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随着我国对粮食需求的快速增长,目前粮食自给率下降到90%。国家需要调整粮食安全战略,从自给自足供给转变为粮食控制力的战略来保证中国的粮食供给问题,从更多的供给路径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出了捍卫土地红线、推进循环农业、采取多元化进口战略、增强粮食控制能力、出台节约型粮食安全政策等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江苏粮食消费变化及其对我国粮食安全的贡献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粮食安全更在于粮食消费安全。本研究结合江苏2000—2016年粮食生产、消费实际,分析其粮食消费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并通过江苏粮食安全贡献度变化探讨其维护国内粮食供求平衡的可持续性。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6年江苏粮食消费量稳中有升,其年均增长率仅比同期粮食产量的年均增长率低0.04%;相对于逐渐下降的口粮消费量,饲料用粮、工业用粮逐步成为江苏粮食消费的新增长点;城镇化发展、工业化建设及"价格倒挂"等使快速增长的粮食消费需求成为了江苏粮食安全保障的威胁;从总量上看,经历先减、后增、再减变化的粮食安全贡献度表明,处于供求紧平衡状态的江苏难以持续性发挥国内粮食安全保障功能;从品种结构上看,江苏玉米供小于需,有助于国内玉米去库存,稻谷、小麦生产虽可辅助保障国内粮食安全,但有高库存隐忧,仍会有结构性供求失衡问题。据此,为粮食供给提供多方向性选择、鼓励农民种粮以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及两种资源等成为江苏应对粮食危机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3.
我国粮食安全评价及保障对策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岳坤  杨香合  梁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3165-3166,3210
在对粮食安全界定的基础上,以河北省为例,分别从粮食供需平衡、粮食供给、粮食需求3个方面分析了河北省粮食安全现状,进而提出了确保粮食安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吕梁市粮食生产和供需分析进行研究,2006—2015年吕梁市粮食年平均缺口约为50万t,粮食自给率为50%~60%,远低于山西省平均值。针对吕梁市面临粮食安全意识薄弱、粮食自给不足、粮食品种结构和区域失衡、生产和流通成本偏高等问题,提出了加强政策落实、提高自给能力、发展现代农业、完善调控机制、发展规模经营、构建现代物流等对策,可为保障吕梁市保持粮食供需平衡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在全国粮食供应处于紧平衡状态的背景下,综合分析区域间粮食供需匹配状况,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基于国家统计数据、利用通用的折算方法,估算了不同地区的粮食需求总量、粮食产需比和粮食供应缺口等。【结果】 全国粮食供应存在缺口,但口粮供给绝对安全;不同地区粮食需求构成差异显著,饲用粮是大部分地区最主要的粮食消耗路径;全国19地粮食产量难以实现自给自足,地区间产需状况存在失衡;全国1/3地区能够产生余粮,北方地区为粮食安全做出贡献;但从当前粮食供需情况来看,区域粮食产需失衡情况仍整体可控。【结论】 未来应进一步提升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构建更加完备和系统的粮食生产补偿机制,着力推动全国粮食生产布局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6.
农业部提出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势必会对我国未来的粮食供给和需求产生重大影响。通过对粮食的需求和供给两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推进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对粮食安全的积极影响,为实现马铃薯的主粮化,进一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7.
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持续紧张的俄乌冲突导致全球粮食供给趋紧、需求和价格双升,粮食安全恐慌席卷全球,全球经济发展出现新的不确定性和变局。虽然短期内中国粮食市场受俄乌冲突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从长期来看,粮食进口成本攀升、市场结构性矛盾、贸易格局失衡和生物质能抢粮等,给中国粮食市场安全和农业强国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和风险。由于粮食生产具有周期性,供给和价格冲击容易诱发粮食市场系统性风险,导致政策调控失效和市场失灵。面对严峻的粮食安全局势,应统筹协调内外部关系,发挥宏观调控能力,防范和化解外部冲击的风险和威胁;以科技创新和法制保障,促进农业资源禀赋优势转化,全面增强粮食安全自主掌控力和粮食安全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付玮琼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693-3695
通过分析我国粮食需求、供给的构成及影响因素,研究了我国粮食安全状况以及未来发展态势,提出了切实保护耕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兴粮、加大对粮食产业的政策扶持、完善我国粮食储备管理体制等保障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耕地面积变化与粮食安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山西省耕地面积变化与粮食供给的现状,通过整理1978~2010年山西省耕地面积变化的资料,利用SPSS等软件对粮食安全和耕地阀值进行分析计算,预测2020年全省耕地资源的安全需求量为298.24万hm2,并根据山西省耕地可持续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障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农业有了很大的变化。马铃薯主粮化对我国粮食供给和需求产生影响重大。本文通过对粮食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马铃薯主粮化対粮食安全的积极影响,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1989年以来粮食生产状况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山西省1989年以来的粮食生产情况,诸如粮食播种面积、复种指数、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进行了调研,认为山西省粮食生产具有以下3个特征:一是粮食生产年度之间的波动性大,二是玉米成为粮食生产的主力,三是小麦和谷子的面积、单位面积产量都在下降。