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析棉花栽培中的“非必要”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是一个植棉大国,在棉花栽培技术方面各地根据自身的生产条件形成了不同的栽培技术体系.就黄河流域棉区来说,目前推广应用的仍是以"精耕细作"为主的技术体系,但随着生产的发展,"简化栽培"技术体系逐步成熟,并开始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棉花是山东农业和纺业的优势。自80年代以来,山东省常年植棉面积30多万公顷,皮棉总产、出口均占全国1/4上下,成为我国高产稳产第一大植棉省。国家为山东投资建设优质棉基地县,1992年已达36个县市,对保障棉花生产起到很大作用。1 科技系统工程的产生与开发棉花科技系统工程(下称系统工程)的开发,是棉花生产向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向。  相似文献   

3.
太康县植棉历史悠久,为全国植棉大县,常年植棉面积5.33万公顷,1997~2000年棉花总产量年均6400万公斤,连续4年位居全国首位.为深入开展科技兴棉,探索科学植棉和棉花产业化路子,推动全县棉花生产持续稳定发展,1998~2000年县政府组织实施了农业部设置的黄河流域棉区双万亩棉花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区.  相似文献   

4.
短季棉在我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一、振兴经济迫切需要发展短季棉80年代前期我国棉花生产连年增产,1984年植棉面积10385万亩,总产12517万担,创历史最高纪录。从而使我国由每年进口1000万担变为出口1000万担,成为世界出口棉花大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棉纺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由于对棉花生产形势估计不足,  相似文献   

5.
钟晓丽 《棉花科学》2021,43(4):12-19
为稳定河北省棉花种植面积,推动河北省棉花产业的发展.运用SWOT分析的方法归纳、总结河北省棉花产业发展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河北省具有自然条件优越,面积和总产在全国占重要地位,棉农植棉经验丰富,国家的棉花补贴政策有利于棉花产业的发展等优势;但该植棉区域存在棉花品质结构不合理,棉农的科技素质普遍较低,棉花生产规模小,产业化程度较低,棉花播种面积波动较大等不利因素.针对不利因素提出了"加大补贴力度,调动广大棉农的植棉积极性;实现棉花生产的现代化,降低人工成本;推动棉花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棉花地膜复盖栽培是植棉技术的一大革命、是新的创举,这一新技术在我国北方棉区已全面开花,并结出硕果。为探讨地膜植棉在我省的适应性及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和经济效益,开创棉花生产新局面,今年按省科委、农业厅统一部署,我们组织了全省协作研究,分别在十几个单位进行了多点试验和小面积示范。  相似文献   

7.
澳大利亚棉花产业考察报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对澳大利亚棉花产业考察,介绍了澳大利亚棉花生产及科研概况,包括植棉历史、植棉区域和气候、棉花品质、耕作制度、棉花农场、产业优势、棉花科研体系、棉花科技优势等内容。概述了澳大利亚棉花植棉特点,包括澳大利亚棉花种植模式、棉花品种、棉花灌溉及水资源管理、棉田土壤及施肥、病虫害及其防治、机械化、精准农业等内容。分析了澳大利亚植棉效益情况,包括植棉成本、澳棉纤维品质及棉花贸易。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我国现行棉花质量计价指标对发展科技植棉和提高纺织品质量所存在的缺限;提出了增加棉花细度、强力、轧工疵点三大指标作为棉花的质量计价依据;以此促进我国棉花生产和纺织品质量的提高;更好地落实“优棉优价、劣棉低价”的国家棉花价格政策,调动广大棉农和棉花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世界主要产棉国之一。建国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棉花生产,制定了一系列有利植棉的方针政策,推广了科学植棉技术,棉花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在农村实行联产责任制后,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掀起了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潮。棉花单产、总产都有大幅度增  相似文献   

10.
江苏沿海地区植棉历史悠久,为我国重要棉花生产基地。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发,病虫暴发,严重影响了棉花生产。再加上劳动力及生产资料成本上升,2008年棉花收购价格大幅下降,使得棉农植棉积极性下降,棉花种植面积锐减。江苏沿海地区现在的植棉田多为沿海滩涂和旱地、老棉田,多年连作,枯、黄萎病发生日益严重。况且如今选用的棉花品种90%以上为抗虫杂交棉,传统植棉方法已无法适应高产要求,弊端日现,  相似文献   

