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采用室内流水养殖,以未添加枯草芽孢杆菌饲料和分别添加1、2、4、8、16g·kg-1枯草芽孢杆菌(粉剂有效活菌数1.0×108 cfu·g-1)饲料饲喂黑鲷幼鱼,探讨其对黑鲷幼鱼生长、消化酶活性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以及最适添加量。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可提高黑鲷幼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当添加量达2g·kg-1时,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P0.05),而后下降。存活率、肝体指数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添加枯草芽孢杆菌组黑鲷幼鱼血清总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添加量为2g·kg-1时达最大值;各组间葡萄糖、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无显著差异;血清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肝脏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也显著提高;胃、前肠和肝脏蛋白酶活性显著升高,淀粉酶和脂肪酶差异不显著,仅中肠脂肪酶活性略高于对照组。结果提示在黑鲷幼鱼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能显著提高其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提高消化酶活性和抗氧化功能,最适添加量为2g·kg-1。  相似文献   

2.
对患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症的中华鳖的血液生化和细胞病理进行了检测.病鳖的内脏发生器质性病变,出血、充血,为败血症.病鳖血清的18项指标中有14项明显不同于健康鳖,其中谷草转氨酶(AST)、谷酰氨转肽酶(GGT)、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EAT)、尿酸(UA)、尿素氮(UN)活性显著增加,而乳酸脱氢酶(LD)、淀粉酶(AMS)、碱性磷酸酶(ALP)、甘油三脂(TRIG)、胆固醇(CHOL)等活性大大降低.肝、肠等脏器细胞坏死,细胞核和细胞膜破裂,髓样结构增多或严重液泡化.用疫苗对中华鳖进行免疫可有效预防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症.  相似文献   

3.
一株新型嗜水气单胞菌拮抗菌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草鱼养殖池塘的水样及底泥样品中筛选对嗜水气单胞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初步研究其抑菌效果,为水产养殖过程中嗜水气单胞菌的生物防治提供菌株资源.以嗜水气单胞菌为指示菌,采用点喷法进行拮抗性菌株初筛,采用牛津杯法进行复筛;通过细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试验、16SrDNA基因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对筛选菌株进行分类鉴定.得到1株对嗜水气单胞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的拮抗菌株WM-1,抑菌圈直径达21.8mm,经鉴定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该菌筛选得到的拮抗菌WM-1,对嗜水气单胞菌抑制效果显著,为进一步研究其抑菌机理提供了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4.
采用抗菌材料纳米载铜蒙脱石于不同浓度、不同温度、不同作用时间,分别对嗜水气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副溶血弧菌(水产病原菌)及嗜酸乳酸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肠道有益菌)进行杀菌作用比较.结果表明:随浓度增加,纳米载铜蒙脱石对嗜水气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和副溶血弧菌的杀菌效果不断增强;而对于枯草芽孢杆菌和嗜酸乳酸杆菌,杀菌作用虽有增加,但增加幅度较小.此外,不同温度,杀菌率不同,并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30 ℃下,Cu2+-MMT对细菌的杀菌性能优于4 ℃.在30 ℃下培养嗜水气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副溶血弧菌、嗜酸乳酸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12 h,杀菌率分别为100%、100%、100%、24.9%和25.6%.而在4 ℃培养24 h后,其杀菌率分别为83.9%、84.8%、84.6%、20.9%和21.4%.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外源微生物对中华绒螯蟹血细胞产生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的影响。[方法]采用1×10^7bacteria/ml菌液对中华绒螯蟹分别进行嗜水气单胞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产朊假丝酵母注射感染,取血淋巴分别检测血清NOS活力。[结果]除产朊假丝酵母外,嗜水气单胞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感染中华绒螯蟹均明显地诱导了血清中NOS活性。[结论]中华绒螯蟹血细胞存在可诱导的NOS活性,该NOS活性呈现诱导源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枯草芽孢杆菌替代抗菌素应用于鲤幼鱼饲料的可行性,在对照组(G0)基础上分别添加黄霉素4 mg/kg(G1)、喹烯酮125 mg/kg(G2)和枯草芽孢杆菌300 mg/kg(G3),饲喂平均体质量为24.39 g的鲤幼鱼56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枯草芽孢杆菌对鲤幼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提高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并可显著提高血清中溶菌酶(LSZ)以及降低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的活性(P0.05),而两种抗菌素的促生长效果不显著(P0.05),但黄霉素可显著提高后肠蛋白酶、脂肪酶以及肝胰脏淀粉酶的活性(P0.05),而喹烯酮的促消化作用不显著(P0.05),两种抗菌素均可显著提高LSZ的活性(P0.05),黄霉素还可显著降低GOT和GPT的活性(P0.05),喹烯酮可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P0.05)。与抗菌素组相比,枯草芽孢杆菌在提高后肠淀粉酶和脂肪酶以及肝胰脏蛋白酶活性方面显著高于黄霉素(P0.05),其整体促进消化酶活性作用优于喹烯酮。此外,其碱性磷酸酶(AKP)及SOD活性显著高于黄霉素组(P0.05),GOT和GPT活性显著低于喹烯酮组(P0.05),得出枯草芽孢杆菌可以显著提高鲤幼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并可显著影响其免疫相关酶的活性,可以替代这两种抗菌素应用于鲤配合饲料中。  相似文献   

7.
