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瓜立架栽培是使西瓜蔓沿直立支架生长的种植方式,可有效提高土地和空间利用率,增加种植密度,提高坐瓜率,减轻病害发生,从而提高西瓜产量和效益。现将夏秋立架栽培小型西瓜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国瓜菜》2016,(9):31-34
为了完善小果型西瓜立架栽培蜜蜂授粉技术,解决蜜蜂授粉坐果率低的问题,对北京地区小果型西瓜立架栽培蜜蜂授粉技术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小果型西瓜立架栽培授粉时温度达到15℃以上,采用每667 m2两箱6脾蜜蜂授粉效果最佳;改善栽培方式,用增加授粉行、授粉株,种植花朵密、花粉多的品种提高花粉量的方法,可使小果型西瓜坐果率提高27%~31%,667m~2产量增加1 318.19 kg,经济效益提高3 251.93元。采用蜜蜂授粉降低瓜农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坐果率,每667 m~2节省人工授粉费高达840元。填补了北京地区小果型西瓜立架栽培蜜蜂授粉坐果率低的技术空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微型西瓜因瓜形小、皮薄、含糖高、携带方便而成为时尚的消费礼品,日光温室栽培微型西瓜采用立架栽培,可提高空间利用率,易于田间管理。早熟高产,经济效益可观,是微型西瓜高产高效栽培的一项新技术。现将栽培技术作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4.
西瓜栽培多以露地匍匐方式为主,随着日光温室的规模化发展,西瓜在日光温室内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但采用这种匍匐栽培方式,土地利用不够经济,西瓜产量也较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我们对"西瓜日光温室立体栽培模式"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黑美人西瓜搭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日文 《蔬菜》2001,(8):11-11,14
黑美人西瓜为长椭圆形,肉质深红,细嫩多汁,糖度高,果重只有2~3kg,娇小玲珑,是典型的小西瓜,甚是招人喜爱,在市场上十分畅销,市价坚挺,比普通西瓜卖价高出3~4倍多。然而,由于该瓜个体小,如果仍按常规方法栽培,667m2产量只有2000kg左右,产量偏低。我市2000年试行了黑美人西瓜高密度上架栽培方式,既减轻了西瓜病害,又获得了增产丰收,平均667m2产量可达到4000kg左右。其栽培要点是: 一、选地 西瓜属深根性,须根不发达。作为密植黑美人西瓜用地,最好选用排水良好,土层肥沃深厚、疏松,光…  相似文献   

6.
小型礼品西瓜因外形美观、口感好,深受消费者喜爱。且目前市场销售价普遍比普通西瓜高,所以生产者积极性较高。因小型礼品西瓜品种大多较易裂果,生产上多采用大棚立架栽培、大棚套小拱棚爬地栽培、小拱棚爬地栽培等设施栽培模式;且多以早春和秋延后保护地两季栽培为主,夏季栽培面积较少,而夏季露地栽培面积更少。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经济效益,笔者经2000~2002年田间试验,初步总结出一套小型礼品西瓜夏季露地高产栽培技术———小型西瓜夏季露地拱形支架栽培技术,采用该技术和选用斯维特、特小凤、新小兰等小型西瓜品种,667m2产量均能达…  相似文献   

7.
小型西瓜立架栽培是使西瓜蔓滑直立支架生长的种植方式,可有效提高土地和空间利用率,增加种植密度,提高坐瓜率,减轻病虫害发生,从而提高西瓜的产量和效益.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农业局近几年一直研究西瓜立架栽培丰产技术,取得了成功的经验.特别是夏西瓜于5月底至6月上旬播种,秋西瓜在7月上中旬播种,8月至9月收获.此时,正值高温多雨季节,植株长势弱,抗逆能力差,病虫危害严重,生产难度较大,必须采取相应配套技术措施,才能获得优质高产.现将夏秋立架栽培小型西瓜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设施西瓜的产量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利用西瓜嫁接后抗病抗逆性好、生长势强的优势,采用多茬剪枝再生栽培模式,减少栽培环节,延长供应期,实现了节本增效。从品种选择、嫁接育苗、肥水管理、病虫防治、剪枝再生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日光温室小果型西瓜1年3茬剪枝再生栽培技术,为设施西瓜高产高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嫁接小西瓜采用网架栽培,可减少搭架、整枝等用工,改善西瓜通风透光条件,减轻病虫害的发生,西瓜吊在空中,提高了观赏性,适合观光采摘。传统的西瓜栽培方式一般为爬地栽培。为提高西瓜种植密度与观赏性,有的园区采用了立架吊蔓栽培方式,每667 m2栽植株数可达1 200株,产量高,且西瓜表面无阴阳面,商品性好(黄启元和李晓明,2009),但需用搭架吊蔓架材,且费工费力,  相似文献   

10.
嘉善地区早春以立架栽培方式生产甜瓜,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好,该模式已被越来越多的农户所采用,一般667 m2产量3 000 kg、产值18 000元、净收益12 000元。总结了嘉善地区大棚甜瓜早春立架栽培模式的多层覆盖保温越冬、立架吊蔓坐瓜、合理供应肥水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拿比特小西瓜是杭州三雄种苗有限公司从日本引进的优良小西瓜品种,具有早熟、果形美观、糖度高、口感风味好等特点。余姚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000~2001年进行小西瓜品比试验,拿比特连续2次在参试的6个小西瓜品种中获综合性状第1名。从糖度看,其折光糖中心含量最高达14%,比其他品种高1%~1.5%;从瓜重看,一般2kg左右。每667m2产量,爬地栽培2500kg,立架栽培3500kg。现将拿比特小西瓜的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栽培季节的选择拿比特西瓜进行早春特早熟或早熟栽培,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以江南地区…  相似文献   

