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项在茶树群体选育无性系品比试验的早期,进行幼青阶段的遗传综合指数选择分析。结果为,选择式∑_1~NMR,其中,根据茶树多年生的特殊性,以幼青期主要性状与壮年期产量的相关变异度为加权值M,结合遗传获得量R,计算性状综合指数选择,不但能明确新品种的遗传选择效果,且提高茶树幼青期品种选择的可靠性,具有茶树育种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我国作为茶树原产地和世界产茶大国,有着悠久的茶树育种历史和深厚的研究基础,育成了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茶树品种,无性系茶树品种和无性繁殖技术最早出现于我国。改革开放后,我国茶树遗传育种研究工作加速,进入21世纪后在育成品种数量及多样性、育种技术、育种基础理论等多个领域取得了较好成果,特别是在茶树全基因组测序与组装、功能基因组学等领域引领世界,并有力支撑了我国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回顾了我国茶树遗传育种研究的历史及成就,梳理了在茶树主要性状遗传规律、育种技术、突破性品种创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在茶树遗传育种基础理论创新、育种技术创新和品种创新方面的研究重点,以期为茶树遗传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广西马尾松第一代育种群体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构建了广西马尾松第一代育种群体464个无性系的指纹图谱,并分析了该育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广西马尾松第一代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3.19,多态率为100%;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79;Shannon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65,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40,表明该育种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同时发现,来源于人工林优树无性系的平均等位基因数高于来源于天然林优树无性系,而天然林优树无性系的近交系数低于人工林优树无性系。  相似文献   

4.
2019-07期目录     
林木无性系育种随着森林工业的兴起而诞生并取得快速发展,在世界林业产业中占具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始终围绕高产、优质的育种目标,通过选择和利用天然群体或人工创制的育种后代群体中遗传增益最为突出的个体,经无性繁殖实现规模生产并适时采收,以满足社会对木材、果实、药物等林产品的巨大需求。由于受树体高大、多为异花授粉,性成熟较晚,生长周期和测试时间长且占地多等限制,决定大多数林木必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选择与作物不同的育种策略。现代生物科学和育种技术进步为突破基于传统交配设计杂交育种的遗传改良策略提供了可能。基于种间杂交或异花授粉树种的种内杂交育种时,可采取在毛白杨中成功应用的综合SSR遗传距离和优良单株父本鉴定构建育种亲本群体,并与配子染色体加倍选育三倍体相结合的育种策略,即首先通过SSR分子标记分析林木种质资源库亲本遗传距离,同时采用SSR分子标记对种质资源库自由授粉半同胞家系优株进行父本鉴定,在此基础上通过亲本遗传距离以及半同胞家系优株父本鉴定双重筛选构建育种亲本群体,进而利用高配合力育种亲本开展基于有性多倍化的多倍体育种,并通过无性繁殖实现倍性优势和杂交优势最大限度的利用,经济而高效地推进林木无性系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5.
不同世代樟子松育种资源遗传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樟子松遗传改良正处于升级换代的关键时期,但是不同地区育种资源调拨与交换频繁,导致了育种资源信息模糊、亲缘关系混乱,增加了樟子松遗传改良工作中近交衰退的风险,因此开展育种资源评价研究是樟子松优良单株利用的重要基础。本文以樟子松1、1.5、2代种子园224个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基于SSR的遗传多样性和单株亲缘关系分析以及遗传差异分析。结果表明:按育种资源的来源分析,良种基地、头道桥、榆林1.5和泰来4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宝根园和榆林群体相对较低;按育种资源的世代分析,不同世代樟子松育种资源维持着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世代种子园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有所下降,2、1.5代种子园的期望杂合度He较1代种子园分别下降4.13%、1.31%。2代种子园群体的近交系数F值(0.173)较高,纯合子较多,显著偏离了哈迪-温伯格平衡。同种源、不同生境的樟子松育种资源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异,主要的遗传变异存在于个体之间(96%);随着种子园世代的提高,无性系之间的亲缘关系聚类现象逐渐明显,2代种子园内存在两组完全一致的无性系(CH3、CH10组和TL1417、TL1411组)。研究结果完善了樟子松育种资源评价体系,确定了不同世代育种资源的亲缘关系,为樟子松高级遗传改良工作提供了材料和信息基础。   相似文献   

