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稀效唑不同用量处理对花生主要数量性状及荚果产量的影响,并探讨其取代多效唑的可能性.结果表明,花生采用稀效唑化控,可以达到与多效唑同样的效果,其荚果增产达14.40%,籽仁增产达19.41%,正常生长的田块,每公顷用量以450g为宜,可取代多效唑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不同浓度多效唑浸种处理,研究多效唑处理对水稻发芽率、秧苗生长的影响,以期在生产中推广应用。结果表明:多效唑浸种能有效抑制水稻幼苗的伸长生长,即明显降低株高,增加茎粗;同时使幼苗的主根伸长受抑制,但促进侧生根的生长,增加根粗及白根量。综合考虑,以100 mg/L多效唑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多效唑是英国ICI有限公司在七十年代末推出的一种高效的广谱性植物生长延缓剂,它能有效地控制植物的生长,对多种作物和果树的果实品质亦有一定影响。多效唑对花生品质的影响鲜见报道,本文研究了花荚期喷施多效唑对花生种子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供试花生品种为海花一号。多效唑为江苏建湖厂生产的15%可湿性粉剂。 试验于1991年设置于山东泰安山东农业大学  相似文献   

4.
多效唑对多粒型花生生长发育及品质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研究了盛花期喷施多效唑对多粒型花生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能明显抑制花生主茎和侧枝的徒长,促进植株分枝的形成,协调花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促进荚果的发育,提高单株果数、饱果率及籽仁脂肪含量。  相似文献   

5.
多效唑对花生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试验研究了中低产田花生喷施多效唑对花生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初花后25~35 d叶面喷施多效唑,可明显抑制主茎和侧枝的生长,促进干物质向荚果分配,增加库容量,提高库、源比,使单株结果数及产量增加,从而提高花生单位面积产量。但易造成花生病害加重,百果重、百仁重和出仁率降低,籽仁脂肪和蛋白质含量下降。因此,在花生中低产田使用多效唑必须与病害防治相结合,才能实现花生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6.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花生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生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研究表明,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0%多·甲可湿性粉剂和壮饱安均能有效抑制花生植株生长,促进果多、果饱和产量的提高。其中,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对花生地上部的控制效果较好,产量最高,增产幅度最大;壮饱安对地上部控制效果较差,但果多、果重,增产幅度较大;10%多·甲可湿性粉剂控制花生地上部生长效果较好,但增产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7.
<正> 多效唑PP_(333)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已广泛应用于水稻、小麦、大豆、油菜、烟草、甘薯等作物上,在马铃薯上的应用也曾有报道,一致认为多效唑强烈抑制马铃薯地上部生长、促进光合产物向块茎运输、从而增加产量的效应.缩节胺(DPC)为棉花生产大量应用的一种植物的生长延缓剂,在马铃薯上的应用还未见报道.本文分析了多效唑和缩节胺对不同生长势马铃薯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旨在促进植物生长延缓剂在马铃薯生产中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8.
以保大麦8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喷施不同浓度多效唑对大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大麦株高、倒伏率、千粒质量降低,有效穗、产量增加。其中,喷施多效唑1 000倍液对降低大麦株高效果最佳(P0.05);喷施多效唑500倍液对降低大麦倒伏率、增加产量效果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多■唑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多种作物上使用,具有延缓作物生长发育,矮化植株,促进发根和增产等效应。为探讨多(口效)唑对花生的效果,1987年我们用湖北建湖农药厂生产的多(口效)唑,在花生上进行喷施试验,获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现将试验材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0.
植物生长调节剂PBO在花生上应用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以多效唑及植物生长调节剂PBO喷施于花生新品种 (系 )徐花 6号、徐 872 8。结果表明 ,多效唑及低浓度的PBO对花生有增产作用 ;多效唑及PBO的施用均有利于花生植株的矮化和提高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11.
