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水泥刨花板快速固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刘义海  陈士英 《木材工业》1997,11(4):3-7,20
以毛白杨、兴安落叶松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为主要原料,采用二氧化碳气体喷射法研究水泥刨花板的快速固化工艺,探讨了水灰比、二氧化碳气体压力,养护条件等对水泥反应特征和水泥刨花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制板工艺参数为:CO2气体压力0.7MPa,通气时间3min,木灰比0.2(毛白杨)或0.5(落叶松),水灰比0.35(毛白杨)或0.4(落叶松);水灰比不但影响成板的可能性,而且对反应特征和水泥刨花板的力  相似文献   

2.
低分子量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固定泡桐压缩木回弹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不同浓度的低分子量水溶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溶液浸渍泡桐木材,并对其进行压缩。结果表明:浓度为6%的MF树脂处理的泡桐压缩木在室温水中几无回弹,而用25%的MF树脂处理的压缩木试样,即使在沸水中也很少回弹。而且,25%MF树脂处理的试样在压缩率为50%时,表面硬度可从0.122MPa增加到0.366MPa  相似文献   

3.
低分子量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固定泡桐压缩木回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云岭 《木材工业》1996,10(6):15-18
采用不同浓度的低分子量水溶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溶液浸渍泡桐木材,并对其进行压缩,结合表明;浓度为6%的MF树脂处理的泡桐压缩木在室温水中几无回弹,而用25%的MF树脂处理的压缩木试样,即使在沸水中很少回弹。而且25%MF树脂处理的试样在压缩率为50%时,表面硬度可从0.122MPa增加到0.366MPa。  相似文献   

4.
研究结果表明:湿地松木材的气干密度为0.45~0.66g/cm3,顺纹抗压和抗弯强度分别为31~47MPa和63~101MPa。湿地松木材的主要力学性质有自北向南递增的趋势,安徽的强度最低,广东台山的强度最高。立地指数高低对湿地松木材强度影响不显著;采割松脂后木材的力学性质除冲击韧性较低外,其它性质略有提高,可作为建筑材正常使用。湿地松短周期经营的木材作建筑材利用潜力很大,14~16年生可采伐,但木材应注意在使用前进行干燥和防腐、防虫处理。  相似文献   

5.
杨木单板条层积材热压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志林  张勤丽 《木材工业》1994,8(2):13-16,4
本项研究以杨木单板条为原料,在试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单板条层积材(PSL)的热压温度、热压时间、热压压力及板材密度与板材性能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优化处理,得出最佳热压参数:温度T=145℃,时间f=20min(板厚15mm),板材密度D=0.60g/cm ̄3,压力P=6.76MPa。  相似文献   

6.
定向刨花板浸渍纸贴面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确定了定向刨花板浸渍纸贴面的工艺流程,对主要的工艺参数用复合型法进行了优化。最优的生产工艺为:涂胶量170g/m2;热压时间9min;热压温度158℃;热压压力1.85MPa。验证实验的结果表明,优化工艺实用可靠  相似文献   

7.
从提高木材胶合板力学性能的角度出发,进行了用玻璃纤维布增强木材胶合板模板强度的试验。研究结果:玻璃纤维和木材的复合达到了标准规定的各项强度指标,胶合强度达到1.69MPa。  相似文献   

8.
高强度微波辐射对落叶松木材渗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江涛  周志芳  王清文 《林业科学》2006,42(11):87-92
采用高强度微波辐射落叶松木材,将微波处理的木材试件与未处理试件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加压注水试验,测定吸水增重率(WAR),用于评价木材的渗透性.研究了试材初含水率、处理材心层温度、微波辐射功率、微波辐射时间等处理工艺条件与落叶松木材渗透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适当控制上述处理条件,高强度微波辐射处理可以改善落叶松木材的渗透性.落叶松木材适宜的初含水率范围是25%~60%;适宜的微波辐射功率与落叶松木材的初含水率有关,本文条件下辐射功率可选择9~24 kW;适宜的辐射时间取决于木材的初含水率和选择的辐射功率,当落叶松木材的含水率为30%左右,9.23 kW 微波功率下辐射55 s或20~24 kW微波功率下辐射25 s时,经微波处理木材的吸水增重率是未处理材的200%以上,木材的渗透性得到显著改善. 对微波处理改善落叶松木材渗透性的机理进行讨论,认为微波能够迅速使木材内部的水汽化,在木材内部产生较大的蒸汽压,冲破木材细胞壁薄弱组织,形成细微裂隙,疏通水汽传导的途径.随着微波功率的升高有利于微细裂隙的形成,所需辐射时间缩短,但是过高的辐射功率或过长的辐射时间易造成木材开裂.  相似文献   

