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一、有计划地组织土地流转各级政府和涉农部门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有计划地组织农民,合理、科学地引导流转.首先是分村、组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分类,建立档案,通过调换、适当补贴等手段,把相应的土地相对集中起来,以入股、招租、拍卖的形式进行流转.对于流转中的难点,政府出台相应奖补政策,与中央惠农政策相结合,促进土地向大户、大片汇集.其次是扶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并以其为主体进行流转.三是鼓励和倡导非农资金参与流转,尤其是加工、流通领域的参与,实行一体化经营,探索流转新模式.各级政府在这其中只起到组织、引导、协调,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同时争取相应资金对所流转土地进行整理,使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作用.村民委员会则是土地流通的直接参与者和组织者,必须确保这个基层组织的健全、有力.  相似文献   

2.
黄金榜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636-4637,4682
基于对湖北省荆门市农民土地流转意愿的调查研究,分析得出宣传认知因素和政策因素影响农民土地流转意愿,据此提出加强农民宣传教育,完善政府服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国外福利改进的判断标准和福利衡量方法,通过对淮南市采煤沉陷区的实地调查和访谈,对资源型城市采煤沉陷区农民因农地流转发生其福利的变化,以及土地流转过程中影响农民福利发生变化的因素及福利变化状况进行分析。得到,沉陷区土地流转为生态园的模式能提高农民的福利水平。这为政府更好地治理采煤沉陷区和制定合理的沉陷区土地流转政策提供决策依据;也为深入研究资源型城市政府土地流转补偿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制定提供参考,为全国采煤沉陷区土地治理的改革提供科学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民土地权益在地方政府和村集体组织两个层面缺乏保护。通过对我国农村建设用地流转的典型代表芜湖模式、南海模式、昆山模式及台湾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农村建设用地流转过程中,农民参与程度越高、政府和集体介入程度越低,农民分享到的土地增值收益越高,农民土地权益保障越完善。因此,构建兼顾国家、地方政府、集体和农民利益,尤其是切实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体系,应赋予农民充分的参与权及退出权,转变政府职能及完善集体经济组织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5.
李建斌  陈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943-6945
农村小规模土地流转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村庄生活的逻辑,农户可以结合自身条件选择转入或流出土地,有利于土地在村庄内耕者和非耕者之间形成一个合理配置。相反,以村为单位的土地规模流转牵扯到不同类型的农户,相当于将他们从乡土"连根拔起",流转所带来的政治社会影响较大。该研究基于对安徽S、M村的实地调研,从土地流转后农民生活的不适应入手,分析了土地规模流转对不同类型、不同年龄段农户的影响,总结了土地规模流转导致的农民生活逻辑变化,得出相应的政策启示:地方政府必须尊重农民意愿,尤其要区分不同类型农户生活逻辑,谨慎对待农村土地规模流转。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一轮的土地流转是盘活农村经济的重要举措,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文章以自上而下的视角观察,透视土地流转中的农民意见,得出以下结论:经济收入、生计考量、风险评估、情感依赖是导致农民流转意愿低下的主要原因.更好地推进土地流转的关键在于,制定合理政策,为农民争取更多红利;积极引导农民再就业,实现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7.
创新土地流转模式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龙 《新农村》2010,(2):8-9
1.海门土地流转的现状和成效 江苏省海门市农村土地流转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大量外出务工,以及中央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出台,全市土地流转经历了农民自发、组织引导到逐步规范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农民年龄、教育年限、主要职业、家庭规模、对政策了解程度及交易成本等因素对土地流转意愿影响与行为选择的分析,认为:年纪较小的、文化程度较高的、以务农为主的以及家庭规模较小的农户土地流转意愿较强,同时农民对土地流转政策的了解程度、交易成本也影响土地流转效率。  相似文献   

