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畜禽种业》2008,4(11):22-22
育成史 新疆白绒山羊(北疆型)是以辽宁绒山羊、野山羊(北山羊)为父本,新疆山羊为母本.采用多元杂交育成,择优横交、近交等方法培育而成。自1978年开始.历时17年。新疆白绒山羊(北疆型)按遗传类型及绒纤维直径分含野血类群和不含野血类群。  相似文献   

2.
应用血液生化指标进行山羊产绒量的间接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6项血注生化指标进行绒山羊产绒量间接选择的研究,结果表明:除血钙外,其余5项血液生化指标作为标记性状用于绒山羊产绒量的间接选择效果优于直接选择,其中以非蛋白氮、血清无同磷的效果最佳,分别是直接选择的1.6683倍和1.5763倍。  相似文献   

3.
应用6项血液生化指标进行绒山羊产绒量间接选择的研究,结果表明:除血钙外,其余5项血液生化指标作为标记性状用于绒山羊产绒量的间接选择效果优于直接选择,其中以非蛋白氮、血清无机磷的效果最佳,分别是直接选择的1.6683倍和1.5763倍。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新疆山羊和青格里绒山羊的主要经济性状绒细度、产绒量、绒长度三项指标上的差异,进一步阐明两个品种所具有的品种优势,为绒山羊育种工作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实验随机选取150只新疆羊成年母羊和150只青格里绒山羊成年母羊,分别测定其绒细度、产绒量、绒长度三项指标,比较品种间的差异,并对其主要绒性状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青格里绒山羊平均绒细度、绒长度、产绒量分别为16.00 μm、40.82 cm、356.6 g.新疆山羊平均绒细度、绒长度、产绒量分别为15.4μm、36.72 cm、304.07 g.经显著性检验,产绒量性状上,青格里绒山羊的平均产绒量极显著高于新疆山羊(P<0.01);绒长度性状上,青格里绒山羊的平均绒长度显著高于新疆山羊(P<0.05);绒细度性状上,两个品种的绒细度差异不显著(P>0.05),两个品种产绒量、绒细度、绒长度呈正相关关系,新疆山羊各性状之间相关关系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青格里绒山羊各性状之间相关关系不显著(P>0.05).[结论]青格里绒山羊品种优势明显,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利用各品种其绒细度、绒长度与产绒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可用于绒山羊经济价值的预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陕北白绒山羊激素敏感脂酶(Hormone sensitive lipase,HSL)基因外显子1的SNP遗传多态性及其与产绒、胴体和生长性状的相关关系,为陕北白绒山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168只陕北白绒山羊部分生长、胴体指标。利用PCR-SSCP技术分析HSL基因外显子1的SNP遗传多态性。【结果】陕北白绒山羊HSL基因外显子1有AB和AA 2种基因型,在群体中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AB与AA基因型个体的绒长差异极显著(P<0.01),体高和背膘厚差异显著(P<0.05),其他性状均无显著差异;AB基因型个体初生重、断奶重、绒长、周岁重、体高、体长、管围、背膘厚大于AA基因型,但AA基因型个体毛长、产绒量、胸围、眼肌面积大于AB基因型。【结论】陕北白绒山羊HSL基因外显子1具有多态性,该基因可能是陕北白绒山羊产绒及胴体性状的主效基因,或者与控制这些性状的主效基因相连锁。  相似文献   

6.
微山湖鲤鱼生理生化血液流变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微山湖鲤鱼生理生化和血液流变学常值28项,并推算出4项指标,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得出了影响微山湖鲤鱼全血黏度的主要因子为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聚集指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新疆3个地方山羊品种KIF-Ⅰ基因外显子6的多态性及其与产绒性状的相关性,为新疆山羊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方法】利用PCR-SSCP和DNA序列分析法,对213只新疆山羊、294只南疆绒山羊、253只博格达绒山羊的KIF-Ⅰ基因外显子6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绒细度、绒厚度、产绒量和产绒后体质量的相关性。【结果】①KIF-Ⅰ基因外显子6区域存在1个突变点,即c.5106位发生了碱基T转变为C(TC)的突变(M23912:c.5106 TC)。在3个山羊品种中,检测到了TT、CC、TC 3种基因型,T和C 2个等位基因,其中T为优势等位基因,其在新疆山羊、南疆绒山羊、博格达绒山羊中的频率分别为0.502,0.509和0.583,且3个山羊品种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②方差分析表明,该多态位点仅与绒细度存在着显著相关性(P0.05),且CC基因型个体绒细度显著小于TC和TT基因型个体;绒厚度、产绒量和产绒后体质量在3种不同基因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CC基因型可作为山羊绒细度性状标记辅助选择的有效DNA标记。  相似文献   

8.
花鲢生理生化血液流变学常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花鲢是我国分布最广的鱼类之一。1995年9—11月首次测试了新疆花鲢生理、生化、血液流变学常值,供生物医学工程学和淡水养殖的科技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绒山羊经济性状遗传标记与QTLs的连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陕西省甘泉白绒山羊场4个已知在标记位点(即运铁蛋白、前白蛋白-3、酯酶D及亮氨酸氨肽酶)为杂合子的4个公羊随机交配产生的80只后代(2.5岁以上)家系资料为研究对象,其产绒量和体重取决于羊场生产记录,目的是寻找与绒山羊产绒量和体重的数量性状位点(QTL)相连锁的标记基...  相似文献   

