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王平启  刘宵 《农技服务》2009,26(11):65-66
樟青凤蝶是樟树的主要食叶害虫。在江西1年发生5代,以蛹在寄主上越冬,卵单产于初萌嫩叶背面。1头雌虫可产卵18~34粒。幼虫共5龄,随着虫龄的增大,食量也不断增加,5龄时每天取食1~1.5片嫩叶。樟青凤蝶在幼虫成熟期,常被胡蜂、寄生蝇、蚂蚁、青虫菌或鸟类等天敌捕食,因此要对其天敌加以保护和利用,也可采取人工防治或化学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2.
绿尾大蚕蛾形态及生物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绿尾大蚕蛾形态及主要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和试验,并系统描述了各龄形态特征。幼虫共6龄,其喜食寄主为核桃和杏树。用核桃、海棠、柳树、杏树、樱桃喂饲,其幼虫发育历期分别为32,43,50,36.7,34.7d。  相似文献   

3.
绿尾大蚕蛾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绿尾大蚕峨属鳞翅目大蚕蛾科,是近年来在梨树上发现的一种新害虫,该虫以幼虫为害梨树叶片,幼树受害更重,一般受害率为10%左右,严重时达40%左右。经室内外饲养观察发现:该虫在长沙地区1a发生2代。用2.5%敌杀死乳油2500倍液喷雾能有效防治幼虫危害。  相似文献   

4.
柳圆叶甲主要以成虫、幼虫为害杨、柳、榛等叶片,常造成叶片缺刻或孔洞,是延边地区的重要食叶害虫。该虫在延边地区一年发生3代,以成虫在树下的落叶层下或土缝内越冬,幼虫共5龄,在植物生长季节里,该虫各虫态同时存在,成虫、幼虫均危害。对该虫的防治可在秋季至来年春季,清除林内落叶及杂草,集中烧毁或深埋,消灭越冬虫源。或在幼虫低龄期,可用40%氧乐果乳油600倍液、2.5%敌杀死1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喷雾对其进行防治,同时注意天敌的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5.
一、稻纵卷叶螟防治误区(一)防治时间滞后1、见虫结苞才打药。稻纵卷叶螟1-2龄幼虫多数藏在心叶或虫苞内。3龄幼虫开始取食嫩叶,当叶肉取食40%左右时转苞为害。在稻纵卷叶螟防治中。多数稻农不见虫结苞不打药,发现结苞“白叶”慌忙打药,这肘幼虫多数在3龄以上,卷叶结苞藏在苞内,药液很难直接喷到虫体上.防治效果表现较差。据调查,见虫结苞开始打药一般都错过防治适期5-7天。稻田“白叶”率增加,危害加重。  相似文献   

6.
杨二尾舟蛾,属鳞翅目舟蛾科,是林木上的主要食叶害虫,危害杨树、胡杨林,大发生时可将树叶全部吃光。该虫1年发生2代,幼虫老熟后在树干基部树枝分叉处咬成凹窝,吐丝结成坚实的茧化蛹越冬。来年4、5月羽化成成虫,体翅灰白色,7、8月间出现第2代成虫,成虫有趋光性。幼虫黑色,剥食叶肉,2龄后蚕食叶片。此虫发生期早,幼虫发育快,食量大。  相似文献   

7.
袁波  莫怡琴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6):1092-1093
通过对绿尾大蚕蛾进行连续2代人工饲养试验和观察,发现该虫喜食的饲料为幼嫩、新鲜的枫叶和樟树叶。  相似文献   

8.
李宜彬 《农家致富》2006,(11):37-37
杨尺蠖属鳞翅目尺蛾科,俗名弓腰虫,食叶害虫,幼虫主要食害杨树嫩叶。该虫爆发性强,危害时间短。虫口密度大时,能在1周左右将杨树叶片食尽,严重影响树木正常生长。其防治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9.
1食性及危害 甜菜夜蛾幼虫对葱田的危害较强.其幼虫一般分为5龄,该虫卵块有85%以上产在大葱叶的中部至上部,刚孵幼虫吐丝结网群集啃食葱叶,也有吐丝随风飘到其它葱叶上啃食,咬成虫孔后钻入叶内隐蔽危害.葱叶上端1~10厘米处虫孔数占总虫孔数95%以上.  相似文献   

10.
银杏大蚕蛾的生物学特性与科学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银杏大蚕蛾的危害,主要是幼虫取食银杏叶片,大发生时可将整株银杏的叶片全部吃光,严重影响银杏生长和产量。银杏大蚕蛾的科学防治,可以采取营林措施,提高林分抗性,也可采取生物防治措施,或使用无公害农药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1.
德清真片胸叶蜂1991年首次发现于浙江省德清县对河口乡和筏头乡,主要危害毛竹、石竹和浙江淡叶,该虫1a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茧中变为预蛹越冬。幼虫共6龄。1-5龄食叶量平均31.7cm^2,第6龄不取食,成虫发生期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幼虫危害期在5月下旬至7月上旬,成虫雌雄性比为1.0:1.2。  相似文献   

