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别取来自普通栽培种(S.tuberosum)的两个一倍体品系和两个双单倍体品系的茎段和叶片,用两步法进行组织培养来加倍其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在以MS+2.25mg/1 BAP+5mg/1 NAA 为第一步的培养基上,从一倍体和双单倍体的茎段和叶片中获得了许多再生植株,其中约60%的加倍成植株(2n=2x=24或2n=4x=48),此结果表明此法是把单单倍体(以下简称一倍体)和双单倍体转化为纯合同源四倍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受体细胞倍性对PVY CP基因向马铃薯遗传转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师桂英 《中国马铃薯》2001,15(4):204-206
利用整合PVYCP基因的改建质粒PEY3,以农杆菌为载体向四倍体栽培“甘农薯 1号” (2n =4x =4 8)及双单倍体“84 4 7” (2n =2x =2 4 )叶盘、叶柄、茎段导入PVYCP基因并获得再生植株。愈伤组织卡那霉素 (KM )抗性筛选试验表明 ,低倍体受体细胞利于外源基因的整合与表达 ,双单倍体转化率 (2 5 4 % )高于四倍体 (15 8% )。冠瘿碱分析证明再生植株整合了PVYCP基因。染色体倍性鉴定证明转基因再生植株与亲本倍性一致。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3种抗有丝分裂剂(秋水仙碱、氟乐灵和黄草消)在2个处理时间(48h和72h)及2种处理浓度〔秋水仙碱0.0125%(313μM)和0.025%(625μM),氟乐灵和黄草消均为5μM和10μM〕下对2个小麦(Triticum aestivum)品种(Pavon和Kitt)花药愈伤组织产生加倍单倍体植株的诱导效果。试验结果,秋水仙碱是最有效的染色体加倍剂,用秋水仙碱处理后,Pavon品种产生的再生植株中89%是双单倍体(2n=6x=42)。但是,用2种浓度的秋水仙碱处理72h后均产生了不利的影响。3种抗有丝分裂剂的不同处理浓度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对照处理(不加抗有丝分裂剂)的所有再生植株均为多倍单倍体(2n=3x=21)。上述结果表明,秋水仙碱仍然是最有效的染色体加倍剂,用秋水仙碱处理花药愈伤组织是通过花药培养获得高频率双单倍体植株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棉花自然单倍体植株发现较早,并已通过孤雌生殖、双胚、种间杂交、半配生殖和辐射处理等获得了棉花单倍体。但棉花的花药培养尚未得到单倍体植株。棉花是二倍体和异源四倍体,染色体数为2n=2x=26和2n=4x=52,自然单倍体的概率很低。产生双胚的频率约为1/2~2.5  相似文献   

5.
前言过去十年中,许多实验室都已发展了植物体外孤雄生殖的技术。1973年以来,我们在实验室中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也获得了数百个小麦花粉植株(De Buyser和Henry1979)。这些再生植株多是单倍体(n=3x=21)或二倍体(2n=6x=42),四倍体(4n=12x=84)极为罕见。  相似文献   

6.
虽然芸薹属栽培种的3个二倍体祖先,白菜型油菜(AA,2n=20)、甘蓝(CC,2n=18)和黑芥(BB,2n=16)有共同的起源,其染色体基数为6,但它们的进化距离有明显的差异。Attia和Robbelen(1986)用双单倍体杂种的染色体配对和交叉频率说明,A与C两染色体组之间的关系比它们与B染色体组之间的关系要密切得多。但是,所观察到的减数分裂构型不仅是由进化中累积的染色体结构差异所致,而且还可能存在抑制部分同源染色体  相似文献   

7.
5个茶树无性系品种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武夷水仙等5个茶树无性系品种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结果表明,武夷水仙为三倍体(2n=3x=45)品种,毛蟹、上梅州种、政和大白茶和梅占是以三倍体细胞为主,嵌合不同比例二倍体和非整倍体细胞的混倍体。5个品种的三倍体细胞中,染色体主要为 m 和 sm 型,并且是部分同源的。  相似文献   

