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绒螯蟹(河蟹)春季早期育苗生产所用亲蟹一般在上一年的深秋或初冬交配抱卵,提高亲蟹抱卵率和越冬成活率是整个育苗生产顺利进行的基础,因此,应把亲蟹的越冬培育作为首要管理工作抓早抓好。一、越冬池的选择亲蟹一般在室外土池中越冬,越冬池应选择在避风向阳、靠近水源、环境相对安静的地方,东西走向,长方形或正方形土池,水深1.5m以上,土质以泥沙土或粘土为好。亲蟹入池前要做好清池工作,彻底清除池底淤泥,并对池底进行翻耕、晾晒10天以上。消毒一般采用生石灰(75kg/亩~100kg/亩)或漂白粉(7kg/亩~8kg/亩)全池泼洒,7天后注水。二、亲蟹的…  相似文献   

2.
中华绒螯蟹家系定向构建与定向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华绒螯蟹3个群体:“苏蟹一号”F4代选育群体、长江野生群体和沿海河口野生群体及其4大类杂交组合,通过笼式和坑式定向交配设计,实现了规模化定向构建中华绒螯蟹全同胞家系和父系半同胞家系。坑式交配采用亲蟹1雌1雄,共定向构建9个全同胞交配土坑;笼式交配采用亲蟹3雌1雄,共设置交配网笼17个。至2009年4月,经过越冬暂养,其中坑配亲蟹的抱卵率及越冬成活率达100%,笼配49只雌蟹获抱卵蟹亲蟹为45只,越冬成活30只。为尽量减少由于繁育条件不一致造成的各家系间的环境偏差,使每个家系幼体培育阶段的条件尽量保持一致,共选择抱卵蟹26只进行育苗。采用面积2×667 m^2室外土池6只,选择6只坑配抱卵蟹,按照一池一只设计,进行室外天然海水土池生态定向育苗;采用3 m×2 m×1.5 m聚乙烯网箱20只,选择20只笼配抱卵蟹按照一箱一只设计,进行室外土池网箱定向育苗。通过规模化培育,最终成功构建20个中华绒螯蟹家系,其中父系半同胞6个,共培育家系蟹苗280万只。  相似文献   

3.
河蟹土池生态育苗的生产技术经过几年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已经日趋成熟和完善,现在,各生产单位把稳产、低投入、高产出作为生产目标。在河蟹生态育苗过程中,河蟹潘状幼体的变态率和成活率是生态育苗的关键,池塘中的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对河蟹溞状幼体变态率、成活率有很大影响。 一、材料和方法 1.材料 饵料:培养的海水单胞藻;含轮虫冬卵的轮虫池45亩(水温上升后,用于培育轮虫)。 亲蟹:3500只,规格50—80g/只。 育苗池:5 0亩。 鸡粪:2 2 0m3(需经发酵)。 2.方法 (1)准备工作 春季把池塘水排干后,用推土机清整池塘;用…  相似文献   

4.
河蟹土池人工育苗高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1985年笔者与宁波市水产研究所协作,在浙江省慈溪县龙山乡农场新开挖的土池中进行河蟹人工育苗高产试验。整个育苗自4月22日开始至5月28日结束。试验池面积1.53亩,共培育出大眼幼体661.5万只,计66.45斤。 1.亲蟹来源和促产培育亲蟹于1984年10月底从本省湖州等地自由市场收购,暂养于平湖县水产试验场淡水土池越冬。1985年3月10日从平湖装运亲蛋雌体530只,雄体250只抵慈溪龙山农场直接下塘促产。促产池为一只约1.5亩的鱼池。  相似文献   

5.
河蟹市场需求旺盛 ,养殖经济效益高。培育蟹种是养殖生产的重要一环 ,为此我们试行了一种新的土池培育方法。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时间与地点本试验起止时间为 1 998年 5月 1 7日至1 999年 4月 4日 ,地点在慈溪市龙山镇养殖大户陈飞林的一口面积为 1 6亩的土池中。1 2 蟹苗来源蟹苗购自宁海双盘育苗厂 ,数量 1 0kg ,规格为每公斤 1 6万只 ,运来后直接放入蟹池中。1 3 蟹种培育池土池面积 1 6亩 ,池中以沟埂排列组成 ,埂宽 5m、沟宽 1 5m、沟深 0 8m ,培育池在放苗前用生石灰彻底消毒。1 4 技术措施在埂上以梅花桩形式插放杂…  相似文献   

6.
亲蟹的窒内暂养是指亲蟹从越冬池中捕出,移入室内暂养池到孵化之前这一段时间。亲蟹暂养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亲蟹受粗卵的孵化率和孵出幼体的质量,进而影响整个育苗的产量。其主要技术措施如下:一、亲蟹暂养池1.暂养池性状。窒内水泥地。池底面积20-30m‘,油深1.sin王S,水、暖‘气设施配套齐主,抒合防逃装B。2.舀着油消毒。先用网德潭水动涮一双,然后分别用漂白粉和高锰酸钾您消毒处理。方法是:池厩留10-15cm水,敌人漂白粉(200Ppm)抗匀,迅速粉届u油墨反地沿,2-3小时后,用网据海水将去湖湖底冲刷干净。再用高锰酸钾(50…  相似文献   