6.
油松无性系群体育种值与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15个同工酶位点48个有效等位基因,在对一油松种子园34个无性系育种值的估测基础上,分析了34个育种值递增无性系数递减的选择群体和34个无性系数递减的随机抽样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参数,以及参数随育种值和群体规模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选择群体中,①平均等位基因数量(A)和多态位点百分率(P0.05)随群体中无性系数的减少而降低;②基因多样性(D)和实际杂合度(Ho)在群体中随育种值增加而增加,不因群体的无性系数量的减少而降低;③D和Ho随育种值增加的变化符合指数模型规律.  相似文献   

7.
云南不同生态型甘蔗细茎野生种育种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筛选符合育种目标要求的甘蔗组合或种质,以扩大甘蔗遗传种质血缘,提高甘蔗育种效率。【方法】以云南不同生态类型的10份甘蔗细茎野生种无性系及其与栽培种杂交组配的17个组合有性世代群体为研究材料,应用R软件统计分析其株高、茎径、有效茎数、锤度、蔗茎产量和蔗糖产量等6个主要经济性状的配合力、遗传力。【结果】不同生态型甘蔗细茎野生种(父本)对其杂交后代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蔗茎产量的改变,对后代主要经济性状的改良主要表现为产量性状的变化,而双亲对后代性状的改良主要表现在锤度、茎径、株高、有效茎数4个性状。在亲本及所配组合中,以不同组合方式对后代性状的影响较大,其次为父本,母本影响相对较小。湿热生态型甘蔗细茎野生种蔗茎产量的配合力表现突出,尤其是云割82-114、瑞割06-7-3,可作为高产育种的重要种质。半湿润半干燥型甘蔗细茎野生种的锤度表现出极高的配合力,尤其是云割83-174、云割83-160和云南1号,可作为高糖育种的优良种质。粤糖93-159×云割82-114、CP65-357×瑞割06-7-3和CP77-1776×云割82-114等3个组合的蔗糖、蔗茎产量和锤度特殊配合力均为正效应,是高糖、高产优良组合,应重点利用。【结论】云南不同生态型甘蔗细茎野生种无性系的蔗茎产量、蔗糖分遗传潜力表现不尽相同,应有目的地选择利用多种类型的甘蔗细茎野生种无性系创新种质,培育新型亲本,尽可能地丰富甘蔗育种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符合育种目标要求的甘蔗组合或种质,以扩大甘蔗遗传种质血缘,提高甘蔗育种效率。【方法】以云南不同生态类型的10份甘蔗细茎野生种无性系及其与栽培种杂交组配的17个组合有性世代群体为研究材料,应用R软件统计分析其株高、茎径、有效茎数、锤度、蔗茎产量和蔗糖产量等6个主要经济性状的配合力、遗传力。【结果】不同生态型甘蔗细茎野生种(父本)对其杂交后代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蔗茎产量的改变,对后代主要经济性状的改良主要表现为产量性状的变化,而双亲对后代性状的改良主要表现在锤度、茎径、株高、有效茎数4个性状。在亲本及所配组合中,以不同组合方式对后代性状的影响较大,其次为父本,母本影响相对较小。湿热生态型甘蔗细茎野生种蔗茎产量的配合力表现突出,尤其是云割82-114、瑞割06-7-3,可作为高产育种的重要种质。半湿润半干燥型甘蔗细茎野生种的锤度表现出极高的配合力,尤其是云割83-174、云割83-160和云南1号,可作为高糖育种的优良种质。粤糖93-159×云割82-114、CP65-357×瑞割06-7-3和CP77-1776×云割82-114等3个组合的蔗糖、蔗茎产量和锤度特殊配合力均为正效应,是高糖、高产优良组合,应重点利用。【结论】云南不同生态型甘蔗细茎野生种无性系的蔗茎产量、蔗糖分遗传潜力表现不尽相同,应有目的地选择利用多种类型的甘蔗细茎野生种无性系创新种质,培育新型亲本,尽可能地丰富甘蔗育种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9.
三明市自1974年来,有组织、有系统地开展杉木良种繁育体系的研究,遵循“选种——测定——繁殖”三结合方针,采用“种源——林分——家系——个体——无性系”联合选择,充分挖掘种内遗传资源,建立种子园、采穗圃等良种繁育基地5875亩,生产良种2.45万kg,造林73.5万亩。主伐时,可增加收入达10亿余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早期选择与晚期选择相结合、群体选择与个体选择相结合、特殊配合力测定与一般配合力测定相结合、有性繁育与无性繁育相结合、育种群体与生产群体相结合等多世代育种程序,是三明市杉木良种选育的有效途径,可以大大加快杉木良种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对15个30年生以上红松园天然优树无性系的球果数量方差分析表明.无性系间的方差均达到极显著的水平。最优良无性系是14号,球果数量大于群体平均值157%。遗传力为0.86,若从15个无性系中选出最好的1个无性系进行有无性繁殖后代,在30年时能获得103%的遗传增益。  相似文献   

