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农村经济的改善和提升可以显著提高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改善生活水平。该次研究首先分析了生态农业的特点和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并从继续提升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全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加大耕地质量保护三个方面探索了生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
李俊莉  曹明明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2):2552-2560
【目的】研究生态脆弱区资源型城市农业生态系统的发展现状与影响该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症结。【方法】采用能值分析方法,对榆林市2000-2008年农业生态系统的投入产出状况及综合发展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投入产出结果显示:榆林市农业生态系统能值投入以无偿能值为主,2008年工业辅助能占总能值投入的比例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6%,而劳动力能值占可更新有机能的比例高达68%,仍处于主要依赖人力和环境资源的传统农业阶段。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榆林市农业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和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其中,自然系统发展水平相对优越;经济系统发展水平偏低,但发展潜力较大;社会系统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农村劳动力生产效率较低;2008年,优势度指数为0.71,优势产业(畜牧业)明显;稳定度指数仅0.49,自稳定性有待增强;可持续发展指数为2.76,系统富有活力。【结论】今后应提高可更新资源利用效率、优化系统结构、加大农业科技辅助能值投入,使系统能值的投入产出向高水平发展,使传统的粗放型经营方式向现代科学技术型、高度集约型和高效益型转变。  相似文献   

3.
基于熵值法的广东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指导,构建了广东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层次模型,运用熵值法对2000~2014年广东农业发展可持续性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4年广东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整体上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发展速度较慢,且各系统发展协调度较差,其中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发展水平最高,增速也最快;资源系统整体发展水平在低位徘徊,而环境系统呈现非可持续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4.
采用生态经济学能值分析方法,基于2011—2016年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对河南省农业生态系统进行了动态评价。鉴于河南省农业化程度高、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突出的特点,在常规环境负载率、净能值产出率和可持续发展指数三个农业生态系统能值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考虑农业面源污染的负产出,提出内部损耗率指标,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污染状况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2011—2016年河南省农业生态系统整体可持续发展状态保持良好,但系统发展对不可更新资源的依赖性较强,内部损耗率指标虽呈下降趋势,但仍超过0.40。因此,河南省应继续实行化肥农药的减施增效措施,保障农业生态系统的稳步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构建原理为基础,运用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不安全指数计算模型及综合评价方法对吉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993年和2003年吉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不安全综合指数分别为0.420和0.286,均处于"较不安全"的状态.评价结果表明:2003年吉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度比1993年有明显提高,但和全国相比,生态安全度还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构建原理为基础,运用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不安全指数计算模型及综合评价方法对吉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993年和2003年吉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不安全综合指数分别为0.420和0.286,均处于“较不安全”的状态。评价结果表明:2003年吉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度比1993年有明显提高,但和全国相比,生态安全度还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7.
康虹  林惠花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23):188-194
将能值分析方法引入特色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对漳州市特色农业生态系统进行动态定量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该系统2011年的净能值产出率、能值投资率和可持续发展指数分别为6.88、1.14、8.29,与2001年相比均有提高,说明系统具有较好的可持续发展潜力;2011年的环境承载率为2.07,与其他地区相比,系统发展的环境压力较小.据此,在环境容许的情况下适当加大辅助能值特别是有机能值的投入,促进区域特色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将使漳州市特色农业生态系统更具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相关因子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包括人口、资源、经济、社会和环境5个子系统、33个指标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确定了各子系统和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评价了各子系统及农业综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对各指标发展状况分析出安徽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3):163-165
从农业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5个方面选取了35个评价指标构建了新疆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1999~2014年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协调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总体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各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变化存在着明显差异。经济、社会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增加平稳,人口子系统呈现下降趋势,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总体处于协调状态,依据各子系统的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因素,采取有效的人口、环境政策与调控措施,增强整体的有序性,是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水平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对南明区生态农业发展取得的成效进行分析,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湖南省娄底市农业生态系统情况,评价其可持续发展程度,本文采用了能值理论和研究方法对该系统2014年投入与产出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014年娄底市农业生态系统能值投入总量为2.33E+22sej,能值产出总量为2.20E+22sej.综合能值指标分析情况,最后得出该系统能值产出率低,环境负载率高,环境压力大,可持续发展程度低的结论.其主要原因是农业劳动力能值投入量过大、农业现代化程度低.因此,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农业劳动力,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娄底市农业生态系统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在2000年提出建设生态省,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开展了针对性的研究,从各个方面进行统筹和协调。本文通过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对吉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黄淮海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更好地评价黄淮海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特征和可持续发展状况,本文利用能值分析理论通过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对黄淮海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投入产出状况、环境承载情况和生态系统运行效果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黄淮海地区农业生态系统能值产出率相对较高,整体运行状况较好,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环境承受能力较强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但仍处于石油农业发展阶段,其化肥、农药和地膜等工业辅助能值大幅度增加,其发展可持续性有一定下降趋势,造成对生态环境的较大压力应引起关注.为促进黄淮海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调整其能值投入和产出结构,加大农业科技的研究和推广力度,适"-3降低以化肥为代表的工业辅助能投入,改变化工农业生产模式,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徐国伟  黄淑玲  袁新田  苏海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238-17240,17293