7.
采用♀亲蟹平均规格分别为158.9g、132.8g,♂亲蟹平均规格为180g、150g两种群体繁育的蟹苗培育的1龄蟹种,其群体规格分别为128只/kg、160只/kg。在面积相同、放养密度相同、饲养条件相同的条件下,采用天然海水土池繁育的蟹苗培育的1龄蟹种成活率为5.1%、亩产蟹种8064只;而采用天然海水工厂化繁育的蟹苗,育种成活率为2.24%、亩产蟹种3609只;在蟹苗来源相同、饲养管理相同,培育池面积为19亩的培育池蟹种产量低于面积5亩的池塘。  相似文献   

8.
当前,天津地区的许多养殖场利用原有水体大规模养殖锯缘青蟹获得了成功,而自然海区锯缘青蟹的资源匿乏,苗种锐减,因此,解决锯缘青蟹人工育苗技术可以改变当地盐碱地池塘及半咸水池塘养殖品种单一的现状,使海水养殖得到可持续发展。一、亲蟹培育1.亲蟹来源亲蟹为天然海区已交配的雌蟹,可以通过轻压腹脐上方愈合处进行鉴别,如果贮精囊内有黄豆粒大的乳白色精点,即为已交配的雌蟹。亲蟹肥满度好,肢体完整,无病害,活力强,个体大,平均体重为300g/只~500g/只。2.亲蟹栖息环境亲蟹池5.0m×3.0m×1.3m,用经过消毒处理的细沙铺入池底,厚度约为15cm,出…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育苗设施利用率 ,我们利用两茬日本对虾育苗之间的空隙时间 ,进行了梭子蟹育苗。由于受亲蟹量的限制 ,对亲蟹第一次孵幼后继续暂养 ,促其二次抱卵。第一次孵幼后 ,经 1 0d左右的强化暂养 ,可实现第二次抱卵 ,使亲蟹短时间内实现再次利用 ,单位水体出苗量居本地区领先水平。1 亲蟹的培育管理分 4次购进海捕亲蟹 1 2 7只 ,由于不少个体不同程度地受到损伤 ,影响了前期暂养成活率。个体较小 ,抱卵量少。1 .1 蟹暂养池的准备亲蟹入池前对暂养池洗刷干净 ,池底铺洗净的 1 0~ 1 5cm细沙 ,铺沙面积为池底面积的 2 /3。近排水口 1 /3池底面…  相似文献   

10.
1998年,笔者在东港市椅圈镇海水育苗厂成功地进行了三疣梭子蟹人工育苗,现就有关技术介绍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育苗设施:育苗用水为二级沉淀,沉淀池2个,面积8亩,总水体8000m3;50m3育苗池20个;50m3亲蟹培育池7个;30m3丰年虫和轮虫孵化池10个。 (二)亲蟹来源:4月7日从东港市收购海捕未抱卵雌蟹350只,平均体重 280g,最大 650g,最小的160g。 二、方法 (一)亲蟹培育池:亲蟹培育池底部2/3用红砖砌成沙床,内铺10cm厚度的细沙,1/3做为投饵区。 (二)亲蟹培育…  相似文献   

11.
一、场地条件采用对虾育苗场便可以进行青蟹育苗,不需要改造或添置其它设施。二、种蟹(亲蟹)的培育1.亲蟹的选择亲蟹一般选择海捕膏蟹(成熟交配雌蟹),要求附肢齐全、活力好、体表干净、没有黄黑斑、体重200~300克的个体。膏蟹卵巢非常发达,呈橘黄色或橙红色,几乎充满整个背甲的内面,左右卵巢愈合成一片。若将蟹腹面向着较强的阳光,或用手电筒照射,甲壳内充满黄色的卵,几乎无透明的空隙,甲壳上方呈鲜艳的红色。这种成熟的雌蟹,在适宜条件下很快可以产卵。2.亲蟹的培育亲蟹培育池要求池底铺上1/2~2/3的沙层,1/3~1/2不铺沙作为投饵区,沙层厚…  相似文献   

12.
黄金田 《水产养殖》2000,(3):40-40,39
1河蟹晚期育苗的要点1.1亲蟹选择与交配培育晚期苗的亲蟹培育时间相对较长,一定要注意亲蟹的体质。选择优质的长江水系亲蟹大家都是知道的,但亲蟹个体重量最好控制在100-125克。亲蟹蓄养他一般用水泥地,因亲蟹抱卵后脐部会下沉1-2cm,长时间在池中饲养,爪和脐部磨损严重是造成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这种情况个体越大越明显,死亡率也就越高,因而个体不易过大。亲蟹进地时间不宜过早,过早进地的亲蟹肥满度不如水温接近10℃时的质量好,因此掌握亲蟹进池时间是重要的一环。进池温度一般水温不低于10℃,过低水温会影响亲蟹的交配,…  相似文献   

