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柱头外露率中粳不育系春江99A的选育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江99A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利用滇型粳稻不育系春江16A为母本,以粳稻保持系春江99B(春江19B×春江099)作父本杂交,经连续多代选择回交和育性鉴定,转育成的中粳不育系,2014年9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不育系鉴定。春江99A育性稳定,柱头外露率高,花时较早,异交结实率高,株型好,叶色浅绿,配合力好。利用春江99A配制的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组合表现出杂种优势强,叶色较淡,抗倒性好,全生育期短,后期转色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春江36A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以滇I型粳稻不育系春江12A为不育质源,用中粳材料春江36作父本杂交,经连续多代选择回交和逐代育性鉴定转育而成的滇I型中粳不育系,2008年9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春江36A育性稳定,不育株率为100%,镜检花粉败育率为99.99%,株型好,熟期早,配合力好。利用春江36A所配制的杂交粳稻和籼粳亚种间杂交稻新组合表现出熟期早、矮秆抗倒、杂种优势强、产量潜力大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春江20A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通过籼粳杂交、特性鉴定、定向选育等技术手段,转育而成的高柱头外露率、早花时、感温型粳稻不育系,于2011年9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不育系鉴定。春江20A为滇I型粳稻不育系,育性稳定,柱头外露率高达46.8%,花时早,异交结实率较高,配合力好。利用春江20A配制的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组合表现出熟期早、株高较矮、分蘖力强、杂种优势明显、产量潜力大、稻瘟病抗性好、后期转色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张素萍 《杂粮作物》2005,25(5):301-302
利用高粱非迈罗细胞质A3TX398为不育源,以铁恢180为基础材料经连续6代回交转育,于2004年育成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3180A,试验与研究结果表明:该系具有育性稳定,配合力高,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等特点,为高粱杂交种的选育开辟了新途径,对A1、A2型保持系的提前测定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利用高粱非迈罗细胞质A3TX398为不育源,以铁恢180为基础材料经连续6代回交转育,于2004年育成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3180A,试验与研究结果表明:该系具有育性稳定,配合力高,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等特点,为高粱杂交种的选育开辟了新途径,对A1、A2型保持系的提前测定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新胞质优质籼型香稻不育系内香5A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内香5A是以N7B/宜香1B的F2代单株与新胞质不育系材料88A测交和连续回交转育而成的新籼型香稻不育系。内香5A败育彻底,育性稳定,不育株率和花粉败育度均为100%,农艺性状优良,异交习性好,配合力强,中抗至中感稻瘟病,稻米品质可达国标3级优质稻谷标准,2005年8月通过四川省技术鉴定。由内香5A与自育恢复系所配组合内香8518、内香8514、内香8156等在试验、示范中表现出稻米品质优良、产量高、抗病性较强、适应性广等特点,已分别于2006年通过国家或省级品种审定,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已有研究表明经一定高温处理后,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9012A系统中纯合型不育株稳定彻底,而杂合型不育株发生育性转换,并具有一定的自交结实性。利用这一特性,本研究提出了纯合两用系9012AB的同型临保系选育新策略。以9012AB中不育株为轮回亲本,临保系204TAM为供体亲本进行回交转育。F_1、BC_(1-2)均为不育株群体,从中选择与9012AB相似的不育单株经35℃光照持续处理15h后,用其中育性转换株与9012AB中不育株进行回交转育。在BC3群体中选择与9012AB同型的不育单株,经同样高温胁迫处理后,从育性转换株自交后代的可育株群体中选育出9012AB的同型临保系9012TAM。  相似文献   

