因子提出了权重修正内梅罗污染指数法。通过对排污口邻近海域水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判断出该排污口邻近海域水环境质量,为海洋行政管理部门实施海洋环境动态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沿海发达地区临港、临岸工业迅速发展,但不少企业治污净化设施没有同步跟上,污水向河道和入海口无度排放,还有的企业甚至长期不安装治污设施,任其自然排放,使得海洋这块蓝色宝地污染日趋严重。据统计,全国主要陆源人海排污口年排放入海污水约87亿吨,其中排入渤海约28亿吨,黄海约6亿吨。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无机磷和油类。以黄渤海为例,近岸海区无机氮超标率分别达到46%和45%,重金属污染超标率分别达到19%和42%,油污超标率分别达到6%和1%。此外,滨海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海水养殖生产的自身污染等都对海洋环境造成了危害。  相似文献   

9.
福建松下腿口工业区污水排放对近岸海域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2008年对长乐市松下腿口排污口及其邻近海域的监测结果进行工业污水排放对近岸海域环境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排污口工业污水存在较为严重的超标排放,主要污染物为COD、悬浮物和pH值。近岸海域由于水动力作用强,受污染程度较轻,除无机氮外各项指标均优于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海底表层沉积物各监测指标均达到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0.
选用2011年大连湾附近海域的监测数据,分别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大连湾海域的水质现状加以评价。并依据2007—2011年该海域连续五年的监测数据,对其污染趋势加以分析。结果表明:大连湾海域内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湾内各监测点均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受有机物污染严重。陆源排污是该海域受到严重污染的主要原因。五年来除无机磷外其余各因子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加重的趋势,其中以石油类的加重趋势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12.
林永添 《水产养殖》2011,32(4):18-20
2008—2009年通过对金蛇头入海口及邻近海域海水、表层沉积物的监测,并对环境质量进行初步评价。监测数据结果表明:海水污染物中COD含量仅宁德金蛇头入海口中超出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第二类的要求。在无机氮、磷酸盐等项目中宁德金蛇头入海口及邻近海域、对照点站位等海域均超出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第二类的要求。而表层沉积物监测项目,宁德金蛇头入海口、邻近海域及其对照站位监测结果均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GB18668-2002)第一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潘澎  赖子尼 《海洋渔业》2016,38(6):616-622
以2011~2015年间以及2001年度珠江口水域渔业生态环境监测数据为基础,选取pH、溶解氧、总氮、总磷4个监测指标,分析研究了近5年来的变化趋势特点及其年代间差异。结果表明:2011~2015年间,珠江口水域pH值指标尚处于相对合理范围内,但呈现波动上升趋势;溶解氧指标仅2015年符合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和渔业水质标准,从中长期来看呈逐步下降趋势;总氮含量显著超标、总磷含量超标幅度略低,但均较2001年水平有大幅上升。目前,珠江口水域生活污水对渔业生态环境影响整体仍处于重污染状态。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建议相关管理和执法部门强化珠江口水域及整个珠江流域的生活污水排放与处理监管,以期逐步改善和提高珠江口水域渔业生态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4.
凤眼莲对城郊污水鱼塘的净化试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蒋艾青 《淡水渔业》2003,33(5):43-44
试验表明凤眼莲对城郊污水鱼塘中的NH4-N、N0 2、3 -N、COD、T -N去除率分别为 70 %、88 1%、 5 6 %、 73 1%。试验塘比对照塘平均每亩多产鱼 172 3kg ,平均每亩收凤眼莲 2 5 0 17 5kg。  相似文献   

15.
乌鳢养殖及其池塘污水资源化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鳢肉质细嫩 ,口感爽滑少刺 ,出肉率高 ,高蛋白低脂肪 ;不仅营养价值高 ,而且具去瘀生肌 ,滋补调养的药鳝功能 ,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乌鳢生命力强 ,可在各种水域以多种方式养殖。由于乌鳢耐低溶氧、耐人工操作和长途运输等 ,故适于高密度养殖。但在乌鳢高密度养殖中 ,水质极易恶化 ,容易发生病害。笔者在以往的试验中曾发现水葫芦能有效地改良水质。因此 ,我们近几年试验利用水葫芦净水功能强、繁殖生长快的特点 ,在较高密度乌鳢养殖池中放养水葫芦 ,同时不断采收水葫芦投喂配套养殖的草、鳊鱼 ,不仅使乌鳢养殖池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 ,…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集污系统的效能,以草鱼为养殖对象开展试验,分析比较了沉淀池、养殖池上游及水源等处的总氮(TN)、总磷(TP)、悬浮物(SS)、高锰酸盐指数(CODMn)、氨氮(NH4+-N)、亚硝酸盐氮(NO2--N)、硝酸盐氮(NO3--N)、溶解氧(DO)和酸碱度(pH)等水质指标。结果显示:集污系统可通过吸取和沉淀将鱼类排泄物分离出池塘,养殖水体中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5.69%和63.42%。沉淀池的TP、SS、CODMn含量高于养殖池上游的,最高时分别高出221.85%、241.67%、102.18%。养殖池上游的TN、NH4+-N含量与沉淀池没有明显差异,但NO2--N和NO3--N含量频繁高于沉淀池。水源、养殖池上游、沉淀池水体中的SS、pH、COD  相似文献   

17.
18.
超声技术降解养鱼污水有机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设计一种超声系统试验装置进行超声工艺参数下的养鱼污水有机物降解性能试验和原水pH、溶解氧变化对养鱼污水有机物去除率影响试验;对试验前后养鱼污水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特性一并展开讨论.结果表明,养鱼污水经频率20 kHz、声强0.1 W/cm2超声辐照3 min,COD去除率可达27.5%;对pH 5.5~8.5、溶解氧≥6.5 mg/L的养鱼污水,超声技术降解其有机物的性能不受影响;经超声辐照后的养鱼污水,其有机污染物质更易被曝气生物去除.  相似文献   

19.
Bacterial populations from different stages of sewage treatment ponds in Ghana have been found to consist essentially of the same bacterial species, but the predominant species varied with each system. Subtyping of the bacterial strains recovered from the different ponds, and comparing the species present was a valuable tool in determining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flora of the different environment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diversity among the bacteria populations from the sewage treatment ponds was generally high, with mean diversity above 0.95 in each pond. Twenty‐five species of bacteria were identified as associated with the fish culture systems in this study. The identified bacteria included one genus of spiral and curved bacteria, Campylobacter sp., one genus of Gram‐negative aerobic rod, Pseudomonas sp., 16 genera of Gram‐negative facultative anaerobic rods, Actinobacillus sp., Aeromonas sp., Citrobacter sp., Edwardsiella sp., Enterobacter sp., Escherichia sp., Flavobacterium sp., Hafnia sp., Klebsiella sp., Pasteurella sp., Proteus sp., Salmonella sp., Serratia sp., Shigella sp., Vibrio sp. and Yersinia sp., one Gram‐negative anaerobic bacterium, Bacteroides sp., three Gram‐positive cocci, Micrococcus sp., Staphylococcus sp. and Streptococcus sp., two endospore‐forming rods, Bacillus sp. and Clostridium sp., and one Actinomycete, Corynebacterium sp.  相似文献   

20.
Secondary sewage effluent has been used as a nutrient source for the outdoor mass culture of marine phytoplankton that serve as food for bivalve molluscs in a combined tertiary sewage treatment-aquaculture system. Using a daily harvest rate of 50%, yield in algae ranged from one to five grams carbon/m2/day and averaged 2.6 over the four-month experimental peri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