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苹果锈果病是我国苹果产区的一种古老病害 ,至少已有几百年历史 ,只是当初只表现为果实着色不均匀 ,红黄绿相嵌 ,尚可食用 ,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后来 ,在西洋苹果上引起锈果症状 ,导致果实表面失去光泽 ,锈斑处酷似土豆皮一般 ,严重者果实变小 ,果肉汁少渣多 ,甚至不堪食用 ,给广大果农造成了经济损失 ,才引起人们的关注。近几年来 ,这种病在我国有不断扩散发展的趋势 ,而果树一旦染病 ,目前又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尤其是对主栽品种红星、红富士、金冠等的为害 ,让人既痛心又无奈。所以 ,对苹果锈果病要以预防为主 ,杜绝传染 ,在果园…  相似文献   

2.
苹果套袋技术苹果套袋可提高果实外观质量,但也存在易感污染病、果锈等问题。提高套袋效果的途径:(1)套袋时期:对于黄绿色品种,为防止产生果锈或使果点变浅,可在果锈发生前,即落花后10天以内套袋。对于不易产生果锈的黄绿色和红色品种,可在生理落果后套袋。(...  相似文献   

3.
苹果锈果病类型与传播途径调查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介绍了苹果锈果病的症状及危害品种的同时,阐述了此病危害的严重性,并对苹果锈果病的侵染传播渠道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木菠萝果腐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菠萝(Artocarpus heteropbyllus Lam)果腐病分布在我国广东海南岛及湛江,广西南部等地区。为害木菠萝幼果及成熟果,以成熟果受害为重,在收获存放期常常造成烂果,一般病果率在10—20%,个别严重的可高达80%,是木菠萝果熟期的重要病害,特别在海南岛发病尤重。木波萝果腐病在我国尚未见报导,1963年印度Rao[3]曾报导了寄生在木菠萝上的这种果腐病。症状果实感病初期,在果皮上产生2—3厘米大小的茶褐色病斑,组织变软,其后病斑中央变成黑色,在放大镜下,可见在果皮的六角形疣状突起表面有许多突起的、黑色具光淳的病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一般认为,1975年是全日本的酷暑异常年份,这在石川县也同样如此.在板栗果实生长期的8月中旬到9月份,出现了异常高温.由于这一原因,在收获的板栗果实上大多发生了一种灰黑色的腐烂病,使奥能登地区的板栗栽培业受到很大打击.这种果实腐烂病与果实炭疽病等其它病害不相同,虽然其外表上看不出什么异样,但一旦切开,就可发现很多果实已经腐烂了.这给选果时除去病果带来很大困难,使得生产者难以将果实合理分级,消费者则倍受经济损失.二、板栗黑腐病的病果症状及其识别感病果实,其外表与健康果实没有多少差别,这种类型的果实数量最多,约占全部病果的50—80%.此外,还有在果皮的表面生有黑色小颗粒,或在发了霉的球果内基部  相似文献   

6.
苹果矮化密植栽培具有早果、产量高、果实品质好、便于机械化管理、省工省力等优点,是当前苹果栽培主要发展方向,在我国各苹果主产区都有一定规模的矮化密植园。但我国苹果矮化密植栽培还存在着引进砧木适应性较差、国内苹果矮化砧木品种无性繁殖困难、矮化自根砧栽培配套技术不完善和苹果锈果病普遍发生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了适用砧木选育与筛选、加强砧木无性繁育技术创新和无毒苗培育、加强本土化苹果矮化密植栽培配套技术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黄金梨果锈的成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彦青 《河北林果研究》2003,18(4):355-358,363
通过3a对黄金梨果锈的调查研究,发现黄金梨果锈的症状有锈斑型和锈点型2种。锈斑型多数于套袋前发生,锈点型则主要于套袋后发生,锈果率为83.4%。果锈发生的原因除与其自身特性有关外,还与周围环境和管理水平关系密切。肥水管理、果实套袋和适当早采是预防果锈发生的关键技术,但任何单一的防治技术效果都不好,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绿亨6号防治枣树缩果病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树缩果病(烂果病),属细菌性病害,又称束腰病,烧茄子病,是泊头市枣区果实的重要病害。受害症状为初期果皮上出现浅黄色晕黄病斑,环内略凹陷,后期果实表皮皱缩凹陷,颜色发暗。质地松软,果肉土黄,在成熟前造成大量落果,严重影响了枣果品质,给果农们造成了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9.
该文从缺钙症、果锈、套袋时间偏早、苹果着色不良、果实日烧、套袋果黑点病、康氏粉蚧、绿盲蝽等8个方面对影响套塑膜袋苹果果面质量的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分别提出了解决办法或措施。  相似文献   