多效唑对花生生育调控及增产作用,经过1988—1990年的研究表明:多效唑能促进花生根系发育,对培育壮苗有明显效果;能有效地防止高脚苗及植株的疯长,起到促下、控上的作用。喷施浓度以100ppm为好,其增产率达27.1%。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多效唑提高小麦抗倒伏能力的最佳喷施时期及不同小麦品种对多效唑响应的差异,以8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叶龄期喷施多效唑对小麦茎秆抗倒伏能力、形态特征和解剖结构的影响以及不同抗倒性能小麦对多效唑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喷施多效唑可显著降低小麦株高、重心高度和节间长度,增加节间充实度、小维管束个数和机械组织厚度,提高小麦的抗倒伏指数,并且倒五叶期喷施效果最佳,其次为倒四叶期。在倒五叶期,与对照相比,多效唑对株高、重心高度和基部节间长度的降幅分别为2.58%~6.45%、3.52%~10.18%和6.64%~24.16%,对节间充实度、小维管束个数和机械组织厚度的增幅分别为22.41%~109.49%、10.00%~16.98%和12.76%~49.85%。不同抗倒性能小麦品种对多效唑的响应与喷施时期有关,在倒五叶处理下,多效唑对中等抗倒型小麦品种的抗倒效果比抗倒伏型和易倒伏型小麦品种明显;而在倒四叶和倒三叶处理下,多效唑对易倒伏型小麦品种的抗倒伏效果大。综合来看,倒五叶期喷施多效唑对小麦抗倒伏能力提升效果最佳,其次为倒四叶期;中等抗倒和易倒伏小麦品种喷施多效唑后小麦抗倒伏能力提升效果优于抗倒伏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3.
不同杀菌剂对花生网斑病菌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Phoma arachidicola引起的花生网斑病是目前花生生产中重要叶部病害之一,发病面积广,危害严重。为筛选出对花生网斑病防治效果好的新型药剂,本试验测定了13种杀菌剂对花生网斑病菌的室内毒力、田间防效和对花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室内毒力测定中,30%苯甲·丙环唑EC的毒力最强,EC50为1.934 4mg/L;50%啶酰菌胺WG、30%醚菌·啶酰菌SC、50%多菌灵WP和10%苯醚甲环唑WG的EC50均小于6mg/L,抑菌效果较好。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30%苯甲·丙环唑EC 100.00mg/L倍液的防效最好,可达67.90%;其次为60%唑醚·代森联WG、50%啶酰菌胺WG,防效分别为64.93%和62.84%。30%苯甲·丙环唑EC较对照增产43.86%。综合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30%苯甲·丙环唑EC、50%啶酰菌胺WG、60%唑醚·代森联WG、30%醚菌·啶酰菌SC、10%苯醚甲环唑WG对花生网斑病的防治效果均较好,在田间发病不同时期,可以轮换使用以上药剂,以降低抗药性,达到有效控制病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正> 1 前言马铃薯是我州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180万亩左右,80%以上是与玉米套作。由于施肥水平提高,降水量过大,光照不足等原因,马铃薯植株大都生长不太健壮和存在不同强度的徒长,并影响套作玉米的生长。为了进一步提高马铃薯及套作玉米的产量,我州近年开展了马铃薯喷施多效唑的试验、示范。1990年巴东县茶店镇农技站进行了马铃薯喷施不同浓度多效唑的试验。为了进一步探讨不同施用时期、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对马铃薯的增产效果及对套作玉米的影响,1992年我们在茶店镇又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5.
