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9 毫秒
1.
雏鸭的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雏鸭抗病能力较差,加强饲养管理是养好雏鸭的关键。介绍了养好雏鸭需要的环境条件、饲养方式、雏鸭的开水和开食、雏鸭防水及放牧、雏鸭的日粮等雏鸭培育技术,旨在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陈震 《中国家禽》2004,26(7):29-30
育雏是养好鸭的关键,雏鸭饲养管理的好坏,不仅关系雏鸭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还关系到以后成年的生产力。由于影响雏鸭正常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的因素很多,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雏鸭成活率使其正常生长发育,为将来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王勇 《畜牧兽医杂志》2009,28(2):107-107
刚出壳的小鸭,完全靠人工给它创造条件来满足其需要。这期间,如饲养管理不好,则发病死亡率较高,甚至全部死亡。因此,抓好育雏期饲养管理是养好鸭的重要一环。要使育雏获得良好的效果,必须了解雏鸭的生理特点,以及如何使饲养管理适应雏鸭的发育要求。  相似文献   

4.
雏鸭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刚出壳的小鸭,完全靠人给它创造条件来满足其需要。这期间,如饲养管理不好,则发病死亡率较高,甚至全部死亡。因此,抓好育雏期饲养管理是养好鸭的重要一环。要使育雏获得良好的效果,必须了解雏鸭的生理特点,以及如何使饲养管理适应雏鸭的发育要求。那么,雏鸭有哪些生理特点呢? 一是雏鸭生长发育极为迅速。北京鸭两周龄体重比初生重增加14倍,6周龄增加55倍,8周龄时增加68倍。二是出壳后的雏鸭体温调节机能很弱,适应外界温度变化的能力很差。因此,  相似文献   

5.
春水雏鸭,是指3~5月出壳的雏鸭。在这期间,尤其早春,气温较低,变化较大,雨水多,湿度大,饲养雏鸭难度大。怎样才能养好春水雏鸭呢?其要点如下。1选好雏鸭选购雏鸭时,要选购同一时间出壳,大小均匀,体重较重,绒毛干净,均整松软,富有光泽,脐部收缩良好,眼...  相似文献   

6.
养鸭是一条致富门路。特别是我省水草资源丰富,又是鱼米之乡,养鸭是极好的天然牧场。若想养好鸭,首先要养好雏鸭。由于雏鸭体温机能弱,适应外界能力差,刚出壳的雏鸭体小娇  相似文献   

7.
雏鸭是指刚孵出至15日龄的鸭,是鸭一生中增重最快、饲料报酬最高的时期,但由于它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对疾病的抵抗力低,因而又是最难饲养的时期。所以雏鸭饲养是培育种鸭和养好商品鸭最为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饲养管理得好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不但育雏成活率低,而且将严重影响日后生长发育,增大饲养成本,降低养鸭的效益。作者在完成兰州市科委下达的“樱桃谷鸭引种推广养殖试验”科研课题中,对如何做好雏鸭饲养作了认真的研究探讨,在三年多的推广养殖中育雏成活率保持在90%~100%,现将关键技术措施总结如下,供参考。一、育雏前的…  相似文献   

8.
养好小鸭     
雏鸭的饲养关系到日后鸭子的成长与肥育。若雏鸭饲养不好以后虽给以良好的条件,鸭子仍然生长缓慢,所以把小鸭养好是决定鸭子品质最重要的因素。育雏工作一般是比较困难的,因为雏鸭抵抗能力差,一不小心就容易造成死亡。首先要注意温度。刚孵出的雏鸭个体小,绒毛稀,不能御寒和调节体温,要靠人工控制好育雏室的温度,温度要高低合宜,更要平稳均匀,不能忽高忽低。温度过高容易引起感冒或致呼吸器官病。温度正常,雏鸭表现活泼,食欲良好,饮水适度,羽毛光滑整齐。温度太低时,容易使雏鸭着凉拉稀,也容易密集在一起,相互拥挤,发出号叫声。夜间外界温度降低,雏鸭安息不动,更应注意室内温度,应使温度比白天略高。  相似文献   

9.
怎样养好稻田露宿鸭?宋正文“稻田露宿养鸭”能有效地利用水稻生长期的时间和空间,采用放牧与补饲相结合的方法将鸭群固定在稻田里饲养,是一项成熟、实用、效益好的新技术。其技术方法是:一、雏鸭的培育培育健壮的大规格雏鸭,使投放时体重达150克以上,是露宿养鸭...  相似文献   

