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有机磷类杀虫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氨基甲酸脂类杀虫剂、硝基亚甲基类杀虫剂、吡啶类化合物杀虫剂等不同类型杀虫剂单独及混配防治甜椒蓟马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用2.5%绿色通EC 800倍液+3%金世纪EC 1 000倍液混配液和20%好年冬EC 800倍液+2.5%绿色通EC 800倍液混配液防治甜椒蓟马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相对防治分别达到93.53%,85.20%,且时甜椒生长安全,不伤花果,是2种可推广应用的配方化学杀虫制剂.  相似文献   

2.
用不同类型杀虫剂进行了防治甜椒蓟马的田间药效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用2.5%绿色通EC 800倍液+3%金世纪EC 1000倍液混配液和20%好年冬EC 800倍液+2.5%绿色通EC 800倍液混配液防治甜椒蓟马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相对防效分别达到93.53%和85.20%,且对甜椒生长安全,不伤花果,是可推广应用的配方化学杀虫制剂.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控制蓟马对园艺作物的为害,选用唑虫酰胺、吡虫啉、啶虫脒等农药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15%唑虫酰胺EC1000倍液、1500倍液持效期长,70%吡虫啉SC3000倍液速效性好,均对花蓟马、烟蓟马的防治效果显著或极显著;2.5%多杀菌素SC、10%虫螨腈SC分别与20%啶虫脒SL均1500倍液混配也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防效。  相似文献   

4.
十字花科蔬菜棕榈蓟马发生动态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调查棕榈蓟马种群发生动态基础上,以"中甘11号"为试材,以阿维菌素、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功夫、啶虫脒为药剂,研究了不同浓度、不同种类的药剂单施或混配对棕榈蓟马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露地十字花科蔬菜棕榈蓟马的发生高峰集中在7~9月份;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棕榈蓟马对5%阿维菌素EC、10%吡虫啉WP、5%啶虫脒WP、4.5%高效氯氰菊酯EC和2.5%功夫EC 5种农药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防治效果不理想;而10%吡虫啉WP与4.5%高效氯氰菊酯EC、5%啶虫脒WP与2.5%功夫EC按1∶1混配后2 000倍液喷雾,对棕榈蓟马1、3、7d防效均在80%以上,与5种单剂相比差异显著,生产上应合理混用,以减少用药次数,提高防效。对棕榈蓟马的综合治理应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的基础上,合理使用混配药剂进行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5.
槐尺蠖的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3 d,2.5%菜喜和2.5%敌杀死1 500倍液防效均达到100%,10%安绿宝EC 1 500倍液防效也达到95.3%。防治时可选用2.5%菜喜1 500倍液和2.5%敌杀死1 500~3 000倍液。菜喜为生物农药,应作为槐尺蠖防治的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6.
摘要:为防治蓟马为害马铃薯组培苗,降低蓟马对组培苗的污染,以石薯1号为试验材料,在MS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吡虫啉、噻虫嗪药剂,研究不同药剂对蓟马的防治效果及组培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蓟马防治试验中,在MS培养基中添加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和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的药剂,可以有效降低试管苗根长、株高,且B1处理(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 000倍液)对试管苗生长抑制最显著;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0 000~20 000倍液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 000~4 000倍液,均可以有效防治蓟马,降低试管苗发病率,其中A1处理(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0 000倍液)、B1处理(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 000倍液)、B2处理(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的试管苗发病率均为0.00%,对蓟马防效较好。在药剂解除试验中,C3处理的根长、株高、节间距均显著高于C1处理,且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D3处理根长、株高均显著高于D1处理,且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说明在药剂培养基扩繁3次后,再采用无药剂培养基扩繁2次可以快速解除杀虫剂生长抑制作用,达到与正常植株同等的生长状况。因此,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0 000倍液、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 000倍液均可以防治试管苗中的蓟马,且在采用无药剂培养基扩繁2次可以快速解除杀虫剂生长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防治苹果蚜虫安全有效的杀虫剂,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21%噻虫嗪悬浮剂5000倍液、5%啶虫脒乳油2500倍液、5%吡虫啉可溶液剂2000倍液和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4种杀虫剂对苹果蚜虫的田间防治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处理对苹果树蚜虫的防效均达70%以上,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试验用量下苹果树未出现药害和其它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8种杀虫剂防治苹果园桃小食心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2010年进行8种杀虫剂防治苹果园桃小食心虫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10%联苯菊酯乳油3 000倍液、25 g/L溴氰菊酯悬浮剂2 0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3 000倍液、5%S-氰戊菊酯水乳剂3 000倍液,有机磷杀虫剂480 g/L毒死蜱乳油1 500倍液,拟除虫菊酯类与有机磷杀虫剂的复配剂20%高效氯氰菊酯.马拉硫磷乳油1 500倍液均对桃小食心虫具有较高的防效;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10 000倍液对桃小食心虫的防效也较高,但与常用杀虫剂的田间表现有较大的差异;2%阿维菌素微乳剂3 333倍液仅可作为田间桃小食心虫虫口基数较低时的兼治药剂,一般不推荐用于桃小食心虫的防治。  相似文献   