9.
对落叶松锯材进行高温高湿处理是其木材干燥中一个重要过程。通过高温高湿处理,可使落叶松锯材中所含的树脂固体成分受热软化,粘度降低,流动性增强,在热力作用下向表面移动进而从木材中溢出。本研究通过对落叶松锯材进行不同时间高温高湿处理和不同后期处理条件的干燥试验,分析被处理的落叶松锯材树脂脱除和分布规律,为探讨合理落叶松脱脂工艺提供基础依据。通过试验分析,得出对落叶松锯材进行高温高湿处理的时间在8h以内时,木材中树脂从芯部向表层移动和从表面溢出明显。处理时间达到8h后,树脂分布变化和溢出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从玉米蛋白粉中提取的玉米黄色素,颜色纯正、稳定性好、着色力强;主要着色成分玉米黄素、隐黄素等属胡萝卜素类,可在体内根据需要转化成维生素A。因此,玉米黄色素是理想的天然着色剂,又含有营养成分,可在食品、医药、日用化工等行业应用。 玉米黄色素的制备是以玉米蛋白粉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流体直接萃取获得。 利用压力在7.39MPa以上,温度31.1℃以上的超临界状态下,CO2密度增加接近于液体,对玉米黄色素有较大的溶解能力和渗透性及其影响溶解度和萃取速率的扩散系数、介电常数、粘度、极化度等因子发生显著变化的特殊物理性质;通过控制革取器内CO。压力、温度、流量、革取时间和一、二级分离器内压力、温度及添加夹带剂等,可以有选择地分离出某些成分,获得高纯度的玉米黄色素。 首先将玉米蛋白粉烘干,含水量要求低于2%,过14目~20目筛,置于革取器中。在液态CO。中加人3%~5%的乙醇作为夹带剂,当流体压力为15MPa~20MPa、温度45C~50’C,流量ZL/mi。~SL/min、革取1. oh~1. sh时,在一级分离器中,压力SMPa~SMPa,温度25’C~30C条件下分离出玉米油;当压力为25MPa~35MPa、温度...  相似文献   

11.
王齐  唐伟  杨玲  周志芳 《林业科技》2012,37(6):28-30
在研制木质碎料与聚苯乙烯颗粒复合保温板工艺中,施加FRW阻燃剂,用以提高复合保温板的阻燃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施加10%~20%的范围内,阻燃剂对复合保温板的导热系统、抗压强度和氧指数影响显著,对线性收缩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阻燃刨花板阻燃剂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氨基树脂为载体,磷-氮系阻燃液与固体无机耐火剂所构成的刨花板用阻燃体系,采用阻燃剂与刨花直接混合的添加工艺,不会造成阻燃剂的浪费,不污染环境。所生产的阻燃刨花板主要物理力学性能达到国家标准。阻燃性能:氧指数40%~50%.1000℃火焰穿透时间15~25分钟,发烟等级为一级。对人低毒。  相似文献   

13.
FRW阻燃胶合板的DMA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迎涛  刘一星 《林业科学》2006,42(3):108-110
目前世界范围内木材资源短缺的情况日益加剧,发展人造板工业已成为世界各国解决木材资源严重不足的重要途径.其中,胶合板作为室内装饰的主要材料,其产量和需求量都在急剧增长.我国胶合板产量从1980年的33.00万m3增长到2004年的2 098.62万m3,呈现大幅度增长的趋势(张文标等,2000).但由于普通胶合板具有易燃性,在许多领域的应用上受到限制.因为一旦发生火灾,不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往往会发生人员伤亡.1950-2003年全国共发生火灾4 177 730起,直接经济损失2 434.525 1亿元,因火灾死亡174 855人,受伤329 352人.  相似文献   

14.
阻燃处理马尾松的热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硼酸、硼砂混合制成均匀的阻燃剂,并以脲醛预缩液为载体,采用动态热重法来分析马尾松木材阻燃处理前后的热动力学特性。经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阻燃体系能使松木的热解温度降低;平均热解失重率降低、失重过程变缓;产炭量增加,在炭化阶段的失重减少。  相似文献   