11.
分析2008-2013年山东省棉花生产发展情况,植棉效益、机械化程度低和政策支持不够是影响棉花生产和农民植棉积极性降低的主要原因。为此提出了加大政策支持、发展现代植棉业等稳定发展山东省棉花生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02—2014年我国棉花生产收益和成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2002—2014年我国棉花生产成本和收益的调查数据,发现近10年我国棉花生产收益波动剧烈,棉花生产成本持续上涨。收益的剧烈波动源于价格的波动,而成本的上涨源于各项成本构成因素的全面上涨。通过进一步探讨植棉成本与植棉规模的关系,发现规模化植棉有利于减少植棉用工,稳定植棉成本,降低植棉风险。因此,培育新品种,提高植棉技术,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以及规模化植棉是稳定我国棉花生产和提高植棉收益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从1765~1990年期间出版的棉花著作文献,结合不同时期我国棉花生产的发展,从育种、栽培、植保方面棉花著作的收集,论述了我国植棉技术的进展。并就棉花著作在指导我国棉花科研总结棉花生产的作用做了系统论述。阐明了棉花著作文献在棉花生产上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洞庭湖植棉区棉花油后机械直播栽培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缓解洞庭湖植棉区棉花生产面临的困境、促进棉花生产转型,以稳定棉花产业,湖南省棉花产业技术体系洞庭湖(常德)试验站积极尝试棉花油后机械直播技术,该技术是一种能适应农村现状,并能适应湖区雨水充足、杂草多、土壤湿润的环境,达到节省人力、提高植棉综合效益的机械化直播技术。文中分析了技术优势和比较了植棉综合效益,介绍了配套栽培技术要点,并探讨了技术熟化与棉农的接受度和适宜密度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许祖强 《江西棉花》1996,(4):27-28,41
实施科技兴棉战略,创造棉花发展优势──襄阳县棉花总公司科技兴棉纪实许祖强(襄阳县棉花总公司441000)湖北省襄阳县是鄂西北主要的产棉县之一,也是全国优质棉和出口棉生产基地县,具有悠久的植棉历史。九十年代前后,棉花总产量徘徊在30万担左右,与其它农作...  相似文献   

16.
南阳盆地是全国著名的商品棉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常年植棉面积16.67万hm2,总产17万吨左右,占农业总产值的17%,占人均经济收入的三分之一,是种植业的一大优势作物,但是棉花生产还跟不上当代科技发展的步伐,特别是近年来棉花用种上出现了多乱杂现象,严重地阻碍棉花生产的发展,为此从我市棉花用种历史和当地气候特点分析入手,找出棉花当前用种上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种子工作努力方向。1 南阳盆地用种历史南阳盆地是新品种应用大区,从50年代以来棉花用种已更换六次,新品种为南阳植棉业的发展和南阳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由于棉花收购价格低,植棉比较效益下降,购销体制不健全等原因,棉农积极性受挫,棉花生产滑坡。如何稳定发展棉花生产?最近,调查了部分乡村基层干部、植棉农户以及与棉花生产有关的产前、产后部  相似文献   

18.
根据2021年底对山东省8个主产棉市植棉意向的调查,2022年山东省植棉面积止跌反弹且增幅较大,增幅为20%,是2007年以来棉花种植面积第1次出现明显拐点。分析了2022年山东省植棉意向面积增加的原因,并对促进山东棉花供给侧改革结构性和棉花生产稳定恢复发展提出了建议,包括继续稳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启动黄河三角洲优质专用棉花产业带建设等。  相似文献   

19.
发展专业合作社对棉花产业进步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近五年来中国棉花产业一直徘徊不前.其具体表现为:一是受植棉面积限制,常年国产棉花自给率连年不足70%,仍需依赖进口.二是棉花质量水平持续不前.国产棉花异性纤维含量偏高,纤维整齐度差,在生产、销售与加工中混等混级现象严重,不能完全满足纺织工业的需求.三是植棉面积年度间起伏较大,生产规模逐年减小,植棉效益低.四是棉纺企业生产成本快速递增,制约了棉花生产的发展.五是棉花栽培技术滞后,对棉花生产的技术培训、生产观摩、生产总结、信息交流等软投入愈加淡化,缺乏最前端的栽培技术支撑等.如  相似文献   

20.
中美澳棉花生产的成本和效益与优势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国三大棉区的棉花生产情况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棉花生产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特别是在植棉面积、产量、品质、成本构成和植棉效益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表明美国和澳大利亚均在棉花品种、生产技术、机械化和国家政策等方面比中国具有特点或优势,因而,提出了值得中国借鉴的美澳棉花生产经验,为提高我国棉花生产水平及植棉效益的提升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