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一九八三年和一九八四年,兴安盟地区公路水毁极为严重,路基桥涵被冲毁多处,损失十万元,给客货运输和城乡人民往来带来很大困难,有认真研究如何防治公路水毁之必要。公路桥涵水毁的主要原因是桥涵淤塞或孔径小,渲泻量不够,经不住洪水冲击。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福建省近几年来林区公路水毁现象的调查分析,指出造成公路桥涵水毁的原困,除了少数因遇到罕见的洪水之外,多数是由于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差和养护不及时等引起的,进而提出提高公路桥涵抗洪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详细分析了桥梁水毁、涵洞水毁、公路水毁的原因,例如对桥梁水毁有以下几点:1.忽视河道加固;2.基础埋置深度浅;3.忽视河道障碍物的清理;4.忽视调治构造物的设置;为此在设计、施工、养护方面应注意采取一定的措施和对策。要加强排水系统的设计及桥涵的位置选择,对资料及标准的采用一定要因地制宜;建造前要考虑洪水的冲击力等。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记者站牟景君报道:1998年,异乎寻常的一年。在这场洪灾中,黑龙江省69个县市有52个县市受灾。受灾乡镇622个,受灾人口850万人,转移人口216万人,水毁农田312万公顷,倒损房屋157万间,水毁公路180公里。道路1000多公里,冲毁桥涵...  相似文献   

5.
川藏公路路基水毁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路路基水毁防治是全球共存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公路建筑物遭到洪水破坏的一种自然灾害,川藏公路亦不例外.它是在五十年代初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解放大西南的特定历史时期修建的,沿线地形、地貌特殊,地质、水文条件和人文环境复杂,公路等级低、施工质量差,抗灾能力弱.据调查,川藏公路多数路段属高山峡谷沿河线,路基临河而设,桥涵和防护工程数量严重不足,除存在泥石流、滑坡、崩塌、碎落、危岩体等多种地质病害严重外,路基水毁也较突出,特别是西藏境内的路段.路基水毁是造成川藏公路雨季“断通”的重要原因之一.路基水毁防治是川藏公路“保通”或“保畅”的一项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造成公路水毁原因的分析及具体防治原则的探讨。论述了水毁预防和抢修及发生水毁所采取的措施,同时也阐述了沿河路基、桥梁水毁治理。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林区公路技术标准低、抵御洪水冲刷能力差,每遇台风、暴雨、山洪暴发,往往发生不同程度水毁,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对林区公路水毁进行防治,是公路养护面临的重要任务。文章分析了我省林区公路水毁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较有针对性的水毁防治措施,为我省林区公路的防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山区公路易遭水毁这一突出问题,从汛前检查、全面养护、工程防治等三方面提出具体的水毁防治措施及综合治理办法。总结本地区在防治公路水毁方面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造成林区道路水毁原因的分析,提出了预防水毁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许敏锋 《森林工程》2001,17(1):49-51,54
通过对东茶线水毁的成功治理,提出了治理林业公路沿溪水毁多发段所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