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索工厂化养猪饲养方式下母猪分娩行为的规律和利用母猪分娩规律准确指导生产实践,我场于1991~1992年期间进行了母猪分娩行为的探讨。 1 材料与方法 材料取自四川省原种猪场第一条万头猪生产线1991~1992年度358胎次母猪分娩过程记录资料。原始记录资料包括:品种、胎次、配种日期、分娩日期、破羊水时间、每一胎儿产出时间(包括死胎、木乃伊)、排胎衣时间。材料均系第一胎母猪分娩记录,品种包括美系大约克(LW)、美系长白猪(LR)、美系杜洛克(Dr)三个外种猪和纯种太湖猪(TL)(梅山猪、二花脸两个类型)及“长·太”、“大·太”二元杂交母猪(TC)。将上述记录资料按品种作下述分类,作为母猪分娩行为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2.
从母猪分娩前期到仔猪断奶是猪肉生产中一个最费工的环节,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些由在依阿华州的国家养猪生产者委员会重新编写的分娩管理训练课程中的一些最新技术。 首先,分娩前经常观察母猪的行为对于预测母猪什么时候分娩是非常重要的,准确的预测分娩时间有利于为新生仔猪准备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一些主要的分娩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采取对引进原种、繁殖原种分别在遂宁中区的东祥太湖母猪原种场、饲养农户进行现场观察。主要观察的分娩性能指标是:分娩时间、分娩姿式、仔猪初吮时间。1母猪分娩各阶段所需时间:太湖母猪性情温和,妊娠期的大部份时间都处在安静的伏卧式或睡眠状态。在临产前1—3天,母猪出现神情不安,起伏不定,做窝,频排粪尿,个别表现食欲减退。农户饲养的太湖母猪分娩前衔草做窝,占100%。头胎母猪分娩准备期要比二产母猪长,表现更不安定。母猪分娩多在上半夜。据对19头母猪统计,下午(13—18时)开产占50%,上午(7—12时)开产的占2728%。头胎母猪在产前…  相似文献   

4.
母猪产仔,从第1头乳猪产出到最后胎衣排出的整个过程,称为分娩。母猪的正常分娩时间,一般为1.5-3.5个小时。但是,有部分母猪由于某种原因分娩时间延长。临床观察发现,母猪的分娩时问越长,死胎率越多,经济损失越大。所以据因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母猪分娩时间过长,对提高仔猪成活率,进而提高养猪效益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观察乳房。母猪分娩前15~20d,乳房开始由前向后逐渐膨大下垂,乳房基部与腹部之间呈现出明显的界限。到产前1周左右,乳房膨胀更加明显,若两排乳头胀得向外开张呈“八”字形并挺直,皮肤紧绷,发红发亮,这就预示着母猪快要分娩。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不同剂量不同时期使用催产素对母猪分娩的影响。本试验选取胎次、大小和体况相近的长大二元杂交分娩前母猪80头,第1组48头分娩前母猪,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将48头试验母猪随机分为6组,每组8头,分别对每组母猪在分娩产出1头仔猪后肌肉注射不同剂量的催产素,观察并记录各组母猪的产程、死胎以及母猪分娩过程中和分娩后母猪打颤、产后出血以及母猪子宫复原等情况;第2组32头分娩前母猪,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将32头试验母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头,分别对每组母猪在分娩不同时期肌肉注射4 mL催产素,观察并记录各组母猪的产程、死胎以及母猪分娩过程中或分娩后母猪打颤、产后出血以及母猪子宫复原等情况。结果表明规模猪场在使用催产素助产时最佳的剂量是4 mL/头,最佳的使用时期是母猪产出1头仔猪后开始注射催产素。  相似文献   

