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
2010年对中棉所63进行百亩示范,4月9日抢晴播种,每667m2子棉产430.2kg,播种宜早抢晴;5月9-15日移栽,产量417.6~492.4kg,移栽不宜过早或过晚;种植密度在1744株时产量最高达484kg,即密度为1800株/667m2为宜;果枝层数22.3层成铃数最高达49.6个,以22层为适;棉株高135~155cm时单株平均成铃46.8~48个,株高低于135cm或高于155cm均会减少成铃。  相似文献   

2.
脱毒甘薯专用配方肥最佳施用时期与施用量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结果表明:脱毒甘薯专用配方肥不同施用时期不同施用量对脱毒甘薯1号产量的影响达显著水平,以施脱毒甘薯专用配方肥50kg/667m2(60%作移栽底肥施用,40%作团棵肥施用)的处理产量最高,单产2083.3kg/667m2,其次以施脱毒甘薯专用配方肥50kg/667m2作甘薯移栽底肥施用1820kg/667m2,产量最低以习惯施肥,即土杂肥100kg/667m2用猪粪水拌湿作甘薯移栽底肥施用1286.7kg/667m2。  相似文献   

3.
日光高温消毒方式对土壤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漆永红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35):122-127
为了探讨日光高温消毒对土壤温度和根结线虫2龄幼虫的影响,采用0.9 kg/m2麦皮 + 覆膜、1.7 kg/m2鸡粪 + 覆膜、4 kg/m2甘蓝+2 kg/m2麦麸+ 覆膜结合夏季阳光进行日光高温消毒。结果表明,棚温在15:00平均温度达到最高值47.5 ℃,而9:00最低为28.8℃。除10 cm土层在15:00温度达到高峰值外,其他15、20、30 cm土层均在18:00达到峰值。1.7 kg/m2鸡粪+覆膜对各土层平均温度提高最高,达到3.6~5.3℃,提高了4.5℃。1.7 kg/m2鸡粪 + 覆膜和4 kg/m2甘蓝+2 kg/m2麦麸+ 覆膜对0~30 cm土层根结线虫2龄幼虫的闷杀效果达到90%以上和87%以上,而对30 cm以上土层线虫的防效不明显。4 kg/m2甘蓝+2 kg/m2麦麸+覆膜和1.7 kg/m2鸡粪+覆膜对后茬番茄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100%和92.3%。建议生产上利用4 kg/m2甘蓝+2 kg/m2麦麸+覆膜和1.7Kg/m2鸡粪+覆膜结合夏季日光高温消毒来防治蔬菜根结线虫,具有操作简便、防治效果好等优点,适宜夏季在北方温室蔬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油菜免耕不同种植方式的产量和效益,采取两因子四水平随机区组试验方法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免耕移栽平均产量183.11kg/667m2,最高产量203.56kg/667m2,免耕条播平均产量156.45kg/667m2,最高产量169.78kg/667m2,免耕移栽比免耕条播平均增产17.04%,增产达显著水平;免耕移栽比免耕条播纯经济收入平均增加24.24元/667m2,差异不显著;油菜免耕移栽适宜密度为6000株/667m2,免耕直播适宜播种量为0.35kg/667m2。  相似文献   

5.
光照强度对泰山黄精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泰山黄精喜湿爽耐荫凉,避强光怕干燥,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价光照强度对黄精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苹果林套种黄精新增产量和新根茎多糖含量最高分别达19.4%、21.8%,40%透光率遮阳网遮阳处理黄精新增产量和新根茎多糖含量最低,只有13.4%和11.0%。遮阳网下黄精的平均蒸腾速率是露天栽培81.4%,说明泰山黄精不适合露天生长。不同叶位的净光合速率,当大于20片叶时下降较迅速,生产上可剪去顶芽,促进地下部分生长。遮光栽培可有效减轻黄精斑叶的发生,以40%透光栽培黄精斑叶最轻,防效达68.4%。遮阳网覆盖栽培使黄精产量明显提高,以40%透光处理增产效果最好,增产27.71%,与CK处理和25%遮光处理间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为积极应对干旱天气对黔西南州水稻生产的影响,探索新型轻简、增产、增效的水稻种植模式,进行了免耕直播覆膜、覆膜移栽、常规等行距移栽3种不同种植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免耕直播覆膜和覆膜移栽有效穗、结实率和产量均高于常规等行距栽培,3种栽培方式有效穗分别为19.7万/667m2、18.6万/667m2、17.1万/667m2,结实率分别为89.3%、84.1%、79.4%,产量分别为663.4kg/667m2、671.2kg/667m2、587.5kg/667m2。  相似文献   

