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种猪的繁殖力通常是指种猪正常繁殖后代的能力,它是获得优良仔猪的前提,也是整个生猪生产的基础。只有提高种猪的繁殖力.才能繁育出数量多、质量高的仔猪,才能提高养猪业的经济效益。种猪的繁殖力取决于种猪个体。种猪个体之间繁殖性能存在很大差异。在实际生产中,要选择体貌特征明显、繁殖指标符合种用要求的个体,及时淘汰繁殖性能较低生产成绩较差的种猪。  相似文献   

2.
种猪的繁殖力通常是指种猪正常繁殖后代的能力,它是获得优良仔猪的前提,也是整个生猪生产的基础.只有提高种猪的繁殖力,才能繁育出数量多、质量高的仔猪,才能提高养猪业的经济效益.种猪的繁殖力取决于种猪个体.种猪个体之间繁殖性能存在很大差异.在实际生产中,要选择体貌特征明显、繁殖指标符合种用要求的个体,及时淘汰繁殖性能较低生产成绩较差的种猪.  相似文献   

3.
0前言繁殖母猪是整个猪场的核心群体,其繁殖性能高低决定着猪场的生产力水平高低以及盈利情况,集约化猪场种猪繁殖力的调控目的,在于充分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通过抓好猪群健康培育、配种与分娩管理、产后疾病预防、饲养管理等一系列系统工作,调节和控制种猪的繁殖能力,在其利用年限内提供更多健康合格仔猪[1].。制约母猪繁殖水平的因素主要有遗传、营养、疾病、环境、管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热应激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学剑 《养猪》1995,(2):14-14
热应激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刘学剑(云南省西畴县畜牧站,663500)猪的繁殖力的高低既受遗传因子的影响,又与环境、营养、繁殖技术和管理方式密切相关。环境因素特别是热应激对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更不可忽视。本文就热应激对母猪繁殖机能的影响作一简述,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动物的繁殖力 ,直接影响着畜牧业的生产水平。因此 ,发展畜牧业生产 ,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 ,就必须提高动物的繁殖力。1 影响繁殖力的因素影响动物繁殖力的因素很多 ,如遗传特性 ,公母畜本身的生理状态 ,其中 ,如性成熟的时间、繁殖周期的时间、母畜排卵数目、卵子受精能力、公畜的精液品质等。营养水平、饲养管理、环境条件 ,如光照、温度以及繁殖技术和方法等都会影响动物的繁殖力。2 采取的综合措施2 1 加强饲养管理 ,保持动物正常的繁殖机能。加强饲养管理是动物生殖潜力得以发挥的基础 ,是任何繁殖技术不能取代的重要措施。应根据…  相似文献   

6.
种猪繁殖期的长短,繁殖成绩的优劣与品种类型、饲料种类和营养水平、管理措施以及利用强度等有关。青年种猪开始配种产仔后繁殖成绩不断提高,当达到2~3岁时是繁殖力最高的时期,以后随年龄的增长,性机能逐渐下降,一直到性衰竭为止。现代化养猪生产实行种猪全年均衡产仔,商品肉猪分批出栏上市,讲的是成本核算,求的是最佳经济效益,是向猪要钱要肉的时代。在繁殖方面,要掌握住最佳的繁殖阶段,进行强度利用,当繁殖性能下降应及时淘汰。利用青壮年种猪的优点是:青壮年(1~3岁)的种公猪性欲强、性反射快、精液品质好、受胎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前肉种猪在生猪养殖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母猪是猪场发展的最重要群体之一,肉猪繁殖性能的高低体现一个养猪场的科学管理水平.建立并保持合理结构的母猪群体,加强母猪各阶段的饲养管理,充分的发挥肉种猪的繁殖潜能,对于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非常重要.本文介绍了加强种猪的培育筛选,采用先进的繁殖技术等方面,提出了提高繁殖率相应的管理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8.
猪具有较大的繁殖潜力,成年母猪每次发情可排卵20个左右,而实际繁殖力只有10个左右.母猪产仔数的多少除与品种、年龄、胎次有关外,饲养管理水平的高低则是影响母猪繁殖潜力的重要因素.所以,提高种猪的饲养管理水平,挖掘种猪的繁殖潜力,对于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繁殖力是指动物在正常生殖机能条件下生育繁殖后代的能力.繁殖力受生态环境、营养、饲养管理方法、生理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水貂养殖来说,繁殖力就是生产力,它直接影响生产水平的高低和经济效益,提高水貂繁殖力在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影响水貂繁殖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提高其繁殖力的具体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荷兰奶牛繁殖管理北京农业大学(100094)张忠诚繁殖水平对奶牛场的经济效益影响极大,而繁殖力表现程度与管理密切相关,即管理人员对提高奶牛的繁殖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获得最佳的繁殖效果,高水平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反映繁殖管理质量的有效参数应体现在...  相似文献   

