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沙壤土掺草炭土作双孢蘑菇覆土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含不同比例草炭土作为覆土材料,对其持水性、覆土层双孢蘑菇菌丝生长状况、子实体商品性、子实体产量和效益等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含50%草炭土覆土,双孢蘑菇产量最高,但与30%草炭土相比增产不显著,而且成本较高,净收益反而低于用含30%草炭土覆土。  相似文献   

2.
草炭土对双孢蘑菇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草炭土和壤土为覆土材料,设置5个不同的覆土处理栽培双孢蘑菇,结果表明:草炭土作双孢蘑菇覆土材料应与壤土配合使用.在覆土厚度3.3 cm(厘米)时,从不同处理的最大持水力,双孢蘑菇菌丝和子实体生长发育情况以及产量和效益方面综合考虑,草炭土与壤土体积比以75:25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3.
双孢蘑菇不同覆土材料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在2个试验基地进行6种不同覆土材料的双孢蘑菇出菇研究。结果表明:菌丝在100%泥炭土和发酵土两种覆土材料生长良好,无板结情况;与常规材料相比,可增产10%~20%。因此泥炭土和发酵土是适合我区栽培双孢蘑菇的理想覆土材料。  相似文献   

4.
以草炭和沙壤土为覆土材料,‘As2796’双孢蘑菇为试材,研究了双孢蘑菇沙壤土覆土中添加不同比例草炭对双孢菇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沙壤土中添加25%和50%的草炭作为双孢蘑菇覆土材料综合性状表现较好,覆土的持水率达到34.6%以上,理化性状得到改善,覆土层菌丝生长健壮,商品性好,产量高,效益好;4潮菇产量达到12.38 kg/m2以上,纯收入达到86.42元/m2.  相似文献   

5.
双孢蘑菇覆土材料发酵土的制作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建春 《食用菌》2008,30(5):30-30
覆土是双孢蘑菇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必要条件。至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双孢蘑菇生产乃需采用覆土出菇技术。不同的覆土材料直接影响到双孢蘑菇的产量。目前,国外多数采用饱和含水量大、持水性好、孔隙度大的泥炭作覆土材料,成本较高,但双孢蘑菇产量高。国内的双孢蘑菇栽培由于栽培条件、栽培区域及运输成本因素的制约,一般都就地采用混合土或河泥砻糠土作为覆土材料。这两种覆土材料有许多不足,如混合土(将表土15cm以下的细土与粗土混合)含水量低,  相似文献   

6.
1覆土1.1覆土前的准备覆土前5天左右应认真检查菌床中杂菌和害虫尤其是螨类的发生情况,一旦发现,必须进行喷药灭杀,否则难以彻底消灭。螨类的检查方法:将一小张复写纸或黑膜放在料面上,几分钟后仔细观察复写纸或黑膜,若有移动的细小灰尘状物即表明有螨虫,应及时用1000倍虫螨灵药液每隔2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可有效灭杀。覆土前须整平菌床,以免覆土厚薄不均,同时进行一次“搔菌”:轻轻耙动表层菌料,而后用木板拍实拍平,促使菌丝发生断裂而重新生长,使覆土后菌丝爬土速度加快、绒毛菌丝增多。应保持料面干爽、菌丝健壮。菌丝活力强有利于覆土后菌丝向土层蔓延生长。若菌床表层过于干燥,菌丝干缩、消退,应提前2~3天轻调水1~2次,以促进表层菌丝恢复生长;若菌床表层过湿,应进行大通风,待菌床表面风干后再覆土。1.2覆土制备双孢蘑菇只有在覆土后才能形成子实体,由于不同覆土材料的理化性状不同,致使蘑菇产量和品质差异较大。优良的覆土材料应是具有高持水能力,结构疏松、空隙度高、稳定性好的团粒结构。水分是构成蘑菇产量的重要成分,占蘑菇总重量的90%,覆土是蘑菇生长发育所需水分的重要来源。因此,覆土的持水能力是优质覆土材料的重要指标。国外工厂化...  相似文献   

