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塞罕坝地区栽培的华北落叶松(简称华北)、日本落叶松(简称日本)、长白落叶松(简称长白)、兴安落叶松(简称兴安)4种落叶松的48种交配组合1a生幼苗封顶进程调查发现:在华北×日本杂交组合中有希望选育出生长潜力大于华北的组合;在日本×华北杂交组合中有希望选育出抗寒潜力大于日本的组合;长白和兴安作父本对子代抗寒和生长潜力的改良作用相似;日本和华北作母本对子代抗寒和生长潜力的改良作用差异较大;同一树种自由授粉起源苗木的生长潜力大于自交所得苗木。  相似文献   

2.
对引种在山西省吕梁山国有林管理局上庄油松种子园31年生落叶松种和种源进行调查,通过方差分析得出,不同落叶松种源间胸径、树高生长差异显著。用胸径的平方乘以树高代表不同落叶松种源综合生长因子,大于平均生长指标的种源有11个,从大到小分别为辽宁草河口日本落叶松、辽宁本溪日本落叶松、山西宁武华北落叶松、辽宁清源日本落叶松、河北宽城华北落叶松、河北丰宁华北落叶松、内蒙巴林华北落叶松、山西沁源华北落叶松、辽宁铁岭日本落叶松、山西文水华北落叶松和陕西横山华北落叶松。用胸径的平方乘以树高代表不同落叶松种综合生长因子,日本落叶松生长指标最大,为5 355.98.通过对31年生落叶松不同种的引种试验,以日本落叶松在上庄油松种子园生长表现最好,其次为华北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兴安落叶松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3.
经过20多年观测得知,以日本落叶松为亲本分别与长白落叶松、兴安落叶松、欧洲落叶松、华北落叶松杂交都有杂种生长优势,且苗期、早期(10年生幼树)优势表现明显;杂种生长优势是变动的,随着林龄增长杂种优势逐渐缓慢递减;部分杂种组合在16~21年生时,其生长低于母本日本落叶松,但仍然高于父本长白、兴安、欧洲、华北落叶松。杂种优势的高低、延续时间的长短与亲本选用、组合搭配、杂种生长节律及立地环境都有关系,且一般母本作用大;准确选用亲本,杂交效果会更好;利用杂种生长优势的最好形式是建立杂交种子园,杂交种子园杂种出现率的高低取决于两个亲本雌雄花期的同步程度;选择无亲缘关系的杂种第一代优树通过嫁接建立杂种落叶松种子园是生产大量优良杂种的好形式。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呼盟引种推广的长白落叶松生长量与国标长白落叶松速生丰产林标准及黑龙江省引种的长白、日本、华北落叶松的分析对比可以看出,长白落叶松的生长量优于国标和黑龙江,与乡土树种兴安落叶松相比,生长量高于生长最好的草类兴安落叶松2.58m 。因此,呼盟可积极引进与推广长白落叶松。  相似文献   

5.
落叶松种内及种间不同杂交组合表现了不同的杂种优势,无性繁殖可以保持遗传特性。通过连续3年的优良杂种落叶松家系生长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最好杂交组合为长14×日混、长4c×日混,与母本相比扦插生根率和根系发育都有所提高,说明长白落叶松与日本落叶松杂交后,不仅提高了根生长量,也显著的提高了生根性状。日本落叶松永8×长白与母本相比,不论根生长量还是生根性状都有所提高。但与长白落叶松×日混杂交组合相比,除了3年根生长量排在前列,生根率排在长14×日混和长4c×日混后外,生根量、最长根长较长白落叶松×日混低。杂种落叶松扦插繁殖能够充分发挥优良基因的遗传潜能,除了偏根率遗传力较小外,其它性状都有较高的遗传力,可以保持母本优良遗传性状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1960年起,我院自朝鲜引进日本落叶松、朝鲜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和自山西省引进华北落叶松等种子,在我院教学试验林场进行育苗造林。其生长表现均良好,而以日本落叶松生长尤佳。1975年我们对定植的落叶松进行了优选、采种繁殖。由于种类混杂和天然杂交的影响,苗木分化很大。为了建立各种落叶松种子园,我们于1978年选用华北落叶松作砧木、日本落叶松作接穗进行嫁接繁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冀北山地人工林主要以华北落叶松为主,树种较为单一。研究通过对木兰围场华北落叶松和长白落叶松的标准地调查与数据分析表明,长白落叶松总体上生长较弱于华北落叶松,但差异不显著,造林时可以用长白落叶松代替部分华北落叶松。长白落叶松耐阴性较华北落叶松差,进行林分管理时要保持合理的林分密度。  相似文献   