一株有抑菌活性解淀粉芽孢杆菌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环境中芽孢杆菌对常见细菌的抑菌能力,从池塘底泥中分离出6株芽孢杆菌进行了鉴定和抗菌能力研究。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和嗜水气单胞菌为研究对象,采用管碟法测定了细菌发酵上清液的抑菌活性,测定了发酵上清液和病原菌共培养的生长曲线,并采用生化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细菌进行鉴定。结果发现其中1个菌株的发酵上清液对嗜水气单胞菌和藤黄微球菌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进一步通过生化和分子鉴定发现该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结果表明:分离的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发酵产物对嗜水气单胞菌和藤黄微球菌具有抑制作用,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益生菌用于防治嗜水气单胞菌和藤黄微球菌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对增强枯草芽孢杆菌的抗逆性和增加乙醇产量的影响。[方法]运用基因工程技术,用大肠杆菌的Lac启动子、运动发酵单胞菌丙酮酸脱羧酶基因(pdc)和乙醇脱氢酶基因(adhB),构建在枯草芽孢杆菌中表达的BLAP操纵子,BLAP操纵子导入枯草芽孢杆菌可使其发酵糖生产乙醇。然后用超嗜热菌强烈火球菌(Pyrococcusfuriosus)的小分子热休克蛋白基因(sHsp)构建在枯草芽孢杆菌中表达的BLAPH操纵子。[结果]成功地构建了能表达小分子热休克蛋白,产生乙醇的枯草芽孢杆菌。[结论]小分子热休克蛋白的表达,使枯草芽孢杆菌在致死温度下的存活率显著提高,对温度及乙醇的耐受性显著增强。同时枯草芽孢杆菌的乙醇产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益生菌(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及二者的复合菌)对三种大宗饲料原料(玉米、麦麸、豆粕)干物质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将每种饲料原料分为四组,即对照组、枯草芽孢杆菌组、嗜酸乳杆菌组和复合菌组,分别为不添加益生菌,添加枯草芽孢杆菌1 mL、嗜酸乳杆菌1 mL、枯草芽孢杆菌0.5 mL+嗜酸乳杆菌0.5 mL,采用三角瓶体外酶解法模拟猪消化系统进行发酵试验,测定分析三种大宗原料的干物质消化率。结果表明:加入益生菌后玉米的干物质消化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加入枯草芽孢杆菌及其与嗜酸乳杆菌的复合菌后麦麸的干物质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且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加入枯草芽孢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后豆粕的干物质消化率极显著降低或升高(P0.01),加入复合益生菌无显著变化(P0.05)。说明加入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及两者复合菌对玉米干物质消化率均有显著促进作用,对麦麸干物质消化率均无促进作用,加入嗜酸乳杆菌对豆粕干物质消化率具有促进作用,加入枯草芽孢杆菌无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酵母β-葡聚糖对受免异育银鲫免疫应答的增强作用   总被引:35,自引:4,他引:35  
在饲料中添加定量的酵母 β -葡聚糖 ,投喂经注射接种福尔马林灭活的嗜水气单胞菌 (Aeromonashydrophila)菌苗的异育银鲫 (Carassiusauratusgibelio) 2 8d后 ,通过测定供试鱼的增重量、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溶菌酶活性、谷丙转氨酶活性 (SGPT)、血清总蛋白含量、白细胞吞噬活性以及活菌攻毒后的免疫保护率 (RPS) ,探讨了酵母 β -葡聚糖对受免异育银鲫免疫应答的增强作用。结果表明 ,投喂添加 2 0 0 .0mg/ (kg·d)酵母 β -葡聚糖的饲料 ,不仅可以提高受免异育银鲫对灭活嗜水气单胞菌的免疫应答水平 ,增强抵抗嗜水气单胞菌人工感染的能力 ,而且还具有一定的促进生长和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消化道酶活性和肠道菌群数量的影响。选用体质量为(51.37±0.58)g的健康无病草鱼300尾,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处理组两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50尾鱼,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组饲喂含枯草芽孢杆菌(10^8CFU/kg饲料)的基础日粮,日投喂量为鱼体质量的3%,饲养时间为45d。结果表明:处理组肠道内容物中胰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分别比对照组显著提高14.75%(P〈O.01)、13.03%(P〈O.01)和78.95%(P〈0.01);肝胰脏中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分别比对照组显著提高17.72%(P〈0.01)和13.81%(P〈0.01)。肠道菌群数量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肠道芽孢杆菌和假单胞菌数量极显著提高(P〈0.01),而致病性弧菌和大肠杆菌数量却极显著降低(P〈0.01)。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能够改善草鱼肠道菌群组成,并提高消化道特定消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VA对草鱼幼鱼生长、体成分和转氨酶活性的影响,以确定草鱼饲料中VA适宜的添加量。