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忌饱食后阉割饱食后的猪胃肠内容物增多,腹压相应增大,此时阉割,小母猪的子宫、卵巢不易挑出,按压阻力大,肠管易脱出、难还纳,易发生切破肠管或术后夹肠等事故。二忌仔猪刚购进就阉割环境突变和长途运输都会对新购进的猪造成应激,此时阉割极易导致仔猪急性死亡。三忌仔猪断奶期阉割母仔分离和断奶对仔猪产生的应激很大,此时阉割会影响仔猪生长,增加水肿病等应激性疾病的发生。仔猪阉割应在其断奶后7 ̄15天、体重7 ̄10公斤时进行。四忌炎热天的中午或午后阉割炎热天气仔猪的血液循环加快,加上阉割后其子宫和精索断端大都不结扎,仔猪易出血…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猪的利用价值,加快生长速度,便于饲养管理,缩短育肥周期,淘汰不符合要求的种用猪,选育优良种猪,每年农村有很大数量的猪,特别是仔猪需施行阉割。因而阉割术在兽医临床中便成为很重要的临床手术之一。为了便于互相学习,切磋技艺,减少因阉割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笔者今就在阉割实践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1.刚购进的猪忌阉割。刚买回的猪由于受环境变化和运输等因素影响,易产生应激,机体抵抗力下降,如马上对它实行阉割,易发生急性死亡。2.患病的猪忌阉割。阉割前应对生猪进行精神状态观察,精神不佳、体温不正常者不能阉割。因为  相似文献   

4.
1.饱食后猪吃饱后,腹内压增大,如果此时进行阉割,易造成肠管和子宫角嵌叠,或肠管脱入阴囊内。2.疫情后当大型猪场或农村散养户的猪发生某种疫情时,如猪瘟、蓝耳病、猪出败病等病时,千万不要阉割,防止带毒(细菌、病毒)阉割,增加传播途径,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正>本手术适于3月龄以上及成年母猪,尤其是发过1~2次情的母猪及即将淘汰的种母猪。1术前检查坚持"四不割",即患病猪、正在发情的猪、怀孕期猪、刚饱食的猪都不宜阉割。患病猪体抵抗力弱,阉割易发生事故,同时正在流行疫病(特别是猪瘟)的村庄也不要进行阉割;发情(俗称走栏、起走、闹圈)期的猪生殖器官充血,阉割时容易引起大出血,应在发情期过后5~6 d时再施行手术;已怀孕的母猪阉割易引起流产;猪饱食后腹腔内压增  相似文献   

6.
在农村,不论是上午还是下午,不论是喂前还是喂后,有的养猪户听阉猪者一喊就将猪拉出来阉割,严重影响猪的发育,个别的甚至引起死亡。因为以下几种猪不能阉割:  相似文献   

7.
一忌饱食后阉割饱食的猪胃肠内容物增多,腹压相应增大,此时阉割小母猪的子宫卵巢不易挑出,按压阻力大,肠管易脱出不易还纳,常出现切破肠管或术后夹肠的事故。二忌新购进就阉割环境变化和运输都会对新购进的猪造成应激,如果此时阉割,会发生急性死亡而找不到急性死亡的原因。三忌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阉割对甲状腺刺激性G蛋白α亚基(GNAS)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分析方法,分析60、90和120日龄阉割组与非阉割组金华猪甲状腺组织中GNAS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在3个时期,无论是阉割组还是非阉割组,金华猪GNAS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是90日龄低于60日龄,而120日龄又高于90日龄;非阉割组60日龄GNAS基因的表达量最高,而阉割组120日龄GNAS基因的表达量最高。阉割组GNAS基因的表达水平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均低于非阉割组。结果提示建立的SYBR-Green荧光定量PCR方法可有效地用于GNAS基因的表达分析;阉割会造成猪GNAS基因的表达量下降。  相似文献   

9.
仔猪阉割后,可加快猪的生长,促进脂肪沉积,改善肉的品质.到底何时最适宜,可从三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10.
猪阉割技术     
介绍了猪阉割技术,并对公猪、母猪阉割作了详细描述,以期为猪只阉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阉割前做好观察 阉割前应向养殖户先了解被阉母猪的饮食及临床检查群体健康状况,对正在患病、病后初愈的猪不要阉割.阉割本身对猪是个很大的刺激.对生病猪实施阉割.会降低其机体的抗病能力.加重病情。甚至造成死亡。特别是不能给患传染病的猪阉割.因为此时阉割最易引起疫病传播。  相似文献   

12.
<正> 2、大母猪阉割术 (1)阉割的适宜年龄与时间 猪生后3个月左右,体重达15公斤以上的母猪最宜用大挑花手术法。阉割季节除寒冷冬季外,一般不受限制,应在晴天无风早晨施术。 (2)器械和药品 阉割刀(见图11)一把,三棱针一根,缝合线和消毒  相似文献   