7.
袁雨晴  胡朝凤 《耕作与栽培》2013,(1):18+14-18,14
"红缨子"高粱是酿造酱香型白酒的专用品种,在生产实际中不同叶龄移栽时,其产量有着较大的差异。通过对"红缨子"高粱不同叶龄移栽试验的研究,探索最适移栽叶龄对提高其产量有着重要意义。试验结果表明:3叶1心移栽产量最高为248.89kg/667m2;5叶1心移栽的居第2,产量为241.48kg/667m2,4叶1心移栽的居第3,产量为232.59kg/667m2,6叶1心移栽的居第4,产量为217.78kg/667m2,7叶1心移栽的最低为205.93kg/667m2。  相似文献   

8.
以杂交油菜黔油28号为材料,在不同轻简栽培方式下,研究了不同播种方法栽培对油菜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机耕移栽(CK)产量最高,为181.5kg/667m2;其次是稻田免耕移栽,为177.8kg/667m2,比对照减产2.03%;第3是稻田免耕稻桩直播,为148.2kg/667m2,比对照减产18.35%;第4是机直播,为142.6kg/667m2,比对照减产21.43%;最低是机耕撒播,为137kg/667m2,比对照减产24.52%,各栽培方式差异达显著水平。而效益分析结果表明,纯收入为稻田免耕移栽(438.8元/667m2)机直播(387.6元/667m2)稻田免耕稻桩直播(351.2元/667m2)机耕撒播(342元/667m2)机耕移栽(281元/667m2)。说明采用轻简化油菜栽培技术,能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杂交水稻不同移栽规格及密度对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移栽密度1.33万窝/667m2条件下,A处理(0.3×0.14)m(每窝插1粒谷秧),单产863.8kg/667m2产量居第1位;其次是D处理(0.23×0.18)m(每窝插1粒谷秧),单产823.4kg/667m2产量居第2位;产量居第3是B处理(0.27×0.15)m(每窝插1粒谷秧),单产820.4kg/667m2;产量居率4位D处理[(0.33+0.17)×0.17]m(每窝插1粒谷秧),单产794.7kg/667m2。在移栽密度0.67万穴/667m2条件下,E处理(0.3×0.27)m(每窝插2粒谷秧),单产734.7kg/667m2居第5位;产量居6位的是F处理[(0.45+0.27)×0.23]m(每窝插2粒谷秧),单产708.0kg/667m2。在白泥大坝水稻移栽密度在1.33万窝/667m2比较适宜,移栽方式以宽行窄株为好。  相似文献   

10.
水稻旱育秧沼肥培肥不同用量与培肥时间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用20kg/m2沼液培肥床土与提前20d培肥床土,从秧苗素质、经济性状、经济产量综合表现最好,单产量高达574.1kg/667m2;其次是用25kg/m2沼液培肥床土与提前20d培肥床土,单产566.7kg/667m2,用15kg/m2沼液培肥床土与提前10d培肥表现最差,单产522.2kg/667m2  相似文献   