8.
对小葱一个种群的38个个体进行染色体计数和核型分析。共发现5种核型,除核型具有多态性外,笔者还发现非整倍体和B染色体。在这一种群中,3个个体的染色体组型是2n=2x=12m+2sm+2st(2SAT),17个个体的染色体组型是2n=2x=14m+2st(2SAT),7个个体的染色体组型是2n=2x=12m+2sm+2st+1B,5个个体的染色体组型是2n=13m+2st(2SAT),6个个体的染色体组型是2n=10m+2m(2SAT)+2sm+1st。并对小葱染色体多态性的成因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利用3个2n配子材料(2x)在马铃薯(S.tuberosum L.)中进行4x—2x,2x—4x和2x—2x的杂交,获得了4个四倍体杂种材料;然后对它们进行花药培养,共得到32个双单倍体植株。检查其中23个植株,有2株是具5%以上2n花粉粒的双单倍体,1株是重组了2n卵基因的双单倍体。由此证明花药培养的倍性操作技术是转育马铃薯2n配子性状给双单倍体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新型栽培种(Neo-tuberosum)双单倍体杂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马铃薯新型栽培种(Neo—tuberosum,2n=4x=48)的双单倍体(2n=2x=24)与S.phureja (2n=2x=24)杂交,克服新型栽培种双单倍体雄性败育获得了成功。鉴定结果表明,杂种实生苗绝大多数保持了二倍性(2n=2x=24);实生苗可育株占总数78.36%。经减数分裂观察,入选的17个DP优良单株系主要是SDR型2n配子。为了选育出FDR型2n配子突变系,加强DP优系中的新型栽培种的遗传成分,即以D_(2012)—22(SY—m型)为母本,以DP优系为父本配制了回交组合,得到1000多粒种子,供进一步研究利用。  相似文献   

11.
新型能源植物续随子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根尖压片法对新型能源植物续随子(Euphorbia lathyris L.)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续随子染色体数目为2n =20,核型公式K(2n) = 2x =20 = 18m+2m(SAT),相对长度组成为4L+4M2+8M1+4S,核型分类属Stebbins的1B型,核型不对称系数57.973%。另外在续随子第5对染色体上观察到一对随体。  相似文献   

12.
海岛棉染色体组型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新近研究确立的棉属39个种的染色体组型,国内外学者已作过一些种的研究观察。但是,对异源四倍体棉种的海岛棉(2n=4x=52)的染色体组型尚未见报道。作  相似文献   

13.
对马铃薯双单倍体品系81-15(2n=2x-24)和南美二倍体栽培种Solanumphureja(2n=2x=24)体细胞融合获得的15个林系、81-15和二倍体野生种S.chacoense(2n=2x=24)体细胞融合获得的10个株系进行了细胞学鉴定和过氧化物同工酶谱分析。结果表明,杂种植株除一个株系为非整倍体外(染色体数为37),其余株系均为四倍体(2n=2x=48),是两个亲本的染色体数之和。与二倍体的双亲相比,杂种植株的叶下表皮气孔保卫细胞内叶绿体数目较多,但单位面积气孔数目较少,明显地表现出了四倍体的特征。杂种植株的过氧化物同工酶谱是其双亲酶谱谱带的总和。  相似文献   

14.
蔡华  张启勇  韦朝领 《热带作物学报》2009,30(12):1831-1834
为了从细胞学角度鉴定忍冬科(Caprifoliaceae)接骨木属(Sambucus)2种植物蒴翟(Sambucus Chinensis L.)和接骨木(Sambucus willamsii H.),对安徽滁州地区蒴翟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并和接骨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蒴翟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34,染色体基数x=17,为二倍体物种.与接骨木(2n=2x=36)相比,存在染色体数目差异.其核型公式为k(2n)=34=14m+14am+6st,核型类型为2B型(接近3B型);最长与最短染色体长度比为2.07.臂比>2的染色体比为0.47.在系统进化程度上蒴翟较接骨木高级,这可能是草本蒴翟比木本接骨木具有更强生态适应性的细胞学证据之一.  相似文献   

