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根据2007—2016年宁夏和全国前十省份的马铃薯生产现状,进行对比,运用资源禀赋系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从生产潜力和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了宁夏马铃薯生产的比较优势.通过纵向和横向比较,得出以下结论:宁夏马铃薯生产资源禀赋系数为6.09,说明宁夏具有明显的资源禀赋优势;从区域间与区域内的产品数据对比发现,宁夏马铃薯生产具有综合比较优势和规模比较优势,不具有效率比较优势;从长期变化来看,2008年以后宁夏马铃薯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规模比较优势和效率比较优势均呈下降趋势,综合比较优势降低的主要原因是规模比较优势下降.最后,针对宁夏马铃薯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宁夏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枣庄市马铃薯产业是当地的重要产业,是实现当地农民收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之一。深入调研分析,发现在枣庄市马铃薯产业中存在种植结构单一、产品附加值低、成本逐年上升、产业化进程缓慢、品牌营销不足等问题。因此,必须优化种植结构,降低生产成本,推进马铃薯产业化生产,实施品牌经营战略,以便于更好地构建枣庄市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从而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相似文献   

3.
四川苍溪猕猴桃产业竞争力评价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促进四川省苍溪县猕猴桃产业发展提供政策参考,通过测算其与国内7个猕猴桃主产区猕猴桃种植的比较优势指数,评价其猕猴桃产业竞争力,并根据波特钻石模型分析影响其产业竞争力的因素。结果表明:相对于国内猕猴桃生产的平均水平,苍溪猕猴桃生产具有效益优势、规模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效率优势不突出;与其他猕猴桃主产区比较,综合比较优势处于中间水平。苍溪猕猴桃产业在生产要素、市场需求、产业战略、政府支持和发展机遇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冷链仓储及物流技术水平落后、营销能力较弱和深加工能力不足制约苍溪猕猴桃产业的竞争力提升。应提高猕猴桃种植优势,完善产业链和提高营销能力,综合提升其猕猴桃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马铃薯种薯产业化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是青海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达9.3×104hm2,产品主要以菜用鲜食和淀粉加工为主,产品附加值小,种薯生产规模小,没有统筹经营,严重制约了我省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改变这一现状,利用本省的自然生态优势和丰富的品种资源,发展马铃薯种薯产业化,是升级我省马铃薯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建平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平县位于辽宁省西部,是一个山区农业大县,种植马铃薯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良好的生态条件,每年马铃薯播种面积都约达1.3万公顷,是辽宁省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县,占全省马铃薯播种面积的1/4。多年来,马铃薯单产不高,总产不稳,企业精深加工产品单一,产品附加值低等因素,严重阻碍了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把适宜种植马铃薯这一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本文通过分析建平县马铃薯种植生产情况、产业加工情况,找出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研究云南省地州市马铃薯产业竞争力,分析比较区域马铃薯产业竞争力的优势,发现问题,有利于延长马铃薯产业链、优化区域整体布局。收集整理云南省15个地州市的马铃薯生产、加工、市场、科研、政府政策支持五方面的指标数据,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结合计算出综合权重。根据各项指标数据的权重对区域的指标数据计算得分,得出区域之间马铃薯生产竞争力、加工竞争力、市场竞争力、科研竞争力、政府支持力度及综合竞争力排序。研究结论表明研发适合高原地区种植的马铃薯种薯,保护耕地,加工多样化产品,打造高原特色马铃薯品牌,拓宽销售渠道,有利于推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  相似文献   

7.
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宁乡流沙河镇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但基础设施和专业人才缺乏、营销宣传不足、产品特色挖掘不够,乡村旅游发展后劲不足。因此,提出该镇应该从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储备、创新营销手段、打造产业特色几个方面加强,从而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有效促进当地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健康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市场营销4Ps理论的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四个方面分析了福建省福安市农产品互联网营销现状,认为福安农产品互联网营销总体水平较低,导致优质的农产品资源和产业优势未能有效转化为商品和市场优势,品牌附加值没有形成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探讨从产品分级和价格分级,文化创意赋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渠道规模化,培育当地专业化电子商务企业,加大促销宣传力度,政府主导强化与专业农贸物流合作等角度方面提高互联网营销水平。  相似文献   