11.
种猪是养猪生产中最基础的组成部分,种猪繁殖效率的高低,受品种类型、营养与饲料、饲养管理技术、环境条件、繁殖技术、以及猪的健康水平等多方面的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与繁殖成绩的高低密不可分。现就目前养猪生产技术,如何提高繁殖效率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12.
1种猪的利用种猪繁殖期的长短、成绩的优劣与品种类型、饲料种类、营养水平、管理措施以及利用强度等有关。青年种猪开始配种产仔后繁殖成绩不断提高,当达到2~3岁时是繁殖力最高的时期,以后随年龄的增长,性机能逐渐下降,一直到性衰竭为止。因此,在繁殖方面,要掌握住最佳的繁殖阶段,进行强度利  相似文献   

13.
提高羊繁殖潜力的综合技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发情控制 发情控制是有效地干预家畜繁殖过程,提高繁殖力的一种手段,是为了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发展起来的一种繁殖技术.发情控制包括诱发发情、同期发情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良好的市场条件下,种猪如果没有较高水平的繁殖力也难以保证较好的经济效益,而繁殖效率主要取决于配种分娩率、胎均产活仔猪数和空怀天数。而这些都受种猪群的管理、营养、遗传、疾病、公猪的精液质量、环境控制和人员管理等因素的影响。(一)优良的精液品质是种猪高繁殖的前提条件使用合格的精液是种猪高繁殖力的基本保证,那么如何才能保证每次配种用的精液都是合格的?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因为它要求每份精液必须经实验室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以前配种都是自然交配,我国南方地区每年6~9月份因为持续高温,母猪的繁殖成绩…  相似文献   

15.
母牛繁殖力的高低是影响养牛业的发展和养牛者经济效益的决定因素。母牛繁殖率的高低受遗传、营养、管理、繁殖技术和疾病等因素的影响。笔者从事牛冻精改良技术推广应用10年认为:提高母牛繁殖力,要从牛场工作人员的组织管理,繁殖母牛的选择、饲养管理,使用优质冻精,提高繁殖技术水平和繁殖疾病的防治等各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16.
对于粗放型貉养殖生产者来说,目前貉养殖的效益主要取决于其繁殖成绩和仔貉育成数.这就要求饲养者必须对影响貉繁殖力的因素有一个深入而细致的了解.对提高其繁殖力的技术措施有一个全面掌握,从而有的放矢地调整貉的繁殖状态,提高貉繁殖能力,增加养殖效益.现将提高貉繁殖力的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在奶牛生产中,繁殖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奶牛场的经济效益。为此,各国对奶牛繁殖机理和繁殖管理技术的研究愈来愈重视。本文依据2012年发表的文献资料,主要从奶牛发情排卵调控理论与技术、精液生理与人工授精、不孕症防治、繁殖管理等方面综述了国外最新研究进展和动态,以供国内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猪具有较大的繁殖潜力,成年母猪每次发情可排卵20个左右,而实际繁殖力只有10个左右。母猪产仔数的多少除与品种、年龄、胎次有关外,饲养管理水平的高低则是影响母猪繁殖潜力的重要因素。所以,提高种猪的饲养管理水平,挖掘种猪的繁殖潜力,对于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猪具有较大的繁殖潜力,成年母猪每次发情可排卵20个左右,而实际繁殖力只有10个左右。母猪产仔数的多少除与品种、年龄、胎次有关外,饲养管理水平的高低则是影响母猪繁殖潜力的重要因素。所以,提高种猪的饲养管理水平,挖掘种猪的繁殖潜力,对于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繁殖力系指母牛维持正常繁殖机能和生育后代的能力。提高繁殖力。首先应该做到保证家畜的正常繁殖能力。进而研究和采用更先进的繁殖技术,充分挖掘繁殖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