11.
试验在滴灌条件下,苜蓿行距30cm,通过设置5、10、15、20、25、30cm 等株距,研究其对苜蓿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密度对苜蓿的种子产量等影响较大,其中,结荚率较高的是10cm的处理,高达59.66%,但其种子产量最低,仅为572.83 kg·hm-2;种子产量较高的是5cm的处理,为1050.20kg·hm-2,30cm的处理次之,为1002.15 kg·hm-2;种子发芽率最高的是5cm和15cm的处理,均为91.33%。苜蓿种子产量与分枝数、单序荚果数、单荚种子数、种子千粒重等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4、0.523、0.474、0.507。综合分析认为,苜蓿种子产量构成因素受密度的影响比较明显,适宜的高/低密度均能够提高苜蓿种子产量,但密度不同,不同种子产量构成因子的贡献率不同。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大棚番茄光能利用效率,以‘西润2007’为材料,设置2个垄向(东西垄向和磁南偏西14°垄向)和3个垄距(1.2、1.4、1.6 m),研究垄向和垄距对番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定植后55天,株高随垄距的增加而增加,其中磁南偏西14°垄向1.6 m垄距处理(偏1.6 m)和东西垄向1.6 m垄距处理(1.6 m)株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垄距为1.6 m和1.4 m时,磁南偏西14°垄向与东西垄向相比,均显著增加番茄花穗数。随垄距增加,番茄产量有降低趋势,其中偏1.2 m处理番茄产量为13.3 kg/m 2,偏1.6 m和1.6 m处理番茄产量最低分别为8.4、8.3 kg/m 2。随垄距增加,番茄果实糖含量和单株番茄茎叶鲜重呈增加趋势。综合考虑番茄植株生长、产量、品质等因素,本研究区大棚早春茬番茄适宜垄向为磁南偏西14°,垄距为1.2 m。  相似文献   

13.
科尔沁沙地休眠燕麦行距和播量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摘要: 在科尔沁沙地东部连续两年进行燕麦种植试验,研究行距与播量对休眠燕麦物候期、地上、地下生物量、籽粒产量及植被覆盖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007年各处理中,行距为15cm、播量为150kg/hm2组合地上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分别为1520.1kg/hm2、、688.9 kg/hm2,具有较大优势。2008年,各处理中,行距为25cm、播量为150kg/hm2组合地上、地下生物产量分别为3200.2kg/hm2、、2773.6kg /hm2,籽粒产量为1400.0 kg/hm2,具有较大优势。收获后,2007年,不同处理植被覆盖度为21.7%-68.1%,其中A1B2处理植被覆盖度最高;2008年,不同处理植被覆盖度为39.6%-79.9%,A2B2处理植被覆盖度最大,为79.9%。结果表明,行距和播量对燕麦产量及植被覆盖度均有影响,根据降水情况,A1B2,A2B2处理在产量和防风蚀方面具较大优势。初步表明燕麦在当地条件下可正常生长,其根茬可以起到防风蚀、改善当地生态条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氮肥水平和合理密度是水稻高产的重要影响因子。蜀优217在国家区试中两年平均单产比Ⅱ优838增产8.0 %,表明该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为了更好的指导蜀优217的生产应用,于2016年、2017年在成都平原稻麦两熟种植制度下开展氮肥水平和移栽密度试验研究,为蜀优217高产栽培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 A4B2(氮肥12 kg/666.7m2,栽植密度0.95万穴/666.7m2)产量达到727.79 kg/666.7m2,比产量最低处理A1A1的648.62 kg/666.7m2,增产79.17,增幅12.21 %。此外,产量较高的组合有A3B2(氮肥10 kg/666.7m2,栽植密度0.95万穴/666.7m2)、A4B1(氮肥8 kg/666.7m2,栽植密度0.95万穴/666.7m2)。氮肥水平和移栽密度对产量的影响极显著,而互作不显著。足穗、大穗、较高的结实率是其高产的主要原因。蜀优217在成都平原稻麦两熟区高产栽培时,适宜的氮肥水平为10 kg/666.7m2-12 kg/666.7m2条件下,适宜的栽植密度0.95万穴/666.7m2,可以实现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5.
速效硫肥对冬小麦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解速效硫肥在华北冬小麦上的应用效果,分别在山东泰安和河北沧州进行田间试验,研究速效硫肥(Rapid Release Sulphur,RRS)对小麦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含硫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设不施硫对照(0 kg/hm2)、低量硫磺粉(30 kg/hm2),高量硫磺粉(60 kg/hm2)、低量速效硫肥(30 kg/hm2)和高量速效硫肥(60 kg/hm2)5个处理。结果表明,在供试土壤有效硫含量较高的条件下,施硫可增加小麦籽粒产量,并受到硫肥种类和施用量的影响;速效硫肥增产幅度高于普通硫磺粉处理,高量速效硫肥处理增产最为显著,在泰安和沧州试验点分别增产8.3%和10.1%。小麦籽粒含硫量随硫肥施用有增加趋势,但只有沧州试验点的高量施硫处理表现显著,不同硫肥种类间无显著差异。速效硫肥施用能显著提高泰安点小麦的籽粒蛋白含量,低量速效硫肥处理显著高于低量硫磺粉处理,但在沧州点表现不明显。施用硫肥提高了小麦的生产效益,两试验点均以速效硫肥增效优于普通硫磺;综合比较,泰安点小麦以高量速效硫肥处理增效最高(增加收入1369元/hm2,产投比为10.5),沧州点小麦以低量速效硫肥增效最高(增加收入1111元/hm2,产投比为16.4)。合理施用速效硫肥能实现在增加小麦产量的同时稳定或提高小麦籽粒品质,增加小麦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6.
在泰安地区,以主干形桃树为例,研究太阳入射角(高度角、方位角)与果树株行距之间的关系,为合理选择株行距和干高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泰安及周边地区,根据太阳入射角、树体高度等综合分析,以主干形整枝的果园,成龄树高4 m,行距应选择4~5 m;根据干高与行距、株距的关系,在新建果园中以幼树干高1.0 m、成龄树干高0.8 m、株距2 m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7.
超敏蛋白对黄瓜霜霉病和灰霉病的诱抗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超敏蛋白是植物病原细菌产生的蛋白,可诱导植物的过敏性反应。本文研究了超敏蛋白处理诱导温室黄瓜抗病性,结果表明:黄瓜移栽后开始每间隔20d叶面喷施1次3%的超敏蛋白微粒剂10g-30g+水30kg/ 667㎡,共施用3次,对黄瓜霜霉病和灰霉病的诱抗效果分别高达58.90%和44.22%,不同超敏蛋白浓度间诱抗效果无显著差异。如果病害发生严重时,以3%的超敏蛋白微粒剂20g+水30kg/ 667㎡结合施放相应杀菌烟雾剂,防治效果更好,达80.26%。  相似文献   