9.
国泽新 《现代农业》2011,(5):140-141
建平县位于辽宁西部,是一个山区农业大县,种植马铃薯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良好的生态条件,每年马铃薯播种面积都约达1.3万公顷,是辽宁省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县。占全省马铃薯播种面积的1/4,多年来,马铃薯单产不高,总产不稳,企业精深加工产品单一,产品附加值低,马铃薯生产中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严重阻碍了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发展。文章通过分析建平县马铃薯种植生产情况、产业加工情况,找出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及发展对策,用于马铃薯生产实践指导,从而更好地促进建平县马铃薯产业稳步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对德宏州冬季马铃薯产业化开发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季马铃薯生产是云南德宏州冬季农业开发的主要产业之一,其产品有上市早、价格高等特点。文章从当地马铃薯生产现状、种植优势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当地生产中存在品种结构单一、农民专业合作化组织程度低等问题,提出了对当地冬季马铃薯产业化开发的主要途径和措施,以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1.
郭佳君  李茜 《农学学报》2021,11(11):118-124
为持续开展耕地内在质量建设,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深层次挖掘农作物生产及增产潜力,引导种植业结构调整,本文以山西省武乡县为例,优化种植业产业布局。首先分析武乡县耕地质量分布状况,包括耕地资源总体概况以及各乡镇耕地地形部位和质量等级分布状况;然后分析2015—2019年武乡县主要农作物单产的同比增长变化情况,并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计算谷子、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蔬菜、油料、药材、枣、西瓜、核桃、杏相对于全国同类作物的生产规模优势指数、生产效率优势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进行比较优势分析;最后充分利用武乡县不同区域的耕地质量生产条件,以及谷子、玉米、高粱、马铃薯、药材、杏、核桃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比较优势的计算结果,进行布局战略调控。规划武乡县“高效综合集群区、特色增质示范区、开发保护并重区”三大种植业产业布局,创建优质高效的种植业产业基地、集群。通过将耕地质量优势与农作物比较优势结合转化为经济优势,构建“拓展规模优势、确保产量优势、强化质量优势”的良性种植格局,从而提升粮食产量,突出特色品种,促农增收。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主要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开展四川省主要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为四川省优势农产品的生产、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2009-2011年四川省主要农产品规模、效率、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进行分析,同时分析四川省优势农产品内部、外部比较优势,探讨近年来四川省主要优势农产品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在全国的竞争优势。【结果】四川省优势农产品为油菜籽、薯类、茶叶、烟叶和水稻。从趋势特点来看,2009-2011年四川省主要优势农产品的综合优势指数呈上升趋势的为薯类、烟叶和水稻,呈下降趋势的为油菜籽和茶叶。规模优势指数呈上升趋势的为烟叶和水稻,规模优势指数基本不变的为薯类,规模优势指数呈下降趋势的为茶叶和油菜籽。效率优势指数呈上升趋势的为薯类,呈下降趋势的为茶叶、烟叶、油菜籽和水稻。【建议】应提高油菜籽、薯类、茶叶、烟叶和水稻的种植技术和科技水平,提高其综合效率。同时,结合发展实际调整优势农产品范围,倾力打造精品优势农产品,统筹规划精品农产品的区域新布局,以提升四川省优势农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中国甜瓜生产比较优势区域的空间特征,为中国甜瓜产业战略决策提供参考.[方法]以基于省域的中国甜瓜播种面积、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为研究单元,系统分析中国甜瓜产量、效率、规模、集中度、综合比较优势、单位面积产量比、播种面积比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利用中国的农业统计资料,以产量比较优势指数、效率比较优势指数、规模比较优势指数、集中度比较优势指数、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单位面积产量比指数及播种面积比指数分析中国甜瓜生产比较优势状况,并通过“地图汇”软件在地图上进行空间表达.[结果]中国甜瓜生产优势区域依次为新疆、黑龙江、吉林、山东、河南、内蒙古、辽宁、江苏、湖北、湖南和上海等11个省(市、区).东北和华中地区为中国甜瓜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区,华东、华北、西北和华南地区可作为后备发展区域,西南地区近年来在瓜类生产中优先发展甜瓜产业,其优势不断增强.[结论]中国各地区甜瓜生产仍需加强发挥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同时要进一步优化中国甜瓜产业的区域优势布局,充分协调甜瓜生产,使其达到区域间和季节性平衡,提高甜瓜专业化生产水平,推动区域间有序健康竞争.  相似文献   

14.
我国马铃薯主产区比较优势及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家提出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马铃薯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和灰色系统预测模型,对马铃薯主产区的比较优势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西北、西南地区是我国马铃薯生产最具综合比较优势的区域,种植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和东北三大区域,重心逐步从东北、西北向西南地区转移,各马铃薯种植区域已形成各具特色的栽培模式;西北、西南和东北三个地区的马铃薯生产综合比较优势较高;经过GM(1,1)模型的预测发现,未来10年马铃薯生产优势区将进一步向西南、西北地区集中,我国马铃薯生产比较优势区个数也将增加。  相似文献   

