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集约化繁育母猪饲料发酵湿喂技术,即规模化高繁母猪饲喂微生态发酵饲料技术,微生态发酵饲料被称为第四代新型饲料,国际上简称FLF饲料,是指利用有益菌(主要指乳酸菌),在一定条件下将普通饲料发酵成微生态发酵饲料,该技术利用广泛的秸秆资源,改善其适口性和营养价值,能改善畜禽消化功能,增强群体免疫力和抗病力,可降低饲料用粮50%~70%,提高养殖经济效益1~2倍。在欧、美发达国家,微生态发酵饲料正在成为养殖场(特别是养猪业)最爱欢迎的一种新型饲料。2013年以来,新泰市畜牧兽医局3次接受了省畜牧兽医局的集约化繁育母猪饲料发酵湿喂技术的推广项目任务,全部验收合格,获得了项目组领导的肯定。现将笔者在项目中的主要技术要点和经验汇总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微生态发酵饲料是近些年来发展迅猛的一种新型饲料,主要依靠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等有益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来生产和调制的一种饲料[1-3]。常见的微生态发酵饲料有作物秸秆类的青贮饲料,豆粕、棉籽饼和菜籽饼发酵脱毒饲料以及动物蛋白类发酵饲料等[4-5]。由于微生物的发酵改变了饲料的理化性质,增加了其适口性和营养价值,大大提高了饲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动物生长对饲料消化性能的要求和肠道健康与微生物的关系论述了发酵饲料和微生态菌剂在畜禽养殖上应用价值;介绍了发酵饲料中的发酵蛋白饲料、发酵能量饲料、酵母培养物和发酵型有机微量元素饲料添加剂的作用机理,微生态菌剂中的芽孢杆菌、乳酸菌和丁酸梭菌的作用和配伍依据;提出了发酵饲料和微生态菌剂联合使用实现畜禽无抗养殖中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正1无抗之路如何走?今后的无抗是以生物技术为主线的多元化道路,以发酵或酶处理提高饲料消化为前提的多重生物防护方案。具体的讲,主要是通过发酵饲料的应用,再加上微生态制剂、酶制剂等共同构成无抗饲料的核心。通过综合利用这些技术,达到无抗养殖的效果。2无抗饲料解决方案无抗饲料的解决方案是将生物饲料之间进行组合的应用,包括蛋白质发酵饲料、乳酸菌发酵培养物、酵母培养饲料、有机矿物饲料(钙)、复合微生态饲料、复合酶制剂等。  相似文献   

5.
正一、益生菌发酵饲料的分类1.固体发酵饲料。益生菌固体发酵是指有益微生物在少量游离水的固态湿培养基上,并在适当温度下经厌氧或好氧发酵而成的饲料,发酵过程不需要严格无菌,且具有无废水排出、生产成本低和产出率高等优点。固体发酵底物不仅能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还提供微生物生长的场所。固体发酵饲料又可分为:发酵浓缩饲料、发酵全价饲料、发酵豆粕和其他发酵饲料产品。2.液体发酵饲料。益生菌液体发酵是指在生化反应  相似文献   

6.
为了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提升其营养价值,推动养牛业健康发展,本文阐述了微生态发酵技术对肉牛配合饲料原料预处理的作用:显著提升饲料的营养价值,改善肉牛瘤胃的消化功能,降低牛圈舍内氮气的浓度,为无抗产品生产夯实基础;介绍了微生态发酵技术在开展肉牛配合饲料过程中使用的工艺:原料的挑选,发酵菌剂的复活复壮,原料和菌剂的使用;提出了肉牛微生态发酵饲料制作的核心技术点:发酵原料的选择,发酵剂的挑选,发酵温度的调控;探讨了肉牛微生态发酵饲料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方向:编制微生态发酵饲料的准则,变革微生态发酵饲料的工艺,促进微生态发酵饲料的技术。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发酵时间对乳酸菌发酵饲料中主要营养物质、乳酸菌和乳酸含量的影响。利用植物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发酵由玉米、菜籽粕、棉籽粕组成的混合饲料,发酵30 d,每隔5 d取样检测发酵饲料中的主要营养物质、乳酸菌和乳酸含量。结果:乳酸菌发酵饲料粗蛋白、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钙、非植酸磷、氯和钠等营养物质含量显著高于未发酵饲料(P0.05);发酵饲料总能和表观代谢能显著低于未发酵饲料(P0.05);发酵饲料乳酸菌数量和乳酸含量显著高于未发酵饲料(P0.05),随着发酵时间延长,乳酸菌数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发酵至第5天,发酵饲料粗蛋白、代谢能、乳酸菌数和乳酸含量分别为20.42%、6.19 MJ/kg、19.0×10~7g和137.15 mmol/kg,第10天分别为19.57%、6.13 MJ/kg、12.67×10~7g和147.29 mmol/kg。而且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饲料中粗蛋白、氨基酸、蛋氨酸、总能、代谢能、乳酸菌活菌数及乳酸均呈二次曲线关系。提示乳酸菌发酵饲料在发酵后5~10 d内使用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8.
规模化畜牧业生产为保障城乡居民畜产品供应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产生着大量的畜禽粪便和污水.畜禽粪便是饲料未被消化利用的部分,不仅造成环境污染,也导致饲料资源的浪费.长期以来,我国传统饲料资源严重缺乏,非常规饲料如农作物秸秆、树叶、果渣等资源丰富,但非常规饲料的利用率不高,仅玉米秸秆青贮发酵喂牛得到了较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由于其富含有机酸、乳酸菌和低pH等特性,而兼具酸化剂、益生菌等多重功效,可降解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饲料中无机磷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并改善动物消化道微生态健康.  相似文献   

