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相传木牛流马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分为木牛和流马。史载建兴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诸葛亮在北伐时曾使用木牛流马运送粮草。其载重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既不饮水,又不吃料,昼夜运转不停,为蜀国十万大军运送粮草。不过,它们确切的制作方式、样貌现在不明,后人对其亦有不同的解释。后代的“木牛流马”只是后人在揣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的仿制。在此过程中,也诞生了大量的“木牛流马”自走玩具。  相似文献   

2.
正《三国演义》作为四大名著之一,拥有非常强大的可读性以及可研性。其中诸葛亮这一核心人物更是全书的重点,也是作者理想化的化身。诸葛亮的形象如果去细细品味,会别有一番滋味。《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一位高人雅士,是非常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为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从这一个角度看到了诸葛亮的伟大,并据此成为儒家的典型形象代表。本文着重从诸葛亮的智慧以及其治理国家两个方面简单探讨了诸葛亮的形象,其中重点说明其在智慧方面的形象,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永厚 《农业考古》2002,(1):312-318
马是“六畜”之首,十二生肖之一。马是人类最忠实的伙伴,耕田,驾车,军事,交通,运输,体育,游乐等方面,处处都离不开它。马的作用可谓大矣,所以古人说:“马者,兵甲之本,国之大用。”(《后汉书·马援传》)……  相似文献   

4.
蜀,蚕耶?非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蜀”字在甲骨文中写作“■”,此外还有“■”、“■”、“■”等写法共12字。在古文献中,“蜀”字作何解?许慎《说文解字》中这样写“■”“葵中蚕也”。《说文》解“从虫,上目象蜀头形。中勹谓象其身  相似文献   

5.
常红 《甘肃农业》2004,(11):108-109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一部“笼罩群言”、“体大而虑周”的文章学巨著 (章学诚《文史通史·诗话》) ,他所提出的“意象”、“隐秀”、“风骨”、“神思” ,对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仍有启迪。一、隐秀对于“隐秀”的比较全面的阐述 ,在现在的《文心雕龙·隐秀》篇中是看不到的 ,因为现在的《文心雕龙·隐秀》篇是个残篇 ,宋代的张戎看到过《隐秀》篇的全文 ,他在《岁寒堂诗话》中引了《隐秀》篇的两句话 ,是现存残篇中所没有的。张戎引的两句话是 :“情在词外曰隐 ,状溢目前曰秀”。这两句话是刘勰关于“隐秀”的基本规定。清代的冯班说“秀者…  相似文献   

6.
都江堰在我国“古老文明”的发展史中,经历了二千二百多年大洪、大旱的实际检验,至今继续扩大效益。都江堰一经建成,就具有无比的生命力,它的成效,史不绝书。早在二千一百多年前,司马迁的《史记·河渠书》就记载:“蜀守冰,凿离碓(碓,古“堆”字)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一千七百多年前,诸葛亮“以此堰为农本,国之所资,派丁千二百人主护之,且设堰官……”,而达到“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一千六百多年前,常璩写《华阳国志·蜀志》载出:“……又溉三郡,开稻田,于是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我国最早的字典,汉代许慎编著的的《说文解字》对“谚”字作了注解,说“谚”,传言也。《汉书·五行志》颜注亦说,“谚”,俗所传言也。据此可推知,“农谚”也就是农家流传的语言的意思。或者说是一种农家流传的“行话”。  相似文献   

8.
关于我国古代洪水和大禹治水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古代洪水是一种自然现象先泰古书中关于洪水的传说很多,粗略的归纳一下,似不外两类,一种是认为洪水是由偶然的原因所造成,只曾经在短时间内存在过。《墨子·七患篇》称“禹有五年之水”,《荀子·五霸篇》称“禹有十年之水”,晁错《守边备塞疏》称“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这许多说法的共同特点,是将传说中的古代洪水,看作是一次范围广大的严重水灾。有些书如《国语·周语》、《淮南子》甚至说洪水是起因于“共工欲壅防百川”,是“共工振滔洪水”,更是偶发论的极端。  相似文献   

