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福建农业科技》2005,(5):57-57
泉州龙眼栽培已有1700多年历史,泉州龙眼的种植面积、产量位居全国前列,是国内龙眼主产区。目前,全市龙眼种植面积达2.802万hm^2,占全省种植面积的1/3,占全国种植面积的6.2%,全市龙眼总产量达4.7万吨。泉州龙眼的种植规模被誉称为“龙眼洋”,是泉州市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晋江、鲤城(含丰泽、洛江)、南安三个县(市、区)被国家农业部、全国供销总社列入全国六大龙眼生产基地县。1997年,南安市荣获“中国龙眼之乡”称号。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龙眼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龙眼属无患子科(Sapindaceae)、龙眼属(Dimocarpus hour.)植物,该属包括25个种,龙眼(D.Longan Lour.)作为此属的代表种被广泛栽培[1].福建是我国龙眼的主要产区,近年来,南起漳州、北至宁德,不少地市竞相种植.据统计,1995年福建省龙眼栽培总面积7.4万hm2,占全省果树13.9%.1995~1998年龙眼面积年均增长10.1%,目前已超过10万hm2,居全省水果业的第2位.但我省龙眼生产发展过程存在着品种比例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如泉州的福眼、福州的大鼻龙和红核子、莆田的乌龙岭和油潭本、厦门的赤壳和水涨等地方主栽品种均占当地面积的80%以上,个别甚至达95%;品种单一、成熟期集中,给采收、贮运、销售、加工等环节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影响了龙眼这一特色水果生产效益的发挥和整个产业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3.
龙眼是南安市第一大宗水果,其栽培面积达1·17万hm2,占全市水果总面积的54·7%,年产量1·0万~1·8万t,产值约2000万元,已成为南安水果业的支柱。1978年南安市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六大龙眼生产基地之一,1997年又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组委会命名为“中国龙眼之乡,”2000年“南  相似文献   

4.
泉州市是福建省龙眼栽培面积最大的地级市,至1998年总面积达3·313万hm2,仅南安市龙眼总面积就有1·36万hm2,占泉州市的41%。泉州市主栽品种福眼占总面积的95%以上。福眼系中熟大果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低、可食率较高的制罐良种,目前泉州市“七五”和“八五”期间种植的龙眼  相似文献   

5.
台湾省龙眼栽培面积达1万余公顷,是重要的经济果树,但隔年结果是其栽培上的最大问题(亦是世界龙眼产区普遍现象).通过多年研究,台湾目前已可控制龙眼开花,使隔年结果问题不再存在,且可进一步调节产期,做到周年生产.  相似文献   

6.
推进南安龙眼产业化发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眼是我国的特色水果,发展前景广阔,加入WTO以后,我国龙眼产业将更具市场潜力。南它是全国龙眼基地县(市)之一,面积、产量均居福建省前列,因此,如何推进南安龙眼产业发展,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兴宁市龙眼生产现状,阐述龙眼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龙眼高产管理措施及产业发展措施,以为兴宁市龙眼生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兴宁市龙眼生产现状,阐述龙眼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龙眼高产管理措施及产业发展措施,以为兴宁市龙眼生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龙眼是我国南方珍贵的亚热带果树,在泉州栽培已有1700多年历史。为我市三大经济作物之一。1978年,晋江、鲤城(含丰泽、洛江)、南安三个县(市、区)被国家农业部、全国供销总社列入为全国六大龙眼生产基地县,从而确立了泉州龙眼在全国的重要产区地位。1997年南安荣获“中国龙眼之乡”称号。泉州龙眼栽培地域独特,拥有丰富的品种资源,据统计,目前登记造册的品种、品系达110多个,早、中、晚熟品种齐全。  相似文献   