7.
《食用菌》2015,(6)
采用稻草泥浆土与传统田土作为双孢蘑菇覆土材料。对覆土样品持水率等理化性质、双孢蘑菇菌丝生长状况、子实体经济性状、产量、经济效益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覆土材料的理化性质方面,草泥覆土材料的p H略低于田土,但空隙度、持水率、饱和容重都优于田土;双孢蘑菇床面菌丝生长较浓密、旺盛,无明显板结现象;综合效益提高了10.5%。草泥覆土最大的优点:采菇后无须补土、菇房内环境较卫生、出菇管理省工省时、菇体干净、品相好,市场竞争力强。  相似文献   

8.
覆土对双孢蘑菇菌丝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栽培中,以传统蘑菇砻糠田泥覆土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泥炭比例覆土配方的理化性状、细菌生长量、双孢蘑菇菌丝生物量及其产量。理化性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泥炭比例覆土的空隙度、持水率,以及在-2.16 ~ -17.28 kPa水柱牵力下的水份释放量,都随着覆土中泥炭含量的增大而增大。磷脂脂肪酸(PLFA)分析结果表明,100%、50%和30%泥炭覆土中的菌丝生物量均显著高于传统砻糠田泥覆土(P<0.05),并随着泥炭比例的增大而增高;覆土中的菌丝生物量均于第2潮菇原基形成期达最大值。覆土中的细菌数量随着双孢蘑菇菌丝的生长而增多,不同覆土的细菌数量与其中的蘑菇菌丝生物量正相关,覆土中的细菌与蘑菇菌丝存在营养共生关系。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蘑菇子实体形成量与覆土中的菌丝生物量密切正相关,与覆土持水率(含水量)正相关;覆土层蘑菇菌丝生物量和持水率,是蘑菇覆土基质优化的重要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9.
《食用菌》2014,(6)
对草炭土、发酵土和河泥砻糠土三种双孢蘑菇的覆土材料覆土试验表明:在草炭土中双孢蘑菇菌丝生长最快,菌丝长势浓密,且覆土至出菇时间最短;在发酵土中双孢蘑菇生长最慢,菌丝较密,覆土至出菇时间较长。双孢蘑菇单产最高的为草炭土,其次为河泥砻糠土,再次为发酵土,且各处理间产量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河泥砻糠土中双孢蘑菇子实体性状表现较好,菌盖直径大、菇厚,单菇重。经济效益最高的覆土为草炭土,达到了69.435元/m2。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2010,(4):29-29
覆土是双孢孢蘑菇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的关键技术之一,当双孢蘑菇的菌丝长满培养料后,就可以及时覆土。  相似文献   

11.
利用草炭+河泥覆土材料(A组)和纯草炭覆土材料(B组)分别添加不同比例的生物缓释剂对双孢蘑菇(As2796)进行覆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添加适当比例的生物缓释剂对双孢蘑菇(As2796)的菌丝爬土和出菇快慢影响不显著,但是纯草炭覆土材料(B组)中添加适当比例的生物缓释剂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双孢蘑菇的产量,及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不同覆土处理对双孢蘑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泥炭与田泥分别以1:3、1:1、3:1的比例混合,以及纯泥炭作为覆土材料,并以常用的田泥稻壳土的覆土材料作为对照,研究了不同覆土的理化性质对双孢蘑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泥炭的持水率高、孔隙度大、电导率高、容重轻、含氮量高,这些特性有利于双孢蘑菇的生长,因此纯泥炭作为覆土时产量最高,随着添加田泥比例的升高,容重升高,其他参数降低,双孢蘑菇的产量有所降低,泥炭和田泥以1:1的比例混合时产量和对照没有显著差异,且在双孢蘑菇的品质方面也优于对照,作为覆土材料较为经济。  相似文献   

