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共和县是一个以畜牧业生产为主的牧业大县,南部的廿地、塘格木、沙珠玉、铁盖、恰不恰、龙羊峡六乡镇则是以半农半牧为主,饲草饲料较丰富。随着经济的发展,全县南部乡镇养牛业逐步向奶用方向转化,奶牛养殖业有传统的粗放型经营逐步向舍饲、半舍饲的现代化经营方向转变。2011年末全县奶牛存栏2788头,共和县  相似文献   

2.
共和县是一个以畜牧业生产为主的牧业大县,南部的廿地、塘格木、沙珠玉、铁盖、恰不恰、龙羊峡六乡镇则是以半农半牧为主,饲草饲料较丰富。随着经济的发展,全县南部乡镇养牛业逐步向奶用方向转化,奶牛养殖业有传统的粗放型经营逐步向舍饲、半舍饲的现代化经营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3.
互助县是青海省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和秸杆养牛示范县,海拔2 340 m,全县耕地面积7.032万hm2,草场面积7.6万hm2,饲草资源丰富.随着经济的发展,养牛逐步向肉用、奶用方向转化,全县奶牛养殖业由传统的粗放型经营逐步向舍饲、半舍饲的现代化经营方向转变.2007年末全县存栏牛5.3万头,其中杂种奶牛存栏8 000余头,占全县牛存栏的15.09%.互助县奶牛存栏量稳步增长,产奶量也逐步提高.从2007年11月起对互助县威远镇、双树乡、台子乡、边滩乡、林川乡、东和乡、南门峡镇的奶牛饲养户进行调查,发现了许多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共和县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畜牧业大县,畜牧业是全县经济的主导产业。全县现存栏各类牲畜162万头只。其中绵羊144万只,牦牛14.8万头,黄牛1.2万头,奶牛0.4万头,马属1.5万头匹。牦牛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畜种。全县牦牛主要分布在环湖地区的石乃亥、黑马河、  相似文献   

5.
互助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和秸秆养牛示范县,全县耕地面积7.032万hm2,草场面积7.6万hm2,饲草资源丰富,随着经济的发展,全县养牛业逐步向肉用、奶用方向转化,奶牛养殖业由传统的粗放型经营逐步向舍饲、半舍饲的现代化经营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6.
<正>共和县的主导经济产业是畜牧业,主要以木业为主,农牧业结合的畜牧业大县。全县现存栏各类牲畜162万头只。其中绵羊144万只,牦牛14.8万头,黄牛1.2万头,奶牛0.4万马属1.5万头匹。牦牛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畜种。全县牦牛主要分布在环湖地区的石乃亥、黑马河、江西沟、倒淌河等4个乡镇,在塘格木镇、龙羊镇、廿地乡也有少量的牦牛。牦牛对高海拔、低气温、缺氧等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是全县牧民群众基本的生产和生活资料。  相似文献   

7.
<正>奶牛业的生产效益不仅取决于奶牛的品种和科学的饲养管理,还取决于牛的饲养和生活环境。八五四农场现奶牛存栏4556头,其中30%奶牛实现集中舍饲。舍饲牛舍通常以砖瓦结构为主,在温度调节、空气流通上存在一定弊端,极容易造成奶牛冷热  相似文献   

8.
<正>奶牛业的生产效益不仅取决于奶牛的品种和科学的饲养管理,还取决于牛的饲养和生活环境。八五四农场现奶牛存栏4556头,其中30%奶牛实现集中舍饲。舍饲牛舍通常以砖瓦结构为主,在温度调节、空气流通上存在一定弊端,极容易造成奶牛冷热  相似文献   

9.
1 养牛业现状 互助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和秸秆氨化养牛示范县,全县耕地面积7.03万hm2,草场面积7.6万hm2,饲草料资源丰富.随着畜牧科技推广力度的逐步加大,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全县养牛业由传统的粗放型经营逐步向舍饲半舍饲的现代化经营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金华县1998年底奶牛存栏5020头,成年母牛3780头,鲜奶总产1.4万吨。与此同时,金华县奶牛规模经营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以下就此作一综合评述:1 规模经营概况1.1 存栏3头以上的专业户概况 据调查,全县存栏3头以上的奶牛专业户388户,1824头,占全县存栏总数的36.3%。其中白龙桥有专业户221户,饲养奶牛1134头,约占养牛专业户总数的57%,奶牛存栏数的62%。1.2 存栏5头以上奶牛专业户概况 据统计,全县存栏5头以上奶牛专业户62户,共521头,占全县总存栏数的10.4%。1.…  相似文献   

11.
《中国奶牛》2011,(15):32-32
安徽 肥东县奶牛快速扩繁,进一步推动了优质原料奶牛生产技术体系建设项目的实施,该项目辐射到全县18个乡镇,奶牛养殖企业和养殖户已达30多家,共计存栏奶牛达2万头。  相似文献   

