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1949年9月,李登海出生于山东省莱州湾的海边渔村,父母亲期望他将来长大能出海谋生,就给他起名"登海"。初中毕业后的李登海看到家乡种的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于2006年选用2个玉米单交种"耕源135号"和"会单4号",以"耕源135号"为主栽品种,"会单4号"为间栽品种,在昆明市团结镇进行了玉米混栽控制大、小斑病的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玉米混栽与玉米净栽相比,玉米大、小斑病发病较轻,相对防效高达80.6%和65%,不同品种比例间的防效差异较大,其中以4:1的处理控病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刘洁宇 《现代农业》2012,(11):56-58
建国以来,从解决吃饭问题入手,采取了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忻州市粮食产量在波动中提高。已经取得了三次大的突破。第一次是通过"农业八字宪法"的贯彻,使粮食产量由建国初的3.5亿千克,突破了5亿千克大关;第二次是通过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面积推广"两杂"优种,使粮食产量由60年代后期的5亿多千克提高到70年代后期的7.5亿千克以上;第三次是通过落实党的政策,推行家庭联产  相似文献   

4.
玉米"一增四改"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玉米的单产。玉米"一增四改"技术,核心内容是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型品种,改套种为直播,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  相似文献   

5.
<正>甜玉米,别名"水果玉米"、"蔬菜玉米",近年来日本、台湾、香港及内地各大城市发展迅速,成为市场上的热门蔬菜之一。它属禾本科玉米属中的一个栽培亚种,为一年生草本植物,与普通玉米生长发育特性、生产目的不完全一样,主要区别在于籽粒胚中含糖量高,一般含糖量达10%~20%甚至更高,是普通玉米含糖量的1~4倍。因此,为了  相似文献   

6.
正特用玉米是具有较高经济、营养和加工价值的专用玉米品种,如鲜食玉米、药用玉米、观赏玉米等都属于特用玉米。通过深加工,特用玉米的终端产品可实现较大幅度的增值,种植效益高,因此有"增值玉米"之美称。近年来,随着安阳市农业结构的调整,部分乡镇和农户开始较大规模种植特用玉米,种植面积约有667万平方米,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现就安阳市特用玉米生产存在  相似文献   

7.
<正>玉米粗缩病,俗称"小矮子玉米"、"小老爷玉米"。是玉米极易感染的病毒危害之一,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降低玉米产量。粗缩病的主要特征:玉米苗期感染此病后,叶片浓绿,根系少,植株矮化,不往高长;成株期感染此病,上部节间缩短,雄穗花轴缩短,果穗短小,结果少,此病害从玉米苗期到抽穗期间均可感染此病,发病后极难根治,早期预防是根本出路。粗缩病毒不能通过土壤和接触传播,只能由灰飞虱传播病毒。一、症状  相似文献   

8.
辽宁玉米种子产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辽宁省第一大粮食作物,优良的玉米品种是玉米增产的关键,发展好玉米种子产业是粮食安全的保证.辽宁位于我国春玉米区的最南端,具有玉米生产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是我国优质玉米的主产区,也是玉米种子生产的良好场所. 辽宁省的玉米种子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农家留种、集体调剂"、"计划管理、统一供种"、 "市场开放、种业竞争"几个阶段.长期以来,辽宁省的玉米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140万公顷以上,近年上升到230万公顷.  相似文献   

9.
玉米新品种"吉农玉309"是以自选系"GS04"为母本、"WH8"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单交种。2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10403.2kg/hm2,比对照"吉单261"增产7.9%;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9927.7kg/hm2,比对照"吉单261"增产8.8%。该品种于2009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稳产、高产、抗病、抗旱、品质好。该品种属中熟品种,适于吉林省的长春、吉林、通化、松原、白城等地区及黑龙江省部分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屯留县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玉米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涌现出许多亩产"吨粮"的田块,李高乡东李高村更是闻名全县的玉米亩产"吨粮"村。本文通过大量调研,总结出当地从选择地块、精耕细作、增施优质农肥,到科学施用化肥、选用抗病高产优种、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等玉米"吨粮田"栽培技术措施,对玉米高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保持者1979年秋,在山东省莱州市后邓村的一片农田里,一个轰动全国的纪录诞生了。一种名为"掖单2号"的玉米,创下我国夏玉米单产776.9公斤的最高纪录。而它的创造者是一个年仅31岁、只有初中学历的李登海。此举,让李登海一跃占据了中国玉米研究的巅峰。  相似文献   

