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奶牛副结核病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等措施防止扩散的疫病。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等,少则6个月,多则15年以上。所以奶牛感染副结核病后,在一定的时期内不出现临床症状,较多的情况是在产犊后体质虚弱时才出现临床症状,3~5岁的奶牛发病最多。特别是在母牛开始怀孕、分娩以及泌乳时,易于出现临床症状。因此在同样条件下,此病在公牛和阉牛比母牛少见得多;高产  相似文献   

2.
正牛病毒性腹泻又叫黏膜病,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引起牛的以黏膜发炎、糜烂、坏死和腹泻为特征的疾病。该病在我们地区没有发病的报道,由我县一个小型奶牛养殖户在2019年引进的一头黑白花奶牛(当时已产奶)带来的该病。这头奶牛引进后没有可见的临床症状,只是其产出的牛奶人喝了以后出现明显的腹泻症状,应用肠道消炎药治疗人的腹泻没有效果,但停止喝这头牛产出的牛奶后,迅速恢复正常,并且喝其它奶牛产的牛奶没有腹泻症状的出现。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通过省  相似文献   

3.
据我们实践工作中统计,在一些奶牛户中约有10%的母牛产犊后出现食欲不正常、减食、停食,反刍减弱或停止,尤其体温升高,甚至升高到39.5~41.5℃之间。这一情况影响奶牛的养殖和经济效益。根据我们调查分析,出现上述症状的主要原因有: 第一,母牛于临产或围产期,产犊异常,出现难产,产犊时间太长,母牛产犊过于疲劳,消耗体力,母牛一时又难以恢复,尤其产犊前饮水不足引起。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家畜改良中心饲养的荷斯坦奶牛,从1998—2002年5月,5年间共产犊124头。在产犊后母牛共发生产后急性消化不良性腹泻12例,发病率为12.4%,治愈12例。个别病牛由于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往往因重度脱水和酸中毒而导致病情加重。1发病情况发病牛多为高产奶牛,发病时间是产  相似文献   

5.
<正>奶牛慢性子宫内膜炎在生产后发病会影响其繁殖间隔、产奶量、产犊间隔等等,严重的还会出现不孕的情况。进行治疗时,仅使用抗菌素和激素类药物并不能获得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奶牛的生理状态无法恢复。该种疾病奶牛的又分为卵巢周期慢性子宫内膜炎以及持久黄体慢性子宫内膜炎。1病因子宫内膜炎主要是产犊异常、胎衣不正、生产卫生不佳  相似文献   

6.
最近统计年产奶量在5600~6800公斤的奶牛中有15~20%的初产母牛在产犊后第一个月患上了关节炎病。在产犊前的一个月内或是在产犊以后,患牛很快出现关节微肿,患肢疼痛,负重艰难症状。2~3个月以后,患牛的跗关节破溃流脓,难以站立,产奶量下降。用传导法治疗疗效差,一般在患病3~5月后被淘汰。 为了研究奶牛关节炎病的病因,我们进行了肢体关节病理解剖学研究和血  相似文献   

7.
<正> 1 发病情况2006年8月18日,河北省隆化县汤头沟镇奶牛养殖户苍某来电话,称家里饲养的一头奶牛,于17日晚8时产一犊牛,第二天发现,产犊奶牛趴在地上,站不起来,赶打才能起来,身体发晃,走路不稳,不知是什么原因?请来人救治。2 病因调查及临床症状经查看奶牛记录得知,该头奶牛6岁,已产3胎,现在是第四胎,305天时产奶量为6258千克。昨日产犊时,奶牛还很正常,第二天发现卧地不起。产犊时有助产史。牛的精神状态欠佳,知觉迟缓,食欲减退,磨牙空嚼,瘤胃蠕动减弱,粪便干而少,摇头、伸舌、浑身不安,站立不稳,走动时后肢僵硬,步态踉跄,共济失调。四肢乏力,趴卧时呈犬卧姿势。3 治疗静脉注射钙制剂或乳房送风是治疗生产瘫痪最有效的常用疗法。治疗越早,疗效越高。  相似文献   

8.
<正>1临床症状2007年5月在我市隆昌奶牛场有5头奶牛产犊后先后出现食欲减退,不愿吃精料,只采食少量粗饲料,反刍停止,最终拒食;粪  相似文献   

9.
奶牛酮病是奶牛产犊后几天至几周内由于体内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功能失调的代谢性疾病.临床上以血液、尿、乳中酮体含量增高,血糖浓度下降,消化机能紊乱,产奶量下降,间断性出现神经症状为特征.  相似文献   

10.
奶牛产后期是指从奶牛胎衣排出后开始到生殖器恢复到正常状态为止.在此期间,奶牛没有明显的发情表现、卵巢无周期性机能活动,称为产后乏情.为了能够及时给产后的奶牛进行配种,缩短产犊间隔,要特别注意奶牛产后的第一次发情.奶牛产犊后,需要经过卵巢功能、子宫形态、子宫和内分泌机能等恢复过程,才会出现发情.奶牛产犊后第一次发情时间,通常在产后20~60 d.如果产后90 d还没有出现发情,就视为产后乏情.在奶牛生产实践中,其经济效益主要受奶牛产犊和产奶量的影响,要提高奶牛生产的经济效益,就是缩短产犊间隔.为了能达到奶牛1年1胎的目的,就要在产后75~85 d范围内受胎,不能超过90 d.一般认为在产后40~60 d发情配种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1.
<正>2008年8月14日,汤原县鹤立镇强胜一队苗某家一头2岁半的头产奶牛,在产犊后第8天发病,经本地兽医治疗无效后于8月22日早晨报诊,要求汤原县奶牛疾病诊疗办出诊治疗。1临床症状病牛表现为眼球下陷,鼻镜干燥,有脱水症  相似文献   