10.
苹果早期落叶病是褐斑病、褐纹病以及斑点病等病的统称。苹果遭受上几种病害菌的侵害,能使苹果树早在8、9月份就大量落叶变黄,所以称为早期落叶病,亦称落叶病、黄叶病。其中以褐斑病危害最重。早期落叶病常使果实不能很好长大成熟以至早落果,促使果树秋季开花,树势衰退。树的寿命减短,影响产量。褐斑病除危害苹果叶片外,有时果实也能染病,苹果品种中秋力蒙、黄海棠等染病较重,新品种有红黄元帅、红富士等。褐斑、褐纹及斑点病都是以孢子或菌丝在被害部叶、枝、果实等处越冬,次年借风、雨传播,长距离传播主要是带病的苗木。褐斑病…  相似文献   

11.
葡萄白腐病又称腐烂病、水烂、穗烂,是葡萄生长期引起果实腐烂的主要病害。 1 症状 白腐病主要危害果穗,也危害新梢、叶片等部位。 1.1 果穗感病 一般先发生在接近地面的果穗尖端,首先在小果梗或穗轴上发生浅褐色、水渍状、不规则病斑,逐渐蔓延至整个果粒。果粒发病,先在基部变淡褐色软腐,迅速使整果变褐腐烂,果面密布灰白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严重发病时常全穗腐烂,果梗干枯缢缩,受震动时病果甚至病穗极易脱落。有时病果不落,常失水干缩成有棱角的僵果,悬挂树上。  相似文献   

12.
苹果缺钙引起的贮藏病害:(1)苹果苦痘病。苹果100g果肉中含钙5mg低于该临界值,苦瘟病大量发生。症状出现初期浅层果肉发生渴变,果面出现稍凹陷、色较暗的圆斑,斑下果肉坏死干缩,深及果肉内数毫米至1厘米,味微苦。在接近成熟时即发生,贮藏初期的1-2个月内最重。(2)红玉斑点病。是红玉苹果最重要的贮藏病害。症状是病果果面形成很多褐色、边缘清晰、微凹陷的圆形斑点。病斑仅限于表皮下细胞而不深入果肉。(3)果肉褐变。包括粉质福变和内部溃坏褐变。前者内部干碎粉质状)易裂果。后者多从果实中的维管束或近果皮处开始,病变部…  相似文献   

13.
套袋苹果的新病害套袋是生产高档苹果的主要措施之一,其突出优点是色泽艳丽,果面光洁,无污染,常见果实病害少。然而1994、1995年,套袋苹果也伴随发生一些新病害。①斑点病。发病程度与袋的质量有关。进口袋好于国产袋,双层袋好于单层袋。例如藏格庄村47...  相似文献   

14.
金丝小枣浆烂果病,在沧州枣区已成为危害果实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发病重的年份,在果实着色后接近成熟期或采收后晾晒过程中,遇连阴雨天气,病果率达30%~60%,浆烂后的果实失去食用价值,造成很大损失。枣树浆烂果病主要是由轮纹烂果病引起的,其次还有枣软腐病、枣木霜病等。在生产上,只要重点防治枣轮纹烂果病,其它果实病害.就能达到兼治。  相似文献   

15.
枣缩果病的防治牛步莲枣缩果病系细菌病害,病原菌属细菌植物门、肠杆菌科、欧氏菌属的一个新菌种──噬枣欧文氏菌。枣缩果病的发生与气温、相对湿度、枣果发育期有密切关系。枣果感病后,初期出现淡褐色斑点。后期果皮呈暗红色,果肉由淡绿色转赤黄色,果实脱水瘦小,一...  相似文献   

16.
<正> 油茶“茶桃”是发生在油茶果实上常见的病害之一,病果肥大如桃(这种病害也发生在油茶的嫩梢上,使嫩梢枝叶全部或部份肥肿,故又称油茶叶肥病或饼病)。在一般情况下发病并不太重,所以常不被人们所重视。但1963年我们在浙江常山和1978、1979年在福建顺昌等地的调查中发现,有些油茶林发病较重,有的植株1/3的油茶果被害,最严重的植株上病果多达100多个,几乎所有茶果全部被  相似文献   