13.
威海市羊亭水产养殖总公司1998和1999两年进行了锯缘青蟹的工厂化育苗,均取得成功,现将其育苗技术介绍如下:1方法1.1亲蟹亲蟹均来自当年南方越冬蟹,1998年8只,1999年15只,平均体重270 g,最大个体550 g。1.2育苗设施育苗用 40 m3水泥池 5个,水深1.5m,池内设有盘管式加温设施,并有充气设施。同时配有单胞藻、卤虫和轮虫培养池。1.3亲蟹暂养促熟亲蟹从南方运回后,首先放入池中暂养,使其恢复体力,促使性腺进一步发育。暂养池底部,除留出投饵台外,其它地方均铺设 10 cm厚的砂…  相似文献   

14.
<正> 1 水质 育苗用水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育苗生产的成败,生产单位要具备一定规模的室外蓄水池,严格消毒后,在冬季气温较低时,选择好潮进水,最好一次性备足。在育苗生产前7~10d,用生石灰或硫酸铜等药物彻底消毒,并调至所需盐度备用。 2 亲蟹 2.1 亲蟹的数量 每年的10月下旬—11月可购买亲蟹。亲蟹的数量要根据育苗水体而定,一般每方水体1.5~2只(雌性),雌雄比例3:1。  相似文献   

15.
1亲虾培育设施和水处理技术亲虾培育室:要求可调光、保温、防漏、通风、耐用。亲虾培育池:采用半埋式室内设计,以长方形或方形,大小为20~30 m2,深1.0~1.2 m为宜。消毒处理:先将育苗池注满淡水,用30 mg/L草酸浸泡15 d左右;再用浓度为50%的盐酸或硫酸将池壁、池底清洗干净;最后用  相似文献   

16.
河蟹(Eriocheir sinensis)亲蟹的越冬成活率及抱卵量是直接影响当年生产和成本的因素。我们于1994~1995年在赣榆县榆城育苗场进行河蟹人工育苗,将购进的1500公斤雌蟹(共12000只)经交配促产后,散养于3个室外土池(面积共3600多平方米)中越冬,采苗获得抱卵亲蟹11031只,越冬成活率为91:9%,每只抱卵亲蟹的平均采苗量为26万只,育苗取得成功。现将亲蟹越冬饲养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一、材料与方法1郾培育池(1)幼体培育池幼体培育池10个,规格8郾5米×4郾0米×1郾5米,共计育苗水体510米3,池中布置80目散气石,密度为0郾8个/米2。(2)饵料培育池使用饵料培养池18个,规格7郾0米×2郾5米×0郾8米,共计培养水体252米2。2郾用水处理生产用水经暗沉淀、二级沙滤,具体处理路径如下:海水邛暗沉淀邛一级沙滤邛二级沙滤邛300目筛绢袋邛育苗池、饵料培养池。3郾亲体(1)亲体来源于5月8日、10日、12日分三批从江苏连云港共收集异沙蚕体250千克,置于网箱内用汽车陆路运输,到育苗场仅存活53千克。(2)雌雄鉴别雌体比雄体略重、略长,性腺发育…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养虾面临病害严重,经济效益不好的情况下,用三疣梭子蟹亲蟹人地直接繁育与对虾进行混养可收到满意效果,央子镇养虾场采用此法混养水面33亩,收获规格160s/只的梭子蟹25公斤/亩,体长13厘米对虾27公斤/亩,亩创利润1870元,比单养对虾亩增收近千元。用亲蟹入池直接繁育与对虾混养,能省略育苗室育苗环节,降低成本,、方法简便,易于操作,只要将拖卵亲蟹适时放入虾池自繁自育就可收到良好效果。下面着重介绍一下亲蟹入池直接繁育与对虾混养的主要做法,仅供生产者参考。一、虾池清淤、消毒和肥水按对虾养殖操作规程进行。在虾病…  相似文献   

19.
河蟹土池育苗高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柳海 《水产科技情报》2004,31(5):209-209
自上世纪70年代起,我国的河蟹人工繁殖研究先后解决了亲蟹饲养运输、交配产卵、越冬孵化、幼体培育和蟹苗暂养等一系列技术问题;90年代后期,河蟹土池育苗技术日趋成熟,给河蟹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笔者总结前几年河蟹土池育苗经验的基础上,在布苗、饵料等方面进行了技术改进,2003年7口试验池塘,总面积7亩(15亩=1公顷,下同),共育出大眼幼体226kg,平均亩产32.4kg,产值13.56万元,利润5.03万元。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河蟹工厂化人工育苗已进行了多年,近几年来在浙江等地又兴起了河蟹土池育苗的热潮,1998年浙江省土池育苗基地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产量约2000公斤,亩产量高的达15-20公斤,低的则不足1公斤。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技术。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谈几点河蟹土地育苗的关键技术问题,仅供参考。一、选择优质亲蟹河蟹土地育苗的亲蟹品系以长江水系的河蟹,尤其是太湖地区的绿蟹为佳。选择体重100克以上,附肢齐全,蟹体健壮,活动能力强的优质亲蟹,雌雄比为23:1。秋后至立春前直接从养殖水域中捕得,放入专门培养亲蟹的海水塘中交配,雌蟹抱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