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前我省广为栽培的泡桐是日本泡桐,也叫毛泡桐.它的枝条具有几个特点:①枝条粗壮平展;②顶芽到一定时候就不发育,为假二叉分枝,所以分枝高等于主干高;③易萌发徒长枝,尤其是侧枝受到刺激以后,这种现象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胡杨的干形差,是人们普遍注意的问题。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胡杨之所以干形不直,侧枝发达,是由于分枝方式所致。杨属(Populus Linn)的植物,其分枝方式有两类,一是总状分枝式,又叫单轴分枝式,这种分枝方法的植物具有生长优势的顶芽,一般主干明显,树干通直,侧枝不发达。  相似文献   

3.
<正> 旱快柳萌芽力强,分枝能力也强。在苗木生产中,栽根培育的一年生苗木到夏季苗干上会长出许多侧枝,第二年春,苗木主干上还能萌发大量幼芽,这些幼芽以后逐渐发育成侧枝。许多生产单位认为这些幼芽和侧枝与主干  相似文献   

4.
木沐 《湖南林业》2010,(11):31-31
泡桐9501和泡桐9502为国家"九五"科技攻关期间选育出的泡桐优良新品种,也是目前我国主要推广的泡桐优良新品种。一、形态特征。9501:主干通直圆满,树冠卵形,冠幅中等,侧枝较粗;9502:主干通直圆满,树冠长卵形,冠幅较窄,侧枝细,分枝角度大。  相似文献   

5.
<正>泡桐9501和泡桐9502为国家"九五"科技攻关期间选育出的泡桐优良新品种,也是目前我国主要推广的泡桐优良新品种。一、形态特征。9501:主干通直圆满,树冠卵形,冠幅中等,侧枝较粗;9502:主干通直圆满,树冠长卵形,冠幅较窄,侧枝细,分枝角度大。  相似文献   

6.
前些年,我省从河南引进不少兰考泡桐,殊不知,我省还有自己的乡土泡桐——白花泡桐。我省的白花泡桐,树高可达30余米,胸径近3米。较之兰考泡桐,它的优点是:不需抹芽、分枝高、干形好。白花泡桐的假二杈分枝,往往发育一强一弱。较强的分枝,沿主干向上生长,自然接干。因此,白花泡桐比兰考泡桐生长高大,主干可达15米。  相似文献   

7.
泡桐是我省大力推广栽植的速生优质用材树种.惟封顶落叶较迟,致使顶芽及其下部1—2对腋芽组织不充实,抗寒性能差,不易越冬而死亡,来年则由顶芽以下的第2—3对腋芽萌发成对生侧枝,形成假二叉分枝,造成主干低矮,木材经济价值降低,出材率不高等缺陷.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各地在泡桐生产实践中创造了不少培育高  相似文献   

8.
泡桐侧芽萌发成枝接干规律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为利用侧芽进行泡桐人工接干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自然状态下1年生泡桐侧芽萌发成枝接干规律。结果显示:1)在高密度粗放管理条件下,毛白33泡桐分枝习性表现为假二叉分枝,第2年不能接干的占42%,而58%的单株分枝特性表现为合轴分枝与假单轴分枝(近似顶芽接干的主轴分枝或单轴分枝),能够实现自然接干,这3种分枝类型可以统称为假轴分枝;2)第2年接干单株的接干形率均较大,但能不错位通直接干的仅占14%,86%的接干单株的错位状况需要2~3年后才能得到改善;3)在接干单株中,从接干的上侧芽向下数,越向下在干上分布的侧芽萌发成枝的长度、粗度越小,枯死率越高,但与主干上方夹角逐渐变大,第4对侧枝的分枝夹角最大,以下夹角减小,长度、粗度减小趋势变缓,并枯死。  相似文献   

9.
杨树速生优质新品种‘鲁林16号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林16号杨’是以 L323杨为母本,以 I-102杨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育种获得。苗干直,中上部无侧枝;树干直,顶端主干明显,无竞争枝;树冠长椭圆形;一级侧枝层轮明显,分枝角度较小。育苗和造林成活率高,速生性好,材质优良。  相似文献   

