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发展现状万寿菊种植优势明显。表现出较强的生长适应性,耐寒耐旱,对土地要求不高,产量高、效益好,单产可达2~3t/667m2,可采摘5~6茬,收购价为900元/t,毛收入在1 800~2 700元/667m2,每667m2水、肥、覆膜等成本价约为230元,纯收入在1 570~2 470元/667m2,是大田作物玉米的2~4倍。最高单产可达3.5t/667m2,毛收入可达3 150元/667m2,纯收入为  相似文献   

2.
对杀螟丹水剂不同剂量防治菜青虫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0~600 m l/667m2对2龄幼虫速效性好、持效期长,药后7 d防效可达93.23%~96.23%。推荐用量为300 m l/667m2,对水量50~70kg/667m2,防治适期在2龄幼虫前。  相似文献   

3.
杂交油菜德油8号高产栽培技术综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德油8号品种对不同密度、播期、硼肥施用量及三要素(N、P、K)施用量的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油菜德油8号在中等肥力土地的高产栽培措施为:密度在7 000株/667m2左右,播期在9月15~20日,施硼在0.85~0.9 kg/667m2,N、P、K三要素施用量在8.5 kg/667m2,尿素施用量为18~20 kg/667m2,普钙为25~30 kg/667m2,氯化钾为10~15 kg/667m2,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4.
新彩棉1号特征特性及其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彩棉1号于2000年12月由新疆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生育期127 d,丰产性好,品质优,抗逆性强,适于在南北疆早熟棉区栽培.采用宽膜覆盖、适期早播、适时灌水、全程化控等配套管理技术,平均单产皮棉90 kg/667m2,最高可达142 kg/667m2.  相似文献   

5.
三围立体强化栽培密度对杂交水稻Q优6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遵义市部分农户稀大窝种植水稻(密度0.6~0.8万穴/667m2),单位面积水稻产量在低水平(产量350~400 kg/667m2)上徘徊的情况,应用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研究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条件下不同栽培规格对超级稻品种Q优6号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旱育秧、适当增大移栽叶龄(6~7.5叶)、移栽规格为40 cm×45 cm、每窝采用等边三角形单株苗距7 cm移栽、大田每667 m2施1 500 kg厩肥基础上补充化学氮磷钾肥、科学管水等强化栽培措施的应用,Q优6号的大面积产量可达579.7 kg/667m2以上,高于常规栽培的产量。  相似文献   

6.
不同种植方式和密度对冀张薯8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标  雷尊国  李飞 《农技服务》2014,(10):60-61
通过不同种植方式与栽培密度试验对马铃薯优良品种冀张薯8号的生育期、植株性状、商品薯率和产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得到如下结论:在威宁种植冀张薯8号可采用多种种植方式,合理的栽培密度在2964~3459株/667m2之间,密度为3459株/667m2时,亩产量最高可达2584.42kg。  相似文献   

7.
高淀粉甘薯新品种徐薯22的优化栽培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建立了徐薯22高产栽培的农艺措施模型,5项农艺措施对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是:硫酸钾>尿素>密度>过磷酸钙>栽插期。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筛选出产量达4000~4500kg/667m2的农艺措施优化区间:尿素3.505~8.605kg/667m2;过磷酸钙为31.860~39.750 kg/667m2,硫酸钾为23.400~35.900 kg/667m2,密度为3644~4296株/667m2,栽插期为5月13~17日。  相似文献   

8.
经2002~2004年田间试验,对黔草2号苇状羊茅种子产量与主要栽培因子之间的数量关系,利用回归设计与分析方法建立了数学模型,并作了相关的增产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在播种量为1.0 kg/667m2,施有机肥500 kg/667m2、氮肥0 kg/667m2、磷肥20 kg/667m2、钾肥30 kg/667m2的水平下,种子产量可达127 kg/667m2。  相似文献   

9.
《现代农业科技》2015,(15):23-24
用四因子(1/2实施)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杂交水稻宜香2866产量与栽插密度及氮、磷、钾肥施用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宜香2866产量达740 kg/667 m2以上的优化栽培技术方案为:移栽密度1.45万~1.60万穴/667 m2,有机肥1 000 kg/667 m2作底肥,施入纯N 9.3~13.3 kg/667 m2、P2O59.0~12.5 kg/667 m2、K2O 9 kg/667 m2。4个因素中,氮肥施用量对提高产量起主要作用,其余是施磷量栽插密度施钾量。  相似文献   