9.
<正>发酵饲料作为一种绿色环保饲料,受到越来越多养殖户的青睐。发酵饲料可改善饲料品质,提高消化利用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预防疾病,减少药物使用量,显著减少动物粪便中氨氮物质的含量,对于降低养殖舍内氨气等有毒气体的含量,减少环境污染。泰安市岱岳区2013年开始推广集约化繁育母猪发酵饲料湿喂技术,本试验以妊娠母猪全价饲料为发酵原料,宝来利来公司生产的活菌制剂为发酵剂(主要成分是乳酸片球菌、植物  相似文献   

10.
<正>通过发酵处理的饲料不仅具有改善饲料营养吸收水平,降解饲料原料中可能存在的毒素,还能大大减少抗生素等药物类添加剂的使用,改善了动物健康水平,从而提高养殖动物的食品安全性。发酵饲料的优势有:1.发酵能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提高养殖动物的采食量。发酵饲料是经过微生物(乳酸菌、酵母菌和芽孢杆菌)混合厌氧发酵制成的,其中的酵母菌和芽孢杆菌等好氧菌的存在为乳酸菌的生长繁殖创造了厌氧环境,而乳酸菌大量  相似文献   

11.
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和饲料原料的短缺,新型饲料资源的开发越来越重要。发酵饲料的开发和应用有助于缓解饲料短缺问题,同时有助于生态的循环健康发展。本文阐述了发酵饲料的优点、发酵特性、发酵工艺及其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情况,以期为发酵饲料在养猪业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饲料工业》2017,(16):30-36
为研究消毒灭菌处理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饲料发酵效果的影响及评价发酵饲料在幼参保苗期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首先采用65℃湿热灭菌30 min的方式对饲料原料进行灭菌处理,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为发酵菌种进行发酵。分别测定灭菌后发酵饲料(A)、灭菌后未发酵饲料(B)、未灭菌发酵饲料(C)和未灭菌未发酵饲料(D)4个不同处理组制备的刺参饲料的发酵菌比例、干物质回收率、粗蛋白含量、感官分值等指标,确定发酵饲料的制备工艺;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规模化养殖过程中发酵饲料对幼参生长和生理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饲料原料是否进行灭菌处理对发酵饲料中发酵菌比例、干物质回收率、粗蛋白含量、感官分值等无显著影响(P>0.05),但发酵处理对饲料的干物质回收率、粗蛋白含量、感官分值影响显著(P<0.05)。进而确定刺参发酵饲料的制备工艺为原材料不需要灭菌处理。分别投喂发酵饲料和未发酵饲料的刺参生长及生理检测结果表明,发酵饲料组的稚参增重率[(26.14±0.18)%]和特定生长率[(2.11±0.04)%/d]均显著高于投喂未发酵饲料的[分别为(25.40±0.18)%和(2.03±0.04)%/d](P<0.05),其生理状态也优于投喂未发酵饲料组。由此可见,在本试验的半密闭发酵条件下,饲料原料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后对发酵效果的影响不明显;在幼参保苗期将饲料进行适当的发酵有利于刺参的健康、快速生长。相关研究结果将为刺参健康养殖及发酵饲料的规模化生产与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中国猪业》2011,(1):50-50
本刊辑:据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网站报道,猪发酵饲料技术运用高活性的乳酸菌、酵母菌和芽孢菌对以乙醇、淀粉等发酵副产物为原料的饲料进行液体发酵,迅速降低饲料pH值,杀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有害微生物  相似文献   