10.
狄高肉用仔鸭是优良的肉用鸭品种,具有适应性强、饲养管理方便以及体型大、增重快、肉质好的优点。广东省光明华侨畜牧场畔湖鸭场一九七九年五月从澳大利亚引进该鸭,用进口饲料进行饲养,收到良好的经济效果,并深受消费者的欢迎。为了探讨本地自配饲料的饲养效果,为养好肉用仔鸭提供参考,本人曾在畔湖鸭场进行了不同饲料配方对狄高肉用仔鸭生长发育影响的试验。本试验从出雏时开始至上市时结束,共四十九天。按进口饲料配方分期划分为雏鸭期(1—3周)、中鸭期(4—6周)、大鸭期(第7周)。  相似文献   

11.
种用蛋鸭饲养管理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尽可能多的合格种蛋,在此基础上才可能有较高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并且孵出的雏鸭质量较好。为了达到以上目标,就要求在饲养管理过程中,采用科学的饲养方法和管理技术,养好种公、母鸭。  相似文献   

12.
雏鸭主要指0~4周龄以内的小鸭,其调节体温的能力较差,消化机能尚不健全,易感染疾病。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可以为雏鸭的存活率提供保障。1雏鸭饲养准备工作1.1雏鸭的选择雏鸭的质量是雏鸭存活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保证养鸭的经济效益,养殖户在雏鸭选择过程中,可以挑选一些绒毛整洁、毛色正常、行动活泼、体态丰满的雏鸭。  相似文献   

13.
刘利生饲养雏鸭的经验方田仔(上饶地区建行牧场)上饶县汪村乡刘利生是远近有名的饲养雏鸭专业户,在1987年4~6月饲养1500只雏鸭向外销售收净利1500元。1988年4~5月饲养雏鸭2100只获净利2000余元;去年从3~6月饲养雏鸭2批2500只净...  相似文献   

14.
雏鸭培育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好雏鸭是养鸭生产取得好的经济效益的关键。雏鸭的身体弱小,消化能力差,体温调节能力差,对周围环境变化较敏感,尤其需要工作人员精心的饲喂与管理。以下为笔者总结的提高育雏率,做好雏鸭培育的四选择,以供读者们参考。  相似文献   

15.
雏鸭是指4周龄内的小鸭。雏鸭的生长速度快,但消化机能、体温调节能力差和抗病能力差,需要细致的饲养管理,以提高雏鸭的成活率。1育雏季节1.1春鸭春鸭是指3月下旬至5月末饲养的雏鸭。春鸭的生长速度快、开产早、产蛋高峰出现快,但春鸭的御  相似文献   

16.
雏鸭是指4周龄前的小鸭子,雏鸭的饲养是整个养鸭生产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时期,所以要搞好雏鸭的饲养与管理,雏鸭刚出蛋壳,对周围条件要求很高,尤其温度和湿度,温度和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雏鸭的大量死亡,另外光照、密度、通风等也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雏鸭的运输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细致工作,刚出生的雏鸭还没有对抗外界不良环境的能力,应尽量在雏鸭出壳后36h运到育雏室,远距离运输也不要超过48h,若是运输环节出现问题,容易造成达到目的地的雏鸭体质虚弱、难饲养,造成饲养成本加大,甚至雏鸭死亡等情况。因此,就雏鸭运输应注意的问题浅谈如下:1注意天气预报在运输雏鸭之前,留意看运输雏鸭沿线地区  相似文献   

18.
一个良种鸡场的主要用途就是多孵出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适应性和抗病力强的优质蛋鸡或肉鸡群,这些优良品质的体现来源于优良的种蛋鸡群,所以养好种鸡是关键,尤其是养好种雏最关键。种雏的饲养在整个饲养周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搞好种雏的饲养必须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9.
种鸭蛋经过 2 8天孵化成雏鸭 ,初生的雏鸭对外界环境很不适应 ,抵抗力较弱。为让雏鸭能够健康地生长和发育 ,一定要尽快地创造条件 ,使雏鸭尽早地适应 ,否则就会影响其生长发育 ,甚至引起疾病或死亡。因此 ,养好雏鸭是保证鸭成活率的关键。1 控制好育雏温度雏鸭的生长发育和温度、湿度、光照、通风换气、密度、饲料等均有密切关系 ,但以温度的影响最为关键。所以 ,掌握好育雏温度非常重要。雏鸭对温度的反应非常敏感 ,随着温度的高低 ,表现也各不一样。如果温度太高 ,雏鸭就会自动远离热源 ,烦躁不安 ,张口喘气 ,喜喝水 ,容易造成鸭体软弱…  相似文献   

20.
育雏是一项艰苦而又细致的工作,育雏期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雏鸭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的高低,继而影响种鸭的生产性能和养殖场的效益,所以,雏鸭的饲养管理是种鸭饲养管理的基础。现将雏鸭的饲养管理要点与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