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兴华  李捷 《江西棉花》2008,30(1):16-18
棉花苗期病害历来是棉花生产上的一个重要障碍,严重影响到棉花的高产丰产;采用种子精选,适期制钵播种,床土消毒,双膜覆盖,适时揭膜通风和护苗等综合配套管理措施,可有效地避免棉苗期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2.
杜红  路红卫 《江西棉花》2008,30(1):15-16
棉花苗期发病由多种病菌引起,主要为真菌性病害,病菌随种子所附病残体传播,对棉苗具有严重的危害。为确保棉田齐苗,健苗,早发,应重视对棉花种子的健康检测,砂床法是检测棉花苗期种传病害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立枯病是水稻苗期一大病害 ,发病轻者形成弱苗 ,重者可造成苗田毁灭。尽管目前应用壮苗剂或实行床土调酸 ,但从多年统计中得知 ,每年立枯病发生量约占育苗面积的5 %~ 10 %。水稻苗期立枯病其致病原因可概括为 :在苗床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的立枯病原菌———半知菌亚门包括镰刀菌属 ,立枯核丝菌属等 ,致病菌类弱苗易遭立枯病菌侵入 ;育苗期常有低温侵袭 ,影响根的生长 ,吸水能力减弱 ,引发生理立枯 ;盐碱土稻区床土pH值较高 ,除有碍秧苗正常生长外 ,同时也大大地降低了Zn、Fe、K等养分的有效性 ,养分的失衡 ,秧苗代谢的失调 ,株体活力的…  相似文献   

4.
<正> 水稻插秧栽培,秧苗的壮弱直接影响水稻产量。盐碱地育苗培育壮秧的条件很多,但最重要的外因条件就是酸化土壤,增加床土的营养成份(尤其是有机质含量)。水稻苗期生理喜酸性,幼苗期土壤PH值以4.5~5.5最适生长。滨海盐碱  相似文献   

5.
《中国马铃薯》2013,(3):140-143
为了明确土壤中氯嘧磺隆对马铃薯和甜菜生育的影响,分别在苗期和生育盛期向盆栽土壤中灌施不同浓度的氯嘧磺隆溶液,调查作物生育产量。结果表明:供试的马铃薯和甜菜苗期耐药能力弱,生育盛期耐药能力增强;马铃薯耐药能力比甜菜强。马铃薯临界浓度苗期为0.017 a.i.mg/kg土,生育盛期约为0.071 a.i.mg/kg土;甜菜苗期至少小于0.0002 a.i.mg/kg土,生育盛期约为0.011 a.i.mg/kg土。马铃薯苗期抑制产量EC50值约为0.065 a.i.mg/kg土,生育盛期约为0.200 a.i.mg/kg土;甜菜苗期因植株死亡未得到数据,生育盛期约为0.014 a.i.mg/kg土。  相似文献   

6.
赵锦 《中国糖料》2007,(2):45-46,48
从营养土的配制方法、育苗床的选择、浇水、播种、建棚、苗期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黑龙江省望奎地区甜菜纸筒育苗的关键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7.
《中国马铃薯》2017,(6):353-358
为评价草铵膦对转Bar基因马铃薯的药害及田间杂草的防治效果,在‘陇薯3号’及其转Bar基因株系苗期和现蕾期的地块,用草铵膦对所有马铃薯植株和杂草进行叶面喷施。通过观察统计,发现药后3 d时,转基因株系的所有植株叶色浓绿,长势良好;未转基因植株‘陇薯3号’和所有杂草的叶片表面出现枯斑并萎蔫变黄。苗期药后9 d时,所有转基因植株仍然叶色浓绿,长势良好;未转基因植株‘陇薯3号’和所有杂草全部干枯,完全死亡。现蕾期药后9 d时,转基因植株和未转基因植株‘陇薯3号’与苗期药后9 d时状态一致,绝大部分杂草干枯死亡,但少数杂草仍保持绿色。苗期药后25和35 d时,未转基因植株‘陇薯3号’和绝大部分杂草仍处于完全死亡状态,极少数残存杂草正常生长,但此时转基因马铃薯的长势已远远强于这些杂草,其生长基本不受残存杂草的影响。现蕾期药后25 d时,残存杂草的种类和数量较苗期增多,并且长势对马铃薯的生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针对新疆伊犁稻区水稻种植机械化的现状及机插秧育秧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机插秧苗的基本要求、床土培肥及加工、秧田选择及整理、种子准备、标准化软盘双膜育秧、苗期管理、苗期倒春寒应对等方面介绍了适用于机械插秧及大格田的秧苗的软盘双膜育秧技术。  相似文献   

9.
一、田间管理栽培红景天,田间管理的重点是幼苗期及夏季高温多雨季节。种子繁殖的幼苗,喜温暖湿润气候,幼苗初期怕强光照射。因此,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干旱时及时浇水,阳光过强适当遮荫,根据旱涝情况及时调节畦床内水分。对土壤水分的要求,春季苗期在40%左右;夏季生长期在30—40%;  相似文献   