9.
采用花蕾注射法对1.5%除虫菊素水乳剂等9种天然源农药防治香蕉黄胸蓟马的田间防效进行了评价,并进行了不同药剂的田间桶混试验。结果表明,除虫菊素、藜芦碱、d-柠檬烯、绿僵菌在推荐剂量下对香蕉黄胸蓟马的防治效果较高,防效均达90%以上。d-柠檬烯分别与除虫菊素和藜芦碱以2.5 mL/L+2.5 mL/L混配时增效作用显著,其防效分别为98.74%和98.26%,明显优于其单剂和其他处理。说明花蕾注射除虫菊素、藜芦碱、d-柠檬烯、绿僵菌对香蕉黄胸蓟马具有较好防效,可作为香蕉黄胸蓟马绿色防控的药剂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10.
几种药剂对新疆枣树叶螨的室内和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毒力测定与田间药效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筛选防治枣树叶螨的药剂。结果表明:室内毒力测定药剂浓度与死亡率呈高度的正相关;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综合分析,95g/L喹螨醚EC 2 000倍液、240g/L螺螨酯SC 2 000倍液、20%三唑锡EC 1 000倍液及150g/L双甲脒EC 800倍液为防治枣树叶螨的首选药剂;田间药后7d的防效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1.
侧耳属3种食用菌解剖学性状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PDA培养基和棉籽壳为培养料,培养了姬菇、榆黄蘑和鲍鱼菇,并对其解剖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姬菇、榆黄蘑和鲍鱼菇菌丝均具有锁状联合,子实体菌柄都侧生,每个担子顶部产生4个担孢子,孢子内含油滴,孢子印皆为白色。姬菇和鲍鱼菇菌盖颜色为灰黑色,榆黄蘑为黄色,姬菇和榆黄蘑菌丝生长快,姬菇菌丝浓密,榆黄蘑和鲍鱼菇菌丝稀疏,鲍鱼菇菌丝能产生黑色分生孢子。姬菇和榆黄蘑子实体小而多,出菇早、产量高,鲍鱼菇子实体较大内部组织紧密,担子、担孢子梗粗壮,孢子饱满油滴大。  相似文献   