15.
岳坤  米明珠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8):202-205
为了推动河北省平原区土地规模经营的顺利开展、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在对河北省平原区8个市的土地规模经营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结合比较优势原理,运用规模比较优势指数、产量比较优势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对8个市的各种农作物生产状况进行优势分析,根据各市各种农作物的3种优势指数,结合土地规模经营的发展原则,确定粮食生产核心区,经济作物生产核心区和蔬菜生产核心区,并提出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训农业产业化组织和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来推动土地规模经营开展。  相似文献   

16.
张家口地区燕麦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测算张家口地区燕麦生产的比较优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燕麦产业发展的对策,利用综合优势指数法分别对该区燕麦的效率优势指数、规模优势指数及综合优势指数进行了分析测算.结果表明,张家口地区燕麦的综合优势指数(AAI)为5.81,说明燕麦与该区其他主要农产品相比,具有较强的综合比较优势.基于此,提出了优化燕麦生产区域布局...  相似文献   

17.
为陕西省茶叶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从茶叶生产角度,基于中国统计年鉴和陕西统计年鉴数据,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计算陕西和我国其他17个产茶省(区、市)2010—2015年茶叶生产的规模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和综合优势指数,定量评价陕西茶叶产业竞争力水平,并分析产业发展优势和劣势,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结果表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陕西茶叶生产的规模优势明显、效率优势和综合优势较弱。应发挥政府职能、创新科技驱动、加快标准化进程、重视品牌建设、强化质量控制和挖掘茶文化,进一步提升茶叶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阐明西瓜生产比较优势区域的空间特征,为广西及中国西瓜产业战略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广西及中国的农业统计资料,以产量比较优势指数、效率比较优势指数、规模比较优势指数、集中度比较优势指数、综合比较优势、单位面积产量比指数和播种面积比指数分析广西及中国西瓜生产比较优势状况,并通过"地图汇"软件在地图上进行空间表达。以基于省域的广西及中国西瓜播种面积、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为研究单元,系统分析广西及中国西瓜产量、效率、规模、集中度、综合比较优势和单位面积产量比、播种面积比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中国西瓜生产优势区域依次是山东、河南、安徽、河北、湖北、江苏、湖南、浙江和广西等9个省区,华中和华东产区为中国西瓜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区,华南、东北、华北和西北产区可作为后备发展区域。西南产区近年来在瓜果类生中优先发展西瓜产业,其优势不断增强。[结论]以研究结果为依据,确定西瓜为广西近期发展的优势农产品,进一步优化广西西瓜产业的区域优势布局,提升西瓜专业化生产水平,推动区域间健康有序竞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广西甘蔗生产规模发展形势及时空关联分布特征,为提升广西区域甘蔗产业的竞争力、推动广西甘蔗产业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对广西14个地级市的甘蔗生产规模比较优势进行分析,采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其时空关联分布特征,并对影响甘蔗规模比较优势的内部因素进行显著性分析。【结果】2011—2018年广西14个地级市的甘蔗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均大于0,且省域整体甘蔗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均大于1.10;各地级市间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又具有显著差异性,呈现一轴两翼的分布局面,其中桂中和桂西较高,最大值为3.50左右;桂东偏低,数值均小于0.10,表明广西区域内甘蔗生产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从空间均衡性来看,2011—2018年全局Moran’s I指数均大于0.10,表明广西甘蔗生产规模比较优势存在显著为正的全局自相关性,并根据LISA集聚的结果进一步表明,高集聚区数量逐渐增加至4个,无显著相关性区域的数量由9递减至2个,整体呈现出点—带—片的空间结构特征,省域间空间集聚关联性不断增强。通过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得出,影响因素按照显著性程度大小依次为单位面积机械化水平、产业结构指标、财政支农水平、农户人均纯收入,而单位面积劳动力对其不产生显著性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建议】依据广西各市甘蔗规模比较优势空间格局特征及因素间影响程度进行优劣互补,增强桂中甘蔗“双高”基地空间溢出效应;培养良种,有效降低农户甘蔗生产及企业加工成本,保障甘蔗产业规模化经营,从而实现甘蔗生产综合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依据比较优势原理,以规模优势指数和效率优势指数为基础形成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对吉林省延边地区的种植业比较优势进行测算,分析并提出了延边地区各县市及乡镇种植业的综合比较优势农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