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硒对猪水肿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场从1981年以来,连续三次发生哺乳仔猪的水肿病,共死亡仔猪76头,现将情况简介如下。一、临床症状本病在我场仔猪一般发病都在40—70日龄之间,以40—60日龄为最多,不分季节、性别和品种,发病的特点为在同窝中以生长快、膘情好、哺食量多的最易发病。本病发生突然,死亡率高,发病后  相似文献   

2.
一、发病情况一九七○年三——四月,某猪场的仔猪中,暴发了一种表现神经机能紊乱并取急性经过的疾病。发病仔猪为3—60日龄,其中以15—30日龄者多见,致死率甚高。例如两头土种母猪所生的16头哺乳仔猪(20日龄),在半月内发病11头,全部死亡。最后在425头仔猪中,共发病172头,发病率为40%,死亡141头,致死率达80%。在137头成年  相似文献   

3.
1发病情况 低钙血症是哺乳母犬多发的一种病从发病年龄上看。以2—3岁母獒发病最多,其次为1-2岁和3—4岁的母獒,4岁以上的母獒发病较少;从发病胎次上看,以第一,二胎发病率较高,三胎以上者较少;从产仔数上分析,以窝产4—5只的母犬发病率高,产仔数3只以下的母犬发病率较低,产仔数8-10只的母犬发病最多;从发病时间上看,以产后5—29天易发病。20-29天发病率最高,产仔数愈多的母獒,发病时间愈早、病情愈重,产仔数愈少的母獒。发病愈迟。  相似文献   

4.
昆明动物所1981年饲养猕猴550只,于2—12月间发生以四肢瘫痪为主要症状的疾病14只,死亡1只。1982年1—12月在226只猕猴中发病11只,死亡2只。1983年1—  相似文献   

5.
1998年5—9月及1999年5—9月,阳朔县白沙镇的观桥、玉龙、白面山、白沙、立龙、扶龙、五里店等村的猪相继发生了一种以高热、发病急、死亡快且病死率高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经视诊、剖检、镜检,诊断为巴氏杆菌病。在诊疗的过程中多次摸索试验,得到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发病情况及诊疗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白沙镇观桥等七个村共40多个自然屯,在1998年5—9月份该地区相继发生病猪有560多头,以体重在50~75千克的猪多发,病死猪近300多头。1999年5—9月份发生病猪680多头,也是大猪多发病,病死猪230多头。2 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涂片…  相似文献   

6.
海北地区某牧场1—2岁的放牧幼驹群中爆发了马腺疫。病驹发热,上呼吸道粘膜发炎,颔下淋巴急性肿胀、化脓。疫情从三月下旬开始,直至五月上旬结束。在3—8岁的马匹中,也有少数发病。幼驹的品种主要为阿尔登和奥尔洛夫杂种。土种驹中以河曲为主,浩门次之。此次四个病驹群的552匹幼驹中,发病517匹,发病率93.7%,死亡7匹,致死率为1.3%。  相似文献   

7.
1997年6—7月河北省某鸵鸟场在20—80日龄的幼鸟中发生了以腿病为主的疾病。发病率高达22%,其中有15只死亡或淘汰。经诊断排除了病原感染,分析认为鸟的发病与V_(B1)、V_(B2)缺乏有关,经用V_(B1)、V_(B2)对病鸟治疗能够治愈,在饲料中添加V_(B1)、V_(B2)后病情很快得以控制,现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症状及病变 该病集中发生于20—80日龄的幼鸟中,7月初达发病高峰,每天1—2只病鸟,先后有21只发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牛尿道结石在临床上一般以公牛为多见,特别是青牛公牛发病多,占70—80%;水牛与黄牛相比,以水牛发病较多,占60—70%,黄牛发病占30—40%。发生尿道结石完全阻塞尿路时,很易继发膀胱破裂,引起尿毒症。近十几年来,笔者通过90余例尿道结石继发膀胱破裂病牛,采用梅花状留置导尿管(或菌状头留置导尿管),  相似文献   

9.
1978—1990年诊疗家猫瘫痪共86例,均为城镇居民养的猫。产前1—5天发病7例,产后1—4天发病68例,1.5月龄左右幼猫11例。均以钙剂和维生素D治疗,治愈79例,好转2例,无效5例,治愈率为92%。  相似文献   