8.
落叶松杂交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松适应性强,生长快,材质好,但因其种的不同表现在生长特点,材质和抗病力上有着一定差异。日本落叶松(Larix leptolepis)的特点是抗早期落叶病,初期生长迅速,材质稍软,往往树干基部有弯曲现象。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的特点是生长稳定,树干通直圆满,材质坚硬,易罹早期落叶病。因此,为培育出适应性强,速生性稳定,干形圆满,材质优良,具有抗病性强的落叶松新品种,我们于1972年开始进行日本落叶松和长白落叶松种间杂交及日本落叶松种内类型间的杂交试验。分别选择生长快、干形直、圆满、抗早期落叶病的日本落叶松15号树(以下简写日_((15))为母本,长白落叶松16号、17号树和日本落叶松4号、6号树为父本。杂交组合: 日_((15))×长_((16));日_((15))×日_((4)) 日_((15))×长_((17));日_((15))×日_((6)) 在草河口地区落叶松为4月20日前后,积温(从  相似文献   

9.
1983年营造落叶松种和种源试验林,经6年的栽培试验,日本落叶松和华北落叶松均表现良好;兴安、长白两种落叶松表现均较差;日本落叶松的3个种源间生长无显著差异;华北落叶松中的繁峙、龙江和承德3个种源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10.
落叶松种及种源配合选择试验结果表明,在参试的七个落叶松种中,日本落叶松生长最好,华北落叶松和长白落叶松次之,其它四种落叶松最差。不同落叶松内种源间在生长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日本落叶松以本溪、西丰和铁岭三个种源表现优良,造林可获得一定增益。  相似文献   

11.
通过16年落叶松种间选择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落叶松在吉林省中、东部地区生产渚力相差极大,其中,日本落叶松在生长、抗性、适应性等综合性状上显著优于乡土树种长白落叶松,其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分别较长白落叶松增加22.3%、30.6%和80.9%,每公顷蓄积量增加76.8m3;兴安落叶松、华北落叶松综合性状表现较差,平均单株材积较长白落叶松下降55.1%和33.2%,每公顷蓄积量减少83.52m3和50.16m3;四种落叶松在落叶病感病性状上差异极显著,日本落叶松抗性最强,与其它三种落叶松差异显著,兴安、华北落叶松感病较重。四种落叶松在褐锈病感病性状上差异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利用X射线对华北落叶松和日本落叶松杂种的播种品质进行配合力分析,选出了优良的华北落叶松杂交母本,并选出了优良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3.
落叶松杂交育种及F_1代性状遗传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落叶松由于种的不同,其生长,抗性等亦有差异。日本落叶松(Larix leptolepis Gordon)早期引种在辽宁东部山区,优点是速生、抗早期落叶病,但材质稍差,树干基部多有弯曲;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是辽宁东部山区生长较好的乡土树种,优点是生长快,树干通直,材质坚硬,但不抗早期落叶病。为培育速生、抗病的新品种,自1972年至1976年开展了日本落叶松与长白落叶松杂交试验,共获得两批杂交种子,并已育苗、造林,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落叶松生长快,材质好,适应性强,是我省东部山区主要用材树种,但是,由于树种之间的差异,生长、抗性表现不同。我们试想利用当地生长的日本落叶松(Larixleptolepis)生长快,抗早期落叶病的特点,和抗病差的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杂交,期望双亲优良性状互补,培育出速生、抗病的新类型,确定日本落叶松为母本,长白落叶松为父本的有性杂交试验。一九七四年,一九七六年先后获得两批杂种苗。据苗期、幼树期调查,杂种具备抗寒、抗病、速生的特点(图片 A、B)。现把杂交方法和过程、苗木和幼树的主要性状、生长表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华北落叶松历年来用种子繁殖,用扦插方法生根十分困难。近年来,河北平顶山林场曹瑞廷等用华北落叶松(兼有长白落叶松、日本落叶松)2—24年生的母树,当年生枝条作扦插试验,初获成功。试验表明: 1.不同品种的落叶松均能扦插繁殖,但以华北落叶松生根率最高,10年生以下的母树剪取的当年生枝条生根率达79—98.3%。  相似文献   

