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鱼苗鱼种培育过程中,苗种池中大量杂草不但吸收了营养元素,而且影响光照,使水中浮游生物繁殖和生长受到抑制,从而影响苗种的生长,因此,清除池中杂草和敌害,给苗种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1)彻底清整鱼池。苗种池每年必须在放养前做好池塘清整工作,尽可能做到干池晒底,挖去淤泥,修建堤埂,清除杂草,并用药物进行清塘,消除病虫害。 (2)适当的肥水下塘。苗种在下塘前,需适当施放基肥,但施放多少,须看池中浮游动物(俗称红虫)的多少来定。池水的肥沃应有限度,过肥,大型浮游动物大量繁殖,对鱼苗反而有害。因此要掌握适当的肥水下塘,有的称为“半肥水”下塘,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和加快生长。 (3)合理的放养密度。鱼苗每亩放养量在10万尾左右,夏花鱼种放养一般在2万尾左右,密度不宜太高。放养密度太高会造成生长慢,成活率下降,而合理的稀放能保证苗种生活空间大,食料多的生长快,体质健  相似文献   

3.
笑渔 《海鲜世界》1990,(2):29-29
苗种培育前必须作好清塘、施基肥、注水等一系列准备工作,改良池塘环境条件,提高培育成活率。  相似文献   

4.
张士达 《水产科学》1998,17(4):40-42
裙带菜UndariaPinnatifida是藻类养殖的重要品种之一,目前国内外都在进行养殖,各养殖单位都在努力提高质量与产量,并已认识到全人苗种的优越性,但在实际生产安排中又出现了全人工苗种与半人工苗种如何合理搭配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近几年大连水产养殖公司海珍品场利用人工苗种与半人工苗种总结的经验,综合裙带菜生长习性,制定了一个全人工苗种与半人工苗种结合的方案,为促进裙带菜养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些经  相似文献   

5.
水产小知识     
姚邵云 《科学养鱼》2004,(10):18-18
水产动物苗种在放养前一般都要进行消毒处理,现将几种常用的消毒药物及消毒方法介绍给大家,希望能对渔民朋友有所帮助。 1 高锰酸钾药浴  相似文献   

6.
药物清塘是利用药物杀灭池中危害鱼、虾、蟹苗种的病原体、寄生虫和各种凶猛鱼、野杂鱼及其他敌害生物,避免因病害影响养殖品种正常生长发育,从而提高养殖效益。目前清塘药物品种较多,但不同品种药物作用不同。常用的清塘药物有生石灰、漂白粉、茶饼、氨水、巴豆、塘克宁等。  相似文献   

7.
《河南水产》2005,(3):38-39
2005年1月5日,农业部以第46号令公布了新修订的《水产苗种管理办法》,2005年4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为了做好新的《水产苗种管理办法》的宣传和贯彻工作,推动我省水产苗种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现把《水产苗种管理办法》以答疑形式介绍给读者。  相似文献   

8.
2002年我们在津南区八里台镇进行了低盐度条件下南美白对虾、河蟹混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养殖情况介绍如下。一、池塘准备试验池为新改造的鱼池,淤泥深10厘米左右,面积20亩,蓄水能力2米,配有3千瓦增氧机2台。水源来自津南水库(水源盐度年内变化幅度1.5‰~6‰),排灌方便。苗种投放前在池塘四周用聚乙烯加厚膜建成高0.5米的防逃设施。二、养殖方法1.池塘消毒5月7日进行清塘消毒,池内注水10厘米,每亩用生石灰200千克,待药物溶解后泼入池中,并均匀翻耙底泥,以彻底杀灭野杂鱼和病原体等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9.
四种常用药物对黄鳝苗种的敏感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温静水实验法,进行孔雀石绿、高锰酸钾、敌百虫、强氯精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体长11-15cm,平均体重3.6克/尾)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物对黄鳝苗种的96h半致死浓度(96hLc50)分别为3.654、5.775、7.407、18.520mg/L;安全浓度(So),分别为0.3654、0.5773、0.7407、1.852mg/L。黄鳝苗种对高锰酸钾最敏感,敌百虫次之;最不敏感的为强氯精,其次为孔雀石绿。  相似文献   

10.
采用紫外线水消毒系统(IWG8-L-15)进行海水鱼苗种培育及藻类培养。试验表明,在不使用抗生素和其它药物的条件下,可杀灭水中的致病菌和病毒等,改善育苗水质,提高苗种成活率,缩短培育周期,并促进藻类增产稳产。  相似文献   

11.
对虾病害综合防治的几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对虾养殖业几经周折 ,近年又出现增产增收的良好局面。前两年 ,出现了一个新亮点 ,即发展南美白对虾的半咸水及淡水养殖 ,病毒病大为减轻 ,亩产超百斤实属平常事 ,亩产超千斤的高产例子也频频出现。我国对虾养殖能有现在的较好局面 ,科学技术可谓功不可没。回顾几年来的科学试验和生产实践 ,笔者以为以下几个方面仍是对虾病害综合防治成败的关键。一、选购健康苗种生产不带病毒的虾苗是对虾生产中的一项紧迫任务。作为养殖户 ,应该明白 ,宁可花高出一倍价格的钱去买不带病毒的虾苗 ,也不能去买低质量的廉价苗。在美国 ,以南美白对虾为…  相似文献   