10.
针对北方稻区水稻旱育苗的生产实际,从育苗方式及育苗地选择、种子处理、整地做床、载体和覆盖物的选择、播种、苗期管理等关键技术环节加以综合,提高水稻育苗素质。  相似文献   

11.
针对北方稻区水稻旱育苗的生产实际,从育苗方式及育苗地选择、种子处理、整地做床、载体和覆盖物的选择、播种、苗期管理等关键技术环节加以综合,提高水稻育苗素质。  相似文献   

12.
由于机械化生产水平提高,土地流转,工厂化育苗方式将取代家庭分散式育苗。工厂化育苗更适于机械化生产,温度、湿度、光照、养分配给的合理掌控是育苗成败的关键。从播前育苗工厂准备、秧床及床土准备、种子处理、育苗盘播种、苗期温度与水分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介绍了大石桥市水稻工厂化育苗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经过两年对春玉米肥床稀播育苗方式的多点试验研究,对玉米苗、王米叶面积、植株经济性状和实收产量等各方面进行了比较,认为春玉米肥床稀播育苗具有苗期生长粗壮、根系发达.移栽后发很快、长势旺、熟期早、产量高等优点,而且投入产出比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14.
我县棉花苗期病害发生普遍,最常见的棉花炭疽病和立枯病是造成棉苗死亡的主要原因;同时,在棉花苗床栽培中,由于水、肥、热等条件适宜,容易形成高脚苗,降低棉苗素质。为此,笔者于1989年进行本项试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下和国家“双减”方针指导下的东北春大豆田蛴螬防治指标,在沈阳春大豆田 播种后采用人工接虫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虫口密度下的东北大黑鳃金龟3龄幼虫对大豆死亡株率和大豆产量的影 响。结果表明,大豆产量(y)与虫口密度(x)呈负相关关系(y =﹣0.0135x﹢0.4232,32>x≥1,r =﹣0.990),产量损失率 (y)与蛴螬虫口密度(x)与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y=3.0051x﹢2.6781,x≥1,r=0.991);x≥4,即虫口密度≥4,产量与产量 损失率均达到显著差异;基于防治收益应大于防治成本的原则,确定了东北春大豆田东北大黑鳃金龟3龄蛴螬幼虫 的防治指标应为2.33头/m2。不同时期、不同虫口密度下蛴螬危害造成的大豆死亡株率间存在较大差异。每平方米 有1~5头蛴螬为害时,大豆苗期(V1)死亡株率达到48.18%~57.87%,至大豆初花期(R1)大豆死亡株率达到65.67%~ 75.05%,V1期死亡株率远大于V1至RI阶段的死亡株率,因此要加强苗期蛴螬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6.
棉花从出苗到现蕾的一段时间,称为苗期。同一品种,苗期的长短,因播种期的早迟与田间管理的好坏而有不同,如播种期偏早,苗期的土温和气温偏低,则苗期相应增长,反之,播种期偏迟,苗期的土温和气温偏高,则苗期相应缩短;在同一播种期内如管理得好,苗期相应缩短,反之,如管理不当,则苗期相应增长,从汉阳棉区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李婷 《北方水稻》2015,45(2):42-43
桓仁县是辽宁省著名的绿色稻米生产基地,以京租稻、稻花香、沈农315等为主栽品种。从旱育秧整地做床、播前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及壮秧标准、本田建设与整地、合理移栽、配方施肥、节水灌溉、主要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适合桓仁地区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樱花牌生物有机肥料2016年在齐齐哈尔市龙沙区稻作区水稻育苗生产上的应用情况,从育苗大棚建设、苗床制作、床土配制、种子处理、播种覆土、苗床封闭除草、苗期病害防治和水分、温度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育苗操作规程,并阐述了樱花牌生物有机肥料培育秧苗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棉花枯黄萎病防治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棉花黄、枯萎病在部分棉区出现大面积发生,并且二者常常混合发生,呈日趋加重态势。它对棉花的生育、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患病的棉株在苗期即可引起大量死苗,造成严重的缺苗断垄;中后期棉花叶片黄化,皱缩萎蔫,干枯及叶片、蕾铃大量脱落,有的整株死亡,造成棉花大幅度减产  相似文献   

20.
一、苗期病害是全苗壮苗的主要障碍我国各主要棉区在四、五月正当棉花播种出苗期间,常有轻重不同的低温期。棉苗初期抗逆力较弱,一遇到低温阴雨,就会出现大批烂种、病苗和死苗。历年以来各个棉区苗期病害是普遍而严重的;苗期病害成了全苗壮苗的主要障碍。例如,山东省苗期发病率一般都是30—50%;1956年全省发病棉田达800万亩。江浙棉区苗期发病率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