10.
新疆南疆绒山羊与新疆山羊主要经济性状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分析新疆南疆绒山羊和新疆山羊在抓绒后体重、产绒量、绒层厚度、绒纤维直径四项指标上的差异,进一步阐明两个品种所具有的品种优势,为绒山羊育种工作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实验随机选取264只新疆南疆绒山羊成年母羊和158只新疆山羊成年母羊,分别测定其抓绒后体重、产绒量、绒层厚度、绒纤维直径四项指标,并对其主要绒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新疆南疆绒山羊抓绒后体重、产绒量、绒层厚度均极显著高于新疆山羊(P<0.01),绒纤维直径上,两品种差异不显著(P>0.05).两品种绒纤维直径与绒层厚度、产绒量呈正相关关系,且相关关系显著(P<0.05).[结论]南疆绒山羊品种优势明显,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利用各品种其绒纤维直径与绒层厚度、产绒量的相关关系,一定水平可以用于绒山羊绒纤维直径的预测.  相似文献   

11.
绒山羊皮肤组织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内蒙古阿白绒山羊的皮肤组织结构观察研究表明,内蒙古阿白绒山羊的皮肤毛囊结构有其品种特征,具有较高的毛囊密度和S/P 值( 即次级毛囊与初级毛囊之比) ,可以将皮肤毛囊组织形态指标运用到选种上,并为绒山羊的早期选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新疆野鲤生理生化血液流变学常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鲤鱼是我国分布最广的主要经济鱼类,在我国渔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1995年10月在新疆阿勒泰北屯地区额尔齐斯河段获得十余尾野生鲤鱼,首次系统地测试了它的生理生化和血液流变学常值26项,供淡水渔业科技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绒山羊JAG1蛋白结构特征,及其在不同毛囊生长期中的表达模式,从阿拉善种羊场选择2周岁、体重相近的3只内蒙古绒山羊母羊,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比对绒山羊JAG1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的相似性,分析JAG1蛋白质理化性质和结构特征;利用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在内蒙古绒山羊皮肤中的表达部位和表达量。结果表明,绒山羊JAG1氨基酸序列与绵羊相似性可达99.5%,JAG1蛋白信号肽位于第1~29个氨基酸序列,含有一个剪切位点和一个跨膜结构,具有61个丝氨酸、26个苏氨酸、19个酪氨酸磷酸化位点,63个O-糖基化位点,6个N-糖基化位点,属于不稳定亲水蛋白。在毛囊退行期(1月份)和休止期(4月份)未检测到JAG1蛋白的表达;生长前期(7月份)和生长期(9月份)在毛乳头细胞中表达。JAG1 mRNA在内蒙古绒山羊皮肤毛囊的4个时期均有表达,随着毛囊进入生长期JAG1 mRNA表达量逐渐增加,生长期皮肤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阶段(P<0.05)。综上,绒山羊JAG1氨基酸序列在物种进化过程中比较保守,JAG1 mRNA在内蒙古绒山羊毛囊生长前期和生长期表达升高,为深入研究绒山羊JAG1基因对毛囊发育的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察布绒山羊及其生产性能的研究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察布绒山羊的形成、外形、体尺、体重、绒量、绒质、繁殖性能及生长发育,并在一些重要指标上与我区阿尔巴斯绒山羊作了对比,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阿巴嘎绒山羊的形成、外形、体尺、体重、绒量、绒质、繁殖以及适应性等、并在一些重要指标上与二郎山绒山羊作了对比,最后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苏尼特左旗白绒山羊的形成、外形、体尺、体重、绒量、绒质、生长发育、繁殖以及适应性等,并在一些重要指标上与我区阿尔巴斯、二狼山、阿拉善绒山羊作了对比,最后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寻找影响毛绒性状的候选基因,探讨该基因是否能作为影响毛绒性状的候选基因之一.为后期新疆山羊地方品种的分子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以随机采集的279个博格达绒山羊个体的血样为材料,利用PCR-RFLP、DNA测序等技术研究分析博格达绒山羊KAP13.1基因的多态性.[结果]博格达绒山羊KAP13.1基因具有多态性,KAP13.1基因存在三种基因型:TT、GT和GG,且处于Hardy-Weinberg非平衡状态(P>0.05),KAP13.1基因编码区片段在基因组c.186位置发生错义突变T>G,导致氨基酸p.48Leu>Arg的变化.[结论]KAP13.1基因可能是影响绒山羊产绒性状的候选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乌鳢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流变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了乌鳢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流变学指标共25项,并推算出4项。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得出了影响乌鳢全血粘度的主要因子为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聚集指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A,PDGFA)在内蒙古阿尔巴斯绒山羊皮肤毛囊上的表达规律和褪黑激素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体重和产绒量相当的阿尔巴斯绒山羊成年母羊,分为4组,即从不埋植的对照组和3组不同时间埋植褪黑激素的试验组。试验组在埋植期间每隔一个月按照2 mg?kg-1 BW的剂量在绒山羊耳后皮下埋植褪黑激素。采集12个月(从2009年8月至2010年7月)的受试羊体侧部皮肤样品,用定量逆转录PCR (qRT-PCR)检测皮肤中PDGFA基因的表达量。【结果】各组间PDGFA基因的表达模式不同。对照组在11月时其表达量为全年最低,在12月,随着毛囊周期性生长缓慢进入退行期,其PDGFA基因的表达量也缓慢上升,并在休止期(1-4月)高度表达。而开始埋植褪黑激素后,仅第二年埋植组在翌年1月时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在2月与连续两年埋植组一样,随着绒毛开始脱落,PDGFA基因的表达量也有下降趋势;到5月,其表达量显著低于1月(P<0.05),此时新一轮的绒毛已长出体表。停止埋植褪黑激素后,仅第一年埋植组翌年PDGFA基因的表达模式和毛囊生长周期与对照组基本一致。【结论】绒山羊皮肤组织当中PDGFA基因在毛囊生长期低表达,退行期和休止期高表达。埋植褪黑激素可缩短毛囊生长周期。PDGFA基因是一个控制毛囊从兴盛期向退行期和休止期转化的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