15.
利用酚醛树脂胶制造落叶松树皮板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热压温度190~200℃、压力2.5~3.5MPa、热压时间0.7min/mm的工艺条件下,当施胶量达到8%,密度大于0.8g/cm3时,表层复合木质纤维的落叶松树皮板性能可达到国家《刨花板》标准GB/T4897—2003的要求,尤其是2h沸水煮后内结合强度指标远远大于标准值,可作为室外用建筑材料。  相似文献   

16.
酚类阻燃剂处理杉木热解过程的热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胡云楚  刘元 《林业科学》2003,39(3):116-120
抗流失阻燃剂是当前阻燃剂研究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采用TG DTA热分析技术研究了酚类阻燃剂处理杉木热解过程各阶段的木炭产量和热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 ,酚类阻燃剂阻燃处理杉木的产炭量因苯环上取代基不同而不同 ,其阻燃作用的大小顺序为 :氨基 >溴 >硝基。同时具有氮元素和溴元素的二溴硝基苯酚和二溴氨基苯酚的产炭量都大于相应的单取代苯酚衍生物。浸泡实验后 ,磷酸氢二铵的产炭损失率是二溴硝基苯酚的 5倍。阻燃处理后产炭量的增大总是对应于炭化阶段热解反应峰温降低、反应速率常数增大 ,但产炭量的增大程度与这些热动力学参数的改变是负相关的。因此 ,氮和溴的苯酚衍生物不仅对木材具有很强的阻燃作用 ,而且具有很强的抗浸泡能力 ,氮元素的阻燃作用与其在阻燃剂中的氧化态关系极大 ,氮和溴在木材阻燃中存在协同增效作用 ,阻燃处理对木材的吸湿性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阻燃剂WFRJ1改性木材的体积稳定性和涂饰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阻燃剂WFRJ1处理大青杨木材并对处理材的阻燃性能、涂饰性能和体积稳定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WFRJ1可用于木制品的阻燃处理。当WFRJ1浓度为10%时,氧指数可达到50%以上,与水溶性RF树脂复配,可大幅度提高处理材的抗胀缩率和阻湿率,增加体积稳定性。经WFRJ1处理后杨木单板的涂饰性能未受影响。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采用BL-阻燃剂溶液浸渍处理杨木单板,比较分析BL-阻燃杨木与未阻燃杨木的吸湿性和尺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不同的湿度条件下,阻燃处理后试件的吸潮率递增值明显高于未处理材。②BL-阻燃剂浓度越高的试件吸潮率也越高,相同浓度的试件在不同湿度中,湿度越高,其吸潮率也越高。③阻燃后杨木单板的尺寸变化率明显高于未处理材的,BL-阻燃剂具有较高的吸湿性,其对杨木单板尺寸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为:厚度弦向径向。  相似文献   

19.
阻燃木材应具备的产品性能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李玉栋 《木材工业》1999,13(1):26-28
本文概述了使用阻燃木材的必要性,论述了传统型和第二代木材阻燃剂的主要差别,讨论了阻燃木材应具备的产品性能,特别是难燃性,吸湿性,强度,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0.
用CONE法研究木材阻燃剂FRW的阻燃机理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采用锥形量热仪(CONE)法对复合木材阻燃剂FRW处理紫椴木材(FZ)、FRW的组分磷酸脒基脲(GUP)处理紫椴木材(GZ)、硼酸处理紫椴木材(BZ)和未处理的紫椴木材(UZ)的燃烧性进行了系统的测定,通过对上述试样在燃烧时的热释放、质量变化、烟气产生以及尾气成分等实验数据的综合对比分析,讨论了阻燃剂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FRW阻燃剂显著降低了木材的热释放速率(RHR)、总热释放量(1FHR)、有效燃烧热(EHC)、质量损失速率(MLR)、烟比率(SR)、比消光面积(SEA)、CO2的浓度及产率(Yco2);2)GUP与硼酸之间存在显著的阻燃协同效应;3)FRW阻燃木材的MLR曲线与RHR曲线相似,失重和热释放主要发生在有焰燃烧阶段;4)FRW阻燃处理能显著提高木材燃烧时的成炭率,说明催化成炭是FRW阻燃机理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