15.
Zhebrak(1944、1957)首先获得了第一个普通小麦×提莫菲维小麦的十倍体,该十倍体称为T.Borisovii。在其与普通小麦的回交后代中选出了染色体数2n=56的后代。这些八倍体中含有普通小麦的全部染色体组成,而且还含有提莫菲维小麦的单倍体染色体组成(Zhebrak等人,1964)。在不完全双二倍体中发现不正常的细胞分裂频率为40%(Tsarenja等人,1966)。  相似文献   

16.
降低陆地棉 ( 2 n=4x=52 ,2 ( AD) h)种子中棉酚的含量可作为食物和饲料 ,在棉株中保持高水平的棉酚含量可减少害虫的发生率。以斯特提棉 ( 2 n=2 x=2 6,2 C1)为父本 ,瑟伯氏棉 ( 2 n=2 x=2 6,2 D1)或雷蒙德氏棉 ( 2 n=2 x=2 6,2 D5)作为桥梁品种 ,获得两个雄性不育的三交种瑟伯氏棉 -斯特提棉 -陆地棉和陆地棉 -雷蒙德氏棉 -斯特提棉。陆地棉作为父本进行轮回回交和回交二代自交 ,将获得的种子进行离体培养。三交种和它们的回交后代共1 2 0 8朵花生产了 1 92粒种子 ,并成功获得 62个植株。细胞遗传学分析表明 ,染色体配对和交叉频率相对…  相似文献   

17.
采用压片法对4种文心兰的染色体数和核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Oncidium RenlendⅡ为2n=2x=56=30m+26sm,Oncidium Wilson Tropic Breeze‘ Everglades为2n=2x=72=38m+ 34sm,Oncidium Alohi‘ Hawaii’为2n=2x=56=36m+20sm,Oncidium Gower Ramsey‘Gold#3’为2n=2x=106=88m+22sm,即主要由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和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组成,核型分类均为2B型.此研究结果为文心兰的遗传变异、种间亲缘关系及杂交育种选育等方面的研究积累了更多的细胞学资料.  相似文献   

18.
用红麻(2n=36=32 4SAT)与金钱吊芙蓉(2n=72=70 2SAT)种间远缘杂交,产生 F_1(2n=54=51 3SAT)的精卵结合杂种。稳定蓝花型株系的染色体2n=36=30 6SAT,具三对随体染色体,其中两对随体在 Giemsa 染液中呈深着色,与红麻的随体相同,来自红麻的基因,另一对随体较小,在 Giemsa 染液中呈浅着色,与金钱吊芙蓉随体相同,显然是红麻的一对染色体被金钱吊芙蓉的一对随体染色体所代换,获得了远缘杂种异代换系的新种质资源,同时获得杂种 F_(10)有特异性状或优良性状的株系240个,其中稳定系12个,共有5种表型,高产系3个。  相似文献   

19.
茶树染色体组型分析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采用去壁、低渗、火焰干燥制样法分析了18个茶树品种的染色体组型,结果表明:茶树染色体以 X=15为基数,一般为二倍体,但也有非整倍体和多倍体细胞。不同品种、同一品种不同细胞的染色体组型不尽相同,其主要核型为2n=2x=30=18m+6sm+2sm~(sat)+4st~(sat)和2n=2x=30=18m+6sm+4sm~(sat)+2st~(sat)。根据组型分析结果,认为茶树起源于我国的西南地区,其品种间具有相近的亲缘关系,乔木型、大叶品种核型的对称性较高,是进化上较原始的品种。  相似文献   

20.
生物入侵种喜旱莲子草的染色体核型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外来人侵植物喜旱莲子草(Atl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入侵种的染色体数为2n=96,属六倍体物种,各染色体间形态差异不明显,均为中着丝粒或近中着丝粒染色体,最长与最短染色体相对长度比为2.10,全套染色体未见随体,核型公式为2n=96=60 m+36 sm,核型类型为进化程度较高的2B型.喜旱莲子草的多倍性特征及2B核型为其生物入侵性提供了重要的细胞学证据,文中同时提出不改变基因组DNA序列结构的表观遗传变异可能是喜旱莲子草成功入侵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