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杨环 《畜禽业》2005,(6):42-43
消毒是预防和扑灭畜、禽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消毒的方法有机械消毒、物理消毒、化学消毒和生物学消毒4类。消毒时应根据消毒对象(如禽舍、孵化器等)和病原体的种类(病毒、有芽胞的或无芽胞的细菌等)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方法。一般常用化学药品进行消毒,但也应联合应用其他消毒方法,才能取得理想的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消毒是预防疾病的一项重要措施,其目的在于消灭被传染源散播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以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继续蔓延。根据消毒的目的,可分为预防性消毒、随时消毒、终末消毒3种。预防消毒,可结合平时的饲养管理对猪舍、场地、用具和饮水等进行定期消毒,以达到预防一般传染病的目的。随时消毒,即在发生传染病  相似文献   

3.
规模化养猪场消毒存在的误区及消毒剂的正确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毒的主要目的是消灭传染源的病原体,疫病发生要有3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在规模化养猪中,尽管有时没有发生疫病,但如果不及时消毒、净化环境,环境中的病原体就会越积越多,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发疫病流行。因此,消毒应注意3个环节:栏舍内(带猪)消毒、舍外环境消毒(包括用具、车辆等)和饮水消毒,每周应不少于3次,环境消毒每周1次,饮水始终要消毒或保证清洁。经过消毒,并不一定就能达到彻底的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4.
毕朝安  溥明 《畜禽业》2012,(3):22-24
许多规模养殖场只重视防病治病,对消毒工作认识不足和消毒技术不规范,忽视消毒工作。往往许多疾病就是消毒技术不规范或不彻底所致,因此,给养殖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养殖场消毒工作,是预防和防止传染病的感染、发生、蔓延、流行和控制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文章对消毒类型、消毒方法,人员、环境等消毒及注意事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15,(11)
消毒是畜禽养殖场疫病防控的重要措施,消毒能有效杀灭病原体、切断疫病传播途径,面对当前严峻的动物疫病防控形势,消毒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实际的养殖生产中,消毒工作往往不被重视,文章就养殖场在消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做简要探讨,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6.
消毒是预防和扑灭畜、禽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消毒的方法有机械消毒、物理消毒、化学消毒和生物学消毒4类。消毒时应根据消毒对象(如禽舍、孵化器等)和病原体的种类(病毒、有芽胞的或无芽胞的细菌等)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方法。一般常用化学药品进行消毒,但也应联合应用其他消毒方法,才能取得理想的消毒效果。常用的消毒药有以下几种,应根据消毒对象、病原体的种类以及消毒药的特性进行选择。1苛性钠(或苛性钾)2%的浓度能杀死大多数病原微生物,4%能在45m in内杀死细菌的芽胞,如加入10%食盐,能加强其杀灭芽胞的能力。但结核杆菌对苛性钠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7.
<正> 预防鱼病,应从鱼体、病原体和环境三方面着手。为此,除鱼种放养前清塘消毒、鱼种消毒外,还应采取下列措施: 1 加强饲养管理 1.1 做好”四定”投饵主要是通过科学地饲养管理来增强鱼体本身的抵抗力。这是预防鱼病的根本。”四定”即定位、定时、定量、定质。但“四定”不是固定不变,而是随着季节、气候、鱼体生长情况而改变。 1.2 适时加注新水这是调节水质和预防夏季鱼类“浮头”的主要措施。根据水质肥度和鱼体生长情况,适当注入新水.以增加氧气.冲淡池水中的有机物质.包括生物代谢的有毒产物,消除或减弱原池水的不利影响。夏季一般5~7天注一次新水.每次提  相似文献   

8.
消毒是猪病防治的重要手段,通过消毒可以杀灭病原体,切断传染途径,对于猪病的防治效果很好。分析了养猪场在猪病防治中存在的误区,对猪病防治中消毒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并对常用的消毒方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养猪场做好消毒工作,预防猪病发生,增加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9.
鱼生活在水中,一旦生了病是很难治疗的,要坚持“以防为主”的原则。目前,正是养鱼承包户冬放鱼种的最佳时期,在这个时候,请切莫忘了鱼种的消毒。实行鱼种消毒,可以杀灭鱼体上的病原体,是预防鱼病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14,(9)
对生猪进行消毒,不仅可以消除环境里的病毒,还可以对生猪体表的病原体进行消除和阻断,控制疫病的扩散蔓延。散养户虽然对消毒有一定的了解,但仍然存在一些消毒误区。消毒的常用方法包括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和化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2.日常管理过程中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预防鱼病的发生?答:应按照以下几点进行综合预防:(1)建立并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即放养种苗必须经过检疫,证明不带病原才能用于生产。(2)控制和消灭病原体:①彻底清塘;②四消:鱼体消毒(可采用药浴法、全池泼洒法、挂袋法等)、饵料消毒、工具消毒、食场消毒;③药物预防:疾病流行季节前外用、内服。  相似文献   