12.
樟翠尺蛾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樟翠尺蛾(Thalassodes quadraia Guenee)是樟树的重要食叶害虫。该虫在上海地区1a发生4代。初孵幼虫在樟芽,2龄后在樟嫩枝危害,一般幼虫很难发现。以老熟幼虫在枝叶上越冬。本文介绍了该虫的形态特征及其生物学特性,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庄玉霞  李顺平 《现代种业》2009,(2):51-51,38
杨树食叶害虫主要有杨扇舟蛾、杨小舟蛾、分月扇舟蛾、杨二尾舟蛾、柳毒蛾、杨尺蠖、舞毒蛾等。 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 Fabricus,幼虫群栖,1—2龄时常在-叶上剥食叶肉,2龄后吐丝缀叶藏匿其间,遇惊后能吐丝下垂随风飘移,3龄后逐渐向外扩散危害,老熟时吐丝缀叶作薄茧化蛹。由于幼虫繁殖快、数量多、分布广,大发生时极易成灾。  相似文献   

14.
玉米螟俗称箭杆虫、玉米钻心虫等,属鳞翅目螟蛾科.玉米螟是世界性大害虫,为害寄主种类多达150种以上,其中玉米为害最重.每年可造成产量损失5-15%. 一、危害特点 玉米螟以幼虫危害,可造成玉米花叶、折雄、折秆、雌穗发育不良、籽粒霉烂而导致减产.初孵幼虫危害玉米嫩叶取食叶片表皮及叶肉后即潜入心叶内蛀食心叶,使被害叶呈半透明薄膜状或成排的小圆孔,称为花叶;玉米打包时幼虫集中在苞叶或雄穗包内咬食雄穗;雄穗抽出后,又蛀入茎杆,风吹易造成折雄;雌穗长出后,幼虫虫龄已大,大量幼虫到雌穗上危害籽粒或蛀入雌穗及其附近各节,食害髓部破坏组织,影响养分运输使雌穗发育不良,千粒重降低,在虫蛀处易被风吹折断,形成早枯和瘪粒,减产很大.  相似文献   

15.
<正>枸杞负泥虫属鞘翅目叶甲科。该虫肛门向上开口,粪便排出后堆积在虫体背上,故称负泥虫。该虫为暴食性食叶害虫,食性单一,主要为害枸杞的叶子,成虫、幼虫均嚼食叶片,幼虫危害比成虫严重,以3龄以上幼虫为害严重。幼虫食叶使叶片造成不规则缺刻或孔洞,严重时全部吃光,仅剩主脉,并在被害枝叶上到处排泄粪便,早春越冬代成虫大量聚集在嫩芽上危害,致使枸杞不能正常抽枝发叶。1形态特征1.1成虫。体长5~6 mm。前胸背板及小盾片蓝  相似文献   

16.
<正>枸杞负泥虫属鞘翅目叶甲科。该虫肛门向上开口,粪便排出后堆积在虫体背上,故称负泥虫。该虫为暴食性食叶害虫,食性单一,主要为害枸杞的叶子,成虫、幼虫均嚼食叶片,幼虫危害比成虫严重,以3龄以上幼虫为害严重。幼虫食叶使叶片造成不规则缺刻或孔洞,严重时全部吃光,仅剩主脉,并在被害枝叶上到处排泄粪便,早春越冬代成虫大量聚集在嫩芽上危害,致使枸杞不能正常抽枝发叶。1形态特征1.1成虫。体长5~6 mm。前胸背板及小盾片蓝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4种杀虫剂对天敌昆虫食蚜瘿蚊的安全性,试验采用浸叶法、喷雾法、药膜法对食蚜瘿蚊幼虫、蛹、成虫进行药剂安全性测定。结果显示:4种杀虫剂对食蚜瘿蚊幼虫的致死率大小为啶虫脒>吡蚜酮>噻虫嗪、藜芦碱,所选药剂对2龄幼虫的影响高于3龄幼虫;对蛹的安全性由高到低为吡蚜酮(88%)>藜芦碱(84%)>啶虫脒(70%)>噻虫嗪(46%);对成虫的致死率由大到小为噻虫嗪>啶虫脒>藜芦碱>吡蚜酮,成虫死亡率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其中噻虫嗪、啶虫脒均超90%,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吡蚜酮对成虫死亡率影响最小,处理48 h后与其余处理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综上所述,选择吡蚜酮试剂作为防蚜药剂可有效降低食蚜瘿蚊死亡率,增加两者的联合防控效率。  相似文献   

18.
王国杰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174-174,137
竹箩舟蛾是竹类的重要害虫。在泾县1年发生3代,以蛹在土表下土室中越冬。成虫分别于5月上中旬、7月中旬和9月中旬出现。该虫幼虫体大、食性猛、危害重,5龄,4—5龄阶段食叶量最多,约占全幼虫期食量的90%以上。所以防治期应在幼虫3龄以前,而且以烟剂为佳。  相似文献   

19.
《现代农业》2004,(8):13
榆树耐干旱瘠薄,寿命可达百年,抗风保土能力强,叶片单位面积吸滞粉尘能力居乔木之首,是城市绿化特别是水泥厂、热电厂等粉尘污染较重地段绿化的首选树种,下面就榆树上常见的食叶害虫榆毒蛾、绿尾大蚕蛾、榆风蛾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简述介绍。  相似文献   

20.
杏丝角叶蜂是近年发生于安徽省池州市杏树上的一种新食叶害虫,其寄主杏树是安徽省的首次报道。该虫在安徽省1年发生2代,4月中旬、5月下旬,8月下旬至9月下旬是第一二代幼虫的危害期。本文对该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林间喷洒5%吡虫啉乳油1500倍液可有效地杀灭幼虫,对3龄后幼虫进行防治,防效达92%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