10.
一、流行病学调查1.发病范围:1985年6月第一个病例发生。三年来,全县43个乡镇有36个乡镇发病,占83.7%。抽检部分血样,IBD 血清阳性率高达78.6%。2.病、死情况:据不完全统计,1985—1987年累计发病47574只,未治疗病鸡的平均死亡率为28.9%(2.3—40%)。发病日龄为24—118日龄。在病、死总数中,4—7周龄的鸡分别占46%和57.7%。当有禽霍乱、球虫病等并(继)发症时,死亡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1.
雏鸡硒—维生素E缺乏症是雏鸡常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其发生决定于饲料中硒和维生素E的含量,并与自然地理、土壤条件等有一定的关系。我们根据其发病情况,从预防着手来控制雏鸡硒—维生素E缺乏症的发生,并探讨雏鸡补硒—维生素E的最适用量,以达到有效制止发病之目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农民养犬数量增加,发病较多。在消化系统疾病中以胃肠炎多见,该病发病迅速,来势猛,病程短,死亡率高,临床以发热、不食、呕吐、精神委顿为主要症状。体温39—40℃,心跳60—100次/分,呼吸快。呕吐涎沫,排泄暗黑色水样腥臭粪便,部分带有血液,尿少色黄。若失治或治疗不当,3—5天因脱水自体中毒衰竭死亡。治疗采取抗菌消炎、强心补液、中和酸中毒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治疗37例,治愈31例,治愈率84%。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作者用金蒲汤治疗奶牛急性乳腺炎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资料较完整的26例疗效观察报告如下,以供参考。一、临床资料26例中,初产奶牛2例、经产奶牛24例。发病时间最短者为1天,最长者为9天,以2—3天者为最多,共17例;4—5天者为5例;6—7天者为2例;8—9天者为2例。全部患病奶牛具有急性乳腺炎的局部症状。有3例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升高  相似文献   

14.
鸡的嗉囊疾病(“硬嗉病”、“软嗉病”)往往作为单纯的消化道疾病看待,未能与特定的病原联系起来诊治。笔者在某鸡场有一定发病率的“大嗉子”鸡群中,从嗉囊病灶分离出致病性的念珠菌,证实为该次发病的病原,特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主要在30—40日龄的肉鸡群中发生,发病率10—20%,死亡率2—3%,发病时期适  相似文献   

15.
1964年4—5月间,在我院种猪场的头胎母猪群中,有6窝仔猪发生以皮肤炎症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未经及时医治的个别窝次发病仔猪死亡率可达100%,严重地影响着繁殖苗猪的生产。我们对此病进行了初步的诊断和治疗。茲将经过情况报告于后:一、发病的经过及病状此病仅发生于头胎母猪所产的仔猪。产后5—6日龄仔猪最易发生,间或见于40—60日龄仔猪。  相似文献   

16.
1987年3月份,通许县朱氏岗等三个村的羊群中突然暴发一种传染病,传染迅速、发病率高,经检查诊断为羊传染性脓疱,报道如下。一、发病情况1986年9月,通许县有24家农户先后从外地购入140只山羊,有46只相继发病,占购入山羊的32.9%,其中以3—6月龄的山羊发病率较高,占发病羊数的  相似文献   

17.
1986年以来,笔者在我省定西县李家堡乡鹿马岔村对严重危害绵羊的梭菌性疾病进行了定期预防性接种,取得显著效果。该病在当地每年7月份开始散发,到10月份发病减缓或停止,来年2—4月份偶而发生。发病率11.3—15.0%。本病以突然发病、死亡为特征。患羊不自  相似文献   

18.
某猪场为美国迪卡系原种猪场,现存栏3600余头,其余为后备母猪、育成猪、育肥猪、公猪及哺乳仔猪。该场自1991年建场以来,每年按免疫程序进行猪瘟、猪丹毒、口蹄疫、细小病毒、仔猪黄白痢等疫苗的接种。于1995年发生过猪瘟。自1996年10月以来,又陆续发生部分猪只发病、死亡,其中以4—8周龄仔猪居多,偶有较大的猪发病死亡。其后不久,发病又主要转移到11—13周龄育成阶段猪。发病猪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有些表现腹泻症状,多于发病后2—3日内死亡。死亡猪的主要病理变化是耳部及蹄部皮肤呈紫红色,部分猪只全身皮…  相似文献   

19.
1983年4月,韶关市养鸡场一批60—70日龄的肉用仔鸡,发生一种以败血坏疽、急性死亡为主要症候的疫病,10天内共发病死亡275只,发病死亡率5.8%,经试验诊断为鸡坏疽型葡萄球菌病。现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该养鸡场是以饲养肉鸡为主的商品鸡场。该批鸡发病前共4750只,种苗系从本省某种鸡场购进的美国白色“A、A”鸡,经  相似文献   

20.
哈尔滨市动力区朝阳乡先锋村1992年8—9月份成年鸡发生以呼吸困难、喀血为主症状的疫病。经诊断为鸡新城疫,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基本情况该村是哈尔滨市蛋鸡生产基地之一,1992年鸡存栏18万只,发病5120只,死亡3050只。该病流行特点是开始是在村西头三户养鸡户的成年产蛋鸡开始发病并有死亡,经2—3天村西头所有养鸡户的鸡发病,后来蔓延全村。初期是成年产蛋鸡发病死亡,后扩散到雏鸡发病,不分品种,性别的鸡都发病。当时确诊为传染性喉气管炎,经一段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