12.
<正>奶牛酮病是由于奶牛产犊后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所引起的全身性功能失调的代谢病性疾病。其特征性表现为酮血、酮尿、酮乳、低血糖,伴随着消化机能紊乱,体重减轻,产奶量下降,偶尔出现神经症状。各种年龄的奶牛都可以发生此病,一般3~6胎的母牛发生最多初产母牛也常见发生。本病一般发生在母牛产犊后的第一个泌乳月内,大多数病牛出现在产后3周内,第二个月后发病减少。高产的奶牛发生此病  相似文献   

13.
奶牛产后瘫痪也叫做生产瘫痪,是产犊后突然出现的一种严重代谢紊乱疾病,往往是由于摄取钙、磷过少,生产中损害肌肉神经等原因导致。该病是奶牛经常发生的一种疾病,通常是产奶量高、膘情状况好的青壮奶牛易发。奶牛各个胎次和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但在3~6胎易发,且以晚秋至初春阶段易发。大部分奶牛在产犊后15天内出现发病,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只能够被淘汰,严重损害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正>1吮乳犊牛的管理如果母牛表现良好,则犊牛常常也表现良好,但这并不是表明犊牛性状优异。牛群产犊集中意味着断奶体重稍低于正常的晚产牛。另外,奶牛达到目标体况评分有益于牛奶高产。大多数情况下,母牛产的奶足够犊牛采食,可能会在哺乳早期引发问题。尤其是春季出生肉牛与高产奶牛杂交时,犊牛可能会因采食过多牛奶而发生腹泻。如果腹泻的病因是细菌或病毒,应考虑使用合适的腹泻疫苗。在哺乳的第一个月,乳消耗量迅速增加,尽管犊  相似文献   

15.
一、发病史:北方黑白花奶牛2920号,3岁,于1982年9月9日第一胎分娩,产一母犊。产犊后于9月18日开始发病。二、临床症状: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大减,瘤胃蠕动音又弱又慢,背毛粗乱无光泽。产奶量锐减,由产犊后的日产32市斤减  相似文献   

16.
奶牛不孕症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奶牛暂时性或永久性繁殖障碍,主要受饲养管理、繁殖技术、疾病等因素影响。该病的治疗难度较大,被列为奶牛“四大疾病”之一。奶牛发生不孕症后,导致奶牛无法产犊、产奶,对养牛业的经济效益造成严重影响。本文主要对引发奶牛不孕症的各种因素、临床症状以及防治措施进行阐述,以期为广大养牛户提供技术帮助。  相似文献   

17.
自1990年以来,我们用肾上腺素治疗奶牛产后子宫出血,共210例,治疗效果显著,治愈率达95%以上。 一、临床症状 奶牛产犊后,从肛门流出伴有鲜红色血液的粘性分泌物,病程稍长者,还伴脓性分泌物流出。病牛表现为食欲减退,产奶减少.拱背努责,体温正常稍  相似文献   

18.
1 基本情况和临床症状某奶牛场从外省引进奶牛 4头 ,引进时无明显临床症状 ,10d左右有 3头产犊。产犊后母牛全身震颤 ,发热 ,食欲不振 ,有 2头食欲废绝。可视粘膜苍白 ,呼吸困难 ,气喘 ,粪便初期干硬后转为灰黄色水样 ,腹泻。注射青霉素未见好转 ,注射安乃近、地塞米松效果不佳。最后卧地不起 ,畜主认为缺钙 ,注射葡萄糖酸钙也未见好转 ,以死亡告终。2 剖检变化肠管粘膜充血、出血 ,肠壁薄 ,肠内容物呈灰黄色 ,肠系膜淋巴结充血肿大 ;肝、肾轻度混浊肿胀 ;心肌坏死 ,心内外膜点状出血 ;脾出血性梗死 ;肺淤血出血、气肿、间质增宽 ,尖叶、…  相似文献   

19.
卵巢囊肿是影响牛群繁殖率的主要因素,如果在奶牛发生卵巢囊肿后不对其进行及时治疗,会导致奶牛的产犊间隔时间延长,使养殖户承受经济损失。为此本文详细分析奶牛发生卵巢囊肿的原因、症状,并总结了防治策略,以提升养殖场牛群的繁殖率。  相似文献   

20.
奶牛关节炎病多发于产奶量在 5 60 0~ 680 0公斤的初产母牛 ,在产犊前的一个月内或是在产犊以后 ,患牛很快出现关节微肿、患肢疼痛、负重艰难等症状。 2~ 3个月后 ,患牛的跗关节破溃流脓 ,难以站立 ,产奶量下降。用传统疗法疗效较差 ,一般在患病 3~ 5个月后被淘汰。为了研究奶牛关节炎病的病因 ,我们进行了肢体关节病理解剖学研究和血清、关节液的生物化学检验。根据患肢的临床症状 ,我们做了关节液的细菌学化验和病原微生物学检查 ,但都没有查出病因。在进行前肢关节 (系关节、冠关节、蹄关节 )病理解剖学检查时发现 ,该关节面的透明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