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浅谈秸秆还田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洪兵 《吉林农业》2011,(5):163-163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的副产品,主要包括稻秸秆、麦秸秆、玉米秸秆、油菜秸秆、大豆秸秆、棉花秸秆等,产量大,分布广。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其中豆科作物秸秆含氮较多,禾本科作物秸秆含钾较丰富,农作物秸秆提供的养分约占我国有机肥总养分的13-19%,是农业生产重要的有机肥源。  相似文献   

2.
高功 《农家致富》2015,(4):46-47
一、秸秆直接还田技术1.技术内涵与技术内容秸秆直接还田是我国粮食主产区秸秆肥料化利用的主要技术之一,包括秸秆翻压还田、秸秆混埋还田和秸秆覆盖还田。秸秆翻压还田技术是以犁耕作业为主要手段,将秸秆整株或粉碎后直接翻埋到土壤中;秸秆混埋还田技术以秸秆粉碎、破茬、旋耕、耙压等机械作业为主,将秸秆直接混埋在表层和浅层土壤中;秸秆覆盖还田是保护性  相似文献   

3.
一、秸秆利用现状目前,农作物秸秆主要是玉米秸秆和小麦秸秆。现阶段农作物秸秆利用方式有秸秆肥料化、秸秆饲料化,主要利用途径有秸秆深耕还田、添加腐熟剂腐熟还田、旋耕还田、秸秆青贮、氨化、直接粉碎用作饲料等。(一)秸秆肥料化秸秆肥料化利用主要是以秸秆直接还田为主,通过秸秆深耕还田及加腐熟剂腐熟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团粒结构,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有利于土壤保水、保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我国既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秸秆生产大国。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只注重农作物果实而忽视农作物的秸秆。我国每年生产5亿t粮食,秸秆理论资源量为8亿t(可收集资源量为6.87亿t),却有2亿t秸秆白白腐烂和焚烧,这其实是白白浪费了生产2亿t秸秆的耕地、淡水和其他农业投入品等资源。因此,充分发展秸秆产业,提高秸秆利用率,实质上等于提高了耕地、淡水等资源的产出率。秸秆产业是农业领域的新兴产业,以秸秆为纽带,将秸秆收集与生态种养、秸秆能源化和秸秆材料化有机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秸秆资源化能力的评价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河北省秸秆资源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对近5年河北省秸秆资源量进行计算,应用秸秆资源指标和秸秆资源消纳指标,采用熵权法对河北省各地区秸秆资源化能力进行评价,明确河北省秸秆资源分布情况和各地区秸秆资源化能力。结果表明,河北省中南部地区秸秆资源量丰富,秸秆密度和强度较小,秸秆密度和强度最大的分别是廊坊和承德;廊坊、沧州、邯郸和邢台秸秆资源化能力最强,其次是石家庄、唐山、张家口和承德;保定和衡水秸秆资源化能力一般,秦皇岛最差。根据具体情况提出了各地区秸秆资源化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秸秆腐解剂对不同作物秸秆腐解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网袋法模拟烟田中秸秆还田,探索研究秸秆腐解剂对不同秸秆的腐解特征和养分释放特征.结果表明:经过100 d腐解后,施用秸秆腐解剂与否,秸秆腐解率和有机质释放率秸秆都为油菜秸秆>水稻秸秆>玉米秸秆,施用秸秆腐解剂后玉米秸秆、水稻秸秆、油菜秸秆腐解速度分别提高9.60%、8.22%、6.42%,油菜秸秆、水稻秸秆、玉米秸秆有机质的释放速度分别提高了1.58%、1.34%、1.08%;未施用秸秆腐解剂时,秸秆速效氮释放率为油菜秸秆>水稻秸秆>玉米秸秆,施用秸秆腐解剂后,秸秆速效氮释放率水稻秸秆>油菜秸秆>玉米秸秆,油菜秸秆、水稻秸秆、玉米秸秆的速效氮释放速度分别提高了4.10%、2.48%、1.72%;施用秸秆腐解剂与否,秸秆速效磷、速效钾的释放率都是水稻秸秆>油菜秸秆>玉米秸秆,施用秸秆腐解剂对玉米秸秆、水稻秸秆、油菜秸秆速效磷、速效钾释放速度的提高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既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秸秆生产大国。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只注重农作物果实而忽视农作物的秸秆。我国每年生产5亿t粮食,秸秆理论资源量为8亿t(可收集资源量为6.87亿t),却有2亿t秸秆白白腐烂和焚烧,这其实是白白浪费了生产2亿t秸秆的耕地、淡水和其他农业投入品等资源。因此,充分发展秸秆产业,提高秸秆利用率,实质上等于提高了耕地、淡水等资源的产出率。秸秆产业是农业领域的新兴产业,以秸秆为纽带,将秸秆收集与生态种养、秸秆能源化和秸秆材料化有机  相似文献   