18.
Azolla is a small aquatic fern, that can be used as a green manure for irrigated rice before the transplanting of rice and under the rice crop. In a field experimen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zolla application and rice spacing and its effect on the yield of rice in Azolla-rice dual culture were studied. The rice was planted in double-narrow-rows ([53 + 13] × 12cm) and in the regular 20 × 20cm spacing. Azolla was grown together with rice twice and also incorporated into the soil twice. Double-narrow-row planting slightly increased the Azolla growth, but reduced the grain yield due to the reduction of tillering by stronger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rice plants. The Azolla application had no effect with double-narrow-rows. With 20 × 20cm spacing two Azolla crops had an effect equivalent to 15kg NH4-N/ha. An appreciable amount of Azolla-N seemed to be available to the rice plants already 25 days after incorporation.  相似文献   

19.
为寻求贵烟5号适宜的种植密度,试验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贵烟5号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农艺性状来看,种植密度对贵5号生育期、团棵期农艺性状影响不大;差异主要表现在现蕾期,最大叶长、最大叶宽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减小,以900株/667m2最高,达到68.6cm、37.4cm,1000株/667m2次之,达到64.8cm、34.6cm;移栽40d内,种植密度对根、茎、叶干重影响不大,移栽40d后,根、茎、叶干重表现出与现蕾期最大叶长相同的变化规律。从经济性状来看,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加,以1200株/667m2(168.4kg/667m2)最高;产值、均价、上等烟率呈1000株/667m2>900株/667m2>1100株/667m2>1200株/667m2的趋势,产值、均价、上等烟率以1000株/667m2最高,分别达到3933.2元/667m2、24.4元/kg、39.2%,较其它处理高0.2元/kg~4.2元/kg、112.0元/667m2~531.6元/667m2、0.4~13个百分点,推荐900株/667m2~1000株/667m2为贵烟5号适宜的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