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牛焦虫病是以蜱为传播媒介,主要由巴贝斯焦虫和泰勒焦虫寄生于牛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该病流行范围较大、危害严重,病情严重的可引起大批牛死亡,是牛引种中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虫体长度小于红细胞半径并以其尖端相连成对的虫体就是巴贝斯虫。  相似文献   

2.
正犬巴贝斯虫病是一种经硬蜱传播的血液原虫病,呈全球性分布。蜱是一种会吸血的小昆虫,平时常在草木丛生的地方生存。犬被蜱叮咬后,一方面要被蜱吸血,另一方面还会得巴贝斯虫病。一、病原(一)犬巴贝斯虫病的病原有3种:1.犬巴贝斯虫:虫体较大,一般长4~5微米,最长可达7微米。典型虫体为双梨籽形,两虫尖端以锐角相连,每个红细胞内的虫体数目为1~16个。  相似文献   

3.
<正>犬巴贝斯虫是经由蜱传播的血源性原虫,属于巴贝斯科巴贝斯属,包括犬巴贝斯虫、吉氏巴贝斯虫、韦氏巴贝斯虫,主要寄生于犬的红细胞内,引起大量红细胞破裂,导致严重的贫血性疾病[1]。我国犬巴贝斯虫病主要是由犬巴贝斯虫和吉氏巴贝斯虫引起的。吉氏巴贝斯虫:为小型虫体,多存在于红细胞的边缘或偏中央,呈环形、椭圆形、原点形、小杆形,偶尔也可见成对的小梨子形虫体。在一个红细胞内可寄生的虫体以1~2个为多。犬巴贝斯虫:为大型虫  相似文献   

4.
<正>在基层临床诊疗实践中,经常遇到牛焦虫病,该病是由焦虫寄生在牛红细胞或血浆内引起的血液原虫病,多发生于4~9月龄,以发热、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为特征,对养牛业的危害很大。1病原体1.1双芽巴贝斯虫双芽巴贝斯虫寄生于红细胞中,是一种大型的虫体,虫体大于红细胞半径,其形态有梨籽形、圆形、椭圆形及不规则等,典型的形态是成双梨籽形,尖端以锐角相连,每个虫体内有一团染色质块。虫体多位于红细胞中央,虫体数目为1~2个。  相似文献   

5.
经作者等深入研究,发现湖北省水牛巴贝斯虫病病原不是牛巴贝斯虫Babesiabovis与双芽巴贝斯虫B.bigemina,而是一新种——东方巴贝斯虫Babesiaorientalissp.nov.。病牛红细胞中的虫体呈梨形(单梨形多于双梨形)、椭圆形、指环形、边虫形及杆状。以梨形虫体居多,病的初期其长度均小于红细胞半径,其平均大小为2.2×1.3μm,双梨形虫体尖端相连多排列成钝角或一字形,位于红细胞偏中央处。病的后期(出现虫血症后5~6d)及体外培养72h,有少部份(1~2%)虫体直径大于红细胞半径。新种的传播者为镰形扇头蜱Rhipicephalushaemaphysaloideshaemaphysaloides经卵传递(由第二代成蜱传给健康牛)。在成蜱的血淋巴中的虫样体(裂殖子)呈圆锥状、一端钝圆、尾部直而尖,不形成钩。新种对黄牛不能感染致病,只能使水牛致病。以199培养基加黄牛血清进行体外培养(微气静相培养技术)不能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6.
牛双芽巴贝斯焦虫(Babesia bigemina)病是对牛危害较大的一种血液寄生虫病. 虫体经微小牛蜱、镰形煽头蜱和二棘血蜱等中间宿主传播给牛体,当蜱盯咬牛时,虫体随蜱 的唾液进入牛体,随即由血液进入红细胞,在红细胞内以"成对出芽"方式进行繁殖.  相似文献   

7.
犬巴贝斯虫病是经蜱传播的血液原虫病,是巴贝斯虫寄生于犬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血液寄生虫病,呈全球性分布。临床上以高度贫血、消瘦为特征。急性病例还可见黄疸、血红蛋白尿及呼吸困难等症状。1病原及流行病学各种巴贝斯虫在红细胞中的形态均呈多样性,有梨籽形、圆形、卵圆形、环形、阿米巴形等形态,其中以梨籽形虫体的大小、  相似文献   