12.
利用双孢菇废菌料栽培西葫芦,不仅可以提高农副产品的利用率,达到多元增值利用,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还可以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产品品质和产量,实现产品的无害化生产。为此,1999年我们在借鉴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制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新技术的基础上,利用双孢菇废菌料进行了无土栽培西葫芦探索试验,获得成功,每667m2可产西葫芦达4200kg以上。其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一、栽培设施 在日光温室内需安装无土栽培系统,主要包括栽培槽、灌水设施和栽培基质等(如图1)。 1.载培槽 温室内北边留80cm作走道,…  相似文献   

13.
露地西瓜割蔓再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瓜割蔓再生栽培(或称二茬瓜栽培)是在第1茬瓜采收后,剪去老蔓,立即浇水施肥,促使西瓜植株基部潜伏的芽再萌发出新的秧蔓,培养其重新结瓜的栽培技术。西瓜割蔓再生减少了栽培环节,延长了生长结果周期,大大提高了西瓜的产量和效益。为了提高割蔓再生栽培西瓜的产量和品质,管理中应注意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一、割蔓前管理技术要点 1.重施基肥西瓜割蔓再生栽培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基肥中有机肥用量要比一般栽培多50%,还要注意长效和速效肥料配合施用,以满足西瓜再生生长和结果的需要。一般每667m2施…  相似文献   

14.
1999—2000年在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进行凯特吉日光温室高密度栽培试验。2000年春,540 m2日光温室收获凯特杏 728 kg,折合 667m2产量 899.2 kg,杏果平均每公斤售价45元,折合 667m2产值40 465元,扣除667 m2建园、日光温室(部分折旧)和管理成本12 000元,平均年收益为 14 233元。 (1)建园及扣棚前管理技术1999年春选用高度1. 2 m以上,基部直径 2. 0 cm以上的 2年生苗建园。行株距 1. 5 m x1. 0 m。土壤为棕壤, pH值 6. …  相似文献   

15.
米青山  宋建华等 《蔬菜》2001,(11):19-20
双孢蘑菇色质白嫩,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菌类之一。其栽培原料丰富,技术简单,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栽培双孢蘑菇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门路。而当前栽培双孢蘑菇所用的菇房、日光温室或塑料大棚等设施造价较高。据调查,建100m2菇房约需2-3万元,200m2日光温室约需3000-4000元,200m2塑料大棚800—1000元,不便于在农村进行大面积推广。为进一步提高菇农经济效益,寻求一种更经济、实惠的栽培方法,结合我市特点,扶沟、西华等地设计推广了一种小拱棚栽培法,通过两年来的大面积实践,我…  相似文献   

16.
西瓜一栽多收是指栽1株西瓜,连续收获2~3个西瓜的方法。实践证明,此法种瓜与常规一栽一收相比较总产可增加1倍以上,效益可增加30%~50%。1选用设施栽培,尽量延长生长季节 西瓜属喜温作物,具有无限生长的习性,只要温度在18~35℃范围内,就可以持续结瓜。为了达到一栽多收的目的,就要设法延长生长季节,如采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小拱棚等设施栽培形式。2选择长势旺、抗逆性强的品种,并进行嫁接栽培 选择台湾黑宝、豫艺农抗2号、豫艺甜露等植株长势强、瓜个大、抗病、品质好的品种,并用FS90C西瓜专用砧木嫁…  相似文献   

17.
西瓜立体栽培,可使西瓜的产量、外观、品质在同等条件下得到较大幅度提高,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优势,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其综合优势及关键栽培技术如下:1 栽培优势 (1)西瓜立体栽培可增加种植密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立体栽培能充分利用空间,使土地单位面积的利用率提高1倍以上。667 m2种植株数可从爬地栽培的 500-600株,增加到 1500-1800株,产量是西瓜常规爬地栽培的1-2倍。(2)立体栽培的西瓜外形美,品质优,市场竞争力强。由于西瓜果实在空中生长发育,通风良好,透光均匀,外形美观,同时内含…  相似文献   

18.
1993年采用郑杂5号、郑杂9号和开杂2号进行棚架栽培,1994年采用郑杂5号进行棚架栽与埂载产量对比。结果表明西瓜棚架栽培可显著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品质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棚栽适宜密度为2000 ̄2200株/667m^2,郑杂5号是较适宜的品种。棚栽以南北行向为宜,应加大有机肥施用量和灌水量。  相似文献   

19.
日光温室小型西瓜单蔓整枝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小型西瓜提早上市,进行了春季日光温室单蔓整枝栽培密度试验.试验设6个密度处理,3次重复,采用吊蔓栽培方式,比较各处理植株的生长情况、产量和产值,以筛选出最佳栽培密度.结果表明,小型西瓜超越梦想在顺义区冬春茬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以667m2栽3000株、单蔓整枝产量最高,在试验设定的密度范围内,密度对西瓜含糖量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不同密度对日光温室秋冬茬西芹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采用等行株距栽培,还是采用大行距小株距栽培,除西芹平均株高,平均叶柄长差别不明显外,最大鞘状抱茎、平均单株叶片数、平均叶柄宽、平均叶柄厚,平均单株净重均随单位面积株数的增加而减小。等行株距栽培,以17cm见方,每666.7m2栽植23068株可获得最高折合产量为11464.8kg/666.7m2,但以20cm见方栽培平均单株重量最大,为624.9g/株,采用大行距小株距栽培,平均单株重和折合产量均以25cm×8cm行株距最优,平均单株重425.4g/株,折合产量为14179.8kg/666.7m2。建议在栽培时,满足一般消费,以25cm×8cm行株距为宜,以获得最高产量,生产高档西芹,应采用20cm见方栽培,以获得最大单株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