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以吐鲁番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C.A.Mey.)Bunge]树体上的成熟种子为材料,研究贮藏时间、贮藏温度和贮藏种子含水量对梭梭种子萌发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和冰箱贮藏种子9个月,种子发芽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达46.50和35.50个百分点,各时期冰箱贮藏种子发芽率的下降幅度低于常温贮藏。不同温度下贮藏梭梭种子3个月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胚鲜重特征为-10℃-18℃-4℃4℃常温,且随着贮藏温度的降低呈先升高后降低,差异显著。不同梭梭种子含水量贮藏3个月的发芽率、发芽指数、胚根长和活力指数随着种子含水量的降低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种子含水量为5.50%的降低幅度最小。贮藏温度与活力指数间呈极显著负相关,贮藏种子含水量与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间呈极显著负相关,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与不同贮藏条件间的相关性高低顺序均为贮藏种子含水量贮藏温度贮藏时间,而发芽势、发芽指数与不同贮藏条件间的相关性高低顺序均为贮藏温度贮藏种子含水量贮藏时间。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不同贮藏年限、贮藏方法党参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贮藏1年的党参种子与新采收的种子相比,发芽率降低50.85%,发芽势降低40.21%,贮藏3年以上的种子发芽率不足10%,发芽势不足5%,在生产上基本无种用价值。在常温条件下用布袋或麻袋贮藏党参种子可减缓生活力的降低,适用于生产中的种子贮藏。  相似文献   

3.
导读:通过对不同贮藏年限、贮藏方法党参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贮藏一年的党参种子与新采收的种子相比,发芽率降低50.85%,发芽势降低40.21%,贮藏3年以上的种子发芽率不足10%,发芽势不足5%,在生产上基本无种用价值。在常温条件下用布袋或麻袋贮藏党参种子可减缓生活力的降低,适用于生产中的种子贮藏。  相似文献   

4.
以贮藏7、19、26个月的紫花苜蓿种子为材料,采用人工气候箱法模拟研究温度变化(15℃/10℃、25℃/20℃、35℃/30℃)、贮藏时间及其协同作用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年收获的种子具有休眠现象。贮藏19个月的种子在25℃/20℃下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最高,且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逐渐降低;长时间贮藏抑制了下胚轴的生长,从而降低了芽长。由此可见,不适宜的温度和长时间贮藏都会抑制种子的萌发和生长。  相似文献   

5.
不同贮藏年限和贮藏方法对党参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贮藏年限、贮藏方法党参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贮藏1年的党参种子与新采收的种子相比,发芽率降低50.85%,发芽势降低40.21%,贮藏3年以上的种子发芽率不足10%,发芽势不足5%,在生产上基本无种用价值。在常温条件下用布袋或麻袋贮藏党参种子可减缓生活力的降低,适用于生产中的种子贮藏。  相似文献   

6.
为野生凤仙的进一步引种驯化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研究不同采种期、贮藏温度和赤霉素(GA3)浓度浸种对滇水金凤野生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昆明地区滇水金凤种子的最佳采集时期为10月,在贮藏过程中种子不宜常温(22℃)久藏,而冷藏(2℃)能保持较高的发芽率,贮藏30d时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75%、48%和20.60,且出苗整齐;不同浓度GA3浸种可不同程度提高滇水金凤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以及活力指数,同一浓度随浸种时间延长呈先升后降趋势,其中以GA3250mg/L浸种16h的效果最好,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为97%、92%、40.55和64.47。  相似文献   

7.
以云南杜鹃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贮藏时间、不同萌发培养温度及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模拟干旱胁迫对云南杜鹃种子发芽启动时间、萌发高峰期、发芽持续时间、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云南杜鹃种子无休眠特性,常温下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发芽启动时间延迟,发芽持续时间延长,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显著下降;温度越低,云南杜鹃种子发芽启动时间越长、发芽持续时间越长,适宜云南杜鹃种子萌发的温度为20~25℃;5%~25%PEG浓度范围内,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云南杜鹃种子的发芽启动时间延迟,发芽持续时间延长,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显著降低,25%PEG胁迫下未现种子萌发;杜鹃种子萌发的PEG胁迫半致死浓度为15.87%。  相似文献   

8.
从千粒重、含水量、发芽率、发芽势和生活力等方面对江苏2个种源的长筒石蒜种子进行了品质鉴定。结果表明,长筒石蒜种子为中粒型,种子含水量较高,为不耐贮藏种子或顽拗种子,种子生活力较高,但发芽势和发芽率较低,发芽持续时间较长,剩余新鲜粒较多,种子具有一定的休眠性。  相似文献   