10.
贵州不同栽培密度、氮肥施用量对黔油29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明确黔油29号在贵州不同地区的适宜栽培密度和氮肥施用量,在绥阳县、桐梓县、平坝县、金沙县、黔西县、德江县进行了黔油29号不同移栽密度、不同氮肥施用量的田间试验。不同移栽密度试验结果显示黔油29号在绥阳、桐梓县移栽密度在7000株/667m2时较为合适;平坝县移栽密度为11000~15000株/667m2时能够获得较高产量;金沙县的移栽密度在7000~9000株/667m2时产量较高;黔西县移栽密度为5000~7000株/667m2时能够获得高产;而德江县的最适宜移栽密度为13000株/667m2。氮肥施用量试验结果表明,绥阳、桐梓县黔油29号的最佳氮肥施用量为30kg/667m2;黔西县在氮肥施用量为30~40kg/667m2时产量达到较高水平;平坝、德江县需要50kg/667m2的氮肥施用量才能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1.
粳稻镇稻10号机插精确定量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镇稻10号产量潜力大,株型较紧凑,长势较旺,分蘖力较强,耐肥抗倒,成穗率高,后期熟相好,单穗重优势明显。机插秧产量700~750 kg/667m2的穗粒结构指标为有效穗21万~23万/667m2,每穗总粒130~135粒,结实率93%以上,千粒重27~28 g。其栽培技术,在培育壮秧的基础上,建立适宜的群体起点,基本苗4万~5万/667m2,高峰苗28万~30万/667m2。总施氮量20~22 kg/667m2,前、中、后期比例为5∶1∶4,氮、磷、钾之比为1∶0.4∶0.6~0.8。搁田始期不宜过早,掌握在达等穗苗80%左右时进行。  相似文献   

12.
昌图县年水稻栽培面积1.47万hm2,近年平均产量550 kg/667m2左右,效益大多数地块为550~650元/667m2。地块之间产量、效益差异很大,有小面积典型地块产量超过800 kg/667m2、千亩方平均产量超过700 kg/667m2的例子,产量在400~450 kg/667m2的低产地块也很常见;效益好的产量可达800元/667m2,低的仅300元/667m2左右。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高产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998~2000年两年度对脱毒马铃薯坝薯10号在3个乡镇的连续试验表明各年度各试验点各处理累计平均产量最高为处理D,即在有机底肥中加30kg/667m2马铃薯专用肥、追施5kg/667m2尿素,产量可达1271.3kg/667m2.各处理间产量差异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毕节市马铃薯栽培水平,促进马铃薯产业的持续发展,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对影响马铃薯高产超高产的主要栽培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试验因子对产量的影响作用依次为施钾水平种植密度施氮水平施磷水平。增施钾肥、提高种植密度和合理施用氮磷肥是获得高产超高产的技术关键环节。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提出毕节市马铃薯产量在3 500kg/667m2以上的栽培技术措施:种植密度5 181~5 819窝/667m2,纯N用量6.72~7.82kg/667m2,P2O5用量10.06~16.9kg/667m2,K2O用量22.72~28.18kg/667m2,N∶P2O5∶K2O=1∶1.85∶3.50。  相似文献   

15.
超高产杂交稻Ⅱ优162高产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杂交水稻组合Ⅱ优162开展了高产栽培模式研究。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考察施N量、施P量、施K量、密度和播期5个因素。对回归方程进行了统计选优,降维分析,边际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的重要性依次为:播期、密度、施N量、施K量、施P量。高产栽培模式要点为:施N量10.7~11.3 kg纯N/667 m2,施P量17.0~19.0 kg过磷酸钙/667 m2,施K量13.0~14.3 kg氯化钾/667 m2,栽插密度为1.52~1.55万窝/667 m2,播种期安排在3月26~28日。  相似文献   

16.
贺脐1号为纽荷尔脐橙芽变品种,二代株系经过多年田间对比试验观察,遗传性状稳定,表现出成花易、坐果稳,果大、品质佳、风味好,抗逆性强等特性,4年生树平均产量1000kg/667m2,进入丰产期果树可达3000~5000 kg/667m2.2012年6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棚栽草莓比较容易,产量与效益较高,全国各地发展很快,但是从单产来看,一般都较低,普遍在1 500~2 000kg/667m2,极少数地区大棚产量可达3 000 kg/667m2.虽然个别地区大棚草莓单产有了新的突破,达到4 000kg/667m2以上,但是要普遍达到这个水平,草莓栽培中两项关键技术即栽植密度与苗木质量问题必须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采用3因素5水平通用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棉花新品种C111的种植密度、氮肥和钾肥对产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得出3因素对C111籽棉产量的作用为钾肥〉密度〉氮肥,在-1.682≤X≤1.682水平范围内,即密度2500株/667m2,纯N为30kg/667m2,纯K为15kg/667m2,C111棉花品种可达最高产量,得出最高产量为244.7kg/667m2。  相似文献   

19.
1 土壤准备 温室土壤施入优质腐熟有机肥4 t/667m2、三元素复合肥50 kg/667m2、硫酸钾25 kg/667m2、撒施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 kg/667m2,进行土壤消毒,用旋耕机旋耕2次,然后开瓜沟,瓜沟宽80 cm,滴灌管距50 cm,瓜沟深20 cm,垄背宽70 cm,滴足底水.  相似文献   

20.
应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闽甜107”的播种期、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产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得出3个因素对产量的作用大小:施氮量>播种期>种植密度,并优选出产量高于817.65kg/667m2的栽培措施:播种期4月1~7日、种植密度3720~3940株/667m2、氮肥施用量16.75~19.75kg/667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