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万珍 《新农村》2008,(4):21-21
一般奶牛泌乳期为305天。目前有的养牛户,不论什么情况,从产后挤奶一直到没有奶为止。这样带来的负效应:一是过度消耗奶牛体内营养,可能引起发情不明显,性周期紊乱;二是奶牛体力消耗大,影响下胎泌乳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奶牛酮病,也称为奶牛醋酮血症,是高产奶牛常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以产奶量下降、体重减轻、食欲不振为主要表现,有时不表现任何症状.本病的特征是酮血症、酮尿症、酮乳症,还可以出现低血糖症、血浆游离性脂肪酸升高、脂肪肝、肝糖原水平降低等症状.这一系列变化与泌乳早期产奶水平升高,而能量供应不能满足泌乳消耗有关.  相似文献   

3.
<正> 1、掠夺式挤奶 一般奶牛泌乳期305天,但受年龄、胎次、膘情及饲养水平等因素影响,有时泌乳期会延长或缩短。目前奶牛户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从奶牛产后一直挤到没有奶,方停挤奶。这样带来的损害是严重的。一是过度消耗奶牛体内营养,致使奶牛发情不明显,性周期紊乱,较难配孕;二是奶牛体力消耗大,不易在短时间内恢复,影响下胎泌乳量的提高。产犊前必须保证有2个月的干奶期。  相似文献   

4.
<正>1.防寒保暖。饲养奶牛的最适宜温度为8~16℃。当夜晚气温降到0℃以下时,应将奶牛赶入圈舍内过夜,以防冻伤乳头或使奶牛的体能消耗过多。牛舍内的温度一般应保持在10℃~25℃,温度过高也会对牛产生副作用。奶牛白天在运动场内活动的时间不宜超过4个小时,最好是上、下午各活动两个小时。另  相似文献   

5.
丁亮 《现代农业》2002,(6):25-25
1.及时淘汰低产母牛 饲养低产母牛成本高、效益低,尤其是在目前饲料费用占总成本70%的情况下,更应引起重视.因为饲养低产奶牛在饲料、人力、畜舍管理费用等方面的消耗几乎与高产奶牛相同,因此,如果成年母牛产奶量低于成年母牛平均产奶量10%以上,则应及时淘汰.  相似文献   

6.
母畜不孕症的临床分析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母猪久配不孕既降低繁殖率,又大大增加了饲料消耗和配种、治疗的开支,直接影响养殖业的发展和经济利益的提高.目前我市正处于优良苏太母猪的推广和奶牛逐步发展阶段,而奶牛、母猪时常因久配不孕而被淘汰.十几年来通过对薛埠、金城、开发区、朱林、尧塘等地奶牛、羊、母猪不孕情况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1.温度方面进入冬春季后,气温不断下降,有时夜晚气温降到0℃以下,应将奶牛赶入圈舍内过夜,以防冻伤乳头或使奶牛的体能消耗过多。牛舍内的温度应保持在8℃~20℃。2.湿度方面奶牛全部进入圈舍后,要注意保持牛舍内的通风良好,牛  相似文献   

8.
1.适量加喂夜食:奶牛是反刍动物,采食量大,消化快,除白天喂给足量的草料之外,夜间10时左右还应喂给适量的草料,但不宜过多,以免造成其消化不良。喂后要让其饮足清水,饮水做到冬暖夏凉。这样,不仅能满足奶牛体能消耗需要,而且能增强奶牛的抗逆能力,使产奶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奶牛较耐寒而不耐热.气温在0℃以下时,奶牛的体热散失量明显大于体热产生量,导致一部分饲料或一部分体内贮存的能量转化为体热,所以寒冷季节会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但奶牛的采食量不受影响,有时还可能增加.气温高于20℃,奶牛即表现出体温增高,呼吸频率加快,饮水量增多、采食量下降和肠道充塞等热应激症状.在高温条件下,气温每升高1℃,高产奶牛就消耗3%的维持能量.气温超过27℃,奶牛产奶量下降5%~10%:超过32℃,采食约减少20%;40℃时,奶牛食欲几近废绝.  相似文献   

