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卷烟消费者对卷烟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卷烟制造商为了满足卷烟消费者对卷烟品质的要求,随在制造卷烟的过程中添加烟用香精香料,以此达到提高卷烟品质的目的。因烟用香精香料是提高卷烟品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制造卷烟的过程中添加烟用香精香料,不仅能够改善卷烟的口感和味道,提高卷烟产品感官质量,也能够有效改进卷烟的物理性能,提高卷烟的内在质量。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见,在制作卷烟的过程中添加烟用香精香料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本文探讨了烟用香精香料对卷烟所起到的作用,并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了烟用香精香料的种类。  相似文献   

2.
选取祁门红茶为原料,利用水蒸气蒸馏法,结合膜分离浓缩技术制备烟用香料,再将其制备成具有祁门红茶香气特征的烟用香料,调配成不同浓度的茶香爆珠添加于卷烟滤棒中,对爆珠香烟进行感官质量评价,对卷烟烟气成分进行分析对比,并用ESR(电子顺磁共振)对卷烟的自由基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添加爆珠后,卷烟烟气成分中烟草的中性香味成分增加,红茶爆珠赋予卷烟丰富的烟气香气,红茶的清甜花香与卷烟的焦甜香很好地协调在一起,烟气细腻柔和,提升了卷烟的感官质量,对卷烟的自由基也有一定的清除率.  相似文献   

3.
卷烟吸阻稳定性不仅对卷烟的烟气化学有重要影响,同时对抽吸时的轻松感、卷烟的感官质量影响较大。为了研究卷烟吸阻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以都宝品牌为研究对象,通过烟支重量、烟支内烟丝密度分布、劈刀盘规格几个方面分析烟支吸阻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烟支重量和劈刀盘规格对烟支吸阻稳定性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近红外光谱法同时测定卷烟配方中膨胀烟梗颗粒和再造烟叶的可行性。[方法]对常规卷烟配方物质、卷烟膨胀烟梗颗粒和再造烟叶的化学常规成分含量、物质表面形态差异及近红外光谱差异进行分析。以60个含有不同量膨胀烟梗颗粒和再造烟叶的卷烟样品为建模样品集,用最小二乘法建立卷烟配方中膨胀烟梗颗粒和再造烟叶的近红外定量校正模型。[结果]样品中膨胀烟梗颗粒和再造烟叶的实际值和预测值的相关系数(r)分别达到0.996 1、0.994 9,校正误差均方根(RMSEC)分别为0.477和0.668。[结论]用近红外光谱可以同时快速准确地测定卷烟配方中膨胀烟梗颗粒和再造烟叶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抽吸模式和烟支密度分布对卷烟包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抽吸模式和烟支密度分布对卷烟包灰性能的影响,采用分段测量的方法采集卷烟燃烧时的图像信息,通过测定烟支燃烧的烟灰长度、累计烟灰面积、烟灰表面累积开裂或者破碎面积及当前燃烧长度下的卷烟包灰性能,分析不同抽吸模式下卷烟燃烧烟灰长度缩减率、卷烟包灰性能、烟支密度分布与卷烟包灰性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不同燃烧长度下卷烟的燃烧状态不同,分段测量能有效反映卷烟燃烧包灰的性能;卷烟燃烧烟灰长度缩减率从大到小依次为HCI模式(19.3%)、ISO模式(17.7%)、静燃模式(15.4%);卷烟样品最后包灰性能的好坏依次为静燃模式(5.27%)、ISO模式(9.99%)、HCI模式(10.47%);烟支密度分布与卷烟包灰性能有较大的相关性,可以通过改变烟支密度或者烟丝填充值来改善卷烟的包灰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烟梗成丝的最佳工艺参数及其在制作高档烟中的应用。