以皇帝蕉母株及其抽生的吸芽为试材,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Design-Expert.V8.0.6软件对磷酸二氢钾和多效唑混合药剂除芽效果试验进行了方案设计,分析混合药剂不同处理的除芽效果及对香蕉母株生长的影响,结合互作效应结果,预测出最佳药剂配比并进行田间验证。结果表明:磷酸二氢钾和多效唑药剂量在1.5~8 g范围内共有13个处理组合,其中以8 g磷酸二氢钾与3.84 g多效唑混合(即配比约为2∶1时),除芽效果及对香蕉母株生长的促进作用最佳,处理3 d后吸芽外表已萎蔫、腐烂,死亡率为100%,后期多次观察未出现再生长现象。与此同时,8 g磷酸二氢钾与3.84 g多效唑处理吸芽15 d,香蕉母株假茎生长速度最快,株高和茎粗增长率分别为9.76%、6.94%,与2种药剂的互作效应分析结果相似。因此,生产上推荐磷酸二氢钾和多效唑混合配比为2∶1作为高效、安全、经济的香蕉除芽药剂。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水稻生长指标、产量和品质的分析,了解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的影响,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2012和2013年,用不同浓度的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在水稻一叶一心期对其进行喷施处理,收获前记录数据并分析。结果发现:不同浓度的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对秧苗的抑制率为5.92%~16.85%,水稻分蘖率和实际产量增加分别为37.04%~70.37%和5.82%~16.62%。说明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能够显著地抑制稻株的生长、促进分蘖和提高产量;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对水稻品质有所改善,但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多效唑在麦套花生高产栽培上的应用陈士林(河南职技师院),赵开治,郭振荣…河南职技师院学报,-1995,23(1)-11~15试验研究和大面积实践证明:麦套花生高产栽培中,叶面喷洒多效唑可以有效地抑制主茎和侧枝生长,防止倒伏,叶片增厚,叶色变深,促进荚...  相似文献   

18.
齐卫  尚涛  黄晓伟  丛霞 《花生学报》2003,32(Z1):457-459
论述了各种化控药剂对花生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选择出了适宜的化控药剂,在花生生产上使用药剂化控,能对花生生长及最后的产量产生较为有利的影响,但药剂的选择不容忽视.三种调控剂均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和化控效果,但产投比率以花生宝最高达到12,比其它两种药剂处理结果增幅在45%~50%之间,三种调控剂特点也不尽相同.多效唑,易引发锈病,造成早衰,对下茬作物影响也较为明显,壮丰安,化控效果不明显,花生宝作为一种新型化控药剂,化控保叶功能均十分显著,可以大面积示范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防治花生网斑病的新型药剂,通过田间药效试验,研究了13种杀菌剂对花生网斑病的田间防效和对花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3种杀菌剂的防治效果在32.19%~72.08%之间,其中60%唑醚·丙环唑WG、30%苯甲·丙环唑EC、43%戊唑醇SC的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分别为72.08%、72.03%、71.06%。各处理对花生产量的增幅在8.81%~24.87%之间。其中增产效果较好的为43%戊唑醇SC、60%唑醚·丙环唑WG、30%苯甲·丙环唑EC、75%肟菌·戊唑醇WG的处理,分别为24.87%、22.80%、21.76%、20.72%。13种药剂中60%唑醚·丙环唑WG、30%苯甲·丙环唑EC的防治效果和增产效果最好,因此可以作为生产上防治花生网斑病较为理想的杀菌剂。  相似文献   

20.
多效唑和海藻肥对不同品质类型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改进花生高产优质生产技术,选用花生高蛋白品系KB008、高脂肪品种花17(简称H17)和高油酸/亚油酸品种农大818(简称818),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叶面喷施多效唑(PBZ)和海藻肥(SM6)以及两者配施对不同品质类型花生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喷施多效唑能显著增加3个品种荚果产量,原因是显著增加了单株结果数和单株果重,但降低了3个品种的出仁率和蛋白质含量,降低了H17和818的O/L值。单独喷施SM6对H17和818的荚果产量影响较小,但能显著增加KB008的单株结果数和荚果产量。SM6能显著提高不同品种花生的出仁率、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以及O/L值。PBZ与SM6适当配施能显著提高不同品质类型花生的荚果产量、公顷蛋白产量和脂肪产量,增产的同时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