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原料以茶皂素的降解率为评价指标,利用黑曲霉菌液态发酵降解茶皂素。先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的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培养基初始pH、摇床转速、接种量,再通过曲面响应实验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影响降解率显著性次序为:发酵温度培养基pH接种量发酵时间摇床转速,得到最佳的优化条件为:发酵时间8 d,发酵温度38.7℃,培养基初始pH为6.14,摇床转速为125 r·min~(-1),接种量1.25%。在以上最佳条件下进行实验,得到降解率为(79.97±0.82)%,与理论值80.56%吻合。  相似文献   

2.
柴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生物驯化法,从石油污染土壤中以0降解能力进行测定,发现一株菌在柴油初始浓度为500 mg·L-1的培养液中,振荡培养3 d降解率达到了71.7%,具有开发潜力,可以提高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效率.通过对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分析,初步鉴定该菌株为假单胞菌属.并分析了培养时间、pH值、接种量、温度、柴油浓度、N源6个因素对菌株生长量和柴油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株在培养时间为6 d、pH值为5.0、接种量为5%、温度为35℃、柴油浓度为1 000 mg·L-1、N源为(NH,4),2SO,4的条件下生长旺盛,降解率达到了80%.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施氏假单胞菌液态发酵降解茶皂素的条件,以提高油茶籽粕在饲料方面的应用性能,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法】以茶皂素降解率为评价指标,利用施氏假单胞菌液态发酵降解茶皂素,首先以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培养基初始pH值、瓶口纱布层数、接种量为单一变量进行单因子试验,然后通过Plackett-burman实验、最陡爬坡试验、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试验对施氏假单胞菌液态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单因素试验获得的最佳单因素分别为:培养时间6d,培养温度25℃,培养基初始pH为8,瓶口纱布层数为6层,接种量为1%。在条件优化以后最佳的液态发酵条件为:培养时间5d,培养温度23℃,培养基初始pH为8,瓶口纱布层数为6层,接种量为1%,在此条件下,施氏假单胞菌液态发酵降解茶皂素的降解率达到66.92%。【结论】施氏假单胞菌微生物发酵法降解茶皂素具有成本低、重复性好、无二次污染等明显优势,在饲料方面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从市售红曲中分离筛选四株红曲霉,通过铁矾显色剂显色法筛选出降解胆固醇能力最强的菌株M2,采用单因子试验进一步探讨该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研究表明:降解胆固醇能力最强的M2菌株的最适宜接种量为8%,发酵的最佳温度为30℃,发酵培养基的初始pH值在4~6之间。  相似文献   

5.
银杏内生细菌JX-3生长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银杏内生细菌JX-3的生长速度,缩短培养时间,试验选取培养温度、pH、接种量和培养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来确定菌株的最佳生长条件;再由单因素试验结果选择3个影响较大的因素进行正交试验,根据正交试验结果获得更优化的生长条件。结果表明,单因素优化试验得出菌株JX-3生长的最优条件为:温度35℃,pH值7.0,最佳接种量12%,培养时间4 h;正交试验得出的JX-3最佳生长条件为:时间5 h,pH值7.0,接种量8%。  相似文献   

6.
周馥卉  兰时乐 《安徽农业科学》2013,(20):8461-8464,8544
[目的]为了降低蓖麻饼粕中蓖麻碱和变应原的含量。[方法]从自然霉变的蓖麻饼粕中分离对蓖麻碱和变应原具有较好脱毒效果的霉菌,命名为ZF-4,采用显微形态、特殊结构观察对分离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并以蓖麻碱和变应原降解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单因子法研究蓖麻饼粕与麦麸的比例、葡萄糖、KH2PO4添加量、固水比、发酵温度、初始pH、接种量、发酵时间等因素对蓖麻碱和变应原降解率的影响。在此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选择对蓖麻碱和变应原降解率影响较大的固水比、发酵温度、初始pH和接种量4个因素进行正交优化。[结果]ZF-4被初步鉴定为根霉属。适宜的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蓖麻饼粕与麦麸的比例为95∶5,葡萄糖1.5%,KH2PO40.25%,CaCO30.4%;适宜的发酵条件为:固水比1.0∶0.8,发酵温度28℃,初始pH 7.0,接种量10%,发酵时间6 d。在此条件下,蓖麻碱和变应原的降解率分别达到89.56%和96.79%。[结论]该研究为蓖麻饼粕的微生物脱毒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烟碱降解菌A4降解烟碱的能力,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对菌株A4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影响菌株A4生长的培养基主要因素为p H值、烟碱含量、碳源、氮源;采用4个因素3个水平进行正交分析,确定了发酵的最佳条件为:在培养温度为30℃、p H值7.0、烟碱含量2.0 g/L、接种量5.0%、柠檬酸三钠0.3%、胰蛋白胨1.5%条件下,培养48 h,其烟碱降解率为72.8%比优化前提高了22.5%。结果为采用生物技术降解烟碱废弃物以及改善烟叶品质方面提供了良好的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8.
三唑磷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郑玲玲  撒世军  赵莹  牟海津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347-10350
[目的]为三唑磷的微生物降解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初筛和复筛试验,从某农药厂污水中分离得到1株降解三唑磷的菌株TF413,用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对该菌株进行鉴定,并研究培养基组成、初始pH值、培养温度、装液量、接种量等对菌株降解三唑磷特性的影响。[结果]经鉴定,TF413菌株为粪产碱杆菌(Alcaligeizes faecalis),其降解三唑磷的最适温度为32℃、最适初始pH值为7.0,最适装液量为100ml三角瓶中装50m1培养基,最佳培养基为营养肉汤,接种量对TF413降解三唑磷的效果无明显影响。[结论]TF413以共代谢的方式降解三唑磷,培养72h对三唑磷的降解率为70.83%。  相似文献   