12.
<正> 海伦县饲养奶牛是从50年代兴起的,发展奶牛商品生产是我县的一大优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县的奶牛生产发展较快。1979年至1988年全县奶牛年均存栏达7143头;比前10年的年平均饲养128头增长了55.8倍。奶牛做为农村脱贫致富是一个主要项目,又是创汇农业的一个主要组成成份,巳遍及全县29个乡村。其中:东风、南兴、东方红等乡镇约占全县奶牛饲养量的48.2%,1986年全县奶牛首次突破1万头大关,达到10239头,其中成母牛7353头,这一年全县农民养奶牛收入逾1150万元。随着生产发展、商品乳大量增加。1979年至1988,年全县商品乳产量达到17.4万吨,农民收入近1亿元比前10年收入增加2倍,向兄弟县(市)提供优良奶  相似文献   

13.
正云南省大理市奶牛养殖有600多年的历史,到2011年奶牛存栏3.5万头,全市奶牛养殖达到了最高峰,近几年由于受国际和国内奶业大环境、洱海保护、饲养成本增加以及受养殖相对利润降低等诸多因素影响,大理市奶牛存栏不断减少。2019年年底,全市奶牛存栏6998头,牛奶产量3.1万吨,其中奶牛存栏10头以上家庭牧场94家,奶牛存栏2046头,全市奶牛养殖依然以农户散养为主。  相似文献   

14.
传统型奶牛饲养与青贮舍饲型饲养模式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8511农场现有奶牛6200头,户养奶牛占2/3。由于近几年农场大力推广玉米青贮的种植搞奶牛舍饲圈养,使我场的户养奶牛形成了两种饲养模式。一种我们称传统型;一种是舍饲型。所谓传统型奶牛饲养方式,是指半舍饲(在冬季)、半放牧,并在舍饲期是以玉米秸秆为主要粗饲料,另投喂大量混合精料的饲养方式。青贮舍饲型是指以腊熟期全株玉米青贮为主要粗饲料的常年舍饲,精料主要是补喂以蛋白质及矿物质为主的常量预混料的饲喂模式。下面就两种不同的饲料玉米收获方法及饲养方式,在奶牛营养及生产水平,劳动生产效率,经济效…  相似文献   

15.
互助县奶牛养殖业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互助县虽然奶牛养殖业得到快速发展,2006年全县牛奶总产量达到5 000 t,奶牛存栏6530头,分别是2005年的2.9倍和2.4倍;2007年,仍然持续增长,全县奶类总产量达到了2 865 t,奶牛存栏7 120头,但由于奶牛质量差,单产低,潜伏着较大的危机.  相似文献   

16.
2008—2013年间,应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对共和县4个半农半牧乡镇的8004份奶牛血清,进行布鲁氏菌病检测,检出阳性血清15份,阳性率0.19%,结果表明共和县奶牛布鲁氏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7.
本市依托亚华乳业公司,以南山牧场为中心,大力发展农户散养舍饲奶牛,不断壮大奶牛产业.目前牧场集中放牧奶牛(以放牧为主,以下简称牧场奶牛)和农户散养舍饲奶牛(以舍饲为主,以下简称舍饲奶牛)存栏量从2001年的6 000余头发展到2005年的2万余头,已成为中国南方最重要的奶牛基地之一.为掌握本市奶牛疾病本底资料,制订有效的综合防制措施,切实做好本市奶牛的预防保健工作,我们于2001-2005年对全市奶牛现患疾病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辉山畜牧场位于沈阳北郊,是一个以饲养奶牛为主的农工商多种经营的农垦企业,也是全省最大的奶牛基地之一。1991年全场总产值8751万元,经营利润530万元,其中奶牛创利87.8万元。该场1991年末奶牛存栏1963头,其中成年母牛1044头。全年牛奶总产量达7295吨,比上年增加  相似文献   

19.
奶牛舍饲与放牧饲养的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场现有奶牛 5 180头 ,肉牛 16 79头。奶肉牛生产普遍沿袭着放牧饲养方式 ,现有的 0 .2万hm2 可利用草原严重过载 ,植被破坏严重 ,产草量逐年下降。要实现 2 0 10年奶牛存栏2 5万头 ,产鲜牛奶 82万t,肉牛存栏 30万头 ,产肉 17万t的目标 ,必须改变传统的放牧饲养方式 ,对奶肉牛实行舍饲饲养 ,使饲草饲料资源得到最有效利用。1 试验地点、方法、时间试验选择 2 6队夏强、34队杨玉年、畜牧场赵洪昌等家庭奶牛场的成年健康奶牛为试验组进行舍饲饲养。以奶牛体况、胎次结构、饲养管理方法相似的 2 5队刘凤军奶牛场为对照组进行放牧饲养 ,并…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1月份,笔者随同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简称杜蒙县)奶牛发展形势调研组,对全县11个乡镇、5个国营农牧林场及县奶牛场进行调研。现就奶牛业发展形势及进一步强化措施,保障奶牛业健康发展报道如下。1全县奶牛业生产形势1.1奶牛业规模仍在发展目前,虽然有奶牛价格下降,饲草饲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制约,但杜蒙县奶牛仍有发展,截至2005年10月末,全县奶牛存栏10.8万头,同比增长12.5%,预计2005年年末奶牛存栏可达11万头;截至2005年10月末,鲜奶产量19.2万t,同比增长25.5%,预计2005年年末鲜奶产量达22万t。交售伊利公司商品奶10.5万t,同比增长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