9.
近拜读《农业考古》85年1期《宜宾地区茶叶生产历史初探》和《四川荔枝栽培史略谈》二文,受益匪浅,但觉得二文中有许多问题值得商榷,特在此提出几点不成熟的意见供参考。(一)方义开同志在《初探》一文中引《华阳国志·巴志》认为由于巴地“园产香(艹名),而巴地包括今宜宾地区在内,则宜宾地区也就“园产香(艹名)”,同时,在其它地方还未种茶或不及巴地(包括宜宾地区)。我觉得这里有三点令人犯疑:其一,《华阳国志》载巴地“西至僰道”,很明显,宜宾一带是不属于巴地的;《华阳国志》的作者常璩将江阳郡(泸州)列入卷三《蜀志》,并言蜀地“东接于巴”,这样,不论是在宜泸  相似文献   

10.
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   总被引:44,自引:10,他引:34  
我国是世界上生产稻米最多的国家之一,栽培稻谷的历史非常古远。先秦的古籍中有许多地方讲到种稻的事,当时把稻米当作珍贵的粮食,有的地方还用稻米做酒。讲得最多的是年代较早而又比较可靠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如《小雅·白华》中说:“滮池北流,浸彼稻田”。《豳风·七月》中说:“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周颂、丰年》中也说:“丰年多黍多稌”。稌是稻的别称,有人认为是糯稻。这三条讲的都应  相似文献   

11.
胡宁 《古今农业》2013,(4):61-66
“将马”一词出现于《韩非子·解老》对老子之言的阐释中,韩非认为在战争频发造成战马匮乏的情况下,“将马”被送上战场,是老子所言“戎马生于郊”的意旨所在.通过对“将”字在甲骨文、金文中字形及其在文献中用例的分析,可知“将马”的“将”字当与“牸”同义,既可表示雌性,又有产育之义,“将马”即“牸马”.先秦时期马的饲养繁殖具有季节性,且注重对妊娠母马的保护,而战事多发的冬季正是母马孕期的后段,如果把待产的母马在此时当作战马使用,则会出现老子所言战马在郊外产驹的情况.因此,“将马”是指怀孕的母马.  相似文献   

12.
周龙章 《农业考古》2004,(2):147-148
我国是茶的故乡,饮茶的始源也在我国。我国饮茶风尚却始于巴蜀。从王褒《僮约》中家僮要求家中煮茶,又要去武阳买茶到成都出卖营利的记载。由此可见,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四川一带的饮茶之风已相当普及。西晋付成《司隶教》记及:“闻南方有蜀妪,作茶粥卖之,廉事欧其器具,使无为卖饼于市,而禁茶粥,以困老婊,独何哉”。这是我国有关出卖煮好的茶的最早记载。如今蜀茶馆林立、比比皆是。这位“蜀妪”应为我国茶馆业的鼻祖。明代时,以人顾云农说:“除烦去腻,川人因不可一日无茶”。可见四川人自古以来对饮茶的爱好。  相似文献   

13.
秧马是我国北宋时出现的一种先进农具,近年来不少书籍中提到它,但皆有不确之处。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通史组蔡美彪等人编写的《中国通史》第五册(1978年版)在北宋《农具的改进》一节中这样写道: 秧马——苏轼在武昌看到农民种稻插秧用“秧马”,说是比弯着腰插秧,劳动强度大为减轻。秧马虽然没有进一步推广和流传,但农民群众的创造精神是极可贵的。另外如曾枣庄所著《苏轼评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中也记载到苏轼“在贬官黄州期间,常到武昌游玩,发现武昌农夫骑着秧马插秧”,“他于是专门写了一首《秧马歌》”。这些说法有两点是值得纠正的。一是只提到苏轼是秧马的发现者,甚至认为秧马这种农具“没有进一步推广和流传”,而实际上是由于苏轼的推广,这种农具曾被广泛流传。再则是人们误解了苏轼的《秧马歌》,误把秧马当作了插秧的农具,实则这是一种用来起秧的农具。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之一,我国的畜禽阉割术亦有悠久的历史。相传在公元前2700—2357年的轩辕黄帝时期,董仲先就发明了火骟法,到了商代我国开始有文字记载(约公元前16—11世纪),在殷墟的甲骨文卜辞中(公元前1520—1030年)就已有了公猪阉割术的记载,将去势了的猪记为“(?)”,将宫刑记为“(?)”。周代(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0年)初期的《周礼·夏官司马》及《夏小正》等古籍中记有“颁马攻特”和“攻驹”之说,“驹”、“特”均指幼龄马,即所谓“二岁曰驹”、“三岁曰特”,“攻”就是阉割或去势之意”。在春秋前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复种轮作,多熟种植有悠久的历史。复种制创始于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七世纪至三世纪)。《管子·治国》中所说的:“四种而五获”;《荀子·富国》中所说的“一岁而再获”;《吕氏春秋·任地》中所说的:“今兹美禾,来兹美麦”等,说明我国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创始了四年五熟和二年三熟的种植制度。 秦汉时代(公元前221—公元220年),官府大力推广冬麦种植,促进了复种轮作和  相似文献   