9.
利用增殖培养法,从长期受多菌灵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1株能够降解多菌灵的菌株BP-8,研究了pH、培养温度、接种量、外加碳源、氮源对其生长量和降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株能够以多菌灵为唯一碳源生长;在无机盐培养基中,5 d内对100 mg/L的多菌灵降解率为60.8%;加入0.5%的酵母粉后,对多菌灵的降解率可提高到93.2%;降解多菌灵最佳条件为30℃、pH 6.0,接种量5%,且降解率与接种量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出具有地域特色高产果胶酶的酵母菌株,改善葡萄酒品质.【方法】试验以156株酵母菌株为研究对象,经初筛、复筛选出酶活力较高的菌株MQFEC-2,并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该菌株的产酶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当产酶培养基初始pH值为5.0,产酶温度为30℃,接种量为6.0%,产酶时间为72h时,此菌株产酶的酶活力最高,通过验证试验得其产酶酶活为35.85U/mL;各因素对酶活力影响大小依次为:产酶温度培养基初始pH值产酶时间接种量.  相似文献   

11.
12.
猪大肠杆菌病病原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猪的大肠杆菌病主要由产肠毒大肠杆菌(ETEC)引起,包括仔猪黄痢、仔猪白痢、猪水肿病等就ETEC的毒力因子和O抗原群,猪的日龄及其肠道受体与这些疾病的关系作了比较详尽的综述并讨论了可能存在的其它猪大肠杆菌病病型  相似文献   

13.
14.
15.
本文对多发风险模型的负盈余持续时间进行了计算,从数值上对古典风险模型与多发风险模型的负盈余持续时间进行了比较,进一步说明了二者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6.
17.
18.
观察测量屠宰肉尸452头,其中440头为有无腹股沟深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10头为后躯被检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2头为管道注射,观察引流区。结果:1.猪有腹股沟深淋巴结,在统计230头,460例肉尸中,有24头存在,占10.43%。腹股沟深淋巴结平均重0.88±0.38克,平均大小为2.82±0.70×1.64±0.36×0.47±0.13厘米;汇集股部内侧和下腹部的淋巴液,注入髂内侧淋巴结。2.髂内侧淋巴结平均重1.87±0.71克,平均大小为3.19±0.80×1.38±0.42×0.55±0.18厘米;输入管数为5—6条,管外径为0.09±0.04厘米,输出管数为1—3条,管外径为0.24±0.10厘米。3.髂内侧淋巴结收纳腘浅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和髂下淋巴结引流区的淋巴液和部分盆腔内脏的淋巴液。管辖范围广,位置恒定,淋巴结较大,浅在胴体脏面,易找到,不破坏商品,不影响商品的外观,是屠宰肉尸后躯被检的主要淋巴结。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用比较组织学方法,观察大量舌组织切片,初步发现:舌感受器随着动物进化发展在种类与形态结构上有较明显的差异,两栖类最为简单,只看到游离神经末梢;啮齿、偶蹄和食肉类较复杂,有游离神经末梢、丛束状神经末梢、味蕾和肌梭等;人类最为高级,结构最为复杂,增加了肌间结缔组织感受器、肌束膜感受器、血管旁感受器和肌腱感受器等。此外,本文还对上述感受器进行了生理机能、组织发生和生物进化方面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