[方法]通过进行压梗、切梗厚度参数调整试验,寻求烟梗成丝效果较好的工艺参数,把成丝效果最好的梗丝按不同的比例搀兑到某牌号一类烟中进行卷制,然后对卷烟进行感官质量评价以及卷烟烟气的分析检测。[结果]烟梗的压梗厚度在0.8 mm,切梗厚度在0.10 mm时,烟梗成丝的效果较好;在高档烟中搀兑适当比例(≤15%)的丝状梗丝可提高卷烟香气的透发性,改善余味,降低卷烟的刺激性,提高卷烟的感官质量。但是过高的比例(〉15%)对卷烟感官质量有不利的影响;烟支的焦油含量、烟气烟碱量、CO量会随着丝状梗丝比例的增加而减小。[结论]该研究为提高梗丝的利用价值以及提高梗丝在高档烟中的使用比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卷烟吸阻分析仅对整支烟的吸阻进行检测,不能全面反映吸阻如何影响卷烟的品质.使用QTM综合测试台,可简便、快捷、准确的检测卷烟烟支和烟丝段的吸阻,分析卷烟吸阻分布的情况,更好地为降焦减害、产品开发、工艺改进等研究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在QTM综合测试台检测卷烟吸阻过程中,我们摸索出一套通过抽出烟支滤嘴芯,检测卷烟烟丝段吸阻用以分析卷烟吸阻分布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不同烟支长度对加热卷烟烟气主要成分逐口释放量的影响,以烟支长度分别为60、66和72 mm的样品为研究对象,设置相同的加热曲线参数进行抽吸,测定了加热卷烟逐口动态吸阻和主流烟气气溶胶捕集量(ACM)以及烟碱、甘油、水分的逐口释放量,分析了单支逐口烟气释放量均值及相对标准偏差(RSD),并研究了其对主流烟气中烟碱、甘油和水分转移率以及单位质量烟草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烟支长度的增加,烟支同口序逐口抽吸动态吸阻增大;逐口烟气主要成分释放稳定性递增,烟气中的ACM、烟碱和水分释放量递增,烟支长度66 mm卷烟的甘油释放量最低,烟支长度72 mm卷烟最高。随着烟支长度的增加,烟碱和水分在卷烟烟气中的转移率下降,烟支长度66 mm卷烟的甘油转移率最低。当烟草段长度为30~42 mm时,不同烟支长度加热卷烟逐口烟气中ACM、烟碱、甘油及水分释放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为确定细支卷烟打叶片烟尺寸的适宜范围,开展了>50.00 mm、>40.00~50.00 mm、>25.40~40.00 mm、>12.70~25.40 mm、6.36~12.70 mm 5种不同片烟尺寸对细支卷烟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片烟尺寸对叶片形状系数、烟丝理化指标、卷烟的物理指标、燃烧落头倾向率、感官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对卷烟的烟气指标无明显影响。适宜片烟尺寸下叶片形状更接近圆形,常规化学成分协调,有利于卷烟烟丝尺寸分布、丝中含梗签率、卷烟物理指标的控制,感官质量较优。片烟尺寸小的卷烟具有烟支密度分布均匀性好、卷烟燃烧落头倾向率低、烟枪后4.00 mm以上长丝率低等优点,具有烟丝碎丝率、卷烟含末率、端部落丝量高,烟丝整丝率低,填充能力差的缺点。>12.70~25.40 mm片烟尺寸的卷烟重量和吸阻稳定性好、烟枪后>2.00~4.00 mm中丝率最高,通过烟枪后烟丝尺寸聚类分析可将片烟尺寸划分为>40.00 mm、>12.70~40.00 mm、6.36~12.70 mm 3组。综合细支卷烟质量要求,打叶片烟尺寸应适中,适宜范围为&...  相似文献   

10.
为确定细支卷烟打叶复烤适宜的打叶工艺,从叶片质量、叶丝质量、卷烟质量3个方面对菱形框栏、六边形框栏片烟结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六边形框栏片烟具有大小相对均匀、含水率及成丝稳定性好、烟支密度分布均匀等优点,不足之处在于抗造碎性弱、整丝率及烟丝利用率低,而菱形框栏片烟相反;(2)与菱形框栏片烟相比,六边形框栏片烟经卷烟加工后,单支质量、烟支吸阻、总粒相物、焦油稳定性好,燃烧飞灰、持会性有所改善,燃烧时间短,抽吸口数少,叶丝填充值及其他物理烟气指标无明显变化。从卷烟内在品质的角度为出发点,细支卷烟选择六边形框栏加工的片烟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1.
