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任玉珊 《河北渔业》2013,(11):39-39
<正>大菱鲆(Scophthalmas maximus)商品名为多宝鱼,其适盐范围在12‰40‰之间,然而近几年由于地下井盐水的过度开采,井盐水盐度降低,部分靠河口的大菱鲆养殖场井盐水的盐度只有8‰40‰之间,然而近几年由于地下井盐水的过度开采,井盐水盐度降低,部分靠河口的大菱鲆养殖场井盐水的盐度只有8‰10‰,这超出了大菱鲆养殖的适盐范围,养殖户开始利用8‰10‰,这超出了大菱鲆养殖的适盐范围,养殖户开始利用8‰10‰的低盐度井盐水养殖大菱鲆,由于经验欠缺,低盐度井盐水养殖的大菱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葫芦岛地区大菱鲆养殖采取的是"温室大棚+地下井盐水"的开放式路基工厂化养殖方式,土地资源和地下井盐水资源的短缺制约了该产业的发展。为寻求更多、更适合本地区大菱鲆养殖的模式,2018年至2019年我们在本地区做了大菱鲆室内工厂化设施与室外网箱养殖接力试验。通过试验,有效缩短了大菱鲆的养殖周期,不仅节约了养殖成本,也为本地区大菱鲆养殖增加了一个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大菱鲆养殖的基本技术、条件要求做简单介绍。 一、苗种购入:大菱鲆苗种购入时体长要在5cm以上,鱼体色泽正常,有活力,无病害、畸形。 二、水温:大菱鲆是冷水性鱼类,养殖适宜水温要求在10℃-20℃之间,14℃-17℃水温为快速生长阶段。 三、盐度:大菱鲆养殖的适宜盐度20‰-32‰之间,25‰-30‰最为合适。 四、水质:大菱鲆养殖要求水质无污染,抽取地下海水可直接入养殖池使用,用外海水要进行过滤、杀菌。 五、用水量:根据对大菱鲆的养殖经验,以流水养殖为好。每天换水量至少在5个循环以上,如果水量充…  相似文献   

4.
穆俊山 《齐鲁渔业》2001,18(4):21-21
大菱鲆产自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的大西洋北部海域,为底栖性鱼类。我国于1992年引进大菱鲆进行人工养殖,目前已在山东等地发展到一定规模。大菱鲆肉质鲜嫩,营养价值高,很受消费者欢迎,发展前景看好。现就大菱鲆养殖的基本技术、条件要求做简单介绍。1 苗种购入 大菱鲆苗种购入时体长要在5cm以上,鱼体色泽正常,有活力,无病害、畸形。2 水温 大菱鲆是冷水性鱼类,养殖适宜水温要求在10~20℃之间,14~17℃为快速生长水温。3盐度 大菱鲆养殖的适宜盐度20~32之间,25~30最为合适。4水质 大菱鲆养殖要求水…  相似文献   

5.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英文名为Turbot,我国也叫"多宝鱼",1992年由黄海水产研究所引进我国,到2008年底辽宁省的大菱鲆养殖面积达到100多万m2,主要集中在葫芦岛市兴城、绥中两地,随着大菱鲆养殖业的发展,也相应出现了一些问题,就是过度开发井盐水,致使井盐水的水位下降,造成淡水补充浸入,使盐度降低.部分盐水井的最低盐度降到5‰~8‰,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低盐度条件进行了大菱鲆养殖试验.  相似文献   

6.
大菱鲆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海水养殖优良品种之一,在我国沿海依靠地下井盐水养殖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河北省南堡盐场的一家子公司位于唐山沿海,由于地质原因而打不出地下井盐水,但考虑到盐场独具的高盐度自然海水这一资源优势,便于2001年开始探索一条利用高盐度自然海水兑地下淡水直接从事大菱鲆养殖的新路,并取得了成功。一、基本养殖设施  相似文献   