10.
<正>冬季北方地区天气寒冷,奶牛营养消耗增大,牧草干枯,营养低下,青饲料少,饲养奶牛难度大,产奶量容易下滑。为增加奶牛产奶量、提高奶牛养殖经济效益,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技术措施。1提高奶牛舍的温度奶牛适宜的温度是8℃16℃,在此范围内奶牛代谢率、产热率均处在低水  相似文献   

11.
冬季东北地区天气寒冷,如对奶牛管理不善,就会影响奶牛产奶量,减少经济效益,为提高冬季奶牛产奶量,应做好以下几方面:1提高奶牛舍温度奶牛最适宜的温度是8~16℃,在此范围内奶牛的代谢率、产热率均处于最低水平,表现为饲料消耗少、发病率低,如果奶牛舍温度在零度以下,奶牛就要发散热  相似文献   

12.
一、防疫消毒意识淡薄不少奶牛养殖户认为牛抗病力强,因而不注意对奶牛进行防疫消毒,结果导致奶牛发病致死或生产力下降,造成损失。奶牛代谢旺盛,对周围环境敏感,极易遭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因此,搞好防疫消毒是至关重要的。二、超量挤奶使牛体消耗过度奶牛的泌乳期一般为305天,  相似文献   

13.
冬季由于气温低,奶牛消耗能量较大,容易引发各种疾病,导致泌乳性能下降,甚至影响奶牛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在冬季应加强科学的饲养管理工作,增强奶牛体质,保障奶牛的泌乳性能。  相似文献   

14.
<正>挤奶时间越长越好?一般奶牛泌乳期是305天。可是在生产中,一些养殖户从奶牛产奶后就挤奶,一直到没有奶为止。这种做法使奶牛过度消耗体内营养,使奶牛较难受孕,从而影响泌乳量的提高。应在奶牛泌乳期挤奶,有一定干乳期,使奶牛有充足的时间来补充体力和损失的营养。精料喂得越多越好?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干燥,气温低导致奶牛的热消耗增加,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加之青绿饲料匮乏,极易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甚至影响奶牛的正常生长发育,而且会引发多种疾病,因此冬季应当加强对奶牛的饲养管理来增强奶牛体质,提高产奶量,  相似文献   

16.
春季气温仍较低,要稳定奶牛的产奶量,就应做好春季奶牛的饲养管理,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保温。入春后气温还比较寒冷,应将奶牛赶入圈舍内过夜,以防冻伤乳头或使奶牛的体能消耗过多。牛舍的温度应保持在8~20℃。对怀孕母牛、泌乳高产牛居住的牛舍要适当加温,新生犊牛居住的牛舍温度要保持在35~38℃。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干燥,气温低导致奶牛的热消耗增加,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加之青绿饲料匮乏,极易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甚至影响奶牛的正常生长发育,而且会引发多种疾病,因此冬季应当加强对奶牛的饲养管理来增强奶牛体质,提高产奶量,  相似文献   

18.
冬季的寒冷常常造成奶牛体能消耗,严重影响奶牛正常的新陈代谢。因此,如何调节好奶牛饲养各环节的温度成为搞好奶牛饲养至关重要的一环。那么,在生产中如何进行调节与控制呢?  相似文献   

19.
重视黑白花奶牛的发展 由于黑白花奶牛的产奶量最高,生产每单位牛奶所消耗的饲料费用最低,经济效益较高,因此,澳大利亚很重视黑白奶牛的发展,目前该国奶牛中黑白花牛的比重达80%。  相似文献   

20.
张伟 《农家参谋》2008,(12):20-20
一、提高舍温奶牛的适宜环境温度一般为8℃~16℃,在此范围内,奶牛代谢率和产热量均处于最低水平。表现为饲料消耗少,发病率低。如果牛舍的温度在0℃以下时,牛体就消耗大量能量以维持体温。因此,在寒冷的冬季保持奶牛的适宜环境温度尤为重要。应将牛舍西面和北面的门窗、墙缝堵严,防止贼风侵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