11.
金牡丹是一个高香优质的乌龙茶新品种,适合制作乌龙茶、红茶和绿茶。因其制茶品质优异而深受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欢迎。但该品种也存在不耐贫瘠、易早衰、抗逆性差等缺点。本研究以金牡丹为母本与多个优异父本自然杂交,其后代产生各种香型及农艺性状变异单株。通过早期单株品质与农艺性状快速鉴定与筛选,以及应用SSR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筛选,最终从杂交后代中筛选获得5个优异新株系并用于区域试验。本研究应用早期单株鉴定,能有效缩短育种周期,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还实现了在更大群体中筛选优异单株的目的,充分发挥茶树自然杂交育种优势。利用SSR分子标记辅助筛选还有效避免了新选育茶树品种遗传背景狭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利用25对SSR分子标记对30份陕西茶树紫阳群体种种质和9份茶树对照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共扩增出清晰、稳定条带236条,平均每对标记扩增9.44条,其中多态性条带数为225条,多态率达95.34%。茶树紫阳群体种不同种质间的遗传距离在0.195~0.736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591,其中ZY01与ZY18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0.736),亲缘关系最远;ZY10与ZY12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0.195),亲缘关系最近。当遗传距离为0.640时,可将39份茶树材料聚类为13类,其中30份茶树紫阳群体种种质被聚为10类。结果表明安康茶树紫阳群体种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水稻体细胞无性系的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水稻胚,幼穗的无性系后代在生育期,株高,粒重及有效穗等方面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无性系后代以幼穗培养的变异最大,各性状中以株高,有效穗的变异最大,其余性状均有一定的变异,变异能稳定遗传。通过对无性系后代的定向选择,可培育出优良的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14.
陆地棉12个经济性状主要遗传参数的估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陆地棉数量性状遗传规律,对育种方式、亲本选配、后代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但由于研究的材料和试验环境不同,结论不尽一致[1]。因此,对重要品种资源在特定环境中经济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估算分析,加深了解,对提高育种效率是十分必要的。1材料与方法本研究于1...  相似文献   

15.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是指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的细胞或植株产生遗传物质变异或表观遗传水平上发生的变异.这种变异为突变体选择和育种提供了可能,但不利于保持无性系繁殖后代的一致性.外植体类型、培养条件、植株再生方式及诱变剂存在等均可导致无性系的变异.因此,从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类型、影响变异发生的因素及变异的检测方法等方面综...  相似文献   