7.
大菱鲆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海水养殖优良品种之一,在我国沿海依靠地下井盐水养殖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河北省南堡盐场的一家子公司位于唐山沿海,由于地质原因而打不出地下井盐水,但考虑到盐场独具的高盐度自然海水这一资源优势,便于2001年开始探索一条利用高盐度自然海水兑地下淡水直接从事大菱鲆养殖的新路,并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8.
<正>葫芦岛市海岸线长270km,地下井盐水资源丰富,水温长年在8~16℃之间,盐度在10‰~28‰之间,适宜冷水鱼类养殖。目前工厂化养殖面积230万m2,主要从事大菱鲆养殖,由于养殖品种单一,加之大菱鲆市场价格不稳定,最低售价降至36元/kg时大部分养殖户出现亏损。为了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增加渔民收入,扭转井盐水工  相似文献   

9.
《海鲜世界》2006,(2):18-19
白对虾 南美白对虾具有生长快、病害少、产量高、适应性强等特点,是南美洲对虾养殖的主要种类.南美白对虾对盐度的适应能力很强,其盐度适应范围为5‰~45‰,最适盐度范围为10‰~25‰,在逐渐淡化的情况下,也可在盐度为0‰~2‰的淡水中正常生长,是盐碱地、池塘养殖的优势品种,经淡化和驯食后,亦能在淡水中养殖.  相似文献   

10.
东营市河口区地处黄河三角洲地区,荒碱地面积大,盐渍程度高,地下卤水、咸水资源丰富,"上农下渔"开发池塘的渗水盐度高达10‰~30‰,地下水及内陆淡水受污染小,与自然海水隔绝,可切断来自海水和海水生物携带的病原菌,通过生态调控、离子调节,实现对虾的健康养殖.2003年我们承担了东营市科学技术局下达的"滨海盐碱地区地下水日本对虾养殖"项目,对日本对虾低盐水池塘养殖技术进行了养殖试验.  相似文献   

11.
大黄鱼低盐度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县地处浙江,东濒杭州湾。海水盐度2‰~10‰,为低盐度;海水围塘有5000余亩,自然资源条件优越,我们于1999年开始从宁波引进大黄鱼,开展低盐度海水养殖。现将我县大黄鱼低盐度海水池养技术总结如下: 一、养殖地点选择和池塘要求 养殖地点可选近海边的滩涂围塘,也可利用沿海虾塘环  相似文献   

12.
正兴城市海岸线长104km,有丰富的地下井盐水资源,井盐水的水温常年在10~18℃,盐度在15‰~30‰,pH值在6.8~7.2之间,井盐水的各种理化指标均符合海水水质标准,适宜大菱鲆养殖。2001年大菱鲆落户兴城,历经15年的发展,目前有大菱鲆养殖场家440户,总计养殖面积170万m2,年产量达2.5万吨,年产值达10亿多元,养殖面积、产量、产值均占全国的50%以上,成为我国  相似文献   

13.
目前,北方大菱鲆工厂化养殖多利用地下深井海水,水温常年恒定在13℃~18℃之间,利用大菱鲆养殖循环水养殖刺参模式,就是利用地下深井海水抽出后,先在大菱鲆养殖池中循环,然后排放到参池中进行刺参养殖,以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由于刺参养殖水源的水温较低,成功解决了刺参渡夏的难题,同时,水源中含有丰富的鱼类残饵和粪便,可供刺参摄食,刺参整个养殖过程中基本不用添加人工饲料,降低了养殖成本.  相似文献   

14.
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的主要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蓝嘉 《内陆水产》2000,25(5):23-24
南美白对虾原产于中南美太平洋沿岸水域 ,是迄今所知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优良虾种之一。它具有适应力强、营养要求低、生长迅速、抗病力强、肉味鲜美等优点 ,已成为各地热门的养殖对象。近几年在台湾 ,人工育苗饲养成功。在广东、福建、海南、广西等省沿海地区几年的养殖实践也证实了该品种具有巨大的养殖潜力 ,市场前景广阔。南美白对虾对盐度的适应力极强 ,可在盐度为1‰~35‰的水域中生长 ,经驯化可在纯淡水中生活。1999年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已在广东、上海等地全面推开 ,与目前淡水中广泛养殖的罗氏沼虾相比 ,前者有很大优势…  相似文献   