8.
农作物秸秆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收获了玉米、小麦、谷物等农作物以后,残留的不能食用的根、茎、叶等废弃物。秸秆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可再生生物资源,农作物光合作用后的产物有50%以上存储于秸秆中。因此,科学、合理、高效地利用农作物秸秆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在朝阳地区,农作物秸秆比较有效的利用途径包括秸秆还田、秸秆饲料、秸秆气化、秸秆基料等。  相似文献   

9.
秸秆综合利用研究动态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秸秆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其高效利用为维护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行的方案。该文综述了秸秆生物质能源、秸秆还田、秸秆饲料、秸秆基质、秸秆化学品相关的新近报道,主要侧重于秸秆生物质能源领域,概括了秸秆生产沼气、秸秆发电、秸秆生产燃料乙醇、固体燃料的应用现状。最后对秸秆综合利用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副产品,也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本文介绍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概况,论述了当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方法,提出了农作物秸秆未来综合开发利用的基本途径。近几年来,为实现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全国各地大力推广联合收获、秸秆还田、青贮氨化、秸秆加工颗粒饲料、秸  相似文献   

11.
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三原则——就地、大量、简易还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年产作物秸秆7.0×108 t,是一笔宝贵的自然资源.但由于利用主体方向不明确,配套措施不力,致使大量秸秆被随地焚烧,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分析秸秆焚烧现象的严重性入手,综述了秸秆利用的现状,提出了秸秆资源利用的三项原则,并推出了一项省工节本高效的秸秆利用新技术.  相似文献   

12.
北方平原地区可耕地比重大、人均耕地少、土质肥沃,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基地,主要种植玉米、高粱、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秸秆产量非常大。但是,秸秆综合利用方面总体水平仍然较低,效益较差,甚至就地焚烧的现象在各地还大量存在,不仅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还严重威胁交通运输安全。因此,加强秸秆综合利用的研究,努力推进秸秆的资源化、商品化,实现变废为宝,是一个紧迫而重要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3.
彭秀科  高淑敏  李洁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143-19145
[目的]研究不同培养料配方对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菌丝生长、子实体产量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利用青海产不同农作物秸秆设计8种培养料配方进行金针菇栽培试验。[结果]与CK比较,以小麦秸秆为主料的培养料发菌最快,以油菜秸秆为主料的培养料获得的产量及经济效益最高。[结论]采用油菜、小麦等农作物秸秆生产金针菇具有可行性。这不仅可以扩大食用菌栽培原料的范围,而且可以解决农作物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还可变废为宝,降低食用菌生产栽培料成本,增加种植户的收益。  相似文献   