16.
《百姓》2003,(5)
人们常说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智慧,当然不同的民族对智慧的理解也有所不同。中国人所代表的东方智慧观念,与洋人的西方智慧观念有很大差距。西洋人心目中的智慧人物,无非亚里士多德、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之流,都是理论家、发明家、创造家。中国人心目中的智慧人物是谁?大家会不约而同地说:“诸葛壳”。诸葛亮有什么发明?没有;有什么创造?也没有;提出过什么理论?还是没有(孙武还有部《孙子兵法》)。中国人把诸葛亮视  相似文献   

17.
《尔雅·释木》“·苦茶”。郭注云:“树小如桅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茶,晚取者为茗,一名,蜀人名之苦茶。”(按茶读为茶。下同。)这段注文历来被征引作为茶的释义,但是关于“今呼早采者为茶,晚取者为茗,一名”则有不同意见。陆玑《毛诗疏》说“蜀人作荼,吴人作茗。”陆德明《经典释文》认为“、荼(读为茶)、茗,其实一也。”并引张楫《杂字》云:“,茗之别名。”魏王《花木志》说“其老叶谓之,嫩叶谓之茗。”顾野王《玉篇》也说“,茶叶老者。”“茗,茶芽也。”面对众说纷纭,有必要澄清事实,还其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8.
刘崇德同志:您好读了您的大作《关于秧马的推广及用途》(载于《农业考古》1984年2期),我表示非常赞同您的观点。对坡公所见“秧马”这一农具的阐述、正名,您的文章是有披辟之功的。我想借《农业考古》一席地,向您展示我所见到的有关“秧马”的实物例证,并再说上两三句。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县境内的扬子江心,有个高桥乡,在这个乡的柳洲村,家家农民都有用来拔(水稻)秧的“秧船”(当地亦有称为“秧马”、“秧鞍”或“秧凳”的)。82年我在那里工作时,顺便拍摄了“秧船”的照片(见本期封三图版),这种秧船如苏东坡公在《秧马歌引》中  相似文献   

19.
我国马的修蹄与蹄铁史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养马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驯养的马。但是直到汉昭帝始元6年讨论国事的记录《盐铁论》中,才见到关于马的护蹄的记载,其中“革鞮”就是用皮革制的马鞋,用以保护马蹄,其中又提到平民马用革制成鞮。这是我国史书上首先见到护蹄技术。《盐铁论·散不足第廿九》中说:“……今富者连车列骑,骖贰辎軿、中者微舆短毂,烦尾务掌……。”用现代话说即“现在富人出门,车马排成行,车有用三匹马拉的,也有用两  相似文献   

20.
《诗经》中咏稻的诗共六见,其中五见都作“稻”,另一见作“稌”(音徒或杜):“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周颂、丰年》)。稌是什么?《毛亨传》说“丰,大也;稌,稻也。”《说文解字》和《尔雅》等亦以稌为稻。这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以稌和稻同作大名解,另一是以稌为稻的一种,即稌是小名,属于稻这个大名。《周礼·天官·食医》中也提到稌:“凡会膳食之宜,牛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