【方法】采用酪蛋白和脱脂豆粕为蛋白源、白糊精为糖源、玉米胚芽油和大豆油为脂肪源的半纯化饲料作为基础饲料,配制VA水平为0(对照组),810,1 620,2 520,3 224,3 980,7 950,16 386 IU/kg的8组试验饲料,饲养初始体质量为(10.79±0.52) g的草鱼12周,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40尾,试验结束后测算体质量增长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鱼体营养成分以及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等指标。【结果】对照组的草鱼幼鱼,在试验后期有8.33%出现眼球突出、尾鳍充血的症状,添加VA试验组的草鱼未出现类似症状;饲料中VA含量在0~1 620 IU/kg时,体质量增长率随饲料中VA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饲料中VA含量>7 950 IU/kg时,体质量增长率显著降低(P<0.05);特定生长率的变化趋势与体质量增长率类似,而饲料系数变化趋势与体质量增长率相反;VA对草鱼成活率和全鱼水分、蛋白质、脂肪、灰分含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饲料中缺乏VA会显著降低血清中ALP的活性,同时显著提高GPT和GOT的活性(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缺乏VA会引起草鱼幼鱼眼球突出、尾鳍充血和肝功能异常,饲料中添加适量的VA会促进草鱼的生长,降低饲料系数,但过量的VA会降低草鱼幼鱼的生长速度。对草鱼体质量增长率与饲料中VA含量进行折线回归分析,可知草鱼幼鱼获得最佳生长时对VA的需要量为1 653 IU/kg,同时建议饲料中VA含量不宜超过7 950 IU/kg。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中药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LBP)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建鲤(Cyprinus carpiovar Jian)肝细胞急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利用8 mmol/L四氯化碳构建建鲤肝细胞损伤模型,用不同浓度的枸杞多糖处理肝细胞,设空白对照组、枸杞多糖对照组(0.4 mg/mL)、模型组(CCl4)、预防组(CCl4处理前加枸杞多糖孵育,0.1、0.2和0.4 mg/mL)、治疗组(CCl4处理后加枸杞多糖孵育,0.1、0.2和0.4 mg/mL)和预防治疗组(枸杞多糖孵育后经CCl4处理再经枸杞多糖孵育,0.1、0.2和0.4 mg/mL)。12 h后,收集细胞和细胞培养液,然后测定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细胞活力、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免疫球蛋白M(IgM)及药物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 2E1(CYP2E1)等生化指标。研究结果表明:CCl4处理后可以显著增加GPT、GOT、LDH、MDA、TNF-α、IL-1β、IgM及CYP2E1的含量,降低SOD活性和细胞活力;枸杞多糖处理组可不同程度地抑制上述生化指标的变化,其中预防组及预防治疗组对于转氨酶(GPT、GOT)、LDH、MDA、细胞因子(TNF-α、IL-1β)、IgM及CYP2E1等活性的升高皆有显著抑制作用,同时显著提高SOD酶活性及细胞活力,且呈剂量依赖性;而治疗组仅对LDH、TNF-α及CYP2E1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综上结果,认为枸杞多糖对四氯化碳致建鲤肝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可以应用于鱼类肝损伤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观察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对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将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接种于体外培养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24、48和72 h后,检测细胞的ATP酶(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PI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与空白组相比较,试验组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Na+-K+-ATP酶活性降低(P<0.05),Ca2+-Mg2+-ATP酶活性降低(P>0.05),细胞增殖能力降低,S期细胞比例降低,细胞凋亡明显。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可以降低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Na+-K+-ATP酶活性、Ca2+-Mg2+-ATP酶活性,减弱细胞的增殖能力并引起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草鱼肠道抗菌肽对细菌形态结构的影响及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草鱼肠道抗菌肽处理后的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嗜水气单胞菌的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经过抗菌肽处理后的细菌形态发生变化,菌体严重变形,表面变得粗糙,出现皱褶,胞膜破裂.对草鱼肠道抗菌肽的理化性质的研究结果显示,草鱼肠道抗菌肽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耐胰蛋白酶特性.  相似文献   

16.