13.
养猪生产中。不作种用的母仔猪都要进行人工阉割,阉割后往往出现肠管被腹壁肌夹住,俗称“夹肠”。 防止“夹肠”的发生,首先应掌握正确的母猪阉割方法。凡不留作种用的小母猪,在30~40日龄即可去势,早期去势,伤口愈合快,手术简便。阉割应选择无风、温暖的晴好天气,一般在上午8~10时进行。操作时.术者应找好两人做帮手,在平整的泥土地面上,分别按住猪的前后,猪的两后腿应拉直(用力不宜大),猪背朝术者。  相似文献   

14.
阉割有“小挑花”和“大挑花”之分,阉割后的猪第一肉品好,第二长得快。“小挑花”一般为28~40日龄的猪.“大挑花”一般为80日龄的猪.现在的农户和牧场都是用“小挑花”阉割,其好处,第一可靠;第二受感染率和污染率低;第三速度快,应激少为特点。在阉割前猪必须是健康的。  相似文献   

15.
阉割(去势)是摘除性腺(公的睾丸、母的卵巢)消除生殖机能的外科手术。施术后因性机能停止,牲畜性情变得温顺,机体的新陈代谢和氧化过程降低,使脂肪容易在各部组织中沉着,所以猪体能迅速增肥增重,加以因肌肉不受性内分泌刺激而变得柔软、多脂、味美适口,从而达到提高经济利用价值的目的。猪的抵抗力较强,一般在施行阉割后,出血很少,创口也容易愈合,很少有继发病。但在操作不慎,技艺不熟,术后护理不当时,也难免发生继发病,甚至死亡。据我们1961—1963年门诊统计,猪阉割继发病约占阉割总数的千分之二,继发病病别有赫尼亚、破伤风、腹膜炎、腹肌坏死、精索炎、术后出血等,极少数是由于原发其他疾病因施术病情转重而死亡的。这些继发病常随术者技术提高,术前进行严格检查体况,严密消毒术部,严慎地施术,术后妥善管理,发病及时治疗,而避免发生,或及时治愈。兹就我们门诊所见,简略地将各种继发症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1阉割的概念阉割术就是摘除或者破坏畜禽的性腺、消除其生殖机能的手术。公畜阉割术又称去势术,母畜阉割术又称卵巢摘除术。牛、马习惯称"骟",鸡习惯称"腌",猪又称"劁",母猪阉割术常称"挑花",如小挑花、大挑花。2畜禽阉割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1提高生产性能阉割能增强役畜的体质,提高使役效率,延长使役年限;促进肉用畜禽的生长,使其育肥增快,料肉比提高;并能改善肉品品质,使肉质更加细嫩,味道更加鲜美;提高皮毛动物  相似文献   

17.
用重组LHRH融合蛋白去势注射液对公猪、母猪和已人工阉割去势公猪肌注免疫,均能降低猪体性激素水平,消除猪的发情、爬垮等性行为,促进生长,降低养殖成本,同时还能消除猪肉异味,提高猪肉品质,与农家士种猪肉相当。  相似文献   

18.
猪进行阉割的目的,在于提高生长速度,商品猪中,有时也发现数量不多的隐睾猪.消费者反映,这种猪肉一经烹饪,有类似公猪的性气味,而且肉的口味很差.近年来,我们在市生猪定点屠宰场从事检疫工作时,从89492头猪中检出隐睾猪32例.对检出的隐睾猪胴体经取样加热试验,发现性气味明显的25例.  相似文献   

19.
仔猪阉割术是用手术将卵巢或睾丸摘除、破坏并消除其生殖机能的方法.有利于加快猪生长、提高料肉比和猪肉品质,便于混群饲养管理和部分疾病的治疗(阴囊疝、卵巢肿胀等)。但在农村由于仔猪阉割时手术方法不当、消毒不严等原因引起并发症较多,严重时可引起死亡,现将仔猪阉割并发症病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一、阉割、防疫同进行当前,一些养母猪的农户很重视防疫,但忽视科学方法。为了省事,在给仔猪阉割时,接着又打防疫针;或是母猪怀孕时打防疫针。畜牧专家说,这样做一方面容易使仔猪阉割的伤口难以愈合,同时防疫效果也相对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母猪怀孕后对外界刺激特别敏感,防疫又属于强刺激,打防疫针容易引起死胎或流产。所以母猪怀孕后最好不打防疫针,仔猪则应在阉割后10~15天再打防疫针。二、孕猪患病不用药不少的农村养殖户认为:母猪怀孕后,如果患病时打针用药,会对仔猪胎不利。其实,这种认为是错误的。因为临床上有些药物如四环素、链霉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