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鸡新城疫HI抗体消长渐次与疫苗接种接种过新城疫疫苗的母鸡,其母源抗体能通过卵黄囊传递给雏鸡,而使雏鸡产生被动免疫力,但其抗体滴度随着雏鸡日龄的增长而逐渐减退。由于卵黄的吸收,在3日龄时雏鸡的母源抗体高于1日龄。雏鸡获得母源抗体的水平主要取决于亲代母鸡的免  相似文献   

2.
1抗体被中和 雏鸡体内母源抗体或上次接种疫苗后残余抗体未下降到适当水平而过早进行接种或补种,疫苗被抗体中和。  相似文献   

3.
1 雏鸡母源抗体的影响 雏鸡母源抗体,是指种鸡接种新城疫疫苗后,所产生的抗体由卵黄传给雏鸡,使雏鸡出生后自身就带有的抗体为母源抗体.母源抗体可保护雏鸡不受强毒攻击,也可抑制疫苗对鸡产生免疫力,母源抗体越高其保护力和抑制力也愈强.  相似文献   

4.
鸡新城疫(ND)疫苗的免疫接种是激发雏鸡产生特异性抵抗力的有效手段,是防制鸡新城疫的重要措施之一。但由于雏鸡普遍带有水平不一致的母源抗体,疫苗广泛应用后,可不同程度地干扰疫苗的免疫,特别是在有高水平的母源抗体存在的雏鸡群中接种疫苗,将会降低疫苗的效力或不产生免疫作用,使鸡群个体的免疫水平参差不齐,易感染野毒,临床上接种过ND疫苗的鸡群发生新城疫病的例子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5.
1接种时间不当雏鸡身上有母源抗体,一般在1~2周内不易感染鸡新城疫。如接种过早,反而和母源抗体中和;接种过迟,因体内抗体消失,易被毒力强的野毒侵染发病。所以,一般接种时间应在孵出后7~10d。2疫苗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在孵化场进行1日龄免疫,易于操作、省时省力,目前正在逐步被养殖企业接受。传统免疫学理论认为母源抗体会干扰疫苗毒株在雏鸡体内的繁殖,因此1日龄接种仅能起到诱导低水平母源抗体雏鸡产生保护性抗体。但是根据笔者初步研究发现新城疫弱毒疫苗毒株在母源抗体水平较高的雏鸡体内仍然可以在气管等局部组织繁殖;在生产实际中,1日龄接种疫苗的鸡苗也越来越受到广大养殖户的欢迎。本文探  相似文献   

7.
1新城疫免疫失败的原因1.1雏鸡母源抗体的影响雏鸡母源抗体是指种鸡接种新城疫疫苗后,所产生的抗体由卵黄传给雏鸡,使雏鸡出生后自身就带有的抗体为母源抗体。母源抗体可保护雏鸡不受强毒攻击,也可抑制疫苗对鸡产生免疫力,母源抗体越高其保护力和抑制力也愈强。当前的新城疫失败的原因多数是由母源抗体的干扰所致。雏鸡群中母源抗体的水平是参差不齐的,群与群之间有差异,同样个体间也有差异,有时这种差异幅度很大,这就是为什么在进行新城疫免疫之后,有些雏鸡可获得免疫(母源抗体很低消逝者),另一些雏鸡则不能获得免疫(母源抗体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何庆兰 《中国家禽》2002,24(24):23-24
1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其防范 初免日龄过早,受母源抗体干扰,所产生的免疫力低.一般,母鸡注射过灭活苗的,雏鸡体内的母源抗体高.母抗的好处是可以在一定时间内给予雏鸡保护,缺点是会中和疫苗抗原.通常,雏鸡体内的母抗1~5日龄为高峰,10日龄时往往有一个较大幅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养鸡业的全面普及,人们已对接种疫苗有了较高的认识,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有时即使做过某种免疫,仍存在这种传染病的发生。导致免疫失败的原因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提请读者注意。 一、母源抗体的干扰:母鸡在自然感染或人工接种时会产生抗体。母鸡将这种抗体由卵黄传给雏鸡,雏鸡  相似文献   

10.
2.2如果新生仔猪体内母源抗体未降至适当水平就给仔猪接种猪瘟疫苗,就可能造成母源抗体被中和而发生猪瘟。给21~25日龄仔猪接种猪瘟疫苗后未加强免疫,也可导致猪瘟发生,这是因为仔猪体内残留的部分抗体干扰了免疫力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1抗体水平畜禽体内存在的抗体依据来源可分为母源抗体和后天免疫产生的抗体。畜禽体内的抗体水平与免疫效果有直接关系。在家禽体内,抗体会中和接种的疫苗,因此在家禽体内抗体水平过高过低时接种疫苗,效果往往不理想。免疫应选在抗体水平到达临界线时进行。抗体水平一般难以估计,有条件的养禽场应通过监测确定抗体水平,不具备条件的可通过疫苗使用情况及该疫苗产生抗体的规律确定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2.
雏鸡体内母源抗体水平是不同的,统一接种新城疫免疫疫苗后,对接种疫苗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干扰因素。尤其雏鸡母源抗体水平偏高时,将严重干扰免疫接种的抗体效力,使其发挥不出应有的免疫作用,导致整个鸡免疫水平参差不齐。本着科学测定鸡新城疫免疫抗体水平的原则,文章经试验测定结果分析,提出首免日龄应综合考虑,尽量避开雏鸡体母源抗体水平的高峰值,但是又不能迟于母源抗体保护的临界值,最佳时间安排在10日龄左右为最佳。  相似文献   