14.
<正>母猪发酵饲料湿喂技术在降低养殖成本、加快猪的生长速度、消除药物和激素残留有较好的效果。1发酵饲料的功能(1)发酵饲料的功能主要来源于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利用发酵饲料中大量的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另一方面是利用由于发酵而性能得到提升的发酵底物。所以发酵饲料的最大的功能是能够改善动物肠道的  相似文献   

15.
正发酵饲料具有适口性好,活菌含量高,营养全面,无残留等特点,用其养猪能调节猪肠道内微生态的平衡,提高饲料转化利用率,增强猪的免疫功能,减少发病,提高生产性能,改善酮体品质,减少环境污染。发酵饲料是新型环保饲料,是以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的动物饲料或饲料原料,其含有大量乳酸菌、酵母菌或有机酸等有益于动物健康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16.
在非洲猪瘟形势依然严峻、饲用抗生素全面禁用和环境保护压力持续增加的背景下,如何保障生猪健康优质安全生态养殖成为行业面临的巨大挑战。生物发酵饲料可以通过益生菌发酵改变饲料底物的理化性质、获得益生性中间代谢产物和扩大培养饲用的微生物体,从而改善饲料利用效率、提高生产性能、保障机体健康、改善猪肉品质,最终达到饲料资源开发、生猪健康养殖和优质猪肉生产的目的。本文主要综述了发酵菌株与饲料资源开发利用、发酵改善饲料品质的机制,以及发酵饲料在改善猪生产性能、肠道健康和猪肉品质等方面的应用,为生物发酵饲料在生猪健康生态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饲料青贮的原理和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饲料青贮的原理 青贮饲料属于乳酸菌发酵饲料,青贮的原理是在适宜的条件下.将饲料进行厌氧发酵.产生酸性环境.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衍.从而改善饲料品质.长期保存饲料。乳酸菌发酵的前提是使乳酸菌含量形成优势菌群.在短时间内降低pH值,抑制好氧菌发酵。因此发达国家90%的青贮饲料在调制时添加乳酸菌。  相似文献   

18.
研究以鲜食大豆秸秆为原料,采用固体厌氧发酵法,探讨复合益生菌对营养成分的影响及不同发酵时间和糖蜜添加量对发酵饲料品质的影响。试验通过感官评定、营养成分分析、微生物含量和抗营养因子含量来评价发酵饲料的好坏。试验测定发酵前后饲料的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钙、总磷、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等营养物质,测定发酵前后饲料的乳酸菌、乳酸、p H、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和脲酶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复合益生菌发酵能提高鲜食大豆秸秆饲料品质,同时提高粗灰分、钙和磷含量(P0.05),降低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P0.05),提高乳酸菌和乳酸含量(P0.05),同时降低p H、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和脲酶活性(P0.05)。最后确定鲜食大豆秸秆饲料最优发酵工艺参数:糖蜜添加量3%,发酵时间30 d。  相似文献   

19.
饲料拌湿发酵后,其中乳酸菌和酵母菌的数量增多,乳酸和醋酸浓度升高,pH值降低,可以降到3.5左右。这样抑制了饲料中的大肠杆菌等有害菌。采用湿喂法时,饲料加水变成粥状或液态后再喂猪,减小了其对消化道的机械刺激,而且便于被机体消化吸收。仔猪分泌胃酸的能力在断奶期间仍比较弱,要到断奶后3~4周才能达到正常水平。断奶仔猪采用湿喂法时,液体的日粮发酵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消化道,能维持胃内较低的pH值。采用湿喂法能够提高断奶仔猪的干物质摄食量和摄水量。湿喂法与哺乳方式较为相似,仔猪无需学习新的采食模式,就能很快适应。湿料也较容易…  相似文献   

20.
<正>肉、蛋、奶的提供.全程采用生态养殖模式、微生态养殖技术。微生态发酵饲料、乳酸菌发酵饮用水、喷雾型微生态制剂净化环境,严格限制使用抗生素和化学药物。生态牧场的卫生防疫工作坚持生态预防为主,在预警生物检测的基础上防控疫病的发生,注重动物健康和动物福利,真正做到"生态牧场,生态食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