黄华发 《安徽农业科学》2012,(6):3602-3604,3674
[目的]探索卷烟滤嘴中三醋酸甘油酯向卷烟主流烟气的转移情况。[方法]将4种施加了不同含量的三醋酸甘油酯滤棒切成4份作为滤嘴卷制卷烟,考察卷烟滤嘴中三醋酸甘油酯的含量与其卷烟制品主流烟气中的三醋酸甘油酯含量的关系。[结果]随着滤棒的三醋酸甘油酯施加比例从3.06%增加到10.35%,三醋酸甘油酯转移到烟气中的量也随之提高,但转移率却由10.41%下降到4.43%。[结论]该研究为了解滤嘴中三醋酸甘油酯在卷烟主流烟气中的转移情况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根据年度数据建立我国卷烟需求总量的长期均衡和动态调整模型,对我国卷烟销售总量与相应经济指标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我国卷烟需求量主要由国内生产总值、卷烟价格、人口总数和居民消费水平四个因素所决定,卷烟销售总量向需求量进行调整的速度为0.42,即卷烟需求量与该年度卷烟销售量之间的缺口有42%的部分在年度内得到调整,说明我国卷烟销售量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可以满足居民卷烟消费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针对贵州地区卷烟精准营销的需求,开发了GIS贵州地区卷烟偏好可视化分析系统、基于此系统,本文采用传统统计分析和基于GIS的空间可视化探索相结合,利用贵州省烟草的销售大数据,进行了卷烟品偏好特征的分析挖掘和可视化探索,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分析结果和结论,对于贵州卷烟营销更精准地满足客户需求和开展受用户喜欢的卷烟品牌的培育等提供了来自客观的市场数据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卷烟燃烧锥保持性测试仪的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测试卷烟的燃烧锥由于弹烟灰动作而导致掉落提出一种新的测试方法,并针对该方法设计一种测试卷烟燃烧锥掉落率的自动化装置。采用负压风机、电磁阀构成的气路实现对卷烟的自动抽吸,用电磁铁敲击卷烟来模拟人的弹烟灰动作,自动化装置通过自动抽吸和模拟弹烟灰二个过程来实现对卷烟的测试。以直径7.7 mm、长度84 mm的样品进行了大量测试,得出的结果与人工测试的结果相符合,证明该方法及装置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中草药萃取液在卷烟中的减害作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运用我国传统的中医中药学理论和卷烟产品设计理论,在卷烟中添加由辛夷、淫羊霍、芍药、川芎等制得的萃取液,同时对其卷烟烟气中的焦油、烟碱等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草药萃取液有适当降低卷烟烟气中焦油和烟碱含量的作用,对卷烟烟气中的苯系物、多环芳烃和烟草特有亚硝胺的降低均有较明显的作用,而对一氧化碳量基本无影响。在卷烟中添加天然植物萃取液是一条减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成品卷烟卷制环境对卷烟硬度、重量的影响,对环境温湿度与卷烟硬度、重量的相关性进行了规律性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对湿度一定的条件下,环境温度与卷烟硬度、重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在环境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卷烟重量随环境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增加,卷烟硬度随环境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7.
明清时期福建烟草生产的历程、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是最早传入并种植烟草的省区.烟草自明万历年间从吕宋(今菲律宾群岛)传入福建,迄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尽管福建烟草生产在明清时期的形势不同,但总体上呈发展的趋势.回顾明清时期福建烟草生产的历程,分析影响福建烟草生产的原因,针对福建烟草当前的实际情况,采取有力的措施促进烟草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黎洪利  朱立军  彭忠  兰中于  杨俊  杜启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2028-12029,12067
[目的]研究丙二醇、丙三醇和三醋酸甘油酯在卷烟存储和抽吸过程中的转移行为,为卷烟配方设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卷烟烟丝、卷烟滤嘴、卷烟总粒相物中的丙二醇、丙三醇和三醋酸甘油酯含量,研究这3种物质在卷烟中的转移规律。[结果]卷烟在室温下存放2个月后,烟丝中的丙二醇向丙纤和醋纤型滤嘴中的转移率分别为2.78%和21.95%,而滤嘴中三醋酸甘油酯向烟丝中的转移率为4.86%。丙二醇、丙三醇和三醋酸甘油酯占焦油百分比随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这3种物质均能对焦油起到稀释作用,且丙三醇的稀释作用大于丙二醇。卷烟抽吸过程中丙二醇、丙三醇和三醋酸甘油酯向总粒相物中的转移率分别为3.90%~6.89%、9.06%~10.88%、13.58%~17.01%(丙纤滤嘴),3.75%~6.49%、9.34%~10.28%、4.47%~5.30%(醋纤滤嘴)。[结论]这3种物质的转移规律存在明显差异,在卷烟贮存过程中,丙二醇较容易转移到醋纤滤嘴中,在卷烟抽吸过程中,丙三醇往主流烟气中的转移率明显大于丙二醇。  相似文献   

19.
卷烟的单支重量、圆周和硬度是构成卷烟质量的几个重要指标,通过统计学原理初步建立了烟支硬度与单支重量和圆周之间的二元回归方程,并对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单支重量、圆周(circle)与烟支硬度间具有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且单支重量与烟支硬度呈正相关,相关程度较强;烟支圆周与烟支硬度呈负相关,相关程度较弱。在给定重量指标和圆周指标的基础上,对烟支硬度指标取值范围进行预测,预测的置信区间为(70.5,72.6),与一元回归方程置信区间(69.1,73.3)相比,得到的结果更准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卷烟贮存温度对卷烟质量的影响,为企业贮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硅烷化G C方法对不同贮存温度下卷烟烟丝样品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并通过主成分分析、皮尔逊相似度分析等方法对得到的色谱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卷烟化学成分随贮存温度的变化而变化,30~40℃为烟丝化学成分显著性变化的临界变化温度范围。硅烷化G C谱图研究卷烟化学成分随贮存温度的变化规律,可发现不同贮存温度对卷烟品质造成的影响。[结论]硅烷化G C谱图法灵敏度高,将该方法与感官评吸结合起来,可有效判别卷烟贮存质量变化的有效温度范围。其可作为卷烟品质稳定性判断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