8.
马类家畜驽巴贝斯虫病是由梨形虫纲、驽巴贝斯虫(Basia caballi)寄生于马类家畜的红细胞内而引起的一类血液原虫病。虫体大于宿主红细胞半径,典型虫体为双梨籽形,尖端相连成锐角形,每个虫体有两团染色质。该病主要的传播者是硬蜱。笔者自1999年5月开始,先后参与天水市秦州区、武山县、清水县、张川县等地发生的大家畜驽巴贝斯虫病的诊治,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诊断及防治体会总结如下。1流行特点1.1具有地域性特征。从村民居住较为集中村庄的牲畜发病情况看,如果有一家的牲畜发病,该村其它人家就会陆续零星出现发病情况,但不一定是与之相邻…  相似文献   

9.
犬巴贝斯虫病是由巴贝斯虫(原称焦虫)引起,经蜱传播,寄生于犬血液红细胞内的寄生虫病.犬巴贝斯虫病的病原主要有3种,即犬巴贝斯虫、吉氏巴贝斯虫、韦氏巴贝斯虫.1 流行病学巴贝斯虫是通过中间宿主蜱感染的.蜱叮咬患巴贝斯虫的病犬,巴贝斯虫就随血液红细胞进入蜱的消化道,在蜱消化道内虫体从红细胞内逸出,侵入蜱肠上皮细胞进行多数分裂,形成很多细长虫体,进入蜱的成熟卵内发育.分类号:S858.29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7307(2013)06-0038-002  相似文献   

10.
双芽巴贝斯焦虫(B.bigemina)是对牛危害较大的一种血液寄生虫,虫体经微小牛蜱、镰形煽头蜱和二棘雪蜱等中间宿主传播。当蜱叮咬牛体时,虫体随蜱的唾液进入牛体,随即由血液进入红细胞,在红细胞内以成对出芽的方式进行繁殖。在我国,牛双芽巴贝斯焦虫病主要分布于南方各省,由于我省多山地灌丛,气候温暖潮湿,适宜传播媒介一蜱的生长发育。因  相似文献   

11.
《养犬》2015,(2)
<正>犬巴贝斯虫病是由巴贝斯虫引起的经蜱传播的寄生血液红细胞内的原虫病。临床特征为严重贫血和血红蛋白缺乏。对犬、特别是军、警犬危害严重。犬巴贝斯虫属于原生生物界,顶复门,孢子虫纲,梨形虫目,巴贝斯虫科,巴贝斯虫属。引起犬巴贝斯虫病的病原主要有3种,即犬巴贝斯虫、吉氏巴贝斯虫和韦氏巴贝斯虫。1犬巴贝斯虫寄生于犬红细胞内,虫体  相似文献   

12.
牛羊焦虫病是由焦虫(血孢子虫或梨形虫)寄生在牛羊血细胞或血浆内,巴贝斯焦虫以虫体大量生长繁殖破坏血细胞、畜体严重贫血、发烧和排出血红蛋白尿为特征,而引起的血液原虫病。因通过硬蜱传播,故病多在硬蜱活跃季节呈爆发和流行。我县是牛羊焦虫病的易发地,本病曾对我县牛羊造成严重危害。经较长时间的流行病调查、诊治、化验,认为是巴贝斯焦虫和泰勒焦虫混合感染发病。1牛羊焦虫病发病史1.1病原常见的巴贝斯焦虫有双芽巴贝斯焦虫和牛巴贝斯焦虫。双芽巴贝斯焦虫是一种大型焦虫,典型的形似梨状,长度大于细胞半径,两个虫体以其尖端或锐角相连…  相似文献   

13.
羊焦虫病是由莫氏巴贝丝虫和山羊泰勒虫在羊的红细胞体内寄生所引起血液原虫病的总称.临床上以高热、贫血、黄疸为主要特征,死亡率高,且以1~2岁羊发病多,由硬蜱吸血而传播,危害较重.2010年秋,我县张村史某从山东引进的小尾寒羊46只,次年4月发生焦虫病,现介绍如下. 1 病原特征 病原是巴贝斯科的莫氏巴贝斯虫和泰勒科的山羊泰勒虫.莫氏巴贝斯虫寄生于羊的红细胞中,其形态与牛双芽巴贝斯虫相似,呈梨子形、随圆形和不定型等多种形态.梨子形虫体的长度通常大于红细胞半径,每个有2团染色质团块.典型的虫体形态为双梨子形,以其尖端成锐角相连.虫体多寄生于红细胞中央,占其他形态的60%以上,一般红细胞内有1~2个虫体.山羊泰勒虫寄生于红细胞的形态不一,以圆形或卵圆形占大多数,其次为杆状,圆点状较少.一般红细胞内虫体数为1~4个,在脾脏和淋巴结的涂片中,可见淋巴结内和游离存在的裂殖体(石榴体).其中包含190个直径12微米呈紫红色的染色质颗粒.  相似文献   