7.
《山东饲料》2005,(5):26-26
让母猪白天分娩是近几年母猪生产繁殖中的一项新技术,就是给临产母猪注射新型高效兽用前列腺素(蘸前列烯醇).诱导母猪在白天分娩,克服母猪在夜间分娩的弊端.提高仔猪成活牢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母猪血清淀粉酶型与其产仔行为及头胎繁殖力关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电泳法对 1 1头纯种长白初产母猪血清淀粉酶 (Am)多态性进行检测 ,并观察和记录其分娩行为、产后行为和繁殖性能 (包括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个体重、2 1日龄个体重和断奶仔猪数等指标 )。结果表明 ,不同Am基因型长白初产母猪在产仔行为和繁殖性能上均存在一定差异 ,AmAB型母猪在产仔行为和繁殖性能上都较AmBB好 ,两种Am类型母猪间分娩行为及产后 1 2小时内的卧息时间趋于一致 (P >0 .0 5) ,而在产后站立活动时间和兴奋性上则表现为显著差异 (P <0 .0 5) ,产后 4 5天内断奶仔猪的压踩死率也出现了显著的差异 (P <0 .0 5)。同时AmAB型母猪在断奶仔猪数上也显著地高于AmBB型母猪 (P <0 .0 5)。  相似文献   

9.
分娩舍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是使分娩母猪顺利地产出更多的健壮仔猪,并在断奶后下一个配种期正常发情与排卵,提高仔猪的哺育率和断奶窝重c1母猪的饲养1.1母猪口粮营养要求其代谢能3090千卡/千克,粗蛋白占匕%,粗脂肪41%,粗纤维3.9%,钙0.8%,总磷07%,赖氨酸0.74%,蛋氨酸加胜氨酸为052%,氯化钠0.5%。其饲料粒子细度为700~800微米。正.2母猪的饲喂临产前5~7天母猪进入分娩舍后,由怀孕后期饲喂量逐渐减少至上、下午务聘1千克,分娩母猪当天不唯料,如产完仔可赶起来饮水。分娩后3天内,由于母猪体质较虚弱,代谢机能较…  相似文献   

10.
郑延平 《中国猪业》2008,3(3):62-62
春季是母猪分娩的旺季,最容易出问题的阶段是分娩前后。在这段时间里如果对母猪饲养和护理的不好,常会造成仔猪和母猪的死亡。为此,现将母猪分娩前后的饲养要求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围产期中药保健对母猪分娩及产后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母猪异常分娩显著增多,普遍存在产程过长的现象,母猪体力消耗加大、疼痛时间延长、代谢紊乱加重、感染风险加大、产后恢复时间延长,外源性激素特别是缩宫素并不能很好解决母猪异常分娩的问题。本试验通过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母猪围产期进行综合保健,观察其对母猪产程、产仔及产后恢复等的影响,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养猪生产中,我们常会发现母猪产死胎的情况。实际上,一般猪群中约有40%的窝数中有1只以上的死股。初产母猪可能由于分娩时发育尚不完全而产死服,而较年老的母猪(至少5胎以上)产死胎的可能性较大,每窝仔猪的死服也较多。产死胎与母猪年龄的关系不难解释。老龄母猪肌腱松弛,完成分娩需要较长时间,亦即每头仔猪娩出间隔时间过长,因此胎儿可能因缺氧窒息而死。研究表明,有80%以上的死胎在分娩开始时仍活着,但在分娩过程中死亡,此称分娩中途死亡(Intrapartumdeath),而分娩前死亡(Prepartumdeath)指的是胎儿死于分娩开始之…  相似文献   

13.
一、观察乳房。母猪分娩前15~20d,乳房开始由前向后逐渐膨大下垂,乳房基部与腹部之间呈现出明显的界限。到产前1周左右,乳房膨胀更加明显,若两排乳头胀得向外开张呈“八”字形并挺直,皮肤紧绷,发红发亮,这就预示着母猪快要分娩。  相似文献   