10.
毛白杨侧枝与主干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分析了文安县境内27a生毛白杨侧枝直径与主干直径的相差关系。其结果表明,毛白杨不同粗度的侧枝与主干直径的关系显著(R=-0.7642)即侧枝越粗,主干尖削度越大;各轮侧枝的个数对主干的影响极显著(R=-0.9820);在不同树高的情况下,侧枝与主干的关系表现出随树高的增长侧枝对主干的抑制作用越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一个新培育的小蜡花叶嵌合体——‘新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洪明 《福建林业科技》2004,31(1):65-66,75
对福建农林大学校园小蜡绿篱中发现的一个小蜡花叶变异枝进行培育,得到了一个小蜡的花叶栽培变种,定名为'新顺'(Ligustrumsinense'XinShun')。描述'新顺'的植物学特征、栽培性状和园林用途。'新顺'叶片由金黄色的表层包被着绿色心层或包围着表层裸露的绿色心层组成。'新顺'叶片具有花叶性状,因而比小蜡更具观赏性,凡适合小蜡栽培的地方都适合'新顺'的栽培。园林应用上可以作为模纹花坛,花叶小蜡绿篱或花叶小蜡球,盆栽或制作盆景。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空间构成的角度,从校园道路、校园景观节点、区域和校园标志物四个方面分析了福建农林大学校园景观意象,通过对此校园景观的分析评价,肯定优点,发现不足,希望从景观意象设计的角度对大学校园景观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植物景观设计为理论基础,从兰科植物专类园中不同植物与多种园林要素的组合搭配等方面,对福建农林大学森林兰苑、于山兰花圃、旗山兰花苑进行调查,记录园内植物造景现状,并拍照记录。调查结果表明,福州市兰科植物专类园植物造景存在季相变化不明显、兰花配置形式相对单一等问题。文中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具体并可实施的建议,旨在为兰科植物专类园的建设与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14.
15.
以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群落的叶片为材料,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米槠基因组DNA,并对获得的基因组DNA进行浓度检测、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含量测定分析以及扩增结果测序。结果表明:米槠叶片提取的基因组DNA质量和浓度较好,具有良好的完整性,PCR效果好,电泳图谱条带显示清晰,测序结果长度符合要求。利用该方法提取的DNA可用于米槠遗传多样性的分析,可进一步为米槠和格氏栲等其它栲属植物的DNA提取以及其它分子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园的景观设计与营造,提出大学校园景观要体现人与自然高度和谐与统一,创造生态校园、人文校园和绿色校园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7.
在福建农林大学百竹园内随机选取3个竹种:歪脚龙竹、坭竹、长叶苦竹,分别于春、夏、秋、冬4个季节对其叶片、主枝、小枝的硫含量进行测定,同时以福州市森林公园相同竹种作为参照。结果表明:竹类植物叶片硫元素含量最高,各竹种之间硫元素含量差异显著;同竹种不同季节的各部位的硫含量均有变化,秋季硫含量最高,夏季最低,较秋季平均减少54.88%;竹类植物对于硫元素的吸收作用较强,叶片硫含量均高于国标的最高值2.0 g.kg-1,且叶片硫含量对环境二氧化硫变化具有指示作用,可以考虑作为硫污染区的绿化植物。  相似文献   

18.
木麻黄抗病无性系造林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广东华南农业大学引进的3个木麻黄抗病无性系与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所筛选出来的3个抗病无性系进行对比造林试验,5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各无性系间差异显著,广东抗病无性系501和福建抗病无性系P-10-33生长量大,枯死较少,而福建的抗病无性系P-21-9在林地中枯死严重,超过对照的非抗病无性系。  相似文献   

19.
对瑞昌市乐山乡和江西农大校园两地的棕榈干腐病林地进行了随机调查,其中瑞昌市乐山乡的造林地发病率为52%,死亡率为21%,农大校园的林地发病率39%,死亡率为12%。通过常规的病原鉴定方法进行了鉴定,得出主要病原菌是宛氏拟青霉及镰刀菌,并分析了发病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不同林分密度楠木人工林生物量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福建省顺昌埔上国有林场不同林分密度的37年生楠木人工纯林的生物量及分配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低密度林分(1 500~1 650株.hm-2)楠木单株标准木的平均生物量为56.52 kg.株-1,是高密度林分(2200~2400株.hm-2)的1.39倍。单株标准木各器官的平均生物量均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减小;楠木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增大,乔木层总平均生物量在干材中的分配基本不受林分密度的影响(低密度的为53.59%,高密度的为53.72%),在根、皮中的分配比例随林分密度的增大略有增大,而在枝与叶中的分配比例则随密度的增加而下降。各器官生物量均存在干材>根>皮>枝>叶这一规律,其中干材生物量占总物量的比例最大,均超过了50%,最大达到61.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