16.
在吉林省,华北落叶松秋季徒长,易发生冻害,以致不能上山造林。那么怎样区别华北落叶松和长白落叶松的种子呢? 从种子的大小来看,华北落叶松的千粒重比长白落叶松的大,华北落叶松的千粒重超过4.1g,而长白落叶松的千粒重在3.7~4.1g之间。从种子的颜色来  相似文献   

17.
华北落叶松与长白落叶松基本材质材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国家标准对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华北落叶松和长白落叶松木材基本物理力学性质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种落叶松木材的pH值均呈酸性;长白落叶松的晚材率为29.70%,大于华北落叶松的26.30%;2种落叶松的弦向干缩率均大于径向干缩率,长白落叶松的干缩率略小;长白落叶松的气干密度为0.547g/cm3,略大于华北落叶松的气干密度0.534g/cm3,长白落叶松全干密度为0.413g/cm3,小于华北落叶松的0.419g/cm3;顺纹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中,长白落叶松为59.0 MPa和11.48GPa,华北落叶松为59.3MPa和12.87GPa,华北落叶松的力学性质较好;华北落叶松管胞的长度为2 490.24μm、宽度为28.45μm、长宽比86.43,略优于长白落叶松管胞长度2 684.42μm、宽度36.12μm、长宽比80.12。通过方差分析可知,2种落叶松管胞宽度差异显著,其余所测木材的材性无显著差异,长白落叶松晚材率较高、干缩稳定性较好、力学性质略小。  相似文献   

18.
在落叶松种和种源研究中,我们提出了日本落叶松具有生长快,抗性强的特点,可做为我省中、高山造林树种推广。在种源研究的同时,我们根据我省山区特点,进行了部分对比试验。试验地设置在湘中安化芙蓉山林场,海拔1100米。试验的主要内容为:苗期对光照的要求;育苗地的坡位选择;不同苗龄苗木造林效果;不同抚育方式对林木生长的影响。试验设计按不同要求设置2—3个重复。日本落叶松与其它对照种苗期对光照要求差异很大。华北、长白、欧洲落叶松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科研实践对华北、日本、长白、兴安等4个落叶松林的生物学及生态特性进行了比较;接着根据在全国6个省(市、区)89个县的调查研究资料,把落叶松引种地划分为10个自然类型区,对上述4个树种在各自然类型区的引种效果进行了分析;最后在肯定不同落叶松种的速生丰产性与引种地自然类型区密切相关的同时,对应用上述4个落叶松种,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的适生区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柴兵 《防护林科技》2015,(3):20-21,27
以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铝处理下日本落叶松、华北落叶松耐性差异,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华北落叶松的耐铝性表现在根系与地上部分的干质量方面差异显著,铝胁迫抑制落叶松植株的生长,日本落叶松受到的影响明显小于华北落叶松;铝胁迫影响落叶松根系的吸收能力,日本落叶松在同等条件下受到铝的影响小于华北落叶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