14.
秸秆厌氧发酵产气潜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农作物秸秆厌氧发酵的产气潜力。[方法]以厌氧污泥作为接种物,将豌豆秆、高粱秆、蚕豆秆、油菜秆分为4个试验组,在(35±1)℃恒温水浴中进行厌氧发酵,分别测定了这4个试验组的产气量和产气率。[结果]累计产甲烷量大小顺序:豌豆秆>油菜秆>蚕豆秆>高粱秆。豌豆秆总产气量最高,为2 423.0 ml;高粱秆最低,为957.25 ml。产气率大小顺序:蚕豆秆>高粱秆>油菜秆>豌豆秆。蚕豆秆的产气率最高,为292.2 ml/g(VS);豌豆秆的最低,为156.3 ml/g(VS)。4种秸秆比较,蚕豆秆产沼气潜力最大,豌豆秆最低,高粱秆和油菜秆居中。[结论]该研究为在沼气工程中更好地充分利用各种农业秸秆废弃物提供了基础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玉米秸秆资源量及综合利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安载学  穆楠  李万良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37-938,941
从吉林省是玉米大省也是玉米秸秆拥有量最多的省份入手,根据吉林省玉米秸秆可利用资源量,强调对玉米秸秆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配置。介绍了目前吉林省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新技术及效益情况,分析了吉林省玉米秸秆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吉林省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及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不同品种甜高粱秸秆在不同储藏方式中形状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不同品种甜高粱茎秆进行露天储藏,并研究两品种在不同储藏过程中糖分含量、重量、霉变和温度等因素的变化规律,为加工生产中原料的安全存贮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储藏过程中茎秆糖分变化和重量变化有密切的关系,随着重量的减少锤度上升.两个品种重量变化的趋势较为一致,立放堆放失重比平放堆放快.XT-4不同储藏方式失重减幅度和锤度累计都比XT-2相应的储藏方式大,XT-4茎秆内部空腔程度也比较严重.两个品种的病变情况一致,带叶平放堆放霉变比其他储藏方式快.两品种带叶平放堆放最合理的储藏时间为1个月,去叶平放堆放、去叶立放堆放和带叶立放堆放储存时间可以延长为5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17.
采用盆养的方法用牛粪和玉米秸秆(经过腐熟)的不同比例混合物饲养蚯蚓。结果表明:蚯蚓在各比例混合物中生长良好,腐熟的玉米秸秆可以作为蚯蚓饵料。整秆秸秆自然条件下饲养蚯蚓的试验表明:用农作物秸秆饲养蚯蚓是一种投资小、无风险、易操作的办法。  相似文献   

18.
采用堆肥工艺将农作物秸秆转化为有机肥还田是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手段。本文以油菜秸秆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腐熟菌剂及调节发酵原料组分,研究油菜秸秆腐熟发酵最佳工艺。结果表明:腐熟菌剂、碳氮比及氮源对油菜秸秆腐熟发酵影响显著,其中油菜秸秆添加腐熟菌剂和15%菜籽枯,发酵物料碳氮比为25∶1,堆肥效果较好,发芽率指数为73.5%。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利用烟 Nicotiana tabacum秆资源,提高其应用价值,采用光学显微镜和广角X-衍射仪对其纤维的形态、微纤丝角和相对结晶度在纵向上的变异特性进行了研究,并与工业大麻Cannabis sativa秆和蓖麻Ricinus communis秆纤维的物理特性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烟秆纤维是一种长度中等、形态优良的优质纤维;其纤维形态在纵向上的变异规律和工业大麻秆、蓖麻秆纤维形态的变异规律具有明显差异。微纤丝角从下部到上部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而相对结晶度呈减小趋势;并且烟秆的微纤丝角要高于工业大麻秆,蓖麻秆和思茅松Pinus kesiya,而相对结晶度要小于工业大麻秆、蓖麻秆和思茅松。总之,烟秆纤维是一种长度中等,物理性能优良的纤维原料,其纤维细胞壁的力学性能将在今后进一步进行研究。表2参9  相似文献   

20.
不同林地清理方式土壤微生物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炼山与不炼山杉木林地微生物四年的定位研究表明:不同林地清理方式通过不同方式处理采伐剩余物,导致了林地微生物的较大差异。炼山林地短期内土壤微生物大量繁殖,加快了炼山引起的林地养分释放,造成大量养分流失;不炼山林地采伐剩余物则能缓慢分解释放养分。从维护土壤肥力角度看:不炼山清理迹地优于炼山。但不同清理方式林地三大类微生物中仍以细菌数量占优势,放线菌、真菌次之。在各生理类群中,以氨化细菌占优势,嫌气性固N菌其次,纤维素分解菌、好气性固N菌最少。利用土壤微生物数量来表示林地整体肥力是不够确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