10.
广东是我国适宜龙眼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近年来龙眼生产发展很快,全省种植面积超过13.3万 hm2,仅化州市种植面积就达到3.3万多 hm2(储良龙眼占80%).随着龙眼生产的发展,出现了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龙眼嫁接不亲和是主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北流市地处桂东南,属典型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雨热同季,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均适宜各种亚热带水果生长.全市水果生产以荔枝、龙眼、香蕉为主,栽培面积5.53万hm2,其中荔枝3.8万hm2、龙眼1.39万hm2、香蕉0.12万hm2、其它水果0.23万hm2,已具备了年产15万t鲜果的能力.产量构成大致为:荔枝9万t、龙眼3万t、香蕉2万t、其它水果1万t.2002年投产面积3.7万hm2,总产量11.35万t,其中荔枝6.88万t、龙眼2.18万t,水果总产值10.85亿元(不变价计),全市农民人均水果收入202元.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掌握梅州市龙眼的产业发展现状,理清发展思路,梅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对梅州龙眼生产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对梅州市龙眼种植情况、龙眼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及龙眼产业科技创新与产业体系新发展进行了阐述,并对推进梅州龙眼产业化发展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1988~2002年梅州市农科所先后引种了石硖、储良、东壁、大乌圆、大兴本、鸡蛋、福眼、古山二号、八一早、大广眼、金秋、迟熟龙眼等10多个龙眼品种,并建立龙眼选育品种园,进行引种适应性栽培试验,结果显示石硖龙眼表现稳定、优良性状明显,全市共推广种植优良石硖龙眼38万株、面积1 500多hm2,并摸索出石硖龙眼矮化密植栽培技术,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正>四川泸县是中国晚熟龙眼之乡,近年来,泸县坚持"集中成片、规模发展"工作思路,依托"海潮香桂圆"、"后湾龙眼"等知名品牌,不断推广新品种、应用新技术,保持龙眼产业健康快速发展。2015年,全县龙眼种植面积达到1.06万hm2,挂果面积达到了4 666 hm2以上,主要分布在长江、沱江、濑溪河、  相似文献   

15.
云南热区龙眼经过上世纪90年代末期的发展,全省龙眼种植面积和总产量1998年为0.3万hm2、450t;2002年为0.51万hm2、1万t;2003年为0.77万hm2、1万t。[1]由于龙眼在云南发展较晚,大多数果农缺乏科学施肥的方法和知识,只凭经验对龙眼施肥。施肥不当易造成龙眼低产和烧伤。本试验旨在对龙眼园,特别是投产初期的龙眼园进行合理施肥探讨,以提高本地区龙眼产量,增加果农收入。对龙眼施肥的研究,在龙眼发展较早的福建、广西等地区有所研究。由于地区差异,土壤类型不同。为实现本地区龙眼园高产、稳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果园经济收益,从2002~2004年…  相似文献   

16.
荔枝、龙眼是我国具有出口优势的水果,也是福建省的特色水果,栽培面积约13万hm2.据调查,福建省荔枝、龙眼病虫害种类有100多种.厦门市荔枝、龙眼栽培面积1.3万hm2,果园病虫害种类多,为害严重.开展荔枝、龙眼有害生物专项调查,彻底摸清荔枝、龙眼上有害生物在厦门市的分布和危害情况,能为荔枝、龙眼出口基地建设、重大病虫害防范以及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此,笔者于2001~2005年对荔枝、龙眼害虫进行系统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亟需改革的背景下,分析泸县龙眼产业的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泸县龙眼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促进泸县龙眼产业的发展,为全国龙眼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储良广眼是龙眼中的贵族,品质优,价值高.据不完全统计,储良广眼的种植面积占全国龙眼种植面积的30.6%,占广东省龙眼面积的67.43%.茂名市储良广眼面积目前已达110多万亩,在茂名水果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气候的变化严重制约着茂名储良广眼的稳产高产.本文对1994-2004年共11年广东省茂名市的气象资料和对应年份储良广眼的生产情况进行分析,并通过走访果农、水果专家等调查方式,研究气象对储良广眼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08年3月23日,泰国农业部长颂萨在视察清迈府龙眼种植园时表示,清迈府针对2007年龙眼大量上市而价格下跌的情况,调整了种植面积,2008年的产量预计比2007年减少20%,约为43.2万吨,处于过去5年来的低水平。目前泰国北部地区出现旱情,但龙眼长势仍然良好,没有受到旱情影响。而2008年中国南方龙眼产量在8万吨左右,供应缺口较大,估计会增加从泰国进口龙眼的数量。  相似文献   

20.
我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热资源丰富,山地面积大,近年来,山地种果发展迅猛,至1999年溪蜜柚、龙眼、荔枝、芦柑等种植面积已达2万hm\+2,其中33%为幼龄果园.充分利用山地幼龄果园株行间空地间作巴西陆稻,是挖掘幼龄果园生产潜力的有效措施,且利用稻草覆盖果园,能保肥保湿,改善果园生态环境.1999年早季在文峰镇山地幼龄龙眼园间作巴西陆稻,每667 m2(实播面积)产干谷428 kg,深得果农欢迎与接受.现将技术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