在介绍研究区域概况的基础上,应用生态能值分析方法对宿州市农业生态系统的投入产出状况、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与周边省市相比较,宿州市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居于中游水平。依据能值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减少不可更新资源的投入、提高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效率、发展生态农业等提高宿州市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于娇  顾凤岐  霍金丹  梁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619-12621,12626
从能量流动着手,利用能值分析理论和方法对集贤县2008 ~ 2012年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投入产出情况、生态系统运行情况、环境承载情况做了定量分析.分析发现,集贤县高科技物资投入量比较少,经济发展对环境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但对环境造成的承栽压力较小,环境资源未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农业发展水平不高,农业生态系统的发展水平还未达到高效利用,农业发展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因不可更新环境资源能值利用率较高,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较低,需提高农牧民的文化素质,引进高科技生产技术,增加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有效利用集贤县农业生态系统中丰富的物质能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速农业生态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基于DPSIR 模型的天津农业 可持续发展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琼  张蕾  李瑾 《广东农业科学》2017,44(2):160-167
基于DPSIR模型,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5个方面构建天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7—2013年天津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天津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得分逐年增加,从2007年的-1.0927增至2013年的1.1343,天津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总体上呈明显稳步上升趋势。然而,天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5个子系统发展尚不均衡,其中天津市农业系统发展所承受的压力在逐渐减小,从而对天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阻碍也较小;天津市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城镇化速度加快,经济规模日益壮大,促进天津市农业可持续能力良性发展;天津市农业系统下社会、资源与环境等状态子系统发展良好;天津农业的响应子系统制约了天津农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并实现天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总体而言,近年来天津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虽呈逐年上升态势,但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7.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健康是农业生态系统的综合特征,是实现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根据左江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特点和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从结构、功能和响应三方面选取人均基本农田、人均水资源量、劳动力集约度、耕地占土地面积比例、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比例等20个指标,构建左江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健康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均方差法、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等多种方法和手段,在流域尺度上对左江流域8个农业生态区进行农业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结果显示:处在较健康状态的是上思和凭祥;处在亚健康状态的是宁明、大新、龙州、扶绥、天等和江州区。左江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健康综合评价结果的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上思、凭祥、宁明、天等、大新、扶绥县、龙州和江州区。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及优化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农业循环经济4R原则,从经济社会产出、资源减量化、资源循环利用和资源环境安全4个方面,建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系数法,对1990~2008年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990~2008年,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经历了停滞、缓慢提升、快速发展3个阶段,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趋势不断增强.2008年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障碍影响程度依次为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后,据评价结果提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优化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19.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资源环境领域的体现,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立全面、科学准确的指标体系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能恰如其分地反映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的数量规范。文章在对渭源县农业与农村资源环境及经济社会状况调查的基础上,构建了适合本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采用多目标加权求和综合评价模型进行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评价结果是渭源县总体上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其中资源环境方面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经济、社会方面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得出:渭源县应采取多项措施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社会生活水平,同时也要注意保持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运用能值分析理论和方法,对庄河市农业生态系统进行能值综合研究。结果表明:与其它地区比较,该农业系统能值利用强度和人均能值利用量较高,环境承载力较高,能值投入率较高,净能值产出率较低,可更新能值比较低。农业生态系统投入水平较高,生态环境所受压力较大,自然环境资源利用率较低。因此,在庄河市农业发展中要重视可更新资源,加强资源保护,提高系统净能值产出率,以利于农业生态系统功能完善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