9.
不同贮存年份高粱种子活力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低温库保存17年和2008年繁殖更新后的18份高粱种子为试材,通过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测定,进行其生活力、活力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低温库保存17年的种子和更新后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基本相近,差异不显著,但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这说明在评价种子质量时,仅对种子发芽势、发芽率的生活力检测是不够的,不能代表整个种子完整的活力水平.在对低温库低温贮存时间长、生产上自交系及商品用种保存条件差的种子进行生活力检测的同时,还应进行种子活力指标的检测,种子活力应作为评价种子质量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以聚乙二醇溶液(PEG-6000)作渗透介质进行干旱胁迫,对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 Turcz.和野大麦Hordeum brevisubulatum(Trin.)Link种子萌发期抗旱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披碱草和野大麦随着PEG胁迫浓度的增加,平均发芽数均呈下降趋势,开始发芽天数和发芽高峰期均被推迟。两种供试材料发芽率、发芽势、萌发抗旱指数、发芽指数在干旱胁迫下均呈下降趋势,胚根/胚芽的比值随着PEG浓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披碱草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萌发抗旱指数、发芽指数大于野大麦,披碱草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大于野大麦。  相似文献   

11.
酸碱处理对不同条件贮藏的2种白刺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唐古特’白刺和‘西伯利亚’白刺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酸碱处理对不同温度和时间贮藏的2种白刺种子萌发的影响,探寻促进白刺种子后熟及破除硬实的技术途径.结果表明:变温贮藏有利于促进‘唐古特’白刺种子的后熟,破除休眠,显著提高了种子生活力和发芽率.室温(24~28℃)贮藏2a的‘西伯利亚’白刺种子生活力(80%)和发芽率(74.6%)最高;用70%H2SO4和0.5mol/L NaOH溶液破除种子硬实,显著缩短了种子初始萌发时间和萌发的总天数,其中0.5mol/L NaOH溶液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明显优于70%H2SO4处理.显著提高了2种白刺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12.
白花树Styrax tonkinensis种子具有休眠性。对江西吉水种源的白花树种子形态结构特征、千粒质量、吸水性能、生活力及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GA3)对种子萌发特性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期找到解除休眠的方法。吸水性能设置酸蚀、去种壳和完整等3种前处理,生活力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萌发特性设置250~1 500 mg·L-1共8个不同质量浓度。结果表明:种子由外种皮、内种皮、胚乳、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组成。2011年和2012年的种子平均长度和宽度为8.77,6.81 mm和7.91,5.20 mm,种子千粒质量分别为136.70 g和95.68 g。对3种不同处理的种子吸水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去壳种子吸水性能优于酸蚀和完整的种子。种子生活力的TTC染色检测结果表明,2011年产的种子生活力为97.78%,储藏1 a后的种子生活力仍高达94.44%。不同质量浓度GA3对种子处理结果表明,促进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最适质量浓度为1 500 mg·L-1。图3表2参10  相似文献   

13.
孙江  刘新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492-8495
[目的]研究水飞蓟种子的生物学特性。[方法]以来自3个栽培地点的水飞蓟种子为试验材料,分别进行种子大小和干粒重的测定,并制作种子半薄切片,研究不同温度下种子的萌发情况。[结果]种子(实际为瘦果)由外皮(果皮和种皮)和胚2部分组成。外皮分5层,外侧4层为果皮,内侧1层为种皮。种胚发育完善,没有胚乳,子叶主要储藏物质为脂肪;25℃为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少部分种子具有休眠现象。[结论]该研究积累了水飞蓟种子(果实)的基础生物学资料,为水飞蓟的栽培生产、分类、生药鉴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不同保存年限虞美人种子的萌发率、吸水特性和休眠特性,测定了新旧种子的吸水率和在0,1,5,10,15,20,25 mg/L质量浓度赤霉素处理下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并对种子不同休眠期的发芽情况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虞美人新种子的吸水量显著高于旧种子,种子的吸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种子的萌动能力;种子保存2 a后其发芽率显著下降,约下降50%左右,15 mg/L赤霉素处理可以更好地促进虞美人旧种子的萌发;虞美人的休眠期为90 d左右,5 d发芽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Seed aging characteristics of rice was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Seeds of 34 japonica rice (O-ryza sativa subsp. japonica) varieties were held at 45℃ constant temperature. Changes in seed viability and seed vigor during aging process were measured to study seed viability-losing characteristic and to determine warning index for seed viability loss. As a result, seed viability survival curves were obtained across different rice accessions at 45℃ constant temperature. The curves appeared to be contra-sigmoid survival curves. The loss of seed viability in the aging process consisted of two phases. The first phase took a long duration, in which the viability of vigorous seeds declined slowly. In the second phase, seed viability declined rapidly. It was obvious that seed viability declined inconsistently during storage. It also showed that seed germination was prolonged and the seedling was significantly weakened before the coming of the rapid declining phase of seed viability. These two parameters could be used to indicate seed quality during storage. The rate of compatibility of tests (RCT),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CV), vigor of seedling, the day the seeds start to germinate could be used as warning indexes to indicate overall quality of a mass of accessions. These warning indexes could also be used in monitoring the viability of seeds stored in the seed genebank.  相似文献   