14.
焦虫病是由多种无色素血孢子虫-焦虫引起的蜱传染性血液原虫病。牛巴贝斯焦虫寄生于红细胞内,虫体长度大于红细胞半径,双梨籽型虫体以其尖端相连呈钝角。普通牛最易感,特别是新引入的品种。西门塔尔牛属于温带牛,抗蜱能力很差,  相似文献   

15.
正犬巴贝斯虫病是由巴贝斯虫引起的经蜱传播的寄生血液红细胞内的原虫病。临床特征为严重贫血和血红蛋白缺乏。对犬,特别是工作犬危害严重。犬巴贝斯虫属于原生生物界,顶复门,孢子虫纲,梨形虫目,巴贝斯虫科,巴贝斯虫属。引起犬巴贝斯虫病的病原主要有3种,即犬巴贝斯虫、吉氏巴贝斯虫和韦氏巴贝斯虫。1.犬巴贝斯虫寄生于犬红细胞内,虫体呈多形性,典型的为梨形,一般长约4.5~5μm,最长可达7μm。一端尖,另一端圆,内有空泡。2.吉氏巴贝  相似文献   

16.
正近几年,随着我县肉牛规模化养殖的迅速发展,外引优质品种数量增多,在动物长途运输、气候变化及饲养管理跟不上等因素下,很容易造成牛巴贝斯虫病的发生,特别是由于基层兽医工作者对该病认识不多,常因误诊而延误了该病的最佳治疗期,导致牛只发病死亡,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1病原牛巴贝斯虫病是由巴贝斯科巴贝斯属的原虫寄生于牛红细胞内引起的疾病,虫体有梨子形、圆形、卵圆形及不规则形等多种形态。虫体大小也存在很大差异,长度大于红细胞  相似文献   

17.
犬巴贝斯虫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病由犬巴贝斯虫引起。犬的巴虫斯虫病报道极少 ,其临床特征为体温升高达 41℃ ,鼻镜干裂 ,常见化脓性结膜炎 ,有的拉稀或血便 ,可视粘膜苍白、贫血、黄疸、血尿、呼吸困难、发病快、死亡率高。1 病原形态 犬巴贝斯虫的虫体较长 ,一般长 4~5μm,呈多形性 ,有的虫体为双梨籽形 ,两虫尖端以锐角相联 ,每个红细胞内的虫体数目为 1~ 1 8个。巴虫斯虫体主要由原生质和染色质 (核 )组成 ,血片用姬姆萨液染色 ,原生质染成淡蓝色 ,染色质呈紫红色。虫体多寄生在红细胞内或血浆中 ,呈椭圆或梨籽形。2 发病原因 犬巴虫斯虫病的传播必须经蜱 ,即…  相似文献   

18.
牛巴贝斯虫病是由巴贝斯属(Babesia)的多种寄生虫寄生于牛红细胞内所引起的血液原虫病。我国已报道的牛巴贝斯虫有3个种:双芽巴贝斯虫(B.bigemina)、牛巴贝斯虫(B.bovis)和卵形巴贝斯虫(B.ovata)。前2个种流行广泛,传播媒介为微小牛蜱和镰形扇头蜱,危害较大;后1个种只在河南局部地区发现,传播媒介为长角血蜱,危害较小。  相似文献   

19.
焦虫病是一种传播病,但不同于某些传染病,不能接触感染,必须通过蜱作为传播媒介才能使病原感染动物。蜱的种类和分布是有地区性的,因而焦虫病的发生和流行规律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巴贝斯焦虫病和泰勒焦虫病是分别由巴贝斯科、巴贝斯属的虫体寄生在马的红细胞内,泰勒科、  相似文献   

20.
<正>牛的巴贝斯虫病(Babesiosis)又称焦虫病,主要是由巴贝斯科(Babesiidae)、巴贝斯属(Babesia)的双芽巴贝斯虫(B.bigemina)和牛巴贝斯虫(B.bouis)寄生于牛的红细胞内引起的呈急性发作的严重寄生性血液原虫病。该病的发生呈一定的地区性、季节性。临床主要以高热、贫血、血红蛋白尿为特征,故又称红尿热(red water);又因其由蜱传播,故又称蜱热(tic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