8.
早花时矮秆晚粳不育系春江12A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春江12A是中国水稻研究所以宁67A为母本,用春江12作父本杂交,经连续多代回交转育而成的滇Ⅰ型早花时矮秆晚粳不育系,2004年9月通过浙江省科技厅鉴定.春江12A育性稳定,不育度和不育株率均为100%,花时早,异交结实率高,矮秆抗倒,穗型大,米质优良,配合力好.利用春江12A配制的粳粳交和粳籼交杂交稻组合表现出大穗、抗倒、杂种优势强、产量潜力大、米质较优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中协A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利用杂交组合"协青早B//中9B/协青早B"的后代材料,以矮败型籼稻不育系协青早A为不育质源,通过杂交配组、定向回交、特性鉴定等手段转育而成的矮败型籼稻不育系,2009年9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中协A育性稳定,不育株率为100%,镜检花粉败育率为99.99%,柱头外露率高,异交结实率高,繁茂性好,配合力好。利用中协A配制的杂交稻新组合表现出繁茂性好、杂种优势强、抗倒伏能力强、米质较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杂交水稻》2017,(1):17-19
秀A是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以元丰B/百B的杂交F4代优良单株为父本,与元丰A测交、回交转育而成的籼型三系不育系。该不育系具有农艺性状优良、花粉败育彻底、育性稳定、异交习性好、配合力强、易繁殖制种和米质优等特点。2014年10月,秀A通过了广西区品种审定委员会田间技术鉴定,所配组合秀优395于2015年通过广西区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1.
鄱1A是江西农业大学用自选保持系961(珍汕97B/金23B)为母本与965(浙9248变异单株)杂交,后代再与珍汕97A测交并连续回交转育而成的水稻不育系,具有败育彻底、育性稳定、异交结实率高、稻瘟病抗性较好、茎秆较粗壮、配合力高等特点。2010年鄱1A及其所配杂交早稻组合鄱优364(鄱1A/R364)均通过了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作物遗传学和作物雄性不育理论为依据,以印水型不育系中9A和Ⅱ-32A为基础材料,选用北方典型粳稻及日本纯粳稻品种进行回交转育,培育印水型不育胞质粳稻不育系材料,进行印水型细胞质资源在北方粳稻上的利用与研究。对选育出的印水型粳稻不育系材料,在败育类型、开花习性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以期育成印水型不育胞质的粳稻不育系和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作物遗传学和作物雄性不育理论为依据,以印水型不育系中9A和Ⅱ-32A为基础材料,选用北方典型粳稻及日本纯粳稻品种进行回交转育,培育印水型不育胞质粳稻不育系材料,进行印水型细胞质资源在北方粳稻上的利用与研究。对选育出的印水型粳稻不育系材料,在败育类型、开花习性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以期育成印水型不育胞质的粳稻不育系和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4.
1 Bt抗虫双隐性核不育系中抗58A的培育 2000年选用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配育的非转Bt双隐性核不育系为母本,利用转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45做父本进行转育杂交,当年冬季将其F1代在海南岛加代繁殖.2001年春将F2代种子种植本所试验地,开花期间每天逐株进行观察记载,发现不育性彻底稳定的单株,挂牌编号并及时喷施卡那霉素溶液,进行Bt基因鉴定.  相似文献   

15.
蜀21A是用D62B与D香1B杂交,后代经米质和稻瘟病抗性鉴定,F5代选优良单株与D62A测交和连续回交转育而成的籼型水稻三系不育系。蜀21A败育彻底,育性稳定,农艺性状优良,配合力高,2014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鉴定,所配组合蜀优217(蜀21A/成恢727)于201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6.
(一)来源 1977年从甘蓝型油菜川农长角/米达斯的F4中发现一不育株,经与川油花叶等品种杂交,转育成不育系37A,再与恢复系8345组配出早熟丰产适应性广的杂交油菜8549N。 (二)不育系选育 1、37A选育 198A/川油花叶的F_1分离出不育株和可育株,从F_1起用川油花叶连续选优株回交育成37A。选育过程如下图。  相似文献   

17.
1选育过程新陆早14号杂交棉品种是新疆石河子棉花研究所于1991年筛选出纯系芽黄指示性状材料,1994年又把芽黄纯系材料通过南繁北转,自交和回交交替的办法转育到品系822中.  相似文献   

18.
《杂交水稻》2015,(3):17-20
乐丰A是以金23B//福伊B/建伊B选育保持系,再与福伊A测交并连续回交转育而成的水稻三系不育系,于2004年通过福建省科技成果鉴定,2008年获植物新品种权。乐丰A具有农艺性状好、配合力高、异交特性好、米质优、稻瘟病抗性强等特点,目前已利用乐丰A配制出12个杂交水稻品种通过省级以上审定。介绍了乐丰A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配组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以长丰B为母本,乐丰B为父本杂交配组选育保持系,再与乐丰A测交、回交转育,育成野败籼型香稻三系不育系繁源A,于2013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结果表明,繁源A不育性稳定、配合力强、异交率高、抗稻瘟病、米质优异有香味。  相似文献   

20.
成丰A是用福伊B与浙农8010的杂交F3单株与夏丰A测交后经多代连续回交转育而成的籼稻三系不育系,于2005年通过福建省科技成果鉴定,2015年获植物新品种权授权。成丰A表现优质、抗稻瘟病、大穗重粒、配合力强等特点。目前已利用成丰A配制出8个杂交水稻品种通过11次审定,其中国家审定3个。介绍了成丰A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配组表现及其繁殖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