12.
《淡水渔业》1977,(12):27-28
白头白嘴和红头白嘴病是本场近十年来鱼苗阶段危害最大的二种鱼病,损失的草鱼苗种数量很大。今年我们试行保留“老水”满水清塘和肥水下苗稀养速成的办法,取得了良好效果。全队162亩(计43口)鱼苗池没有一口池发生过这二种鱼病。  相似文献   

13.
开展河蟹无公害苗种生产推动河蟹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近年河蟹药物残留及种质下降等严重影响河蟹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江苏省太湖渔业管理委员会、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单位高度重视江苏河蟹的声誉,并从原产地保护的高度严格排查、防范药物残留的可能性,于2007年联合在国内首次实施河蟹无公害工厂化育苗工程,优选长江水系河蟹亲本,优化生态育苗技术,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规范育苗用药,进行无公害苗种的生产,建立河蟹苗种安全生态繁育体系,以从河蟹产业源头杜绝药物残留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渔业现代化》2005,(2):56-57
日前农业部以第46号令颁布了新修订的《水产苗种管理办法》,此办法于2005年4月1日起施行。新《办法》修订增加了水产苗种进出口管理的内容,完善了水产苗种生产审批程序,对苗种检验和检疫的内容进行了修改。新《办法》规定,单位和个人从事水产苗种生产的,必须经批准取得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国内异地引进水产苗种的,  相似文献   

15.
泥鳅是近几年水产养殖的热门品种 ,许多养殖户都从市场上收购野生苗种养殖 ,但放养后不到 1周 ,往往会大批死亡 ,人工繁育的苗种 ,规格不同 ,其放养效果也有明显差别。为了寻找答案 ,1998年以来 ,笔者对不同苗种的养殖情况进行了调查 ,并开展了不同来源、不同规格泥鳅苗种的养殖对比试验。1 材料与方法试验用苗种来源于野生苗种和人繁苗种 ,其中野生苗种是从江西、安徽、江苏等地调入的上市泥鳅中挑选出来的 ,人工繁育苗种是我们场自己繁育的。试验池为水泥池 ,池底铺一层 5~ 10cm厚的塘泥。试验设 6个对比组 ,其中野生苗种和人繁苗种各…  相似文献   

16.
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liliis)病是斑点叉尾鮰菌种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根据初步调查:1990—1991年我市苗种繁殖和培育单位,因多子小瓜虫病造成的损失,约占叉尾鮰苗种生产总数的15%以上。在此期间,笔者对此病进行了药物治疗试验,筛选了一些治疗方法,经对白云区特种水产养殖场、东圃鱼苗场、  相似文献   

17.
河蟹养殖在我国发展很快,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人工繁殖取得突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养蟹技术日趋成熟。但近年来养殖生产中出现了性早熟、种质变异、药物残留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河蟹的品质、产量和蟹农的经济效益,更影响了河蟹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实施稻田生态培育蟹种过程中,优选长江水系中华绒螫蟹种,优化育种技术,建立河蟹苗种安全生态育种体系,严格按照《无公害渔用药物使用准则》规范育种用药,从河蟹产业源头杜绝药物残留。据跟踪调查,苗种在成活率、生产速度、抗病能力、种质等方面均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得到了养殖户的认可:  相似文献   

18.
目前,山东省博兴县渔政执法人员配合省市渔政人员对县内南美白对虾苗种生产企业进行检查,多数企业生产设施、苗种来源、技术规程符合国家技术规范,对虾苗种不携带特异病毒和致病菌,药残抽检合格,符合SPF虾苗标准。但是少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违禁药物,造成部分违禁药物超标。  相似文献   

19.
水产动物的苗种是养殖渔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获得养殖对象高产的前提,而苗种的开口饲料又是苗种生产的基础。苗种培育是个很细致的过程,由于种苗幼小纤细,摄自强度低,食料范围狭、营养要求高一对外界环境变化和敌害侵袭的应付能力差。而苗种的新陈代谢水平高、生长快,变态周期短,所以苗种的饲料必须营养化、科学化。人工培育必须摆脱自然条件的制约、才能进一步提高成活率。目前,苗种的培育大多数仍沿袭传统方法:一是培养浮游生物作为开口饲料、这种饲料不仅营养单一,而且受季节和水质因子等影响,生产极不稳定,成本也不低;二…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丰南区南美白对虾苗种生产中存在的亲虾种质退化、苗种本身携带各种病原菌、高温育苗、虾苗淡化幅度大、放苗成活率低、滥用抗生素药物等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引进优良苗种、严格苗种检疫、加强技术管理、发挥试验站基地带头作用等措施建议,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优良可靠的苗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