13.
<正> 雏鸡(这里指的是约20日龄以内的小鸡)在感染鸡新城疫强毒后,其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都与年龄较大而又未接种过鸡新城疫疫苗的易感鸡发生鸡新城疫时有所不同。其原因是;雏鸡含有抵抗鸡新城疫病毒的母源抗体(因为在我们国家极大部份产蛋母鸡都会接种鸡新城疫疫苗,这种鸡所产的蛋,在其卵黄内含有相应的抗体,并且在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雏鸡母源抗体滴度与抗禽网状内皮增生病毒(REV)感染之间的相关性.将蛋用型海兰褐种鸡在用REV弱毒疫苗免疫接种,种鸡均在2周内产生REV特异性抗体.来自免疫REV疫苗种鸡的雏鸡均呈母源抗体阳性,而且母源抗体滴度与对应种鸡的抗体滴度呈正相关性.分别对有母源抗体和无母源抗体的雏鸡人工接种REV低代毒,比较它们的生长速度和对新城疫病毒(NDV)和禽流感病毒(AIV)灭活苗免疫后的抗体反应.结果表明,种鸡提供的母源抗体,不仅可预防REV野毒感染引起的生长迟缓,也可预防REV引起的对NDV和AIV灭活疫苗免疫反应的抑制作用.雏鸡的REV母源抗体水平与对NDV和AIV的灭活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滴度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蛋用型海兰褐母鸡在用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细胞适应毒REV-C99(p30)免疫接种后,均在2周内产生REV特异性抗体。来自免疫种鸡的雏鸡在7日龄内100%(10/10)REV母源抗体阳性。分别在有母源抗体和没有母源抗体的1日龄鸡接种与疫苗株同源的低传代毒REV-C99(p3)或异源的REV中国野毒株HA9901(p5),以此比较母源抗体对同源和异源REV病毒感染造成的免疫抑制的预防作用。结果表明,REV母源抗体能同等有效地预防同源和异源REV感染造成的对H5和H9禽流感灭活疫苗HI抗体反应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春天是蛋鸡或肉鸡育雏的黄金季节。在育雏的过程中,有的养殖户为避免鸡新城疫病的发生,在雏鸡出壳后的第2天或第3天,就给其进行滴鼻接种。殊不知这种做法是违背科学的。因为产卵母鸡血清中的免疫抗体,在卵形成的过程中,就传递到成熟卵的卵黄中,在孵化的胚胎时期就开始从卵黄中吸取抗体,直到出壳后仍然继续吸取,这叫作"母源抗体"。这种母源抗体产生的最高峰是雏鸡3至5日龄,到7日龄时消失。如果在雏鸡出壳7天以前接种鸡新城疫苗,就要与母源抗体发生中和作用,达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不同日龄的雏鸡进行禽流感母源抗体的检测,以及在3、7、14、21日龄对雏鸡接种H5H9二价禽流感油乳剂疫苗,免疫21天后进行HI抗体水平的检测,结果表明雏鸡的母源抗体水平在3日龄时最高,然后逐渐下降,13日龄后降低到4log2以下,至23日龄时基本消失.免疫组结果表明3日龄时最低,21日龄时免疫HI抗体水平最高.这说明雏鸡母源抗体水平随着日龄的增长逐渐消退,母源抗体对禽流感疫苗免疫后的HI抗体水平的产生一定的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18.
1抗体被中和雏鸡体内的母源抗体或鸡只上次接种后的残余抗体未下降到适应水平,而过早接种或补种,疫苗被抗体中和,造成免疫失败。建议有条件时,最好在免疫前进行免疫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制定免疫程序。在现实生产中,有许多养殖场都套用同样免疫程序,是  相似文献   

19.
1 影响因素   1.1 母源抗体的影响   雏鸡体内母源抗体所产生的干扰是抑制ND疫苗效果的主要原因.由于雏鸡的母源抗体水平参差不齐,疫苗接种后产生的免疫应答反应也不一致,抗体愈高其抑制力愈强.如当母源抗体为40倍时,雏鸡对ND疫苗接种无反应.……  相似文献   

20.
母源抗体对鸡新城疫疫苗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该试验旨在通过在不同日龄分别选用不同的疫苗组合 ,对有鸡新城疫母源抗体的雏鸡进行免疫 ,探讨不同疫苗组合克服母源抗体的效果。结果表明 :有 ND母源抗体的雏鸡用弱毒疫苗免疫后 ,母源抗体对弱毒疫苗免疫干扰较大 ,只有当 ND母源抗体降到较低水平 (小于 3log2 ,一般要到 1 5~ 2 0日龄后 )时 ,对弱毒疫苗免疫影响才非常小 ,方可产生较为可靠的免疫力 ;用ND弱毒疫苗 油乳剂疫苗进行免疫 ,可有效地克服母源抗体的干扰 ,获得理想的免疫效果。但母源抗体对 ND油乳剂疫苗免疫的影响在日龄越小的雏鸡越明显 ,因此于 8~ 1 0日龄之后用 ND弱毒疫苗 油乳剂疫苗进行免疫是最佳选择 ,为雏鸡免疫程序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