15.
笔者对杭州湾的10个对虾淡化养殖塘进行了一个养殖周期的水化学状况和溶氧收支平衡状态追踪测定。在盐度较大幅度递降范围内,对虾淡化养殖均获得成功。对主要化学指标讨论如下: 一、对虾在低盐度的情况下,养殖获得成功 由于地处杭州湾,长期受长江、钱塘江径流影响,属于典型河口区水。盐度与大洋水相比差值甚大,仅为大洋水盐度值(32‰~35‰)的1/4-1/5,为7‰~8‰。所以在投苗时,一定要选用经过淡化的苗种。影响池塘盐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人为注入淡水、降雨和池水蒸发,其中人为注入淡水可使池水盐度下降较大。注水…  相似文献   

16.
目前大菱鲆养殖主要采用地下井水直接进池然后排走的方式,这对地下水资源是极大的浪费,也导致了许多地方地下水资源的短缺,反过来又抑制大菱鲆产业的发展。为了探索大菱鲆养殖排水的进一步利用,笔者于2011年6~12月,利用大菱鲆养殖排水进行了南美白对虾温棚高产养殖试验,取得了每667m^2产量超过4000kg的成绩。  相似文献   

17.
南美白对虾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具有广盐性,盐度适应范围1‰~72‰,通过驯化,可以利用盐碱水进行池塘养殖。利用盐碱水质的改良调控技术,在盐碱水养殖南美白对虾沧州各县市均获得成功;该虾在沧州市新华区的养殖过程中明显体现出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营养要求低的特点,受到养殖户的青睐,2000年以来南美白对虾已成为该区虾类养殖的唯一品种。现就本区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技术经验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8.
葫芦岛市位于辽宁西部的渤海湾,有258km的海岸线,地下海水丰富,资源沿海岸线长达.50km。从2000年开始我市打井取地下海水(称为“井盐水”)进行工厂化养殖鲆鲽鱼类。本地区的地下“井盐水”温度常年在14℃=-20℃,盐度在25‰左右,适宜海水低温鱼类的养殖。“井盐水”的各种理化指标均符合渔业养殖用水标准。目前我市的井盐水工厂化养殖鲆鲽鱼类的面积已达到3万m2。工厂化养殖管理比较复杂,投资较大,生产成本高,因此,必须考虑技术配套和经济效益问题。我们在实施应用技术方面,在山东省一些专家的指导下,主要侧重以下几个技术要点,逐步完善其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19.
林国清 《科学养鱼》2000,(12):28-29
近年来,随着大黄鱼人工工厂化育苗的成功,为大黄鱼人工养殖提供了大量苗种,大黄鱼海水网箱养殖在福建发展迅猛,已成为目前主要海水网箱养殖品种。 1998年作者在福建福安海域进行大黄鱼网箱养殖试验,经十个月精心管理,使尾均 125克的大黄鱼苗种养成尾均 460克的成鱼,并获得产量 9.56吨。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养殖海区:海域水质良好无污染,水深 7~ 15米,水流往复流,潮流和缓,流速不超过 1米 /秒,透明度 30~ 100厘米,盐度 16‰~ 21‰;该海域四面环山,是一个良好的避风港湾。   2.渔排结构…  相似文献   

20.
条纹鲈又名条鲈、线鲈。本场自1997年引进之后,对此鱼的人工繁养技术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现就其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一、生活习性适温范围4~36℃,适宜生长水温为18~32℃,最适水温23~28℃,适盐范围0~35‰,适宜生长盐度1‰~25‰,最适范围1‰~15‰,可耐受盐度的急剧变化;能耐低氧,但适宜在5毫克/升以上水体生长。对pH耐受范围7~10,最佳范围7.5~8.5。二、池塘养殖1.池塘条件应选择水源充足、水质优良、注排水方便、通风条件良好的池塘。面积以3~10亩为宜,水深1.5~2米,淤泥少、最好为沙质底,配备1~2台增氧机。放养前需对池塘修整消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