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概述了虾类种质资源鉴定和遗传育种研究的进展情况,主要包括应用形态学、同工酶、DNA标记等技术在虾类基因组DNA多态性的检测、物种及品种的分类鉴定,亲缘关系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的研究和应用.形态学研究易于开展,广泛使用在研究和生产上;同工酶研究操作简便,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基因多态性;DNA标记可以准确反映不同种群的遗传变异和遗传多样性,目前被广泛使用.但形态学研究缺乏量化指标,同工酶技术反映的多态性较少,DNA标记不能直接和生产相结合,因此多种标记相结合在虾类种质资源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铅对长江华溪蟹酯酶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铅是环境中对生物体有毒害作用的重金属,它不仅对生物有机体的神经、造血、消化、心血管等系统具有毒害作用,而且还可损害机体的生殖功能。近年来,利用同工酶作为判断化学物质对生物有机体组织器官损伤的参数是一个较灵敏的指标。酯酶同工酶(EST)因其在动物组织中分布广泛,分析技术操作简便,灵敏度高而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赖天斌(1987)指出,酯酶同工酶酶带的数目变化可作为环境污染的一种监测指标;郭永灿(1993)进一步指出,同工酶的酶谱变化是诊断生物体中毒后一个灵敏的生物指示剂。本实验通过研究铅对长江华溪蟹(SinopotamonYangtseki…  相似文献   

3.
RAPD技术以其快速、简便、高效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多个学科和领域。本文综述了这一技术在物种鉴定、动植物分类、群体遗传学、基因定位、人类疾病研究及法医学等各方的应用,并肯定了此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银鲳(Pampus argenteus)脾脏、肝脏、肌肉、心脏、肾脏等5种组织中酯酶(EST)、乳酸脱氢酶(LDH)、谷氨酸脱氢酶(GDH)、乙醇脱氢酶(ADH)等4种同工酶的表达模式,并对各种同工酶的酶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4种同工酶在银鲳5种组织中的分布均存在一定的组织特异性,其与各组织的生理机能密切相关。银鲳4种同工酶共记录出61条酶带,其中EST被检测出的酶带数量最多也较复杂,ADH同工酶酶带数量最少,只有6条酶带被检测到,LDH和GDH分别检测到16条和9条酶带;组织特异性主要表现在位点表达和酶活性强弱不同这两个方面,GDH1和ADH2只在肝脏中表达。  相似文献   

5.
曹伏君  刘楚吾 《水产科学》2006,25(11):573-576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梯度凝胶电泳的方法,对紫红笛鲷和红鳍笛鲷8种组织中的5种同工酶(EST,LDH,MDH,ME,POD)进行比较研究,对所研究的5种同工酶在两种鱼的组织分布、位点表达及活性作了分析和总结。试验结果表明:两种鱼的ME、MDH同工酶谱非常相似,只在活性上略有差异;EST、LDH、POD等的酶谱表达带型和活性不同,这些酶可作为紫红笛鲷和红鳍笛鲷的遗传鉴定标记,能够将亲缘关系很近的这两种鱼区分开来,从而为形态分类学提供生化依据。  相似文献   

6.
同工酶是基因表达的直接产物,反映了编码蛋白质的DNA序列信息。利用同工酶分析技术不仅能区分紫菜叶状体的不同同工酶特征,而且能表现微型孢子体(丝状体)同工酶特征,利用不同种类和不同品系的紫菜丝状体的同工酶谱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对紫菜种质鉴定、遗传图谱的构建、寻找紫菜遗传多样性中心地区、筛选优良品种、进行种质改良研究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由于生化遗传学的迅速发展,已广泛采用电泳技术分析等位基因同工酶的多态性,研究海洋无脊椎动物的种群遗传学。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初大约二十五年间,电泳分析显示了大量的遗传变异;后来主要是定量研究多态性的程度;近年来,种群遗传学家正在探讨酶多态性的生物学意义及其在育种学中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对金属材料和焊接构件的检验通常分为破坏性检验和非破坏性检验。无损探伤属于后一种,它是在不破坏待检产品的材料和结构的前提下,利用光、声、电、磁性等各种物理方法来检测材料或结构内部及表面缺陷的一种检测技术。近20~30年来,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无损检验作为一种新兴的应用技术学科在各个领域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造船业。这对排除隐患、确保船舶的修造质量、保障船舶的安全运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于在船舶修造业中广泛应用的无损检测技术,如何对其实施正确的、有效的监督,是摆在船检人员面前的又…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微量蛋白电泳方法,通过对3个鲤鱼不同养殖品种单个卵粒全蛋白和酯酶同工酶的电泳研究,分析了鲤鱼单卵酯酶同工酶特点。实验结果表明,不同鲤鱼品种酯酶同工酯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酯酶酶带的有无,也表现在酯酶酶带相对活性的高低。另外,本文还探讨了微量蛋白电泳方法和显色技术对于研究鱼类胚胎发育和鱼类育种学的意义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不连续垂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及其杂交子一代的ADH、MDH、SDH、IDH、ME和SOD共6种同工酶的酶谱进行分析,以探讨双亲遗传物质在杂交子代中的表达情况及杂交子代基因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杂交子代的同工酶酶谱与母本栉孔扇贝的相似,而与父本虾夷扇贝的明显不同,说明父本虾夷扇贝的同工酶在杂交子代中没有表达。幼虫阶段的同工酶酶谱亦表明,父本虾夷扇贝的同工酶在杂交子代的幼虫阶段仍然没有表达。另外,在对母本栉孔扇贝群体和杂交子代群体的同工酶酶谱进行比较研究时发现,在杂交子代中出现了一定比例的杂合子,因此不能确定杂交子代是由雌核发育而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