16.
室外人工种植抱茎独行菜种子破除休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初步探索室外种植的抱茎独行菜(Lepidium perfoliatum L.)种子破除休眠的方法,为深入研究其种子粘液质特性和农业栽培、开发抱茎独行菜这种优质牧草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方法]以室内种植的抱茎独行菜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化学和物理方法处理其种子,测定其种子的萌发率.[结果](1)4℃、CA<,3>、H<,2>O<,2>单独处理以及GA<,3>与H<,2>O<,2>组合处理均可打破抱茎独行菜种子的休眠;(2)GA<,3>与H<,2>O<,2>共同处理效果最好,其中以500 mg/LGA<,3>处理3 d后15;H<,2>O<,2>处理20 min的种子萌发率最高,可高达94.44;.[结论]推测造成室内种植的抱茎独行菜种子休眠的可能原因是种胚的活力不够,从而使得其种子在萌发过程中不能有效挣脱种皮的机械束缚从而导致休眠.  相似文献   

17.
以不同收获年份的小麦-中间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种子为试材,研究了室温保存条件下,种子活力变化与遗传完整性。结果表明,随贮存时间的延长,种子发芽率呈下降趋势,贮存11年、12年的种子基本失去活力,贮存7年的种子平均发芽率仅为13.36%。鉴定还发现,保存7年的小麦-中间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中5根尖染色体畸变率高达35.09%。  相似文献   

18.
色木槭种皮透水性与种子浸提液生物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解除色木槭种子休眠和促进发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完整种子和刺破种皮种子用蒸馏水浸泡,定时测重,计算吸水量,分析种皮透水性;层积过程中定期取种样,研碎用醇提取,获得的浸提液稀释至不同倍数用于浸泡滤纸,将白菜种子置于浸泡过滤纸上进行发芽试验,分析浸提液生物效应。[结果]色木槭的种皮透性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12 h内刺破种皮种子和完整种子都达吸水饱和状态。色木槭种子浸提液对白菜种子发芽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这种作用随浸提液稀释程度的加大和层积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弱;但层积时间少于60 d时,这种减弱程度较小;层积80 d时,10%和20%浸提液的白菜种子发芽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100%浸提液发芽率仍为对照的35%。[结论]种皮透水性构不成色木槭种子休眠的原因;种子内含有发芽抑制物质且抑制物质在层积催芽过程中转化速度慢是导致色木槭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以中国菟丝子种子为材料,研究了种子成熟度、植物生长调节剂、低温等因素对种子休眠解除的作用,结果显示:种子采收后30d进入休眠状态;在ABT生根粉200mg/L浓度下浸泡种子24h,对打破休眠有一定的作用,发芽率达33.0%;10℃低温贮藏30~40d,可以有效地解除种子休眠,发芽率最高可达66.9%;10℃低温贮藏40d后,再用浓度150~200mg/L的ABT生根粉浸泡种子24h,可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分别提高到85.2%、81.2%,且对实生苗的长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GA3浸种及不同贮藏方式对肉桂种子萌发的影响,为解决肉桂种子发芽及贮藏难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肉桂种子分别用0、100.0、200.0、300.0和400.0 mg/L GA3溶液浸种后催芽和播种,分析GA3对肉桂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肉桂种子采用室温干藏、室温湿沙藏、4℃干藏和4℃湿沙藏4个处理后15、30和60 d,测定各贮藏处理种子的发芽率,探讨肉桂种子贮藏特性。【结果】肉桂种子经GA3200.0 mg/L浸泡处理,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高于其他处理,其中发芽率为90.0%,比对照高19.8%;发芽势为76.7%,比对照高31.9%;发芽指数52.1,比对照高28.4%。种子经GA3处理,幼苗茎长、根长及全株长均优于对照且差异显著(P〈0.05),其中以GA3200.0 mg/L处理效果最佳。室温下沙藏和干藏60 d后,肉桂种子发生霉变失去生活力,4℃干藏60 d后,肉桂种子发芽率仍达60.0%以上,贮藏效果最佳。【结论】对肉桂种子进行适当浓度的GA3处理并进行沙藏催芽,可解决肉桂直播发芽率低和传统沙藏催芽方法出苗不整齐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