16.
植物育种模拟的原理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植物育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表型选择和育种家的经验,分子生物学积累的大量遗传数据使得在基因水平上进行目标性状的选择成为可能,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工具,大量的遗传信息尚未在育种中得以有效利用。模拟方法可以利用各类遗传信息,在育种家进行田间试验之前,对杂交组合的表现、后代选择效果以及整个育种过程进行模拟,提出最佳的亲本选配、杂交和后代选择策略,从而提高常规育种的预见性和效率。本文介绍育种模拟的一些基本原理,包括遗传模型的构建、杂交类型和选择方法的定义等,概述育种模拟工具QuLine的基本功能及其在育种方法的比较、利用已知基因信息的亲本选配和设计育种等方面的应用。模拟方法通过定义复杂的遗传模型和育种方法实现对育种过程的模拟,在更真实的情形下比较不同育种方法的优劣、预测不同亲本杂交后代的表现,从而为育种家有效利用大量的分子信息和遗传数据提供了手段。  相似文献   

17.
以河北省平泉七沟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良种基地育种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EST-SSR引物对来自4处种源的153个油松无性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在12个位点上共检查到62对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5.17;各位点的平均期望和观测杂合度(He和Ho)分别为0.414和0.403,近交系数(Fis)为0.018 6;4个种源群中大窝铺、东陵和七沟3个群体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a)、等位基因丰富度(AR)、观测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基本一致,都略高于宽城群体;平均群体差异系数(Fst)偏低,仅为0.015 6;种源群体间的差异系数(Pairwise Fst)极低,仅在0.009 9~0.071 7之间;NJ树图和主成分分析(PCA)的结果,显示各无性系的亲缘关系较为接近。综上,平泉油松种子园育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丰富,但是无性系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群体结构不清晰。  相似文献   

18.
大豆自然异交率非常低,对晋大62×诱处4号杂交亲本及后代的产量性状进行分析,目的是对突变育种与杂交育种相结合的后代群体进行分析,并确定其中的高产品系。利用Excel、SPSS软件对后代的21个农艺性状进行了产量因子的主成分分析,从而概括出与单株产量显著相关的一些性状。结果表明:利用诱变材料做亲本配制杂交组合,其后代群体变异类型丰富,遗传基础广,基因重组类型多,在72个分析群体(包括2个亲本)中有7个品系是高产品系,50个中产品系,15个低产品系。杂交后代的高产品种的选育应选择单株荚数、有效分枝数、主茎粗、单株粒数、百粒重、主茎荚数等均具有明显优势的后代材料,以提高大豆育种工作的效率,尽早选育出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9.
大豆自然异交率非常低,对晋大62×诱处4号杂交亲本及后代的产量性状进行分析,目的是对突变育种与杂交育种相结合的后代群体进行分析,并确定其中的高产品系。利用Excel、SPSS软件对后代的21个农艺性状进行了产量因子的主成分分析,从而概括出与单株产量显著相关的一些性状。结果表明:利用诱变材料做亲本配制杂交组合,其后代群体变异类型丰富,遗传基础广,基因重组类型多,在72个分析群体(包括2个亲本)中有7个品系是高产品系,50个中产品系,15个低产品系。杂交后代的高产品种的选育应选择单株荚数、有效分枝数、主茎粗、单株粒数、百粒重、主茎荚数等均具有明显优势的后代材料,以提高大豆育种工作的效率,尽早选育出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20.
福建柏是优良的用材树种,遗传改良和发展利用很有必要,但其育种群体尚未建立。该研究利用127株福建柏优树开展20 a自由授粉子代测定估算生长性状育种值,结合群体遗传多样性构建福建柏第1代核心育种群体,以期为交配创新种质提供亲本材料,提高优良品种选育效率。结果表明,优树生长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树高、胸径和单株立木材积的狭义遗传力介于0.214 7~0.308 5,分别有19.75%、32.38%和28.56%的遗传变异源自家系间。狭义遗传力与广义遗传力比值介于0.464 1~0.587 5,后向选择优树能获得稳定的生长遗传增益。依据单株立木材积育种值和EST-SSR分子标记特征值迭代筛选出41株优树构成第1代核心育种群体,观察杂合度0.359 8,Shannon信息指数1.322 8,等位基因数6.545 5,有效等位基因数3.306 9。核心育种群体的单株立木材积育种值是第1代育种群体的1.63倍,并保留了第1代育种群体73.58%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