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畜牧市场》2003,(3):3-5
序言 (一)缓解和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我国农村贫困现象明显缓解,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到2000年底,除了少数社会保障对象和生活在自然环境恶劣地区的特困人口,以及部分残疾人以外,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  相似文献   

2.
《畜牧市场》2000,(10):16-19
中国的扶贫开发是在20年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逐步明确和强化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从80年代中期开始,在全国范围开展了以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以改变贫困地区经济文化落后状态为重点的大规模扶贫开发。我国扶贫开发的历史进程和主要成就我国扶贫开发的历史进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78年到1985年。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价格,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迅速提高,大大缓解了农村的贫困问题,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  相似文献   

3.
贫困地区的精神贫困分析与对策广西吴再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历史性变化,社会迅速进步,经济快速发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已经从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了几千万人,但要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困难很大、任务非常艰巨,尤其是自然条件比...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制经济和社会发展体制下,以及两种不同的资源分配制度下,形成了农村人口生活贫困、经济发展落后的局面。虽然实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部分农村的生活贫困问题已经得到改善,但是在信息时代,信息已经成为重要的资源和财富。由于农村地区的计算机、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的缺少以及农民较低的文化水平与信息素养等原因,致使农民的信息占有量呈现严重不足状态,在广大农村地区逐渐产生一种新型贫困——信息贫困。信息贫困的产生严重影响到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农民收入的增加。因此,笔者对我国农村"信息贫困"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农村个性化定制服务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500万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29个省、区、市(西藏未统计)的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数据计算,1995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由1994年的700万人减少到6500万人,一年脱贫55万人。我国的贫困标准或贫困线确定的基本步骤是:(1)计算食物贫...  相似文献   

6.
王长庭  王煜 《畜牧市场》1999,11(11):5-6
贫困,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大敌。脱贫,是贫困地区人民长期以来想圆的梦。1994年,国家制定发布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为世界提供了一部有组织、有目标、有投入、有政策的扶贫纲领。1999年7月江泽民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进一步认清当前扶贫攻坚的形势,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切实做好国家八七攻坚战略阶段的工作,确保实现2000年基本解决农村牧区贫困人口温饱的战略目标”。为进一步缓解农村牧区贫困,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目前离既定的时间不到一年半,尚未解决温饱的人口4200万。扶贫攻坚…  相似文献   

7.
目前,贫困大学生问题不仅包括经济问题,还包括更为重要的制约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问题。高校应给予高度重视,采取培养自强自立的精神,缓解贫困大学生压力等措施来缓解贫困大学生心理焦虑和生活压力,促使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8.
韩剑秋 《畜牧市场》1999,11(11):7-9
我国的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但是农村社会商品零售额仅占全社会商品零售额的40%,增加农民收入,直接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农村市场的启动,因此应将如何稳步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增加贫困县农民收入作为当前工作中的一个重点问题研究。一贫困县大多是一些山区县,农业生产条件差,生产方式落后,部分农民还生活在在贫困线以下,因此国家一直将消除农村贫困作为扶贫工作的重点,每年都要安排大量资金来帮助贫困县摆脱贫困,使大多数农民生活达到温饱,开始逐步向小康生活迈进。虽然农民收入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相比…  相似文献   

9.
从贫苦家庭的孩子到军营战士到农民企业家到全国劳动模范,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种鸡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付合在苦与乐的协奏中走得泰然,走得坚毅。他1987年被评为地区先进个体劳动者,1995年邯郸市市委、政府授予他“农业战线标兵”称号,1997年被推荐为市政协委员,1998年当选市劳模,200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创业不畏难1983年,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河北省馆陶县父老乡亲刚从贫困走向温饱,思想上发生了巨大变化。吴付合在兴奋之余又陷入了沉思,如何加快农村脱贫致富步伐,如何使大家不但有饭吃,而且…  相似文献   

10.
《水禽世界》2007,(8):44-44
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31日接受中国政府网访谈时表示,从现在31个省区市已经普遍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情况来看,把贫困农村居民全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在今年末有望实现。  相似文献   

11.
扶贫攻坚是全党的大事,全国的大事,中国政府郑重向世界承诺,绝不把贫困带入21世纪,为此中国政府组织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去年下发了(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对解决贫困完成扶贫攻坚的任务、基本方针、主要措施都做了详细规定。各地创造了不少扶贫攻坚的奇迹,但扶贫攻坚也存在许多误区,通过调查要走出三大误区。误区之一,扶贫就是扶村。中央《关于尽快解决温饱问题的决定》把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作为主要任务,指出“当务之急是解决贫困户的温饱问题,要正确处理发展地方经济和解决群众温…  相似文献   

12.
“本世纪末,中国政府将消灭农村绝对贫困,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县委书记吕晓莉代表25万屏山人民庄严宣誓“屏山决不能将贫困带入二十一世纪”!市委、市府把屏山县的越温达标任务作为1999年向全市人民承诺的十件实事...  相似文献   

13.
国务委员、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陈俊生近日在四川贫困地区考察时指出,到本世纪末,要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解决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带颅群众苦干、实干,真正把扶贫措施落实到村到户。6月10日至15日,陈俊生深入到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一些贫困地区进行考察,听取了四川省、阿坝州及茂县、松潘、南坪、小金、若尔盖等省地县负责同志的汇报并实地察看了一些贫困农户。陈俊生在充分肯定了四川省和阿坝州开展扶贫工作的成绩时指出,改变这些地区的贫困面貌,首先要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和农业基础没施建设。他…  相似文献   

14.
“本世纪末,中国政府将消灭农村绝对贫困,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25万屏山人民决心以崭新的姿态面对未来,决不把贫困带入21世纪。3月5日,由宜宾市委、市府领导率领市级150余名帮扶大军参加的屏山县“扶贫攻坚、决...  相似文献   

15.
山区农民贫困是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国家实施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山区农村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村绝大多数人温饱已得到基本解决。但从综合发展水平而言,山区农民经济增长速度是相当缓慢的,相当一部分人口还未脱贫,即使解决温饱的地方也未完全消除贫困。解决农民温饱问题、消除农村贫困仍是目前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而农村的关键又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没有这一块的全面小康,农村就不可能实现全面小康,整个国家也不可能实现全面小康。 一、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薄弱环节 邓小平同志亲自设计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到目前为止,“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已如期实现,中国人民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人均GDP达到了800美元,全国人民实实  相似文献   

17.
正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经过改革开放40年来的努力,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  相似文献   

18.
朱基在甘肃考察时强调──加大扶贫力度 振兴农村经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朱基在甘肃省考察时强调,要加大扶贫工作力度,振兴农村经济。朱基一行此次考察的重点是甘肃省中部干旱贫困地区、贫困农户、扶贫工程和城市国有大中型企业。朱铬基指出,到本世纪末...  相似文献   

19.
陈渊 《中国蜂业》2009,60(7):50-51
人到成年之后就应该成家立业,但农民子弟很难跳出农村这道贫困的鸿沟去立业,因为农村与城市之间经济和文化差距实在太大了。虽然改革开放后,农民可以到城里去打工,但他们的收入也只能把日子过得好一点,想办事业实在有些力不从心。  相似文献   

20.
中西部地区脱贫致富的构想贫困农村脱贫不能单兵突破山西胡光启杜怀民贫困,成了人们议论中西部地区的中心话题和客观现实。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是自古以来社会的最大隐患,对于贫困人口经济问题,我们丝毫不能等闲视之。加速中西部地区脱贫致富事关全局。由于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