17.
油橄榄炭疽病是由 Colletotrichum sp 侵染所致。在陕西,该病主要危害油橄榄果实、枝梢、芽、花及叶片,亦危害实生幼苗等。感病严重时,使果实产量和质量下降,并影响出油率和使油质变劣。一、症状油橄榄炭疽病主要危害油橄榄果实及枝、芽等器官。枝梢发病常造成顶梢落叶变成光枝,而后逐渐形成干梢。叶片发病较果实发病率低,病斑多从叶尖开始,亦有从叶缘发病,病斑呈不规则状。嫩叶初发病,叶尖先出现点状失绿,逐渐扩大变为灰色,致使嫩叶尖端向上卷缩。老叶病斑为淡褐色,病斑边缘深褐色,斑上有黑色小点(分生孢子盘)。果实发病,每个果实上病斑数不一致,分布也不规则。果实上病斑初发生为褐色小点,而后凹陷呈轮纹状扩大,病斑扩大超过果实的一半后,果实发生皱缩而变干,病  相似文献   

18.
油橄榄炭疽病是油橄榄果期主要病害之一,在陕西汉中地区普遍发生。该病危害油橄榄果实、叶片、枝梢、芽及花等不同器官,只在果实和叶片上呈现典型症状。严重发病植株造成落果、落叶、枝梢枯死,树势生长衰弱,病果含油率降低30.4—42.3%。油橄榄炭疽病病原菌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异名 Gloeosporiumolivarum Alm.]在陕西汉中地区尚未发现有性世代。病菌初次侵染来源为在病枯枝、病叶和病落果的旧病组织中越冬的病原体,来年经春雨浸湿产生新分生孢子,借风雨、昆虫传布侵染危害。该病每年4月下旬在幼嫩叶尖端出现病状,5月中旬花有发病,6月中下旬果实发病,9、10月份果实进入转色成熟期,病害发生,蔓延迅速,11月上旬达到发病高峰;多雨高湿条件下有利于病害发生和发展。室内、外接种均能发病,潜育期2—7天。品种抗病性差异可能与果实表皮细胞层次及缀密度有关,爱桑、米扎的抗病性可能受此特性所决定。根据调查,该病随着树龄的增长,病害发生有加重之趋势。冬春剪除油橄榄病枯枝,清除病叶和病果,结合使用1%波尔多液和50%退菌特800倍液防治油橄榄炭疽病效果显著。油橄榄炭疽病是由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侵染所致。该病是油橄榄果期主要病害之一。国外 Almeda 和 Gorter 曾有过报导。我国湖北、四川等省均有发生,但尚无正式研究报导,对病原、病名叫法不一,更无有效防治办法。陕西省油橄榄定植区结果树普遍遭受炭疽病危害,城固县柑桔育苗场油橄榄严重感病株造成落果、落叶、枝梢干枯,树势生长衰弱,降低果实产量,病果含油率降低30.4—42.3%。油橄榄炭疽病已成为当前发展油橄榄生产的严重问题。因此,我们从1978—1980年与城固县柑桔育苗场协作,对油橄榄炭疽病的症状、病原、周年侵染循环和流行规律以及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兹将试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张丽仙 《云南林业》2001,22(3):21-21
要使桃树获得丰产、稳产、质优的果实,对桃树病虫害的防治是不可少的技术措施。1病害 我国桃树病害约有50多种。目前,在云南,危害桃树的主要病害有桃褐腐病、桃穿孔病、桃疮痂病等。1.1桃褐腐病 此病危害桃树的花、叶、枝梢及果实,其中对果实的危害最重,果实越接近成熟时受害尤烈。果实病害初期的表现是在果面上产生褐色圆形病斑,如遇阴雨连绵的天气,病斑数日内便可扩及全果,果肉也随之变褐软腐。在多雨的年份,发病率高,产量下降幅度大,经济效益低。1.2桃穿孔病它主要危害叶片,也侵害果实和枝梢。叶片发病,初为水渍…  相似文献   

20.
苹果黑星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黑星病是由真菌 ( Venturiainaequalis( cke.) Wint.)引起的危险性病害 ,它具有发病迅猛、蔓延快速、残留性强等特点 ,被我省列为检疫对象之一。 1998~ 1999年已在关中、渭北南部地区部分及北部个别果园相继发生 ,并造成灾害 ,直接影响到陕西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1 症状识别苹果黑星病主要危害苹果叶片和果实 ,也危害叶柄、花、芽及嫩枝。叶片感病后 ,病斑最初为淡黄绿色 ,后逐渐变褐直止黑色 ,园形或星状 ,直径 3~ 6 mm或更大 ,并在叶正面凸起呈泡状。初期病斑表现密度被绒状霉层 ,后脱落。受害严重时数个病斑连成一片 ,造成叶片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