12.
玉米新品种“吉农大678”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玉米新品种"吉农大678"是以自选系"B146"为母本、自选系"JND58"为父本育成的杂交种。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0 722.2 kg/hm2,比对照"吉单261"增产9.8%;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 927.1 kg/hm2,比对照"吉单261"增产8.8%。该品种于2009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吉农大678"品种的主要特点是高产、抗病、品质好,适宜在吉林省中熟、中晚熟区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玉米新品种"长大19"是以自选系"P288"为母本、自选系"P291"为父本育成的杂交种。2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12 245.0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2.1%;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11 377.6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2.6%。该品种于2010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的主要特点是高产、抗病、抗倒伏,适宜在吉林省晚熟区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十一五"和"十二五"时期是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由传统农业向以全程机械化为代表的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利用比较优势研究中的效率优势理论对黑龙江省与我国其他玉米产区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时期的效率优势进行回顾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标时期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的效率优势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下降趋势,适度降低玉米中低产地区的种植...  相似文献   

15.
<正>"超级玉米种子"千呼万唤始出来。公司的"超级玉米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开发"项目被科技部列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之一,项目总经费8746万元,登海种业获得国家划拨科研经费1505万  相似文献   

16.
气候变化对黑龙江玉米产量贡献份额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AEZ模型计算得到的1980—2009年逐年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作为气候变化影响因素,结合搜集到的1980—2009年黑龙江玉米生产的经济社会要素,本研究构建了主成分分析模型进行气候变化对玉米单产的贡献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及应对措施"主成分影响占到10%略多,"经济社会"主成分贡献率最大,达到50%以上;"传统投入"主成分贡献率约17%;相比较"经济社会"和"传统投入"主成分而言,"气候变化及应对措施"贡献份额最低。"气候变化及应对措施"1980—2009年的主成分得分呈现不规则波动,没有明显上升或下降趋势,表明气候的实际作用不明显。同时,该主成分得分与黑龙江玉米产量变化没有相关性;与黑龙江玉米产量呈线性相关的是"经济社会"主成分。  相似文献   

17.
黄龙玉米栽培"四化一高"技术,即:"良种化种植、机械化耕作、配方化施肥、化学化除草、高密度种植"集成配套技术是在总结该县玉米传统栽培经验和连年进行玉米新品种实验、不同栽培模式实验、玉米新品种展示、3414肥效实验的基础上,根据该县自然环境、耕地条件及玉米种植水平实际,研制此技术。1黄龙县玉米生产概况黄龙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位于陕西省中北部,延安市东南缘,平均海拔1100m,年均降雨量602ml,无霜期186天,是玉米生产优生区。全县农业人口3.2万人,耕地面积1.6万hm2。  相似文献   

18.
小麦、稻谷以及玉米被称为世界三大粮食作物,而玉米也是我国三大粮食品种之一,玉米的年产量大约占我国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5%。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增加了玉米的播种面积,大力推广和使用了杂交技术,使得我国的玉米生产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吉林省是我国玉米产量大省,是我国的"玉米之乡",并且是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吉林省种植玉米的耕地占全省耕地的60%以上,并且全省粮食总产量中,玉米产量就有  相似文献   

19.
玉米新品种"西旺3008"是以自选系"MZ30"为母本、自选系"MZ18"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单交种。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2 328.9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11.1%。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1 309.7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9.2%。该品种于2012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高产、优质、抗病性较强,适于吉林省中晚熟地区及黑龙江省部分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玉米新品种"吉农玉367"是以自选系"HY21"为母本、自选系"HY101"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单交种。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1 144.9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5.6%。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0 554.8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5.6%。该品种于2013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抗病性较强、早发性好、易制种,适于吉林省中晚熟地区及黑龙江省部分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