14.
母猪分娩是规模化猪场生产中的关键环节。在生产中如果母猪夜问分娩往往由于饲养员白天较累,晚上容易疲劳,对接产、保温、防压、辅助仔猪吃初乳、超前免疫等均易造成影响,另外,在冬季由于受外界气温的影响,晚上温度较低,致使仔猪死亡率偏高,严重影响着养猪企业的经济效益。鉴于此,许多生产场家采取用药物控制的办法,改变母猪的分娩时间,使母猪尽量白天分娩,以期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吕惠序  杨九强 《养猪》2011,(4):36-37
科学的分娩管理是猪场生产的关键环节。细节决定成败,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精益求精地做好接产、人工助产、分娩护理等工作,避免滥用催产素,严防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1仔细观察母猪分娩征兆1.1乳房的变化母猪在产前15天左右,乳堤隆起,乳房肿胀,由后向前逐渐下垂,临产期前3天,中心膨胀发亮,腹底两侧像带着两条黄瓜一样,  相似文献   

16.
分娩是种猪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常情况下,母猪配种2个月左右,外观上妊娠特征不十分明显,而一到分娩前3周,腹部大而下垂,用手触摸腹部,可微感到胎动,腰角部凹陷下去。而临近分娩时,母猪外阴部膨软,颜色也由红变紫,直到分娩前3天,母猪的行动、起卧等动作稳重谨慎。分娩前数小时,母猪叼草做窝,,精神不安,食欲减退。本人通过轻轻挤压乳头是否排乳来判断母猪具体分娩时间比较准确,现简述如下,供同行参考。1乳房分娩前变化乳房分娩前迅速发育,腺体充实,有的在乳房底部出现浮肿,临近分娩时,乳堤隆起,有点发热,…  相似文献   

17.
朱爱伦 《养猪》1995,(2):12-13
现代化养猪场母猪分娩舍的技术管理朱爱伦(武汉市汉南种猪场,430090)母猪分娩舍是现代化猪场中猪群密度最大,流动最快,技术要求最高的猪舍。母猪在分娩舍饲养42天(分娩前提前一周进合,仔猪35日龄断乳)要完成分娩、哺乳、断乳的全过程,仔猪在舍内要渡过...  相似文献   

18.
不同饲养模式对母猪分娩前后行为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限位栏饲养模式和群养模式对母猪在分娩前和分娩后行为的影响,选取限位栏饲养模式下的大白和杜洛克怀孕母猪各18头、群养模式下的大白和杜洛克怀孕母猪各10头,记录在分娩前2周以及分娩后3周内的母猪行为,分析母猪分娩前后的行为差异以及不同饲养模式对母猪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母猪行为中,趴卧时间均占观察时间比例最高(85%),分娩后母猪趴卧时间增长(93%),而分娩前犬坐和站立时间占观察时间比例相对较少(3.5%和11.5%),分娩后其占观察时间比例更小(2.2%和4.3%)。在两种饲养模式下,两个品种母猪在分娩前的站立时间以及舔、嗅和针对饮水器等行为的频率均显著高于分娩后(P0.05),分娩后的趴卧时间和针对饲槽的行为频率则显著更高(P0.05),表明在两种饲养模式下,母猪在分娩前与后的行为均表现出显著差异,而杜洛克母猪分娩前与后的行为差异更明显。在分娩前,限位栏饲养的两个品种母猪的啃栏和针对饮水器行为的频率显著高于群养母猪(P0.05),而分娩后群养大白和杜洛克母猪的趴窝行为均显著高于限位栏饲养的大白和杜洛克母猪(P0.05),表明限位栏饲养的母猪较群养母猪规癖行为发生频率更高,福利水平较差。  相似文献   

19.
母猪难产的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猪生产系统中母猪难产并不常见,所占比例不到1%。母猪临近分娩时,大约每隔30~60分钟需进行产前观察。如果清楚母猪正常分娩过程,母猪出现难产时可第一时间采取相关措施。分娩前要保证分娩环境清洁和干燥(图1);预产期前1~5天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保证母猪的正常繁殖,确保母猪分娩过程的母仔安全,防止母猪分娩期和产后期母猪和仔猪的各种疾病。作为畜牧兽医工作者和广大母猪养殖户必须熟知和掌握母猪安全分娩的技术措施,这对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现把在养猪生产中的经验总结归纳如下,以便养殖户借鉴参考。1分娩前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