12.
以美国大速生菜为试材,以腐熟与未腐熟玉米秸秆替代草炭作为莴苣无土栽培基质中的主要材料,研究其对莴苣产量、叶面积、干物质量、光合速率、根系活力、维生素C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3处理(腐熟玉米秸秆∶蛭石=3∶1)基质配方最有利莴苣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鸡腿蘑菌丝体的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用8种不同培养基配方,培养鸡腿蘑菌丝体,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鸡腿蘑菌丝体酯酶(EST)同工酶谱差异明显,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谱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4.
采用火焰原子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保定市市售的3种类型共16种蔬菜中的Ca、Cu、Zn、Fe、Mn 5种矿质元素,为指导人们日常饮食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蔬菜中矿质元素含量不同,叶菜类蔬菜中的(Ca、Cu、Zn、Fe、Mn含量高于果菜类蔬菜、根茎类蔬菜;而不同品种的蔬菜其矿质元素的含量也存在很大差异,油菜中的Ca和Mn含量最高,分别为7.6 g/100g和8.98 mg/100g;Zn含量最高的为香麦16.72 mg/100g,其次为菠菜12.63 mg/100g,洋白菜的Zn含量最低仅为0.73 mg/100g;菠菜中Fe含量最高138.43 mg/100g,其次为香麦111.11 mg/100g.综合分析结果,香麦、菠菜、油菜的Ca、Cu、Zn、Fe、Mn含量要高于其它种类的蔬菜.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 ,来研究白蚁蚁巢的热水浸提物对鸡菌丝生长的影响 ,探索鸡菌丝的营养特征。研究发现蚁巢热水浸提物对黄褐纹鸡菌丝的生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作用 ,而蚁巢热水浸提物的量的多少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莲瓣兰原生地萌发胚培养真菌污染控制的优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莲瓣兰杂交种子原生地共生萌发突破种皮的胚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次氯酸钠浓度、灭菌时间、灭菌次数及超声波处理时间对莲瓣兰胚培养过程中真菌污染控制及胚培养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莲瓣兰胚培养过程中以次氯酸钠浓度∶灭菌时间∶灭菌次数∶超声波处理时间(4%∶15 min∶1次∶6 min)的配比胚被真菌污染的污染率最低为16.0%,但是胚成活率较低仅为14.3%,不宜作为莲瓣兰胚培养的灭菌条件;经过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出莲瓣兰胚培养过程中胚成活率作用大小为次氯酸钠浓度超声波处理时间灭菌时间灭菌次数,以次氯酸钠浓度∶灭菌时间∶灭菌次数∶超声波处理时间(1%∶20 min∶2次∶3 min)的配比胚成活率高达93.3%,同时胚被真菌污染率仅为19.00%,可以作为莲瓣兰(Cymbidium torliseplum)杂交种子原生地共生萌发突破种皮的胚培养灭菌条件,在此条件下胚能够从培养基中吸收营养物质,经过培养胚生长发育成根状茎。  相似文献   

17.
蔺红苹  李培 《北方园艺》2010,(3):138-140
以1/2MS为基础培养基,以添加2.5%、5%、10%、15%的椰乳为生长调节剂,研究大花蕙兰组织培养的最适培养基。结果表明:1/2MS为基础培养基添加10%的椰乳增殖效果最好;对受到污染的原球茎进行消毒,发现5%的次氯酸钠25 min消毒效果最好;对不同大小的原球茎进行增殖,发现较小的原球茎产生的新原球茎覆盖率较高,2~3 mm的原球茎较为适合快繁;在增殖培养基的基础上加入泥土或木屑进行生根培养,效果较好;对根长达到3 cm以上的试管苗进行练苗及移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张梅  刘旭  周惠龙  李振宇  于胜祥 《园艺学报》2018,45(6):1147-1152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绣球属(Hydrangea)29种植物种子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发现其种子形状分为椭球形和长柱形;种子表面纹饰为网脊形或网状多边形,网脊的形态为波状、深波状或近平直;网脊间常具皱褶状纹饰或近光滑。分析结果表明:传统分类中绣球属的离瓣组(sect.Petalanthae)的种子为椭球形,网脊为波状或深波状;脊间多数为不规则纹饰,少数为规则或孔穴纹饰;绣球组(sect.Hydrangea)的种子均为椭球形,网脊近平直,脊间较光滑;星毛组(sect.Cornidia)和挂苦子组(sect.Heteromallae)的种子均为长柱形,大部分具近平直状的脊,脊间较光滑;冠盖组(sect.Calyptranthe)的种子为长柱形或椭球形,表面具网状多边形纹饰,网眼内具洼点。绣球属种子形态及种皮微形态特征除了在组水平上表现出较强的特异性,在组内种水平上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分类学价值,在某些组水平上种子微形态性状还具有系统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采用香菇菌株Cr-02为实验材料。简易开放式生料栽培为栽培方法,观察到了香菇子实体形态发育的全过程。初步将之分为纽结期、褐变期、成型期和成熟期四个时期,确定了子实体形态分化的关键时期是褐变期。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不同类型魔芋脱毒种芋的萌芽出苗特性、田间长势、分苗数、田间发病情况、产量、球茎膨大倍数、繁殖系数、生长周期等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一级包衣种、二级种、三级种比原原种提前8~18天出苗;一级包衣种、二级种的分苗数较多;一级包衣种、二级种、三级种的田间发病率低于原原种,其中一级包衣种发病率最低,仅为7.4%。二级种、三级种综合性状较好,生产力水平高,膨大倍数高,可通过规模化生产得到大量种芋,解决生产中种芋缺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