12.
胡文馨 《内陆水产》1999,24(8):29-29
1清塘消毒关池塘既是鱼类生活的场所,也是鱼类病原体及敌害存在的场所,池塘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鱼类的生长和健康,因此鱼病的防治首先要严把清塘消毒关。1.1池塘整修主要是清除池边的杂草和池底过多的淤泥,并经过阳光曝晒,以杀灭部分病虫害。1.2池塘消毒在...  相似文献   

13.
沈双  王玥 《畜禽业》2023,(5):34-36
养殖生产中面临传染性疾病的防控问题时,管理者常通过消毒的方式来控制病原扩散,但不同养殖场常因消毒剂种类、消毒方法、消毒频率以及消毒时间上的差异导致最终消毒效果各不相同,只有结合养殖场实际情况进行科学消毒才能使疾病发生率降至最低。从影响消毒效果的常见因素出发,详述了科学的消毒措施,以期为广大养殖管理者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4.
针对猪场常见细菌病及消毒效果展开研究,先对猪场常见细菌病流行状况进行阐述,比如副猪嗜血杆菌病、猪链球菌病等,然后重点阐述了几点防控措施,包括树立高度的预防和控制意识、积极开展全面的消毒处理工作、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等,更好地处理和解决常见猪的细菌病,并确保良好的消毒效果,促进猪的健康生长和发育。  相似文献   

15.
<正>一、淡水小龙虾发病原因1.消毒放养前,虾池清整不彻底,腐殖质过多,使水质变坏,给病原体繁殖侵染创造了条件;放养时,虾种体表没有进行严格消毒;放养后没有及时对虾体和水体进行消毒。引种时未进行消毒,有可能把病原体带入虾池,在环境条件适合时,病原体迅速繁殖,部分体弱的虾将容易患病。刚建的新虾池,没有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就放水养虾,淡水小龙虾可能不适应该水体而患病。  相似文献   

16.
预防鱼病是渔业上常说的“四消”、“四定”和定期药物预防。“四消”即清塘消毒、鱼种消毒、饵料和食场消毒、环境和工具消毒;“四定”即投饵要定时、定点、定质、定量。  相似文献   

17.
任撑住 《畜禽业》2001,(7):46-48
病毒病是危害畜禽健康的主要疾病,消毒是预防和消灭传染病的最主要的措施。ABB~(TM)消毒剂具有良好的杀病毒能力,弥补了其它消毒剂的致命缺点—杀病毒能力弱或不具有杀病毒能力或其它因素影响了杀病毒效果。ABB~(TM)是一种优秀的环境消毒专用消毒剂。  相似文献   

18.
消毒是规模化养猪场兽医防疫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预防和扑灭猪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但饲养管理者常常陷入误区,如:未发生疫病可不进行消毒;已经消过毒的就不会再发生传染病;消毒剂气味越浓,消毒效果越好;长期使用单一消毒剂等。因此,探索规范、科学的消毒规程十分必要,经过3个月的试验表明,从出生重、断奶重、育成末重明显提高,哺乳期、育成期头平治疗药费明显下降,而哺乳期、育成期的发病率、死亡率显著下降,经生物统计分析,差异非常显著,经济效益明显。证明了规范的消毒是提高规模化养猪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夏季气温高、微生物活跃,一旦在管理上不注意,极易造成鱼病流行。总结各地经验,可掌握以下五个方面:1 清。即清塘消毒。水深1米的池塘,每亩用生石灰125—150公斤,全池泼洒,以消灭传染原及病原体和增加钙质营养,调节酸碱度,改善鱼体环境。2 防。即搞好鱼病预防。要搞好鱼种、工具、食场、饲料的消毒。具体方法是:在放养前用10ppm的漂白粉对鱼种浸洗15分钟;木制工具  相似文献   

20.
渔业用水的自净与消毒是水产养殖学永恒的研究课题。渔用水的自净消毒机理复杂,种类繁多。作者就常用的渔用水自净消毒的助净剂和消毒剂的种类及特性作扼要的分析,供有关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