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今年2月2日是第十个“世界湿地日”。这个湿地日的主题是“湿地与减贫”,突出体现湿地在消除贫困、提高和改善人类生活方面的巨大作用。湿地是极其重要和不可替代的生态系统,人们通常都把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同时,湿地还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是最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之一。湿地在我们身边,并为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是世界上湿地类型齐全、数量丰富的国家之一,自然湿地约为3620万…  相似文献   

2.
2021年2月2日是第25届世界湿地日,主题是“湿地与水”,旨在强调湿地对维持全球淡水储量和水质的重要贡献,突出水和湿地之间“同生命、互相依”的关系,鼓励公众共同行动,为保护修复湿地作出努力。湿地是与森林、海洋并称的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降污固碳、调节气候等重要生态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  相似文献   

3.
今年2月2日是第十一个“世界湿地日”。这个湿地日的主题是“湿地维持渔业健康发展”,突出体现湿地在维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状况方面的巨大作用。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不仅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的2月2日是第24个世界湿地日,其主题为"湿地与生物多样性——湿地滋润生命",旨在强调湿地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发展的积极影响。地球、湿地、人类、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共生共存的生命共同体。湿地作为"地球之肾",具有净化水体环境、涵养水源、应对极端气候变化、为野生动物  相似文献   

5.
《绿化与生活》2010,(3):6-9
<正>2010年2月2日是第14个"世界湿地日",今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湿地、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湿地同森林和海洋一样作为全球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之一,被誉为"地球之肾"、"物种基因库"、""人类文明的摇篮"与人类的生存、繁衍、  相似文献   

6.
湿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产力较高的生态系统,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源之一,我国于1992年加入国际《湿地公约》,每年的2月2日被定为“世界湿地日”,湿地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保护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7.
湿地是自然界富有较高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还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各类湿地在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均化供水、促淤造陆、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源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等,每年的2月2日为世界湿地日。  相似文献   

8.
2005年2月2日是《湿地公约》确定的第九个“世界湿地日”,其主题为“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和化多样性。”1971年2月2日。一个旨在保妒和合理利用全球湿地的公约《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在伊朗拉姆萨尔签署。  相似文献   

9.
湿地之韵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不仅为人类提供多种物质产品,而且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湿地是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生物资源丰富,虽然湿地覆盖地球表面仅为8.6%,却蕴藏着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它既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又是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
  我们翻开世界历史,就会发现许多文化、文明圣地发源于湿地。人类的启蒙时期,几乎无一例外地选择“逐水草而居”。古老的河流、湖泊,神秘的沼泽、海滨,记录了人类逐渐发展进步的过程。长江、黄河孕育了华夏文明,尼罗河孕育了非洲文明,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孕育了两河文明,印度河、恒河孕育了印度文明。湿地成为众多人类文明的开端,为人类的发展保存了许多重要文化遗存。  相似文献   

10.
资讯     
<正>要闻我国新增和修复湿地80余万公顷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累计实施湿地保护项目3400多个,新增和修复湿地80余万公顷。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物种基因库”,为人类提供保护生物多样性、固碳减排、减缓气候变化等多重生态服务功能,也源源不断提供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文化效益。中国以全球4%的湿地面积,满足了世界1/5的人口对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国家林业局在2月2目第九个世界湿地日宣布,目前共建立湿地保护区300多个,面积超过1600万公顷,近四成的自然湿地纳入保护范围,得到较好保护。今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湿地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口号是:“湿地多样性蕴含着财富,别失去它!”。  相似文献   

12.
正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共同维护着地球生态平衡。湿地为全球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维护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宝贵的种质和基因资源库。同时,湿地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与人类息息相关。它不仅可以给人类提供水和食物,而且还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它既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又是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因此湿地被称为"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和"鸟类的乐园"。  相似文献   

13.
浅析张家口市坝上湿地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不仅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保护海岸等巨大的生态功能,也是生物多样性的富集地区,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生态系统,保护了许多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人们把湿地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湿地所具有的景观和文化价值也为世界文明的延续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张家口坝上湿地(简称坝  相似文献   

14.
在地球这个蔚蓝色的星球上,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渡地带被称作湿地。湿地被形象的比喻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上的三大生态系统。湿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与人类息息相关。我国湿地面积5360万公顷,约占全球湿地面积的4.4%,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  相似文献   

15.
湿地之韵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不仅为人类提供多种物质产品,而且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湿地是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生物资源丰富,虽然湿地覆盖地球表面仅为8.6%,却蕴藏着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它既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  相似文献   

16.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强大的经济功能和丰富的文化功能,在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固定二氧化碳、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美化景观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美丽中国的重要元素,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自然载体。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与人类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
  如果我们翻开人类发展史,就会发现许多文化、文明圣地发源于湿地。人类的启蒙时期,几乎无一例外地选择“逐水草而居”。古老的河流、湖泊,神秘的沼泽、海滨,风吹稻香的水田、池塘,氤氲丰饶的“生命的摇篮”赋予大地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7.
<正>2月2日是第28个世界湿地日,今年的主题为“湿地与人类福祉”。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之中,湿地就像一面镜子,映衬着人类的蹒跚脚步。从关关雎鸠到风吹稻香,从机器轰鸣到万物互联。人类前行的脚步中总能听到潺潺的水声。落霞与孤鸢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湿地中没有孤立的生命,所有延续至今的物种都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一个生命共同体。  相似文献   

18.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强大的经济功能和丰富的文化功能,在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固定二氧化碳、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美化景观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美丽中国的重要元素,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自然载体。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与人类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  相似文献   

19.
湿地系水陆相互作用的特殊自然综合体,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具生产力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因具有巨大的水文和元素循环功能,被形象地比喻成“地球之肾”;因生物多样性极大丰富而被誉为“生物超市”。从高原到平原,从陆地到海洋,湿地无处不在为人类服务。纵观世界历史,重要的大河文明都是靠河流沿岸的湿地养育成长起来的,  相似文献   

20.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称地球上的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在保持水源、抵御洪水、控制污染、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由于人类对其重要性认识的缺乏,全球的许多湿地长期处于保护空缺状态;伴随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全球化的演进.世界各国对湿地的掠夺性开发愈演愈烈。全球湿地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