粮食丰产下的隐忧表现为:一是细粮供不应求,二是人均粮食占有量没有提高,三是耕地尤其是水浇地减少较多,四是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粮食生产的出路:一是政策扶持粮食生产尤其是小麦生产,二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三是保护耕地尤其要反思退耕还林和通道绿化政策,四是重新构建与种植结构相适应的饮食结构。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粮食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全省人民的生产生活,而且对全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也产生重要影响。为对河北省"十三五"粮食安全预测提供参考,分析"十二五"期间河北省粮食供求平衡,探索河北省粮食安全状况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十二五"期间河北省粮食宏观调控进一步增强,粮食市场基本稳定,粮食总产量的波动指数在±4%;除2012年外,每年河北省粮食基本供求平稳,略有剩余,粮食安全发展处于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了直线回归、C-D生产函数、灰色模型等对云南的粮食供、需量进行了预测分析,找出影响粮食生产的若干因素,最后提出了解决云南省粮食安全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粮食供需平衡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和战略物资,粮安天下。对山西省30多年来的粮食总量平衡、品种结构平衡以及未来粮食供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总产量依次迈上800万,900万,1 000万t三大台阶。然而,山西省粮食生产条件脆弱,供需矛盾仍比较突出:总量不足,多数年份自给率小于90%;结构性短缺严重,产粗吃细,口粮对外依存度达35%;未来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而粮食生产受耕地、水资源、粮食比较效益低等因素制约。因此,山西省需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调整优化粮食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提高粮食自给能力。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耕地资源变化与粮食安全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广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305-14307,14310
利用浙江省30年的耕地统计数据和粮食产量统计数据,揭示了浙江省耕地面积变化的总体特征和耕地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78~2007年浙江省耕地面积、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均呈下降趋势。这表明此期间粮食供需差距越来越大。通过多元统计回归分析发现,粮食总产量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驱动下,随之下降,并且下降幅度快于耕地面积的减少率。在此基础上提出降低耕地压力、保证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粮食安全农业资源保障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深入粮食主产区开展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简述了福建省的粮食生产、供需平衡情况,指出了耕地资源短缺、耕地质量差、粮食播种面积减少、粮食总产量下降、规模化经营推广受阻、种粮成本上升、种粮比较效益低、粮食自给率低、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的存在使粮食安全的压力加大,提出了保障福建省粮食安全的对策措施:(1)坚守耕地红线,强化用途管制;(2)依靠高新技术,提高粮食单产;(3)加快制度创新,构建激励机制;(4)转变发展思路,确保粮源供给。  相似文献   

17.
利用1949~2008年以来粮食生产统计数据、人口数据及相关调查资料,分析云南省粮食产能安全的时间变化特征;同时在GIS软件支持下分析云南省各市(州)1998~2008年粮食产能安全变化的区域差异,并以2008年各市(州)粮食自给率为依据,应用GIS自然分类法将各市(州)粮食产能安全分等级,从而揭示云南粮食产能安全的空间差异特征。研究表明,云南粮食总产与粮食单产总体呈稳步增长态势,粮食播种面积呈下降趋势,粮食产能安全总体上处于安全状态,但在空间上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昆明市和玉溪市的粮食自给率最低,粮食产能安全问题严重;而大理州、保山市、德宏州和曲靖市为粮食大量供应地区,在云南省粮食产能安全保障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耕地压力指数,对1978—2015年福建省人口、耕地、粮食变化进行了系统分析,结合趋势理论对2016—2030年福建省粮食、耕地变化等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978—2015年福建省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产量等均呈下降趋势,而人口数量逐年增加,由此造成福建省粮食供给与需求的差距越来越大;预测2016—2030年福建省人口数量仍然保持增加,但耕地面积和粮食总产量继续稳步降低,造成福建省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逐年增加。因此,未来福建耕地超载更为严重,粮食安全形势严峻。据此,提出降低福建省耕地压力、保证区域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朱俊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6256-6259
根据2004~2007年湖北省各县级行政单位粮食生产与需求状况的调查结果,分析了湖北省粮食生产和粮食需求的现状和变化趋势,进而讨论湖北省粮食供应能力。结果表明,由于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因素,湖北粮食生产在2002年以前有明显萎缩,2004年以后粮食生产规模和商品粮供应能力逐渐恢复增长,预计2020年湖北可向国家提供1310.00万t商品粮,成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的核心省区。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多角度粮食区域划分及粮食安全形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靖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1):2397-2400
根据中国粮食区域的多角度划分情况,对各个区域的粮食安全现状和趋势进行了分析判断.结论显示,粮食主产区粮食供求状况发生明显变化,粮食主销区粮食供需缺口逐渐加大,粮食平衡区粮食生产能力呈减退趋势;且工业化程度越高的区域粮食生产越萎缩,缺粮越严重,粮食安全越缺乏保障;从总体上看,中国粮食安全面临新的挑战,需要采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