13.
双孢蘑菇覆土出菇机理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栽培双孢蘑菇不覆土很少或不出菇,其机理还不清楚。研究应用离子色谱法和稀释平板计数法(采用1-氨基环丙烷-1-羧酸即ACC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分别测定了双孢蘑菇培养料、覆土及鲜土中的ACC含量与ACC脱氨酶产生菌的数量。结果表明,离子色谱法测定双孢蘑菇培养料、覆土及鲜土中的ACC含量简便快速。双孢蘑菇培养料及覆土中的ACC含量显著高于鲜土,双孢蘑菇培养料及覆土中ACC脱氨酶产生菌的数量及其占细菌总数的比例同样明显高于鲜土。双孢蘑菇可能具有乙烯合成的ACC途径。覆土中ACC脱氨酶产生菌利用ACC,消除了双孢蘑菇菌丝合成高浓度乙烯对子实体形成和发育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双孢蘑菇覆土出菇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泥炭覆土厚度对双孢蘑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北泥炭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覆土厚度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泥炭覆土厚度为5 cm时,双孢蘑菇产量最高;泥炭覆土厚度为4 cm时,双孢蘑菇子实体较大,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5.
以双孢菇、草炭、河泥等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覆土材料对双孢菇菌丝爬土时间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A草炭+田土复合或者配方B纯草炭有利于双孢菇菌丝的爬土,且菇产量高;配方C河泥砻糠+10%缓缓释剂、配方F常规砻糠河泥,不仅菌丝生长慢,产量低,而且会因河道污染严重,河泥中积聚的病、虫源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直接影响双孢蘑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王志强  郭倩  凌霞芬 《食用菌》2002,24(1):20-21
覆土是蘑菇栽培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覆土材料的性状直接影响到出菇的早晚和产量。特别是覆土的持水率、保水力对产量的影响极大。近年来 ,各地都在不断地进行覆土材料的选择和改进 ,从简单的采用菜田土、河泥土到人工配制复合土 (如细泥砻糠土、发酵土 )、东北泥碳土。但我国许多山区土质均偏沙 ,保水力差 ,持水力低 ,而粘性土 (如菜田土、河泥土 )来源很少 ,极大的制约了该类地区的蘑菇种植业的发展。实践证明 ,将稻麦草打成粉末 ,按一定比例添加 ,可使覆土持水率大大提高 ,且菌丝吃土快而充分 ,产量高 ,只使用小型机械便可完成加工 ,具…  相似文献   

17.
覆土是蘑菇栽培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不覆土不出菇。覆土改变了菌床的物理结构、表面温度、水分、通气和微生物状况等,创造了子实体分化和发育的良好小气候,促使蘑菇生长由营养阶段向生殖阶段转化。 实践证明,覆土材料的性状直接影响到出菇的早晚和产量的高低。近年来,各地都在不断进行覆土材料的选择和改进,所使用的覆土材料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菇农由简单的取用菜园土、泥塘土等发展到人工配制复合土,如发酵土、细泥垄糠土等,提高了产量和质量。笔者近几年在蘑菇研究中发现,使用炉灰土作蘑菇的覆土材料同样可取得很好的效果。蘑菇菌丝爬土快,出菇提前,转潮期短,产量较高,而且还具有取材方便,制作简单,省工省时等优点,具有推广价值。 1 配制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杨大林 《蔬菜》2002,(11):25-25
水乃生命之源,土为万物之本。土,具有较高的保水持水能力,并含有多种矿物质营养元素和有益微生物菌群。正确利用覆土技术,能明显改善菌类品质,提高其产量。经覆土处理,可改善培养料内部生长环境,补充水分及某些生长元素,调节pH值,减少光线及温度变化对菌丝的影响,延缓菌丝老化,增强了抗杂能力。覆土处理后在土壤压力及土壤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又可刺激原基分化,对出菇及菇体生长发育大有益处。实践证明,蘑菇、鸡腿菇、大球盖菇、姬松茸等地生种,菌丝长满培养料后如果不经覆土,便很难出菇;非地生种(如平菇、香菇、金针菇…  相似文献   

19.
双孢蘑菇简易覆土材料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湖北荆门本地的3种土样及其和砻糠混合组成的6种覆土材料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棉花地土最适合作双孢蘑菇设施栽培的简易覆土材料。  相似文献   

20.
以双孢蘑菇为试材,研究了泥炭、棕壤土、泥浆不同配比覆土材料配方对双孢蘑菇出菇时间、双孢蘑菇产量、子实体大小以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0%泥炭+50%棕壤土覆土双孢蘑菇的综合指标较好,优于其它处理,故将泥炭与棕壤土按一定比例混合,再选用适当的覆土方式,可使双孢蘑菇人工栽培实现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