对4月龄的五龙鹅快长系饲喂添加不同比例冬牧-70鲜草的日粮,测定血浆中碱性磷酸酶(AKP)、谷丙转氨酶(GPT)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并进行相关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冬牧-70鲜草比例的增加,五龙鹅血浆中的AKP活性显著性降低(P<0.05),AKP活性与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消化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Ca、蛋氨酸(Met)、胱氨酸(Cys)消化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GPT和LDH活性与CF,NDF和ADF消化率呈弱正相关(P>0.05),与Ca,Met,Cys消化率呈弱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7.
南平  燕帅国  王君  常重杰 《贵州农业科学》2012,40(1):117-118,121
为8-羟基喹啉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进行了8-羟基喹啉对草鱼的急性毒性和生理毒性试验。结果表明:8-羟基喹啉对草鱼24h、48h和72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32.3mg/L、26.93mg/L和20.95mg/L,表现出较强的急性毒性;8-羟基喹啉能降低草鱼肝组织中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的活性,并表现出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蒋自立  李春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5946-5949
[目的]探讨黄颡鱼嗜水气单胞菌对草鱼幼鱼肝、肾和脾的影响,从而为预防鱼类细菌性疾病的相互感染及渔业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16 S rDNA基因序列分析,从患败血症的黄颡鱼脾脏中分离嗜水气单胞菌。然后,用半致死浓度的分离株感染草鱼幼鱼,取病鱼的肝、脾和肾进行组织病理切片观察。[结果]感染嗜水气单胞菌的鱼体肝、脾和肾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肿大。肝呈灰白色,实质结构明显被破坏,肝血管内血细胞减少,肝细胞肿胀、浑浊;肾间质比例增大,肾小管和肾小体数量明显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变性;脾呈暗紫色,内部大量充血,脾淋巴细胞坏死,大量的棕色"小结"充斥于整个脾脏之中。[结论]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可导致草鱼幼鱼的肝、脾和肾发生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9.
首次建立了Na+-Ti(SO4)2法检测草鱼中孔雀石绿残留的方法:孔雀石绿溶于浓硫酸显黄色,稀释后显暗黄色,Ti(SO4)2使其褪色,加入Na+变为白色沉淀,依据沉淀量对孔雀石绿残留进行定量分析。优化实验条件,采用pH=7.4、硫酸钛和氯化钠的浓度均为2.0 mol/L时,可有效地检测孔雀石绿残留。方法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最低检测量为0.08 mg/kg,在草鱼肌肉和肝脏中的回收率分别为65.00%~75.63%,63.75%~71.35%,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82%~1.89%,4.93%~1.97%。该方法快速、简单、灵敏、准确,依据白色沉淀仅凭肉眼即可进行初筛,适合于快速检测孔雀石绿在水产品中的残留。  相似文献   

20.
首次建立了Na+-Ti(SO4)2法检测草鱼中孔雀石绿残留的方法:孔雀石绿溶于浓硫酸显黄色,稀释后显暗黄色,Ti(SO4)2使其褪色,加入Na+变为白色沉淀,依据沉淀量对孔雀石绿残留进行定量分析。优化实验条件,采用pH=7.4、硫酸钛和氯化钠的浓度均为2.0 mol/L时,可有效地检测孔雀石绿残留。方法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最低检测量为0.08 mg/kg,在草鱼肌肉和肝脏中的回收率分别为65.00%~75.63%,63.75%~71.35%,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82%~1.89%,4.93%~1.97%。该方法快速、简单、灵敏、准确,依据白色沉淀仅凭肉眼即可进行初筛,适合于快速检测孔雀石绿在水产品中的残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