9.
土地权利是农民最重要的财产权利,农村土地流转便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一种土地资源配置方式。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存在多种形式和途径,但是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在保护农民土地权益方面。该文分析了农地使用权流转中存在问题和农民权益流失的原因,提出了农地使用权流转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土地使用权流转应尊重农民权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党在农村的一项重要政策。本文在对当前许多地方的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的权益受到损害的现象和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在进行使用权土地流转时,必须坚持自愿互利、效率优先,效益第一、以项目带流转和逐步规范的原则,建立切实可行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和强化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政策措施可以有效的保护农民的土地使用权,维护农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地调研我们发现,当前广东省的土地流转存在土地流转形式不规范,土地流转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合作社对于提高农民土地积极性,规范土地流转形式上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合作社存在组织架构、文化素质、营销模式等问题。因此政府需要通过一系列措施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规范化管理,通过政策促进合作社规范化,进而解决当前土地流转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分析了成都市温江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发展中的困境,包括农村土地流转"弱"市场化、农村土地流转合同简易容易引发纠纷、政府介入土地流转过程效果不理想等,并提出制定相应政策协调土地流转中农户与政府关系、全面系统建设土地市场化流转的交易市场、成立土地流转市场培训营加强对农民培训等对策,以期为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积极推进土地流转 促进农业经营主体创业成长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土地流转是规模经营的基础,2013年以来,安徽省土地流转全面提速。文章分析了土地流转的特点,即流转面积增长较快;城镇化发展较快,流转率较高,粮食主产区稍慢;土地流转租金升高;流转主要是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和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流转有租赁、转包、托管、转让、互换和入股等形式。同时,剖析了现阶段土地流转的问题,如由于土地政策含金量升高,强化了农民对土地增值预期,农民流转土地意愿不高;土地流转激励政策起点高,不利于经营主体的创业;土地流转租金攀升,促使农业生产成本提高;规模化土地流转进程难以逆转,农民返乡种地无门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帮助经营主体解决生产中的难题;出台扶持激励全省土地流转的法规政策,规范土地流转行为;维护农民的土地权益,提高农民对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对工商资本下乡实行差异化政策,缓解丘陵岗坡地土地流转难题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岑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308-14310
在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和界定的基础上,论述了农村土地流转的现实必然性,土地流转是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生产效率的必然要求;为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提供了契机;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基础。分析了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法律法规不明确,农村土地流转缺乏相关保障;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无法解除农民土地流转的后顾之忧;农民群众和地方政府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制约,土地流转政策执行难;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发育不成熟。对农村土地流转中的政府作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制定相关行政法规,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体系;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农民土地流转的后顾之忧;转变地方官员的思想和作风,引导农民形成科学的土地流转观;大力推进制度建设,积极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  相似文献   

15.
<正>一、创新土地流转协调服务机制,促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村组织和乡镇政府在土地流转中主要的角色就是协调服务。从问卷调查看,在回答"土地流转中农民最需要村组织做什么"时,有51%的农民认为,村组织首先应做好协调工作,并有40%的农民愿意委托村集体组织流转土地,有37%的农民认为村组织(包括协会)和乡镇政府应该协同做好流转合同的鉴定服务和纠纷调处工作。在回答"农民最希望政府做好哪些促进土地流转工作"时,80%的农民认为应  相似文献   

16.
农民承包地流转速度加快,问题也在增多,许多地方在政府主导下强迫农民放弃土地承包权,使农民的权益受到侵犯。土地关系着农民的生存与发展,土地流转也不是单一事件,维护农民的土地权益,必须建设规范的农地流转速度,更要把土地流转与转变思想观念、地方机构改革、城镇化建设、社会保障建设和法制建设融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一、创新土地流转协调服务机制,促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 村组织和乡镇政府在土地流转中主要的角色就是协调服务.从问卷调查看,在回答"土地流转中农民最需要村组织做什么"时,有51%的农民认为,村组织首先应做好协调工作,并有40%的农民愿意委托村集体组织流转土地,有37%的农民认为村组织(包括协会)和乡镇政府应该协同做好流转合同的鉴定服务和纠纷调处工作.在回答"农民最希望政府做好哪些促进土地流转工作"时,80%的农民认为应该切实保护好流转双方的权益;这就对村组织(协会或中介组织)和政府提出了新的任务要求:一是结合土地确权搞好土地承包期延长和承包地"微调"和"整合"工作,保障人心稳定和为土地集中流转上项目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8.
浅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农民利益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农民利益受损的主要表现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强制流转违背了农民意愿
  地方政府的适度参与对于土地流转具有积极作用:一方面,可以通过贯彻宏观调控政策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机制的形成提供良好的条件。但是,在实践中部分地方政府在多种利益目标的诱导下,对土地流转的参与性过强,在流转中扮演着十分强势的角色。如有的乡村组织不尊重农民的意愿,直接充当土地流转的主体,随意改变土地承包关系,搞强制性的土地流转;有的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作为增加乡村收入的手段,强迫农民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相似文献   

19.
2004年以来出台的“两减免、三补贴”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农民对于保障承包土地权利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如以往强迫农民流转土地和征地补偿资金不到位的.农民要求纠正或提高补偿标准等。许多地方的乡村组织在农村土地承包过程中存在种种随意收回农户承包地、  相似文献   

20.
农村土地流转促进了农业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但是目前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很不完善,土地流转显得无序、混乱,相应的引导和监督较少,所以土地流转纠纷导致侵犯农民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何才能做到促进农村土地的合理流转与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相统一已成为农村土地流转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