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短枝红富士苹果生长期果实套袋对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不套袋果实为对照,研究了套袋短枝红富士贮藏期间主要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套袋果与不套袋果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套袋果变化幅度较不套袋果明显;贮藏后期套袋果较不套袋果可滴定酸含量降低幅度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幅度稍大。  相似文献   

2.
短枝红富士苹果生长期果实套袋对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王少敏  魏立华 《果树科学》2000,17(3):181-184
以不套袋果实为对照,研究了套袋短枝红富士贮藏期间主要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套袋果与不套袋果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套袋果变化幅度较不套袋果明显;贮藏后期套袋果较不套袋果可滴定酸含量降低幅度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幅度稍大。  相似文献   

3.
3种果袋对甘肃天水巨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9—2010年在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开展了3种果袋对巨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套袋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酸比分别较对照提高0.9百分点和2.21,采前裂果率降低29.06百分点;套袋葡萄果面洁净、颜色鲜艳,平均售价较对照提高1.93元/kg;3种果袋中,以天津绿达果袋效果最好。该项技术值得在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以新川中岛桃为试材,进行套袋对果实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定果后(谢花后7周)及时套内黑外浅黄双层纸袋,不套袋果实开始着色时摘袋,摘袋后5天及时采收,可以显著改善果实的外观质量.套袋表现果面光洁、茸毛极短、底色乳白、着色鲜红艳丽,裂果率仅1 7%左右,比不套袋果降低近10个百分点,且果实早熟7~10天.套袋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硬度比对照稍有降低.  相似文献   

5.
套袋对黄金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黄金梨果实进行了套袋试验表明,供试果袋均能改善黄金梨的果实品质,其中以套小林袋和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生产的外浅褐内红双层纸袋效果较好,果实外观显著改善,果实硬度为对照的1.26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略有下降,与对照相比下降0.88~1.0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针对江永县夏橙栽培中亟待解决的落果、返青和采摘期混乱等问题,于2010-2012年进行保果保黄技术与采摘适期研究.结果表明,施肥预防落果的效果好,施秋冬肥冬季落果率5.8%,较不施冬肥低7.5~7.9个百分点;施秋冬肥、春肥和喷布中微量元素肥夏季落果率1.12%,较其他处理低5.6~46.2个百分点.全程套袋保黄宜在9月中旬开始,后期套袋保黄宜在果实色泽鲜艳期间开始,果袋宜首选外绿褐内黑双层纸袋,其次选外橙褐内白双层纸袋.防冻保黄措施,宜采取树冠覆盖塑料薄膜+遮阳网为主,果实套外黄褐内黑双层纸袋为辅.桂夏橙未套袋果的适宜采摘期在3月底至6月底,套袋果的适宜采摘期在3月底至5月底.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荔枝果实用不同材料套袋对袋内温度、果实商品率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尼龙网袋的套袋效果最好,中午高温时袋内温度比对照降低2.0℃,乌叶、兰竹荔枝好果率分别比对照提高19.70和26.13个百分点;无纺布袋处理的中午袋内温度比对照升高3.0℃,兰竹荔枝好果率比对照提高6.12个百分点,乌叶则比对照降低9.24个百分点,说明无纺布袋不宜在乌叶上使用;白色纸袋介于二者之间。三种套袋材料对乌叶、兰竹荔枝果实品质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作者以‘锦绣’黄桃为试材,探究7种不同类型果袋处理对黔中地区的黄桃果实品质及栽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套袋果实在发育过程中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较大,损失率高达82.22%;而套袋处理能极大地降低果实损失率。其中外黄内黑双层袋效果最好,损失率为24.44%。套袋处理提高了果实单果重、纵横径和可食率,外黄内黑双层袋增加最显著,分别较对照提高38.74%,15.41%,12.16%和1.66%。套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果实内在品质,但外黄内黑双层袋和白色葡萄纸袋处理对果实内在品质影响较小,固酸比均显著高于对照;套袋还改善果实外观品质,提升商品性,但不同果袋类型影响不同。综上,外黄内黑双层袋能有效降低果实损失率,提升外在品质,保持较高的固酸比。因此,在黔中地区‘锦绣’黄桃适宜选用外黄内黑双层袋进行套袋,同时加强果园肥水管理,平衡套袋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1.1 原有风味下降,含糖量降低 在同样的管理条件下,果实套袋后,风味变淡,含糖量降低。据报道,套袋鸭梨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不套袋梨降低1.0~1.5个百分点,而且糖酸比下降,口感偏酸,果皮增厚,香味降低。黄冠梨、绿宝石梨也存在类似问题。原因是果实套袋后,影响幼果及整个树体的光照,降低了光合作用;袋内果实的温度提高,果实的呼吸强度增强,加速了碳水化合物的消耗。另外,果实套袋还影响了内源激素的代谢和变化。  相似文献   

10.
通过开展早熟梨果实套袋试验表明:对早熟梨实施套袋,可以显著地改善果实品质,尤以对外观品质的作用显著。套袋果实的果面都较对照的果实光滑,果点较小,锈斑面积小。可见,套袋是提高果实的商品性、生产无公害梨产品的有效途径。但套袋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稍低于对照果,风味稍变淡,内在品质不如对照果,在生产上可采取多施有机肥、根外追肥、适当晚采、采前去袋等措施弥补这一缺陷。同时,套袋纸质的选择应根据品种而确定:‘翠冠’梨选择以台湾好果袋、山东爱农果袋等质量较好的双层纸袋为好。梨套袋时间也应根据不同品种特性确定:果点大而密、颜色深、锈斑严重的应该尽早套袋;果点小、颜色淡、锈斑轻的品种套袋时期可适当晚一些。‘翠冠’梨适宜的套袋时期一般以谢花后30 d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